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古代廉潔的名人的故事100字

古代廉潔的名人的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04 18:17:30

A. 關於名人的廉政故事

廉政故事
自報財產留清名—一代名相諸葛亮的廉政故事(轉載)
三國時期,蜀國境內「刑法雖峻而無怨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名相諸葛亮嚴於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諸葛亮一生「撫百姓,示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為其所動,之後跟隨劉備征戰南北,奇功屢建。劉備死後,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蜀國國事,事無巨細,每必親躬。他5次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曹魏短兵相接。他嚴格要求子侄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他親派侄兒諸葛喬與諸將子弟一起,率兵轉運軍糧於深山險谷之中。為此,他專門給其兄諸葛謹寫信說,諸葛喬「本當還成都」,但「今諸將子弟皆得轉運」,「宜同榮辱」。馬謖失街亭後,他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業、勤勉有加。「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英年早逝。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諸葛亮生前,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可謂內無余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病危時,留下遺囑,要求把他的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朴,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著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2 -- 沂蒙革命先烈廉潔故事
趙博(1941年11月13日犧牲,終年35歲)
趙博同志曾任魯南區黨委書記兼魯南軍區政委。他始終把自己看作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從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結核、胃病、關節炎等多種疾病,為了照顧他的身體,上級發給他一瓶魚干油丸,而他卻不肯服用,馬上派人送到醫院,給傷病員補養身體。在一次戰斗後,部隊繳獲了一部分小麥,後勤部門悄悄給趙博留下100公斤,趙博知道後,不講情面,對有關人員進行了嚴厲批評,並派人磨成麵粉,送給黨校改善生活。有人說他是老一套,他回答:「這個老一套是黨的優良傳統,萬萬不能丟。」
趙博同志有很強的群眾觀念,對違犯群眾利益的行為從不姑息。有一次部隊行軍,經過敵占區青竹湖一帶。他發現身後的馬正在吃大田裡的大豆,立即批評了警衛員小任,教育他說:「不論在根據地還是在敵占區,都要緊密依靠群眾。」當時有個縣長貪污腐化,群眾影響極壞,經查實後,趙博立即召開區委會議,給予這個縣長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的處分。
3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終年47歲)
常恩多原任國民黨百十一師師長,後於重病中率部起義,病逝前一天將部隊交給了黨和人民。他一生廉潔清苦,家庭陳設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駐防時,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飯、菠羅葉餅、小豆腐等東北鄉土飯食。在他病危囑托後事時,不提妻子和孩子,卻關切地詢問遭國民黨頑固派逮捕後越獄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長、中共地下黨員萬毅什麼時候回部隊。他把僅有的60元錢送給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軍裝送給跟隨他19年的副官劉唱凱。除去伴隨他多年戎馬生涯的一條舊軍用被和一條舊軍毯,他沒有給妻子和孩子留下任何財物。
4 父子清廉
三國時,胡質在魏國任州郡長官近三年,死後家無余財,只有朝廷賞賜的衣服和數箱書籍而已。對他的廉潔操守,人人稱道。胡質在荊州任刺史時,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兒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時,胡質拿出一匹絹給他,讓他路上做盤纏。胡威跪在父親面前說:「爹爹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說:「吾兒不必懷疑,此絹是我的俸祿所余。」胡威謝過父親的賞賜,遂騎驢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時都是自己放驢,自己砍柴做飯。
後來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績卓著,清名遐邇。入晉以後,晉武帝接見了他。晉武帝談起當年胡質的生平事跡贊嘆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親比起來怎樣?」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晉武帝問:「為什麼呢?」胡威說:「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遠。」
5白居易怒打行賄人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被派往陝西周至當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裡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後,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後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紳搶著說:「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李財主也不甘示弱說:「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白居易沉下臉說:「什麼理長理大?成何體統!」趙鄉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己送的禮,連忙說:「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漁)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說:「本官耳聰目明,用不著你們旁敲側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節。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嘩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於這些行賄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B. 清正廉潔的小故事(50-100)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1959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雲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雲水庫那裡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現在某些幹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矇混過關。但在周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後,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

C. 古代名人的故事,100字左右就可以了

謝道韞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謝世家,在魏晉南北朝那是響當當的字型大小。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也自視極高,婚嫁除了入宮攀龍附鳳以外,都只在兩族之內進行。他們兩家在晉朝消亡之後仍是風光不減,直到梁武帝時大梟雄侯景向兩族求婚被拒絕遂視此為平生恨事,最後造反時順便將王謝兩族徹底誅絕。王謝的數代風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劉禹錫的一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後人懷詠。
謝道韞還是個小MM的時候就相當了得。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大贊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這一贊,謝安何等樣人,不說他在淝水之戰中的鎮定氣度,也不說他權謀機變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歸隱的澹泊心態,只說後世的詩仙李太白向來眼高於頂,有著天子呼來不上來的狂氣,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這個東山不出的謝安石。其時天下號稱名士的何止千萬,能得謝安一贊幾乎可以藉此榮耀終身。另一則故事就更經典了,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謝安於溫酒賞雪之餘,雅興大發,問在座的謝氏後輩,飄飄大雪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明介面:「撒鹽空中差可擬。」(這位老兄空中撒鹽何故,難道想人工降雪?:))。謝道韞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風起。」簡單一句,謝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大聲稱善,誇獎道韞敏慧過人。

曹沖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他的幾個兒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處,而他最喜愛的,首推曹沖。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沖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沖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隻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沖想出一個辦法,讓人製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於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體現了曹沖的智慧,還表現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曹沖知道後,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後裝成一臉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曹沖說:「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曹操趕緊安慰愛子,說:「此妄言耳,無所苦也。」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後,笑著說:「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說,每當曹沖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設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乾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裡說情,請求父王寬大。史書稱曹沖「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這種悲憫寬厚的氣質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沖,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沖突患大病而亡,據後人推斷,可能是「絞腸痧」。曹沖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後人一份遺憾的嘆息。

也許上天的深遠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沖死後,曹操悲痛萬分,曹丕來寬慰他,曹操說道:「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們的大幸。」曹丕即位後,也經常對臣下說:「若使倉舒(曹沖之字)在,我亦無天下。」可見,曹沖之死,客觀上為曹丕爭奪王位掃除了最大障礙。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都在爭當曹操繼承人的交鋒中鬱郁而終。假使曹沖活著,以他的仁慈,在與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爭斗中會是一個什麼結局,又有誰能夠預料呢?

D. 中國古代名人的故事100字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
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
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
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裡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
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
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
王羲之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吃餃子
一天,王羲之路過集市,見一家餃子鋪門口,人聲喧嚷,熱鬧非常。尤其是門旁的那兩幅對聯,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著「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十個字,橫匾上寫的是「鴨兒餃子鋪」。但是字卻寫得呆板無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罷,心中暗想:這樣的賴字,也配寫匾?又一琢磨:「經此過不去,知味且常來」。——好傢伙!這里到底是什麼人的買賣,竟能如此誇口?
走近一瞧,見鋪內有口開水大鍋,設在一道矮牆旁邊。包好的白面餃子,
好似一隻只白色的小鳥,一個接一個地越牆飛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滾沸的大鍋。一鍋下滿,不用招呼,「小鳥」就停飛了。等到這鍋餃子煮好,撈完,「小鳥」又排隊一樣飛來,准確無誤。
王羲之十分驚奇,就順手掏出一些散碎銀兩,要了一大碗餃子,然後坐下。這時他才發現,餃子個個玲瓏精巧,好象浮水嬉戲的鴨兒,真是巧奪天工的奇貨!他用筷子將餃子夾起,慢慢地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清香撲鼻,鮮美滿口。不知不覺間,把那一大碗餃子,全吞到了肚裡。
一頓飽餐之後,王羲之對自己說:這鴨兒餃子果然不錯!只是門口那副對聯的字寫得太差,與這美味餃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他們另寫一副對聯,也不辜負我來此一場——想到這里,他便問店伙計:「請問店主人在哪裡?」
店伙計用手指著矮牆說:「回相公,店主人就在牆後。」
王羲之繞過矮牆,見一白發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個人擀餃子皮,又包餃子餡,轉眼即成,動作麻利極了。更令人驚奇的是,包完之後,白發老太婆便隨手將餃子向矮牆那邊拋去,鴨兒餃子便一個一個依次越牆而過。
老人的高超技藝,使王羲之驚嘆不止。他趕忙上前問道:「老人家,象您這深的功夫,多長時間才能練成?」老人答道:「不瞞你說,熟練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聽了這話,王羲之沉默了一會,好象在品嘗這句話的滋味。然後又問:「您的手藝這樣高超,為什麼門口的對子,不請人寫得好一點呢?」
老人氣鼓鼓地說;「相公有所不知,並非老身不願意請,只是不好請啊!有的人寫字剛有了點名氣,就眼睛向上,哪裡肯為我們老百姓寫字。其實,照我看,他們寫字的功夫,還不如我這扔餃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聽了,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羞愧難當。於是,他特意寫了一副對聯,恭恭敬敬地送給了這位老人。

E. 廉潔名人的小故事

1、周恩來

周總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補,補了再補(有許多補丁),已經磨得沒有絨了仍捨不得丟棄。一件襯衣已經舊得換了袖口領子,一件衣服補得顏色已經不一了,他還在穿,當別人要求他換新的時候,他總是說:「舊的還可以再穿。」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議廳,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2、馬寅初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託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

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3、司馬光

司馬光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極簡陋,於是另闢一地下室,讀書其間。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洛陽人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

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任。司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讀歷史,讓人深思。

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封建社會,大多數人苦讀寒窗,躋身仕途,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榮華富貴,澤被後世,蔭及子孫。在這些人面前,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

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詔賜司馬光金錢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但司馬光不為所動。

司馬光年老體弱時,其友劉賢良擬用50萬錢買一婢女供其使喚,司馬光婉言拒之,他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

4、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按照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官到任,舊友高升,總會有人來送些禮品禮金,以示祝賀。

這些禮品禮金只要數額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後把別人送的禮品一一退還,連老朋友賀邦泰、舒大猷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

至於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佔。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5、李畲之母

唐代檢察御史李畲之母為人清白廉潔。一次,李畲請人將祿米送到家中,母親讓人用斗量過,發現多出了三石,便問是怎麼回事 ,令史回答說:「御史官的祿米在過斗時,按慣例是不要刮平鬥口的。」李母又問運費是多少,又答:「給御史送糧照慣例是不要給本錢運費的。」

李母很生氣,讓他送回多餘的祿米及運費,並嚴厲責備李畲。李畲便追問倉官,並依法判其最,眾御史皆面有愧色。

F. 廉潔小故事,100字到200字

1、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2、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 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3、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4、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6、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 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 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 三百兩。
7、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8、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里, 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 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G. 古代名人事跡 每個100字左右

1、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

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2、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3、牛角掛書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4、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5、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H. 中國古代名人廉潔自律的事例200字左右(比較著名的)

周恩來的廉潔自律
星移斗轉,光陰荏苒。敬愛的周恩來同志離開我們整整20個春秋了。20年前,百萬首都人民肅立十里長街,頂風冒雪,哭送周恩來靈車的動人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隨著時光流逝,人們對周恩來懷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沒有淡薄,反而與日俱增。

那麼,周恩來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顆顆愛心?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在締造和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為黨和人民建樹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另一方面,他畢生嚴於律己,清正廉潔,不求索取,但求奉獻,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連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華大地,完全徹底地實踐了他「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的宏願。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周恩來特有的純真的人格魅力,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的愛戴和欽佩,甚至連他的一些國內外政敵也不得不為之折服。

周恩來廉潔自律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貫的。在此,僅就同當前對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要求相關的一些方面,列舉一些具體事例。這樣,難免掛一漏萬,不過可以從細微處見精神。

(一)對待個人生活

衣著——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是那樣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料子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後繼續穿。有一次,他穿織補過的衣服接待外賓,身邊工作人員說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他笑笑說:「穿補釘衣服照樣可以接待外賓。」「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著也沒關系。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才難看呢!」他的襯衣磨破了,換上新的領口和袖口照舊穿。1963年,他出訪亞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工作人員不便拿給外國賓館去洗,只好請我駐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並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後,感動得邊洗邊流淚。至於他穿用了幾十年破舊的睡衣、皮涼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國產手錶等,已作為珍貴文物,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飲食——周恩來的家常飯菜很簡單,主食經常吃些粗糧,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規定的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的家常飯菜。他說:「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他在外地視察或主持會議,同大家吃一樣的飯菜,不搞特殊,離開時一定付清錢和糧票。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其他領導幹部也這樣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聽說有的領導同志帶著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費用都由地方開支,非常生氣。回北京後,他在全國第三次接待工作會議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後無論哪個領導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開支,地方一概不要負擔,都要給客人出具帳單,由本人自付。這要形成一種制度。」一位專機機長的回憶,頗為傳神地反映了他在飲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這位機長看他吃飯,掉了個飯粒在桌上,他連夾兩次才夾住放進嘴裡,笑著吃了。看到這種情景,這位機長後來感慨地說:「我心裡不禁百感交集。什麼叫廉潔,看看總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國初期,周恩來搬進了中南海西花廳,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廳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濕陰冷。身邊工作人員於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繕,但他堅決不同意。1959年底,趁他和鄧穎超出差外地時間較長,對西花廳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他回京一進門就驚訝地問:「這是怎麼回事?誰叫你們修的?!」他還說:「我身為總理,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發、窗簾、吊燈等陳設。事後,對這次「修房風波」,他主動在國務院會議上作了三次檢討,向到會的副總理和部長們說:「你們千萬不要重復我的這個錯誤。」

用車——周恩來對自己乘坐的轎車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後來他經常乘坐的專車是紅旗轎車。他說:「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國產車。」國家進口了一批高級賓士車後,有關部門想給他換一輛。他不同意,嚴肅地說:「那個賓士車誰喜歡坐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在用車問題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發,醫院看病,探親訪友,看戲等,都算作私人用車,總要叮囑身邊工作人員照章付費,從工資中扣交。

周恩來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儉朴作風,受到了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交口稱贊。有位秘書說:「總理除了工作,個人一生無所他求。特別是生活的儉朴,更是眾口皆碑。」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像到了什麼程度。

同周恩來接觸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對他廉潔儉朴的生活作風也是贊不絕口。宋慶齡說:「周總理在個人生活和作風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樣,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I. 中國古代名人小故事(100字左右)

1、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石頭記》的作者曹雪芹,再晚年時家境貧寒,病魔纏身,使他顯得更加蒼老,再加上無人照顧,他就更加不幸了。

他就像再風雨中燃燒的蠟燭隨時都可能息滅,但在這中困境中他依然寫這本書。在他臨死前還念念不望他的作品。《石頭記》是後人在他的基礎上完成的,正是由於他的這中堅強執著的精神才為我國留下了空前絕後的藝術魂寶。

2、曹操兵敗赤壁,80萬大軍被掃盪一空,身邊只有數騎。逃亡路上,將士都心情沮喪,無精打采。曹操卻談笑風生,似乎是在凱旋。他的樂觀情緒感染了周圍的人,行進速度明顯加快,不久便脫離險境,回到魏地。後來重整旗鼓,卷土重來,也沒要太長時間。

3、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謫,這一跤讓他跌得鼻青臉腫,慘不忍睹,先貶黃州,又貶穎州、惠陽,最遠貶到海南儋州,這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面對人生低谷,超強的樂觀精神救了他,東坡放言:"百年須笑三萬六千場,一日一笑,此生快哉!"於是,黃州城外赤壁山前開懷一笑,《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便橫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偉人的歷史地位。

4、金聖嘆因受"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行刑日,凄涼肅穆,殺氣騰騰。吃完"送行飯",金聖嘆叫來獄卒說"有要事相告",獄卒慌忙跑來,沒想到他貼近獄卒耳邊,故作神秘地說:"花生與豆乾同嚼,大有肉之滋味,此中秘密,幸勿外傳。"說完,哈哈大笑,聲震房宇,面對死神猶能說笑自如,大徹大悟的他走得一定安詳。

5、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早年兩耳失聰,這個打擊對任何一個音樂家多是最大的,一個音樂家連聲音都聽不到那如何作曲,如何來欣賞曲子呢,那就如同在黑暗中尋找路的人同樣困難。要是一位弱者肯定會退縮,反而卻機激起了他對音樂世界的嚮往與追求,他憑著驚人的毅力努力奮斗,最終成為聞名世的音樂家。

J.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居里夫人看淡名利,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有記者采訪她時,發現她一個女兒正拿著她獲得的諾貝爾獎章玩耍,記者很吃驚,但居里夫人認為這很正常,不應該被名利所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