古代得寸進尺的故事
⑴ 你有哪些「得寸進尺」的故事
我遇到復一個管理者得寸進尺制,她讓你幫忙完成一項工作,接著讓你臨時擔當這個任務,最後非你莫屬,你要不幹她會立馬說,你會干為什麼不幹?不幹就是不服從管理,用制度來一點一點壓制你,但她當初用試探、漸進、一寸一寸逼你就犯的手法,就是得寸進尺。所以說,得寸進尺可以用在各個方面,你們說是不是?
⑵ 成語得寸進尺的故事
得寸進尺 dé cùn jì復n chǐ
解釋:制 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近義詞: 得隴望蜀、貪得無厭、貪心不足、欲壑難填
反義詞: 心滿意足、如願以償、稱心如意、知足常樂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⑶ 得寸進尺成語故事
得寸進尺dé cùn jìn chǐ
【成語解釋】: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成語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語簡拼】:dcjc
【成語字數】:4個字
【感情色彩】:得寸進尺是貶義詞
【成語結構】:連動式
【成語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法國得寸進尺,五年以後吞並了整個南圻,而心猶未足,還打算攘奪北圻,僅留下中圻給越南。(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近義詞】:得隴望蜀、貪得無厭、貪心不足、欲壑難填
【反義詞】:心滿意足、如願以償、稱心如意、知足常樂
【成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⑷ 求一篇關於得寸進尺的小故事
得寸進尺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志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復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簡單容易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去。 上述心理效應告訴我們,要讓他人接受一個很大的、甚至是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一個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這個小要求,他就比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素質和學習基礎等方面都低於一般水平。轉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樣善於引導,善於「搭梯子」,使之逐漸轉化;應貫徹「小步子、低台階 ...
⑸ 得寸進尺,怎麼寫一個故事
一個人放過了他,又霸角了
⑹ 得寸進尺的故事 成語
【得寸進尺的故事】
從前,有個江湖郎中,叫冰河,到處浪盪,四海為家。有一天,他到一戶人家借宿,這戶人家只有一個年輕婦女,男人不在家,不同意。這個冰河呢,死皮賴臉的不走,說:『天黑路遠無處走,讓我院中住一宿兒。』婦人說:『那你就去柴棚將就一宿兒吧。』他就這樣住下了。
開始,一個睡屋裡,一個睡在院中的草棚里,相安無事。可是睡到小半夜時,這個野冰河就在院子里『叮叮……當當……』的不停的敲打銅盆。婦人問:『黑燈瞎火的,你為什麼敲打我家的破銅盆?』冰河說:『你不給我開房門,就敲你家的破銅盆。』啥法子,那就開門進屋吧,『到屋裡,你只能睡在地下。』『行,給我一床被,願在地下睡。』
開始還好,可過了一陣子,這傢伙就到外邊抱來了一大抱柴草,一把一把的往灶堂里添柴草燒炕。婦人問:『你為什麼一個勁兒的添柴火燒炕?』『你不讓我上炕,我就大把葬!』『那你就上炕吧,不過,只能誰在炕梢。』睡下不一會兒,那個冰河就『梆……梆……』的敲打盛油的葫蘆。婦人問:『幹嘛磕我們家的葫蘆油?』『你不讓我去炕頭,就磕你家的葫蘆油。』『那就到炕頭來吧。』他一到炕頭,就『啪……啪……』的磕煙袋鍋,邊磕邊叨咕:『你不讓我進被窩,就磕你家的煙袋鍋。』小婦人心想:這人沒安好心,得防備點兒,『那就進來吧。』這傢伙進了被窩,就邊撓炕席邊說:『你不讓我肚皮貼肚皮,我就撓炕席。』
這時那婦人就悄悄的不知拿點什麼東西,順手貼在肚皮上,說:『那你就貼吧。』
冰河聽到此言,興奮異常,激動得都找不到北了,於是,用足力氣撲了上去,此時,就聽到『哎--吆』的一聲,他赤條條的跳將起來,一手捂著『命根子』,一手抱著衣服往外逃。邊逃邊叨咕:『這個女人功夫深,彎曲(的)毛毛變鋼針;沒等肚皮貼一塊,扎得下身血淋淋!』婦人隨口說道:『怪你自己太潑皮,偏要肚皮貼肚皮;毛毛怎能變鋼針?那是一張刺蝟皮
⑺ 一段得寸進尺故事
漁夫和金色鯉魚的故事
⑻ 誰能以得寸進尺給講個有寓意的故事 謝謝。我是想以這個詞的故事講給一個得寸進尺的朋友聽,又不想傷感情。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從前有個老頭兒和他的老太婆 住在藍色的大海邊; 他們住在一所破舊的泥棚里, 整整有三十又三年。 老頭兒撤網打魚。 老太婆紡紗結線。 有一次老頭兒向大海撒下魚網, 拖上來的只是些水藻。 接著他又撒了一網, 拖上來的是一些海草。 第三次他撒下漁網, 卻網到一條魚兒, 不是一條平常的魚——是條金魚。 金魚竟苦苦哀求起來! 她跟人一樣開口講: 「放了我吧,老爺爺,把我放回海里去吧, 我給你貴重的報酬: 為了贖身,你要什麼我都依。」 老頭兒吃了一驚,心裡有點害怕: 他打魚打了三十三年, 從來沒有聽說過魚會講話。 他把金魚放回大海, 還對她說了幾句親切的話: 「金魚,上帝保佑! 我不要你的報償, 你游到藍藍的大海去吧, 在那裡自由自在地游吧。」 老頭兒回到老太婆跟前, 告訴她這樁天大的奇事。 「今天我網到一條魚, 不是平常的魚,是條金魚; 這條金魚會跟我們人一樣講話。 她求我把她放回藍藍的大海, 願用最值錢的東西來贖她自己: 為了贖得自由,我要什麼她都依。 我不敢要她的報酬,就這樣把她放回藍藍的海里。」 老太婆指著老頭兒就罵: 「你這傻瓜,真是個老糊塗! 不敢拿金魚的報酬! 哪怕要只木盆也好, 我們那隻已經破得不成樣啦。」 於是老頭兒走向藍色的大海, 看到大海微微起著波瀾。 老頭兒就對金魚叫喚, 金魚向他游過來問道: 「你要什麼呀,老爺爺?」 老頭兒向她行個禮回答: 「行行好吧,魚娘娘, 我的老太婆把我大罵一頓, 不讓我這老頭兒安寧。 她要一隻新的木盆, 我們那隻已經破得不能再用。」 金魚回答說:「別難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你們馬上會有一隻新木盆。」 老頭兒回到老太婆那兒, 老太婆果然有了一隻新木盆。 老太婆卻罵得更厲害: 「你這傻爪,真是個老糊塗! 真是個老笨蛋,你只要了只木盆。 木盆能值幾個?滾回去,老笨蛋,再到金魚那兒去, 對她行個禮,向她要座木房子。」 於是老頭兒又走向藍色的大海(蔚藍的大海翻動起來)。 老頭兒就對金魚叫喚,金魚向他游過來問道: 「你要什麼呀,老爺爺?」 老頭兒向她行個禮回答: 「行行好吧,魚娘娘! 老太婆把我罵得更厲害,她不讓我老頭兒安寧, 嘮叨不休的老婆娘要座木房。」 金魚回答說:「別難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就這樣吧:你們就會有一座木房。」 老頭兒走向自己的泥棚, 泥棚已變得無影無蹤; 他前面是座有敞亮房間的木房, 有磚砌的白色煙囪, 還有橡木板的大門, 老太婆坐在窗口下, 指著丈夫破口大罵: 「你這傻瓜,十十足足的老糊塗! 老混蛋,你只要了座木房! 快滾,去向金魚行個禮說: 我不願再做低賤的莊稼婆, 我要做世襲的貴婦人。」 老頭兒走向藍色的大海 (蔚藍的大海騷動起來)。 老頭兒又對金魚叫喚, 金魚向他游過來問道:「你要什麼呀,老爺爺?」 老頭兒向她行個禮回答:「行行好吧,魚娘娘! 老太婆的脾氣發得更大,她不讓我老頭兒安寧。 她已經不願意做莊稼婆,她要做個世襲的貴婦人。」 金魚回答說:「別難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老頭兒回到老太婆那兒。 他看到什麼呀?一座高大的樓房。 他的老太婆站在台階上, 穿著名貴的黑貂皮坎肩, 頭上戴著錦綉的頭飾, 脖子上圍滿珍珠, 兩手戴著嵌寶石的金戒指, 腳上穿了雙紅皮靴子。 勤勞的奴僕們在她面前站著, 她鞭打他們,揪他們的額發。 老頭兒對他的老太婆說:「您好,高貴的夫人! 想來,這回您的心總該滿足了吧。」 老太婆對他大聲呵叱,派他到馬棚里去幹活。 過了一星期,又過一星期, 老太婆胡鬧得更厲害, 她又打發老頭到金魚那兒去。 「給我滾,去對金魚行個禮,說我不願再做貴婦人, 我要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老頭兒嚇了一跳,懇求說: 「怎麼啦,婆娘,你吃了瘋葯? 你連走路、說話也不像樣! 你會惹得全國人笑話。」 老太婆愈加冒火,她颳了丈夫一記耳光。 「鄉巴佬,你敢跟我頂嘴,跟我這世襲貴婦人爭吵?—— 快滾到海邊去,老實對你說, 你不去,也得押你去。」 老頭兒走向海邊(蔚藍的大海變得陰沉昏暗)。 他又對金魚叫喚,金魚向他游過來問道。 「你要什麼呀,老爺爺?」 老頭兒向她行個禮回答。 「行行好吧,魚娘娘, 我的老太婆又在大吵大嚷: 她不願再做貴婦人,她要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金魚回答說:「別難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好吧,老太婆就會做上女皇!」 老頭兒回到老太婆那裡。 怎麼,他面前竟是皇家的宮殿, 他的老太婆當了女皇, 正坐在桌邊用膳, 大臣貴族侍候她。 給她斟上外國運來的美酒。 她吃著花式的糕點, 周圍站著威風凜凜的衛士, 肩上都扛著鋒利的斧頭。 老頭兒一看——嚇了一跳! 連忙對老太婆行禮叩頭, 說道:「您好,威嚴的女皇! 好啦,這回您的心總該滿足了吧。」 老太婆瞧都不瞧他一眼, 吩咐把他趕跑。 大臣貴族一齊奔過來, 抓住老頭的脖子往外推。 到了門口,衛士們趕來, 差點用利斧把老頭砍倒。 人們都嘲笑他: 「老糊塗,真是活該! 這是給你點兒教訓: 往後你得安守本分!」 過了一星期,又過一星期, 老太婆胡鬧得更加不成話。 她派了朝臣去找她的丈夫, 他們找到了老頭把他押來。 老太婆對老頭兒說: 「滾回去,去對金魚行個禮。 我不願再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我要做海上的女霸王, 讓我生活在海洋上, 叫金魚來侍侯我,叫我隨便使喚。」 老頭兒不敢頂嘴,也不敢開口違拗。 於是他跑到蔚藍色的海邊, 看到海上起了昏暗的風暴: 怒濤洶涌澎湃,不住的奔騰,喧嚷,怒吼。 老頭兒對金魚叫喚,金魚向他游過來問道: 「你要什麼呀,老爺爺?」老頭兒向她行個禮回答: 「行行好吧,魚娘娘! 我把這該死的老太婆怎麼辦? 她已經不願再做女皇了, 她要做海上的女霸王; 這樣,她好生活在汪洋大海, 叫你親自去侍侯她,聽她隨便使喚。」 金魚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尾巴在水裡一劃, 游到深深的大海里去了。 老頭兒在海邊久久地等待回答, 可是沒有等到, 他只得回去見老太婆—— 一看:他前面依舊是那間破泥棚, 她的老太婆坐在門檻上,她前面還是那隻破木盆。
⑼ 得寸進尺的成語故事
得寸進尺的成語故事:
戰國末期,秦、韓、趙、魏、齊、楚、燕七雄爭霸,其中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並其它六國,以統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准備以穰侯領軍,越過韓、魏兩國而伐齊。但當時秦國的策士范雎以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國的進攻,並向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說:「現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采『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將穩穩當當地為大王您所擁有,就能逐漸統一天下了。若舍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遙遠的國家,那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秦昭王聽了以後,便採用范雎的策略,積極向東侵略,果然在許多戰役中取得勝利,迫使另一強國楚國數度遷都,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基礎。在范雎勸諫秦王的話中有「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每一尺都掌握在秦王手中,後來「得寸進尺」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但語義有所差異,指的是為得到一些利益,即想進而獲得更多利益,用來比喻貪得無厭。
【成語】: 得寸進尺
【拼音】: dé cùn jìn chǐ
【解釋】: 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處】: 《老子·道德經》:「不敢進寸而退尺。」《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近義詞】: 得隴望蜀、貪得無厭、貪心不足
【反義詞】: 心滿意足、如願以償、稱心如意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貪心,含貶義。
【結構】:連動式
【歇後語】: 有了饅頭想肉吃
【燈謎】: 九十分;加倍獲利
【舉例造句】:對方既然已經做出讓步,你們不要得寸進尺,再提出無理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