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故事給予啟發名言

故事給予啟發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2-05 09:13:48

A. 名言能給人以啟迪,

猴子---水中撈來月【不切實際,看源不清事物的真實面目】
魚----我打死也不去什麼網吧!【譏諷現在一些學生沉溺於網路不能自拔,最終後悔莫及】
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烏鴉——言多必失。[多好的肉就讓狐狸給叼走了,真不該被虛榮沖昏了頭腦啊。]
螃蟹——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做人做事要有堅定的信念方能成功。]

B. 老師讓我們上台說一句名言,要根據名言說一個故事,還有給你的啟發,求解啊,在3分鍾以內

1、命運,不過是失敗者無聊的自慰,不過是懦怯者的解嘲。人們的前專途只能靠自己屬的意志、自己的努力來決定。--茅盾2、一個羞赧的失敗比一個驕傲的成功還要高貴。--紀伯倫3、失信就是失敗。--左拉4、障礙與失敗,是通往成功最穩靠的踏腳石,肯研究利用它們,便能從失敗中培養出成功。--佚名

C. 給我們啟示的簡短故事(最好是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和相關的名言

(1分鍾長度)
愛因斯坦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完全是靠自己刻苦努力、回認真鑽研、不懈地奮斗答而取得的。
他小時候,一次剛上完「勞作」課,同學們都紛紛交上自己做的泥鴨、泥人、蠟果等。而他到第二天上課時,才交上一條很不像樣的泥板凳。
老師很生氣地拿起泥板凳對同學們說:「你們有誰見過像這樣糟的板凳嗎?」
大家都搖搖頭。老師又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再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同學們聽後都鬨堂大笑。
這時,愛因斯坦從課桌下面拿出兩條泥板凳,認真地說:「有的,這兩條凳子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現在交上來的是第三條了。這條凳子雖然不好,但比前面兩條要強些了。」
老師聽了很受感動,從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並很器重他。
你是否因自己在某些方面遠遠不如其他的夥伴而灰心喪氣?聽了愛因斯坦小時候的這個故事之後,你從中一定會受到啟迪,那就是只要堅信自己越做越好,你就真的能做到更好!

D. 給我一個 名人名言(要帶故事,並告訴我們道理的)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學習需要勤奮。勤奮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無數與勤奮有關的事例歷來為人們稱道,車胤「螢入疏囊」是勤奮;孫康「雪映窗紗」是勤奮;匡衡「鑿壁偷學」是勤奮;蘇秦「懸梁刺股」是勤奮;祖逖「聞雞起舞」也是勤奮,勤奮使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一番偉業。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學習要有主見,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迷信權威。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中華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實學;認定的成才之路,是發憤學習。中國人重視讀書、勤奮好學,已成為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中國民間有許多關於學習的格言,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等,也流傳著很多古人珍惜時間、發憤苦讀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

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磕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裡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有一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的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理論家。

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每看一本書,不是一上來就從頭至尾地去讀,而是對著書本閉目沉思,猜想書中寫了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再打開書。如果書的內容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讀了;如果與猜想的不同,他就認真地去讀。華羅庚的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終於成為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有一次,他想買一部明代的笑話書《謔浪》,跑遍北京城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時值冬日,他頂風冒雪,連續十八天跑到圖書館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檐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檐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從此後童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貫注到他的求學中去。他決心要考取當時很有名氣的寧波效實中學,他一絲不苟地進行備考,一家人也全都動員起來,支持他。童第周終於考取效實中學,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一天深夜,教數學的級任陳老師辦完事情回到學校,發現在昏黃的路燈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老師想:"深更半夜的,誰還不回寢室就寢呢?"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這么晚了你怎麼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第一名。"陳老師望著童第周瘦小的身軀,關心地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陳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氣,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 期末考試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關注的對象。他終於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後來童第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的家中掛著一張條幅,上面寫有「煮書」兩個大字。她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精讀。然而還不夠,進而要『煮』。」要「煮」得爛熟,自然不是一遍兩遍就能奏效的。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據說在他結婚那天,家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當迎親的花轎快到家門時,卻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只見他仍穿著舊袍,全神貫注地在讀書。

現任美國國務卿、黑人女性康多利扎·賴斯出生在種族隔離制盛行的伯明翰,小名康迪。很多人聽說她在伯明翰長大,便推測她的童年沒有受到過很好的教育。

母親在康迪幼年時對她進行了孜孜不倦的音樂教育。康迪四歲時,掌握了一些曲子,開了第一個獨奏會。賴斯家相信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只有當孩子們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兩倍,他們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過對方。父母告訴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她勤奮學習,力爭上游,就會得到回報。「你可能在餐館里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 康迪相信父母的判斷,她向著「加倍地好」這個目標繼續努力——首先是在運動方面。除繼續學習鋼琴外,她還開始學習網球和花樣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場練習步法,從旋轉、側滑、前沖、穿越、踮腳到組合動作和雙人滑冰。

就在春季學期的某一天,她發現了新的目標。那門課是「國際政治概況」,那節課主要講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父親約瑟·考貝爾。「這一課程撥動了我的心弦,」她後來說,「這就像戀愛一樣……我無法解釋,但它的確吸引著我。」考貝爾博士被她的聰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勵她到該校國際關系學院讀書。考貝爾成為康迪生活中的「智力父親」。

康迪開始學習政治科學和俄語,但並沒有關上學習音樂的大門。這種背景使她最終成了一個為數不多的學音樂出身的政府高官。俄語被稱為「需要十年才能學會的語言」,

1977年夏,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康迪進行了一次國內旅行。她第一次有機會開始了解美國軍事結構。她到華盛頓,在國防部擔任實習生,在五角大樓工作了數周。此後又去蘭德公司做實習生。蘭德公司十分適合有關國際安全問題的學習,其研究領域包括世界政治、軍事和經濟發展趨勢,潛在的地區沖突原因以及美國安全面臨的潛在威脅。

康迪的勤奮為她進入白宮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宋·蘇軾《柳氏二甥求筆跡》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英姿颯爽小選手,精神抖擻來比斗,

從小鍛煉意志堅,競賽場上顯身手

E. 一句名言 一個故事 一個啟示

(1)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
有的人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來告誡自己要遵守回承諾,誠實守信。而答我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因為它給了我很深刻的教誨。
那是一個周末,老師布置的作業比平時少,我就想:先玩個痛快,再做作業吧

F. 名言給我帶來的啟示

在成長的歷程中,有一位夥伴一直伴隨著我。在我失敗時,它給了我信心;在我氣餒時,它給了我勇氣;在我傷心時,它給了我安慰…….它就是一句名言 失敗是成功之母!
聲地在我的臉龐上流淌,我的心也在哭泣,我辜負了老師對我的期望。此時,「失敗是成功之母!」
當我因考試失誤而氣時餒,面對那鮮紅的「x」,聽著同學們的冷嘲熱諷,看著父母失望的眼光,我哭了,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猛然間,我頭腦中閃過了那句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猛然醒悟:哪個人沒有失敗?摔倒了,再爬起來!於是,我又重新振作了起來,將淚水化著汗水,勤奮學習,不懂就問,終於在又一次的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啊!名言,我感謝你!

當我努力去干一件事而屢遭失敗時,我氣極敗壞,將自己關進了小房間里,不住地哭泣,我恨自己,恨自己不爭氣,恨自己不成才,甚至恨父母怎麼生個這么笨的我。忽然,一盞明燈在我心頭點亮——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茅塞頓開: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爬不過的高山,沒有闖不過的險灘!於是我擦乾眼淚,又繼續幹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成功了!啊!名言,我感謝你!

這位好夥伴已陪伴我走過了六個春夏秋冬,幫我闖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激流險灘。如今,我把它工整地抄下來,貼在書桌前。它將成為我人生旅程中一座不滅的燈塔,永遠指引著我劈波斬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G. 求關於學習名言的故事

.、王菊珍的百分數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幹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幹便是100%的失敗。」

2、托爾斯泰的分數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就越小。」
1、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爾(Cantor)

2、在數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扥爾(Cantor)

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無窮那樣深深的觸動人的情感, 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Hilbert)

4、數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5、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P.R.Halmos

6、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數與變數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二、用符號寫格言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於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

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麼,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採取措施。」

三、用公式寫的格言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並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如果用小圓代表你們學到的知識,用大圓代表我學到的知識,那麼大圓的面積是多一點,但兩圓之外的空白都是我們的無知面。圓越大其圓周接觸的無知面就越多。」-芝諾
柯西(A. L. Cauchy, 1789 – 1857)

Men pass away, but their deeds abide.

人總是要死,但是,他們的業績永存。

拉普拉斯(Laplace, 1749 – 1827)
What we know is not much. What we do not know is immense.

我們知道的是很少的,我們不知道的是無限的。

埃爾米特(C. Hermice 1822 – 1901)

Abel has left mathematicians enough to keep them busy for 500 years.

他評價阿貝爾(Abel)時,曾經說:「阿貝爾留下的可以使數學家忙碌五百年。」

普爾森(Poisson, Siméon 1781-1840)

"Life is good for only two things, discovering mathematics and teaching mathematics"

生命只為兩件事,發展數學與教授數學

愛因斯坦(Einstein, Albert 1879-1955)

I don't believe in mathematics.

我不相信數學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Do not worry about your difficulties in mathematics, I assure you that mine are greater.

不要為你的數學難處擔心,我保證我的更多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沒有宗教,科學無說服力。沒有科學,宗教變的盲目。

高斯(Gauss, Karl Friedrich 1777-1855)

God does arithmetic.

上帝會算數

Few, but ripe.

H. 喬元貞的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用名言作答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讀書不一定有出路,但不讀書一定沒有出路。。。

I. 求一則給人啟示的故事.和一段好的名言。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回位最好呢?」

扁鵲答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J. 老師說讓我們每人找一個格言 將一個故事 這個格言給我們什麼啟示 (明天就開學啦 很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個人,成績十分差,老師給他換了個好同桌,他專成績就慢慢的好屬起來了。於是,老師給他換了一個壞同桌,他的成績就壞了。(請你再添油加醋的說說)
要和好的人在一起,自己就會變好。和壞的人在一起,自己就會變壞。(請你再添油加醋的說說)
望採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