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高三學生經典故事
❶ 求勵志故事和鼓勵人前進的話,適合面臨高考的學生,謝謝
[ 俞敏洪 ]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俞敏洪 ] 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是心靈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
[俞敏洪 ] 艱難困苦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難的開始。
[俞敏洪 ] 讓我們全心全意地收獲生活的每一天,在平凡的日子裡感受生命的美好,在耕耘里感受勞動的快樂和收獲的期待。
[俞敏洪 ] 生活中其實沒有絕境。絕境在於你自己的心沒有打開。你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使它陷於一片黑暗,你的生活怎麼可能有光明!封閉的心,如同沒有窗戶的房間,你會處在永恆的黑暗中。但實際上四周只是一層紙,一捅就破,外面則是一片光輝燦爛的天空。
[ 俞敏洪 ] 思想是人的翅膀,帶著人飛向想去的地方。
[ 俞敏洪 ] 上帝製造人類的時候就把我們製造成不完美的人,我們一輩子努力的過程就是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的過程,我們的一切美德都來自於克服自身缺點的奮斗。
[俞敏洪 ] 為了不讓生活留下遺憾和後悔,我們應該盡可能抓住一切改變生活的機會。
[俞敏洪 ] 生命,需要我們去努力。年輕時,我們要努力鍛煉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識、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會經驗。機會,需要我們去尋找。讓我們鼓起勇氣,運用智慧,把握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鍾,創造出一個更加精彩的人生。
[俞敏洪 ] 運氣永遠不可能持續一輩子,能幫助你持續一輩子的東西只有你個人的能力。
[俞敏洪 ] 誰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新東方相信,個人奮斗制勝、攫取成功的精神財產將永遠貧富不均。在浩瀚的生命之岸,你應該自豪地告訴世界,你追求過,你奮斗過,你為輝煌的人生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從來沒有停止過拼搏。而這個造就了萬物的世界也將自豪而欣慰地回答你:只要奮斗不息,人生終將輝煌。
[俞敏洪 ] 有些人一生沒有輝煌,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能輝煌,而是因為他們的頭腦中沒有閃過輝煌的念頭,或者不知道應該如何輝煌。
[俞敏洪 ]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日子總是那些一心一意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奮斗的日子,哪怕是為了一個卑微的目標而奮斗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因為無數卑微的目標積累起來可能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塊石頭累積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很簡單的,而金字塔卻是宏偉而永恆的。
[俞敏洪 ] 新東方「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跟美國著名的民權運動家 Martin Luther King所說的話是一模一樣的,他在 I have a dream演講詞中說過: "We will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我們從絕望的大山中砍出一塊希望的石頭。)請記住,絕望是大山,但是只要你能砍出一塊希望的石頭,你就有了希望。
[俞敏洪 ] 哪怕是最沒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個勇敢者去堅持做,到最後就會擁有希望。
[俞敏洪 ] 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於平庸。我知道很多人是在絕望中來到了新東方,但你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艱苦努力,奮發進取,在絕望中也能尋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終將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
[俞敏洪 ] 光有奮斗精神是不夠的,還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現狀,分析自己現在處於什麼位置,到底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這也是一種科學精神。你給自己定了目標,你還要知道怎麼樣去一步一步地實現這個目標。從某種意義上說,樹立具體目標和腳踏實地地去做同等重要。 [俞敏洪 ] 人生的奮斗目標不要太大,認准了一件事情,投入興趣與熱情堅持去做,你就會成功。
❷ 跪求 你的高考勵志故事
自己的沒能寫得特別好,就給你俞敏洪老師的吧
祝你成功哦
<<即使最後一名 也別自我放棄>>
高考考了三年,終上北大。前日下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用自己高考實戰經歷鼓勵江城高三學子:大考在即,要學會自我鼓勵。
俞敏洪坦言,從小學到大學,從未考過全班前20名,但憑借「自我鼓勵」考上北大。
從33分到90分自我鼓勵考上了北大
很多人知道作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參加過三次高考,但曾拖後腿的竟是他現在的強項---英語。
俞敏洪說,第一次參加高考,英語只考了33分。在復讀班,英語基礎差,從未得到老師的鼓勵,靠強大的「自我鼓勵功能」挺到最後。第二年高考,英語成績55分,雖比前一次有進步,但總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質疑聲中,俞敏洪堅持再讀一個高三。當年暑假,俞敏洪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有了前兩年的積累,加上最後一年的拚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語得了90分,最終被北大錄取。
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俞敏洪說: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沒有人鼓勵,就自我鼓勵。」
考上大學,來自全國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編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學期間,我從未進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一天內背不下課文,我就花一周的時間天天背,到最後可以脫口秀。」俞敏洪說,在與同學智商相當的情況下,惟一能勝出對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
他寄語即將參加高考的後進生:即使最後一名,也要保持一顆上進的心。
每天5分鍾記單詞學英語需要駱駝精神
「新東方牛人多,他們中很多是海歸。論口語,我不如王強和周成剛(新東方另兩位創始人),我的英語里有較明顯的口音。但我的英語詞彙量是他們所不及的。」俞敏洪說,每天不論多忙,都會抽出5分鍾時間鞏固詞彙。「我手機里裝有英漢大詞典軟體。」俞敏洪直言,自己不是天才,在腦海里庫存的3萬多個詞彙,不是哪一天哪幾個月積累下來的,而是這么多年每一天鞏固的結果。
對於很多人頭痛的詞彙量問題,俞敏洪說沒有絲毫的捷徑可走。只有和遺忘規律較勁,每天花一定量時間鞏固記憶單詞,讓詞彙在腦海里日久紮根。
俞敏洪說,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太注重結果,忽略了過程。他認為,英語學習應具有駱駝精神,而不是駿馬精神。「品種再優良的駿馬,一刻不停息地奔跑,總有一天會停止;而駱駝在沙漠的漫漫長路,則需要長時間的韌勁堅持下來,相信前方一定會出現綠洲。」
❸ 激勵高三學生短小精悍的 文章
時光如梭,轉眼間我們已邁進高三的大門,迎接我們的將是2008年的高考,回首兩年的高中生活,有進步的喜悅,也有後退的痛苦;有成功的淚水,也有失敗的回憶,在這兩年間,我們曾經哭過、笑過,也曾努力過,拼搏過。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成為一盞明燈,照亮著我們的人生之路。而我們,也在這些難忘的經歷中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記得剛邁進學校大門時,我們還都只是沒有長大的孩子,正是這兩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在學校「讓標准成為習慣」理念的的教育下,我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在老師的辛勤教導和同學們的互相幫助下,我們一點一點地取得進步,我們學會了生活,學會了做人,也學會了自立、自強,同時,新中的那份夢想漸漸清晰起來。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果戈里曾說:「青春之所以幸福就是因為他有前途。」我們的前途正是來源於夢想,在這青春之年,我們有著對未來的憧憬,有著豐富的想像與飽滿的情緒,我們充滿著激情,充滿著希望,充滿著鬥志,充滿著力量,每當我們夢想未來的幸福時,我們都會無限地嚮往,我們總認為自己前途無量,為實現夢想,為讓自己有一個無悔的青春,就需要樹立遠大的志向,通過無限的拼搏,奮斗,沖刺,讓自己青春無悔!
毛澤東在青春之年就立志救國,獻身革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李大釗在青春之年就立下誓言,解放民族。「一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中國。」現在,我們同樣有這份追夢的動力,有這份追求的激情,那就讓我們用這份動力與激情,在此立下遠大的志向,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篇美麗的篇章!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要成大事,就得既有志向,又講實際。」志向鼓舞著我們的鬥志,夢想催促著我們勇往直前,我們要用徐霞客為自己的地理研究而三十年跋山涉水,從不放棄的堅持,用「鐵人」王進喜與天斗,與地斗,與惡劣環境斗的堅定信念與堅強不屈,用拳王阿里不畏失敗,沉著面對摧折的冷靜,用牛頓般的勤奮,去拼搏我們的青春,閃耀無比的輝煌。
青春是生活賦予我們的禮物,青春之年的我們就如同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綻放著無限的光芒,可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我們的青春只有一次,我們要把握這僅有的一次,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一道絢麗的彩虹!
面對高考,我們無須恐懼,也無須茫然不知所措,為了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制定一個終極目標,然後將其分解為多個階段的小目標,循循漸進,逐步走向成功。
二、 讓標准成為習慣,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得生活和學習習慣,以最穩定的心態應對高考。
三、 努力拚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善自己,力爭在高考中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以報答父母,回報學校。
曾經有過失敗,曾經有過挫折,但我們有我們的毅力,我們有我們的樂觀去戰勝他們,讓他們不在成為絆腳石,而成為我們青春的積累,人生的積累。
我們的能力是我們手中的火把,照亮前方的路途,知識是我們手中的利劍。斬斷前方道路上的荊棘,我們要在這上帝給予我們的最美麗的青春之年,為學校,為自己的理想,為自己的未來奮斗,拼搏,在高考創造出輝煌,為我們的人生留下最美麗而又充實的回憶!
❹ 有沒有一些勵志故事,我高三,需要鼓勵
《一個差生的高考故事:全班倒數的我考上重點》 苦瓜終於被「流放」了。 他以連續5次考試穩居全班倒數第一的資格,被班主任塞進了籬笆部落。我們幾個老一輩的原住民為他開了個小型的歡迎會,可抱著書本坐在我身邊的苦瓜卻哭了。沒骨氣的傢伙,我很鄙視他。 「籬笆部落」的名字是我原創的,其實它的規模和形態遠沒有那麼詩意——3張課桌,6把木頭椅子,課桌前面是本班的勞動工具:掃帚、拖把和鏟草的鐵鍬們,椅子後面是公告黑板。我們的面前被森林般豎立的掃帚拖把柄團團圍住,與這個班隔絕開來。 這個創意是班主任老牛想出來的,目的是圍住我們這幾匹害群之馬,確保其他同學的安全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這學期開學那天,老牛把我領到西操場的單杠下。他說,陳默這學期你能不能給我點面子?咱給你說好了,我不管你,你也別給我搗亂!快畢業了,咱倆最好相安無事!說完,扭身走了。那天早上,天空晴得很不真實,我躺在草地上,偌大的操場無聲無息。望著遠處光亮的教室,我的心底忽然有些酸痛。 新來的語文老師姓范,聽說是武大中文系畢業的高材生。到了我們校就教預備畢業班,足見校方對他的重視。苦瓜坐得板兒直,伸著脖子聽得一臉虔誠,我則像往常一樣和旁邊的皮豆嘻哈打笑,下起了五子棋。 這時台上的范老師敲了敲桌子,說後面那幾位同學,請注意課堂紀律!課堂紀律?這小眼鏡兒跟我講課堂紀律?我坐起身子,撥開掃帚沖他喊,哎,我說小販兒,老牛沒告訴你別管我們嗎?范老師臉上一陣慘白,他推了推眼鏡說,你叫陳默吧?我不管你以前怎樣,但在我的課上請尊重我! 我騰地站起來,一腳踢倒了前面的鐵鍬,大聲地說,我就是陳默,就不尊重你了,怎麼著!范老師一頓,冷冷地說,其他同學先自習,陳默你跟我來一下。 又是西操場的單杠下。老牛拉我來這里是為了維護他的面子,怕我鬧事。而這小販呢?他是什麼目的?我故意把長發垂在眼前,從頭發縫里看他,眼神滿是挑釁。范老師望瞭望我說,聽說你很能打架?我「切」了一聲。 突然,范老師飛起一腳,猛地踢在我腿上,我一個站不穩,倒在了地上。他接著揪住我的衣服,大聲喝道,來打我啊,把我打倒! 這個老師瘋了,他居然動手打學生!我憤怒了,用盡全身的力氣和他摔起來。兩個一百七十多公分的大男生扭在了一起。有時我把他摔倒,有時是我倒,直到兩人都筋疲力盡。我們像兩頭虛脫的獅子,仰躺在草地上,大口地喘氣。 范老師忽然呵呵地笑起來,你還真有力氣,和我真的很像。知道嗎?我也曾是個很糟糕的學生,比你還惡劣。那時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放棄我了,我也曾認為我就這樣完蛋了。可忽然有一天,我開始討厭自己了。差生也是學生,我就甘願被打敗嗎?其實最可怕的事,不是被別人打倒,而是你先放棄了自己,被自己幹掉了! 他後面說了什麼,如今想起來都很模糊了,只是那句「是你放棄了自己」,猶如一記重拳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我記得范老師離開後,我掉了眼淚。 高三頭一次模擬考,苦瓜倒數第5,我正數24。所有的老師都驚訝得不行,老牛嘴上雖說陳默你抄點就得,別整太明顯了,但上課時我們再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他臉上分明有了笑容。第二次模擬我分在老牛監堂的考場,苦瓜倒數第5,我正數第14,語文成績全年級第一名。發成績的那天,老牛喊到我的名字時特別賣力,那嗓子叫喊個透亮兒,嗷嗷高亢。 那天,我笑了,笑完又哭了。我沒有放棄自己,我及時地把自己找回來了,我讓那些老師看見了希望,知道了我們這個籬笆部落里,還有一群同樣渴望進步的學生。高三(4)班的籬笆部落消失了,所謂的差生們也按個頭高低塞進群眾隊伍落座。半年後,我考上北方一所大學的新聞系,苦瓜選擇了復讀高四。他說,他仍然沒有放棄自己。 如果看勵志哲理小故事 http://www.zxrs.cn 有一些,可以參考
❺ 關於高三學習的勵志小故事
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寫,准確地說是不知道用怎樣的文字把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來,讓它們如絢麗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掛在那兒,讓你們分享,讓你們明白。
在這個熱得要命的八月寫下第一個字元的時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綻放著許多不知名的小花,紅的,黃的,粉白的,澄藍的,花花綠綠地漾在一起,滿目漂亮的色彩。天啊,這些花是什麼時候開放的呢?這樣如火如荼的勢頭應該不會只有幾天的時間吧。
我不知道這一年裡這些花兒是不是也是這樣漂亮地開放著,如果是,我想我應該感謝它們。我嗅得出空氣里有許多甜美的味道,有一個很美麗的詞突然冒出來:花開不敗!
花開不敗。
花開不敗啊! 我想我終於可以平靜下來,告訴你們這一年裡發生的許多故事,我想無論將來再發生什麼事情,這一年裡的點點滴滴、滴滴點點,我是再也不會忘記了。
高三開始的前一個星期,開了一次家長會。
那是一次很嚴肅的家長會,一次沒有人缺席,甚至沒有人遲到的家長會。班主任在那次會議上調動起了家長幾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謂"成也高三,敗也高三",無論過去孩子們多麼輝煌,也不論他們多麼失敗。班主任那麼一個瘦弱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講台邊上一講就是鬥志昂揚的兩個小時,無非是讓我們相信,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奇跡或惡果,都會在這一年裡戲劇般地粉墨登場。
學校為了讓每個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級、年級,甚至在區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製作了一張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績排名表。現在想起來,我不得不佩服那張表的細致程度了。每一門成績的總分、標分、名次,與年級里的均分對比情況,甚至還有精心設計的由此得出的成績曲線走勢圖,最後還附帶綜合名次的具體分析。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一張紙,真可謂煞費苦心。
父親是陰著臉從學校回來的,情況如我所估計的一樣不容樂觀:年級排名290名。可怕的位置。
"還有希望的。老師說的,什麼都是有可能的。"父親說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卻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們是過了河的孩子,不能回頭。
我惟有揚鞭策馬,奮起直追,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最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
十一年漫漫的准備期,終於到了要拉開戰幕,拚命一戰的時刻了。我必須和我的散漫、不負責任的過去說聲再見。
我在已輸得一敗塗地的情況下倉促應戰,然而戰斗已經開始了,躲都躲不掉。
高三真的很不一樣。
對於高三來說,寫文章絕對是一件奢侈又浪費的事情。我不得不佩服高三的強大動力,書桌上的催稿單越積越多,我收拾起鋼筆和稿紙,毅然地和它們說再見。那隻雕著好看的龍紋的銀白色鋼筆太沉重,我拿起來的時候真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我決定放棄。
在高三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是躊躇滿志地躍躍欲試,每個人都魄力異常得非復旦交大不進。我在床頭貼了一張"殺進復旦"的特大標語,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幾遍,以增加自己那點少得可憐的信心。所有的夢想都在高考的壓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認定的那座神聖學府。當時一聽到關於復旦的一切消息,我就立即熱血沸騰,激動不已,彷彿所有的東西都在那所學堂耀眼的光環下黯然失色。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第290名的分數和復旦的巨大差距,周圍的同學們似乎也沒有意識到那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可怕陣勢。我們固守著心中的夢想,祥林嫂般地嚷嚷著"我要××",那種心理和由此製造的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是沒有高三經歷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來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較量很快來臨了。
第一學期的期中測驗。一次我們認為已經准備得很好卻被殺得慘不忍睹的考試。
我們的排名就如同老師先前所預言的那樣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班裡許多從前名不見經傳的同學如同一匹匹的黑馬,一下子讓大家大跌眼鏡,起起浮浮、竄上滑下之間,許多人開始變得實際起來。北大的校門的確藝術得夠格,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那兒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尷尬讓每個高三學生在現實與夢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狽不已。
我是極少數仍抱著幻想不放的人。請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詞,也就是那種在當時看來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事。按理說,我這種在高一高二不爭氣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間,而在高三已開始1/4,卻仍是保持小幅盤長勢頭的人對復旦這樣一所全國頂尖的學府是不應該再產生任何幻想的。可是天曉得我當時怎麼就會有如此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我固執地抱著"每考一次,前進50"的念頭,痴痴地盤算,傻傻地得意。
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正是由於當初自己那種嚇人的樂觀,才有了執著下去的動力,才使絕對不可能的事逐漸地一步步閃現出希望的曙光。
接下去的日子開始變得越來越平淡,越來越簡單,單一得重復。
每天早晨,我氣喘吁吁地沖進那間坐得撲撲滿的教室,放書包,拿練習,開始演算。那一個個相似卻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現在想來已經抽象成了總是寫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紙,黑板上一直擦不幹凈的公式、習題,教師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叮嚀和永遠飄浮在空氣里的粉筆屑。
班裡同學的幽默細胞在這種單純的環境中被訓練得異常尖銳,任何一點細枝末節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誇張地擴大再擴大,然後引來全體的轟動。某作家的一篇關於"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的文章,竟然引來了全班同學拍桌子大笑、拆桌腿敲打的瘋狂舉動。老師說,這是一種高三綜合症的表現,因為我們的生活太單一了,因此,任何一點能激得起漣漪的東西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快樂。
每周五下午兩節課後的短暫時光被我們定為"游戲日",我們絞盡腦汁拚命地往學校帶東西玩。有一種"彈硬幣"的小兒科游戲,特別受到我們的青睞。弄幾個一角、一元的硬幣放在桌上,用幾塊橡皮搭起來做球門,不管男生女生全都趴在桌上大叫大笑,煞有介事地玩得不亦樂乎。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已經舉行過成人儀式的我們怎會這么就容易滿足,笑起來怎麼就這樣歇斯底里。
"玩的時候就拚命地玩,學習的時候就拚命地學習。"是我們高三學生信奉的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高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越來越小,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老師向我們嚷:"該干什麼就干什麼吧。"
後來有一天,不知是誰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鮮的百合,粉白的那種香水百合。整個秋季,教室里始終縈繞著百合恬靜的味道。我們就不經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復一日地演算,沒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卻真真實實地深深烙在了每個人的心裡。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准確地表達那一階段自己的感覺,可能是"踏實"吧。我依舊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時 候大喊一句"殺進復旦",但卻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將"復旦"掛在口頭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將夢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盡最大的可能努力著。進步和榮譽這些縹緲的東西都是我們不能抓住的,只有這一天一天實實在在的日子是我們可以看到並握有的。我看得見我的同學們和我自己在這一天天質朴的日子中真實地努力著,我的成績就在這種踏實感中穩步攀升,一點一點不快也不慢地前進。這種感覺,現在想起來,真是很好。
高三第二學期的日子較之第一學期的平靜有了較大的改變,增添了許多躁動與不安的成分。
第一輪對知識的梳理和第二輪對綜合題的系統掌握已經告一個段落,第三輪緊張的考試和題海戰術的轟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難以形容的日子。
課表改成了"語語數數外外+1+1自修自修"這樣可怕的形式。老師上課通常不再幫我們概括什麼,只是發下一疊一疊的各科模擬卷當堂測驗。我不知道老師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考卷,每個區的每種卷子我們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還有別的市的、全國的各類統考卷,甚至連那些不知名的學習類報刊上的怪試題也被老師無一遺漏地搜羅下來給我們做。
一節課的小測驗,兩節課連在一起的大測驗,全年級統一的自修課模擬考,所有的考卷都要算分,老師來不及批的小測驗就讓同學互相交替著批。分數於是成了這個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熱的季節里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錢的東西。
那真是一種強有力的刺激。
每天背n個單詞,每天做n張試卷,每天完成n份訂正。
計劃表上塗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樣就用彩筆劃去一樣。那一道一道觸目驚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紅艷艷的大**,滴零滴落地灑滿了每一個黃昏和早晨,鋪滿了學校和家庭那條惟一看得見漂亮花朵的小路。
像山一樣高的發黃的紙頁,浸在發霉的空氣里緩緩地挪動。有時候在家背書背得眼淚都要掉下來,書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幾遍"復旦"馬上就會平靜下來。我載著沉重的腦袋、空白的心,心甘情願地埋在那間要餿掉的屋子裡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 b c d",執著啊執著,我不明白我這么一個散漫慣了的人怎麼會一下子變得這么正襟危坐,感天動地。
那是高三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日子。
到如今,我坐在空調房裡愜意地整理著高三一年的書籍,仍是佩服自己當時的毅力和勇氣。幾大本密密麻麻寫滿批註的筆記,半米高的每張都仔仔細細做、仔仔細細訂正和分析的考卷,還有一本字典一樣厚16開的數學經典習題,每道題竟都有四、五種解法,被看了不下10遍。在那個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氣候怪異的春天裡,我用龜裂的雙手和粗糙的筆跡一個字一個字、一道題一道題地編織著心中那個惟一的夢想。我想這就是高三所帶給我的影響與改變吧。
成長是憧憬和懷念的天平
當它傾斜得頹然倒下時
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
該用怎樣的聲音去撫慰
老狼的歌我很喜歡,在那一段日子裡,老狼讓我安靜,讓我釋然。我想如果要用一個人的歌聲去給我的高三配樂,老狼的,很合適。平靜下藏著波瀾的聲音。
我帶著290名的恥辱,用一種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現實作最後的搏鬥。我仔細審視了一下手中的砝碼,什麼都沒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個曾經拼搏過高三的人都體會過這種攔截掉所有退路的狹隘的美麗,都是在用心在感受最後的心情里的那種悲壯情懷。
填志願是一件要命的事情,遠比我設想的要復雜,讓人受不了。
我以為我會瀟灑地在第一志願填上"復旦大學"的字眼,然後得意地繼續我的夢想。我甚至設想了假如父母反對或老師不贊成,我會用怎樣的話語去填塞,用怎樣的言辭去反駁。然而,那都是填志願以前的想法了。"以為"是"以為","現實"是"現實"。
而事實上,填志願這一過程,的確成了我高三歷程中最為波折的一件大事。
老師反復強調一定要根據以前幾次重大考試的分數和排名以及高一高二的一切表現來衡量自己的位置,我的信心於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排序和比較中消失殆盡。我行嗎?我可以嗎?在"殺進復旦"的橫幅前我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底氣不足,細弱的聲音在殘酷的現實里被攪得支離破碎。
老師們原本鼓勵的態度在這個時候全都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他們找你談話,用升學率,用前幾屆慘不忍睹的失敗例子想方設法地讓你害怕,讓你體會"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毛骨悚然。
"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報志願的首要原則。
我的處境有些令人絕望。全家上下的那點可憐的背景不足以引起任何能人慈愛的眷顧,自己的成績又軟弱得沒有一點吶喊的能力。縱是大半年的努力換來了年級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290名的陰影和復旦這道高不可攀的門檻前也變得悵然無力起來。
開始不斷地有同盟者退出來。
他們中有的因為某所次一點的學校的五分承諾,有的因為父親認識某所高校的靈魂性人物,還有的因為被老師們的軟磨硬纏弄得暈頭轉向,總之,他們放棄了。
我一下子變得孤立無援起來。父親甚至背著我去華政領了一張10分的加分表格,整日沒完沒了地向我陳述學法律的無量前途。最後,甚至連校長也發話了:"你考復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慮清楚啊。"
那幾日我的神經變得空前脆弱起來,在難以企及的夢想與相對保險的退步中飄忽不定,猶豫不決。一位華政的學長竟然用這樣的話安慰我:"先填我們學校吧。要是真的考了很高的分數,大不了坐到復旦門口去哭一場嘛!"
於是,我選擇放棄。我不敢讓復旦如同一個美麗的童話僅僅存在於口頭,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雞蛋去碰一下那堅硬無比的石頭。我無法忍受萬一失敗所帶來的那種從天堂到地獄的絕望。我在全票贊成的歡呼聲中,顫顫抖抖地寫下了那所想也沒有想過的學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腦中炸開。
交掉表格後,我一個人坐了兩個小時車偷偷地跑到復旦的校園里去坐了一個下午,去哀悼我夢想的破滅。
復旦真漂亮啊。鋪天蓋地的杜鵑安靜地在校園里醉人地開放,恰到好處地映襯著我想像中肅穆、神聖的復旦校園。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下來。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個做了12年的夢就這樣被一張薄薄的紙所徹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這一年來日日不顧一切的拼搏就這樣被一句"保險"的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復旦在我心中的那種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進了其他學校的任何一個系,那種遺憾又豈是坐到復旦門口去大哭一場所能排遣的呢?
我知道那一個燥熱無比的星期天下午,對我而言意味著一種執著信念的勝利。現在想起來,那一個下午的寧靜美麗的復旦,幫助我做出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多麼重要的決定。
我終於還是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下要回了我的那張志願表,鄭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復旦大學"那四個令我激動的大字。那真是我12年來寫得最舒服的、最漂亮的四個字。這四個字也是我這么多年來憑自己的意願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是體現我人生最初分量的一個決定。
我要我所要的,縱使是在現實面前被撞得頭破血流,縱使是在高考場上輸得一敗塗地,這是我自己做出的選擇。
接下去的日子就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書寫的地方了。交掉了志願表的我們,沒有什麼再值得勞心傷神的東西,讀好書,做好卷子,放鬆下心情,一切就是這么簡單。
至於那被無數人稱之為黑色的三天,我以為緊張是有的,但對於身經百戰的我們來說,當它是一次特殊的模擬考,坦然面對就可以了。我覺得自己當時真是超乎尋常的冷靜,心不慌手不抖地就做完了所有的考卷,監考老師露出難得的微笑,"考完了?""嗯。"我的高中結束了。走出考場的時候,腳有一點發軟,腦子里嗡嗡作響。整個身子像被抽去了主心骨一般癱作一團。疲倦像小山一樣壓過來,我累了,真的累了。交掉了考卷,彷彿交走了半生的囑托。 三百多個飽含汗水與淚水的日日夜夜呀!
排山倒海的感覺涌過來,把我無聲無息地淹沒。
拿到復旦的通知書後終於還是忍不住去看了那間熟悉的教室。五樓南邊走廊向里走的最後一間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從這里流走。講台上的玻璃瓶里意外地插著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綠的小碎花瓣零星地點綴其中,輕輕地在風里搖曳。
我和我的朋友們就在這樣一間一年四季都有花朵綻放的屋子裡共同走過了一段最最艱苦的歲月。現在,他們中間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南京,或是留在了上海的某一個遙遠的角落。我想起我的同學們把頭埋在亂七八糟的草稿紙里演算水的張力的情景,我想起我把腳蹺在前座的凳子上嘰哩呱啦地背政治的情景,我小心翼翼地將這個小屋子裡曾經那麼真實地上演過的每一個飽含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它們都是我難忘的高三一年的最好見證。
我們都曾經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相聚在這里,現在,每個人又不得不為了新的目標而各奔前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畢業晚會上許多男生都留下了眼淚,歡樂也好,痛苦也罷,畢竟這一段的真實是我們共同攜手走過的最具有分量的人生。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地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都在哪裡呀
幸運的是我
曾陪她們開放
花兒開過了。我們承認也好,忽略也罷,只要花開於心,就會不敗。
有些故事還沒有講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還在開吧
我們就這樣
各自奔天涯
❻ 勵志故事(適合高中生的)
《阿甘正傳》,《心靈捕手》,《勇敢的心》,《肖申克救贖》,《美麗心靈》
❼ 高二高三勵志經歷、文章、故事、
給你推薦一個,反正我看完之後是很感動的。希望它可以幫到你,加油!
《你憑什麼考北大》高考勵志文章
2010-11-02 19:49
未名湖邊的桃花兒開了,就在前幾天。
我曾經無數次夢想過,陌生花開的時候湖邊折枝的人群里回有自己的身影。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樣單純而迫切,我的目光卻是比你們更加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劍,我得到的卻幾乎只是一塊廢鐵。
一那年,我真的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銹鐵。上課的時候睡覺`聊天`看漫畫`吃零食,跟著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的女老師氣得眼圈含淚,然後自鳴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斕的黑洞,看上去奇觀異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卻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把你拉向無底的深淵。於是下滑,於是墮落,而更加難過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墮落卻無能力去改變。習慣的力量的確大到了讓我無可奈何,於是放棄了最後的掙扎與努力。現在想想,那隻是懦弱,那隻是懶惰,那隻是自己給自己自甘墮落所找的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人來指著我的鼻尖罵我,說你是不是就想這樣破罐子破摔,就想這樣玩完你的一輩子。也許他們已經放棄了我,有時候我想。然後是及其嘲諷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為是是灑脫——誰稀罕誰。其實,那個時候真的是應該有一個人。就像很多人曾經經歷過的那樣,指著我的鼻尖,戳著我的脊樑說,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清楚自己的明天會是什麼。
可是,再無所謂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底線的,正如再深的澗谷也會有它的低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張揚地笑了下來,最後終於重重地摔在了下面,頭破血流。
也許,人只有在痛的時候,才會認認真真反省自己走錯了哪一步吧,總要摔些跟頭,才能學會繞著道走。而這條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我卻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時光才真正明白。一年,365天,可以讓居里夫人發現鐳,一年可以讓愛因斯坦證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讓一個嬰兒學會跌跌撞撞地走向母親的懷抱,一年可以讓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開始有終了。可是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話。所幸,並不虧,也並不晚。
高二分科,我選了文。你無法想像我所在的中學有著怎樣爛的文科班——本科上線三人是。本科上線三人是個什麼感念?當我現在大學同學頗為自得地告訴我他們中學的班級北大清化一走幾十個的時候,我輕輕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諷刺性的是,那三個人全部是復讀生。我就是在大家或無奈或諷刺或無謂的目光里,毅然決然地在文科報名表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寫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間覺醒了,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不能就那樣過。事後很多人問我怎麼回事也許他們是想在我這里聽到一個傳奇般的浪子回頭的故事,而我當時所能想到的解釋只有這一句,我只是覺得,我的一輩子不應該就那樣吊兒郎當地過去。
可是我還是低估了過去的那一年給我帶來的影響。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級第12名。也許這是一個聽上去差強人意的成績,可是,僅有良知和理智還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遠遠甩在後邊,12名和120名有什麼區別?至今我還記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個女生。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帶副厚厚的黑邊眼鏡,趴伏在書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僂。而這個印象的得來,是因為所有的人永遠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裡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人。我一直對那種學生持有一種莫名的排斥與抵觸情緒,總想你們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死讀書嗎,我要是像你這樣刻苦學習早是市裡第一了。事實上直到那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我仍然對她不屑一顧。然後,我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會。我不知道要用怎樣的份量去感謝那個班主任,因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話,現如今的我在哪裡都不一定。班會上,她說:「這次成績非常能說明問題。應該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後她掃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潛台詞也就是說在她看來我屬於是沒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沒有臉紅。不知道是太久的墮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還是下意識里仍然對她的話不置可否,我當時面無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靜的掃過我那裡,然後繼續:「我知道有些人自以為很聰很有才氣,看不起那些認真學習刻苦努力的同學,總覺得人家是笨鳥先飛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說,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嘗試,你只是不敢像她們一樣地去努力去刻苦,因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們,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結果反遭人恥笑,你寧可不去嘗試,只是因為有失敗的風險,而你甚至連這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因為,在你心底,你對知道根本就沒有把握````````````」後面她又說了什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我承認當時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兒了,因為她說的那幾句話。「你只是懦弱`````````」。當時的感覺是雷轟一樣把整個人震住了,反反復復回盪在腦子里就只有那麼一句話:「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確的。
那種突然覺醒的震撼是語言無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達的。你只能通過結果來想像,也只需要通過結果來想像。那晚我在日記里寫,試試吧。我不去強求什麼,我只想試試,試一試自己那樣刻苦那樣努力地去學上一個月會不會見效。當時我根本不敢對自己承諾什麼結果,也的確承諾不起。我只是抱著一個念頭,試一試。然後迎來了一生中最戲劇性的一個月。之所以說它戲劇性,是因為就像難以想像唐僧不再羅嗦孫悟空不再好鬥八戒也不再貪吃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六點早自學上課到晚上十點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位置上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的,真的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的。我去一點一點地做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要想在幾天里改變365天來形成的習慣,太難;而要想在一個月里創造出令人膛目結舌的奇跡來,也太難。習慣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話說的,「心似平原放馬,易放難收」,野慣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來,談何容易?常常坐著坐著就忍不住了,心開始浮躁,眼神也開始飄離,好幾次差一點就要放棄。只是,在那個最危險的邊緣晃盪的時候我總是壓一壓,告訴自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其實說白了也就那麼一句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我承認自己是一個骨子裡相當傲氣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來會不如哪個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做不到,我就是不信這世上真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然後,我迎來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試。至今我仍記得考完之後的感覺。抱著書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嗎?為什麼心裡空空的沒有著落?那的確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試,因為它關系著我此後的方向和道路選擇,風險太大,我怎麼安得下心?其實,考試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我的的確確讓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結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
你永遠也無法想像那個結果對於我而言多麼重要。知道成績的時候我出乎尋常地平靜。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激揚和吶喊的沖動到了頂點只會是平靜。當那個久違了的名字出現在了成績單的第一行時,我默默地對自己說:記住了,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ble.
處處我再也沒有改變過那種態度和方法。其實所有的方法說白了都是沒有方法的。只有一個詞:刻苦。
我堅守著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堅守著我的名字字在成績單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後一次考試,我始終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戰還沒有開始。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據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幾十分,我知道,北大離我還是太遠,遠得連在夢里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師都堅信我將會是學校里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一個文科生,而在他們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著你可以上山大,運氣好點兒的話也許可以伸伸手還能夠上復旦甚至人大的門檻。而我只要北大。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過我的志願——如果可以稱之為志願的話。我只想把所有的力量都積蓄起來。
高三第二學期,我們搬進了剛剛落成的教學樓。搬遷的那天,樓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聲音在走廊里不絕於耳。我一個人不言不語地跳過窗子,踏上了二樓窗框外那個大大的平台。對面是操場,初雪未融,空氣濕冷,光禿禿的樹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陽光涼涼地透過睫毛灑在眼睛裡,眼睛靜靜地看著遠遠的天空,我說了一句話,只說了一句話。對著遠處的天空,我默默在心裡說:「等著吧,我要你見證一個奇跡。」我知道,這世上的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我從來不知道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居然可以把人的潛力激發到那種地步的。我是一個極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時間我表現得無比耐心沉穩,踏實得象頭老黃牛。事實上無數次我都面臨崩潰的邊緣了,高中五本歷史書我翻來覆去背了整整六遍。當你把一本書也背上六遍的時候你就知道那時什麼感覺了。邊背邊掉眼淚,真的我是差一點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書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堅持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品質。那段時間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遠處的天空。後來發現在對面的建築牆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紅字,是學校用來激勵學生的吧,我不確定。可就是那句話陪我走過了高三最後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決定成敗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經歷和體會去實踐而且證明了這句話:意志的力量,是決定成敗的力量。
呼嘯而至的風卷著漫天的黃沙,在那個北方的春天裡,我們一個個頭發蓬亂,皮膚粗糙。死寂與喧囂交替如同美國的執政黨,規律得讓人懷疑冥冥之中可有雙奇異而魔力無窮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們在敬畏與期待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經都被冷酷無情的現實錘煉得堅不可摧,不論是吟慣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情,還是習慣了信手塗鴉的畫意。在這個來去匆匆的季節里,一切敏感纖細都奢侈得如同愷撒大帝的稠衣,徒留無數次的希望在無數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無數次的激揚在無數次的頹喪下摔得頭破血流。每個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現實之間那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同時也比昨天更加拚命努力掙扎,試圖擠過那道窄窄的獨木橋,哪怕明知是徒勞。
會是徒勞么?
當這個錐心的問號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一次次猛烈扣擊起了心門,每個人都難以承受那潮湧而至的恐慌和迷惘,於是逼著自己埋進去,埋進書本,埋進試卷,埋進密不透風的黑繭————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繭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腫的眼帶,乾燥的手指,焦慮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個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藍果綠還是黛紫銀灰。小鏡子被悄悄收起,因為不忍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為怕有什麼會在汪洋恣意般在乾旱已久的臉上縱橫開來—————上帝,我是個女孩子啊。
上帝無言。無言微笑。微笑告訴我,你,心甘情願。是的。我心甘情願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平坦也好崎嶇也罷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會走下去。
於是所有的吶喊被咽下去,於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來。我象一頭二月黃牛,默默踏步,無聲前行。當拼搏被拚命所取代時,香格里拉已經幻化為心中恆遠而朦朧的夢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為了讓這夢想不再「美人如花隔去端」,哪怕青冥長天,縱然綠水波瀾。
踏入考場的時候後我很平靜。「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學校。與其說這是一種自信,莫如說這是一種預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隻招一個名額,為什麼不可能是我?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不可能發生的。
考完後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依然匆匆的人群,心裡依然空無著落。眼睛因為淚霧而模糊,視野里的東西卻越發清晰。這在科學上有解釋,我卻寧願相信是因為一切真實的感知都要以淚水和苦痛作為代價。是的,我們總是要學會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東西。如果你所在乎的東西值得你為它而付出一切,那麼所有的放棄都只是分娩前的陣痛。總要有所取捨的,蝴蝶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暫,因為它的翅膀太過精緻了。有時候,放棄只是為了真正的得到,關鍵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以及為了這想要的的東西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事實上我懷念那段日子,並且永遠感激它。不只是因為在那段時間里我完成了自己的過渡與銳變,更是因為那時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處於可塑期的性格中,成為這一生永遠的財富。那真的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財富。人生中再也不會有哪個時期像那時一樣專一地,單純地,堅決地,幾近固執而又飽含信仰和希冀地,心無旁貸乃至與世隔絕地,為了一個認定的目標而奮斗。當你在若干年後某個悠閑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努力和放棄,曾經的堅忍和耐力,曾經的執著和付出,曾經的汗水和淚水,那會是怎樣一種感動和慶幸,怎樣一種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這個過程中,請允許我重復一遍,做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朋友感謝所有關心我幫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謝的,是我自己。Nothing is impossible.這是我在一點一滴的努力與嘗試中獲得到的東西。而且我也相信,這也將會是使我終生受益的東西。在這里,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話送給大家:Nothing is impossible.
❽ 高考勵志故事
遠大的學習目標 + 良好的學習習慣 + 踏實的學習態度
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巔峰」——一位清華在校生的報告
下面是其中部分內容 供參考
……
(二)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
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沒有辦法把成績再提高一點。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經盡力了」。我記得電影《勇闖奪命島》有這樣一句台詞:「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我個人覺得,當你還有力氣說出「我已經盡力了」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有盡到力。我覺得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潛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時體育特別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從來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學也對這項體育達標深惡痛絕。到了清華之後,第一節體育課,老師告訴我們體育好是清華的傳統,我們每年要測3000米長跑,跑不過不許畢業,取消推研資格。怎麼辦?誰來到清華都不想拿不到畢業證吧,我的同學大部分和我一樣體育很差。於是每天晚上10:30,我們的自習教室關門後,清華的操場上人就多起來了。跑半個小時再回寢室繼續學習。練了一個學期,我瘦了40斤,最後考試的時候我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們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鍾以內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體育老師抱怨:「我已經盡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現在覺得很搞笑。清華的校訓中這個「自強不息」我覺得給我的影響非常大。當你覺得自己已經盡力的時候,往往再堅持一下就會突破自己的極限,喚醒自己的潛力。思維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可以把全世界圖書館藏書的信息都裝進去,然而人類思維至今才僅僅開發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這里我希望同學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遠不要說自己己經盡力了。什麼叫成功?人們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這就叫成功。
(三)怎麼學好高中的課程
接著上一個問題,永遠不要說自己已經盡力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努力呢?我在高中聽過不少關於學習方法的報告,也很多次給別人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樣才能把知識學好。
大二我們上一門課叫《模擬電子線路》,特別難。我們的老師——高文煥院士告訴我們一句話:「學習模擬電子線路和學習其它學科有一個共同的竅門,八個字——題海戰術、題海戰術」我當時非常費解,從小到大老師都說要講方法,不要死做題,怎麼院士這么說呢?之後幾件事我明白了這八個大字的含義。
我們班有一個山東的省高考狀元,得了713分(750滿分),我問他,你到底是怎麼學成這么「牛」的。他說:我高中的時候只要市場上能買到的習題集我都做過。
如果大家覺得省狀元離我們太遠的話,我再舉一個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學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樣做題的;他的智商不會比在座各位高的,因為他在清華電子系學習非常吃力。他說他高考6個主科的題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覺得高文煥院士還是對的,題海戰術絕對是學好高中課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體會,比如我高三時英語的短文改錯總做不好,於是一個周末,我連續做了50篇改錯,之後的英語考試短文改錯幾乎沒有錯過。大家可能覺得大學生就很少做題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學的情況,但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在清華每年做的題肯定比我高三的時候做得多。
現在同學們一定會說,想題海戰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時間啊?這就引出我下面的問題。
(四)怎樣擠時間
下面,我告訴大家我在清華了解到的一個湖北同學的高中是怎樣度過的:他在一個縣城的重點高中,他們學校全體學生住校,每年春節時放假三天,其餘每個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們中學還不敢這么變態,但是那些湖北的學生真的是比我們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了,這也導致了他們的基礎比我們要好得多,也導致了清華寧可在湖北擴招30人也不在河北擴招一個。回想我的高中,我現在非常後悔,如果當時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學那麼抓緊時間,我高考絕對會拿省狀元。同學們,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們身上責任很重,如果我們還是把好多時間都用來娛樂和休息,當我們進入大學、走向社會的時候,就會感到那些南方省市來的人對你的巨大壓力。
那麼我們怎麼擠時問呢?
首先,我個人覺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說有笑踱著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華可以看到,所有的學生騎車都是飛車,走路幾乎都是小跑。我們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你很快從校門走進教室就可以比別人多看一會書,多做一道題。時間久了,日積月累,你就會在時間上佔有絕對的優勢。
其次,我們的課間十分鍾也非常寶貴,這一點我到了高三下學期才意識到,充分利用課間十分鍾,我們一天可以擠出將近兩個小時,可以比別人多做一套題。再有就是我們最好別看電視了。我在高中的時候每天必須看電視,當時主要是因為要面子,看了體育比賽、晚間新聞去和別人侃,看了電視劇去和別人吹。整天裝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績不錯的樣子,歸根結底還是希望別人說自己聰明。我現在的觀點是被人說「他聰明但就是不學習」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們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與自己前途無關的事情上,就是對自己的最大的不負責任。我現在在清華的好多同學都是在高中期間沒看過一眼電視——包括春節晚會,有的同學甚至從初中開始都沒看過電視。現在在學校,我們每個寢室都有電視。但是我們寢室的電視幾乎就沒開過。期末考試之後都沒人看一場歐洲杯。大家考試後沒有休息放鬆,所有的人都是准備下學期的課程,准備托福、GRE考試,或者是學一些實用的技術。所有人腦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使自己在今後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同學們不要把清華的學生想得太牛了,清華學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佔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他學生的智商不會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裡去,他們比你們多的東西我覺得只是對待自己未來的態度。清華學生身上有一種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任何誘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華的自習教室也會人滿為患。用一位美國教授的話說:「Students of Qinghua,no Saturday,no Sunday,no holiday!」(清華的學生,沒有星期六,沒有星期日,沒有節假日),就是這種精神鑄就了清華的神話,不這樣就很難考上清華。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你說的很對,但是我們很難讓自己堅持下去,最多三分鍾熱血。之後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們下面就討論怎樣讓自己的血一直熱下去。
……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巔峰」全文請打開下面的鏈接
網址前面部分與上面地址欄中的前面一樣
.../question/325626537.html
❾ 求高考勵志故事
<<即使最後一名 也別自我放棄>>
高考考了三年,終上北大。前日下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用自己高考實戰經歷鼓勵江城高三學子:大考在即,要學會自我鼓勵。
俞敏洪坦言,從小學到大學,從未考過全班前20名,但憑借「自我鼓勵」考上北大。
從33分到90分自我鼓勵考上了北大
很多人知道作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參加過三次高考,但曾拖後腿的竟是他現在的強項---英語。
俞敏洪說,第一次參加高考,英語只考了33分。在復讀班,英語基礎差,從未得到老師的鼓勵,靠強大的「自我鼓勵功能」挺到最後。第二年高考,英語成績55分,雖比前一次有進步,但總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質疑聲中,俞敏洪堅持再讀一個高三。當年暑假,俞敏洪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有了前兩年的積累,加上最後一年的拚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語得了90分,最終被北大錄取。
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俞敏洪說: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沒有人鼓勵,就自我鼓勵。」
考上大學,來自全國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編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學期間,我從未進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一天內背不下課文,我就花一周的時間天天背,到最後可以脫口秀。」俞敏洪說,在與同學智商相當的情況下,惟一能勝出對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
他寄語即將參加高考的後進生:即使最後一名,也要保持一顆上進的心。
每天5分鍾記單詞學英語需要駱駝精神
「新東方牛人多,他們中很多是海歸。論口語,我不如王強和周成剛(新東方另兩位創始人),我的英語里有較明顯的口音。但我的英語詞彙量是他們所不及的。」俞敏洪說,每天不論多忙,都會抽出5分鍾時間鞏固詞彙。「我手機里裝有英漢大詞典軟體。」俞敏洪直言,自己不是天才,在腦海里庫存的3萬多個詞彙,不是哪一天哪幾個月積累下來的,而是這么多年每一天鞏固的結果。
對於很多人頭痛的詞彙量問題,俞敏洪說沒有絲毫的捷徑可走。只有和遺忘規律較勁,每天花一定量時間鞏固記憶單詞,讓詞彙在腦海里日久紮根。
俞敏洪說,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太注重結果,忽略了過程。他認為,英語學習應具有駱駝精神,而不是駿馬精神。「品種再優良的駿馬,一刻不停息地奔跑,總有一天會停止;而駱駝在沙漠的漫漫長路,則需要長時間的韌勁堅持下來,相信前方一定會出現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