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校園廣播稿400字左右
㈠ 校園廣播稿《校園故事》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波瀾壯闊,三十年改革開放。從此,改革的春風開始沐浴著祖國的大地。這場曠日持久的演出的帷幕同樣延伸到了中國的教育領域。中國的菁菁校園伴隨著這場改革的風潮,也歷經了三十年茁壯成長。 改革開放30年的制度變遷自1977年在鄧小平的直接推動下一舉恢復高考,至今已過去了30年。高考改革在期待中起步,在陣痛中推進,發生了巨大的變遷。 招生體制改革:由「雙軌」到「並軌」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高校仍沿襲「文革」前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統一招生、統一分配的體制,即所謂「統招統分」的制度。 由於招生計劃常常滯後於人才需求的發展,造成一些本來就十分稀缺的大學畢業生難以學以致用。1984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自費生。由此打破了以往單一的計劃招生體制,從而使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調節計劃招生雙軌並存。「雙軌制」不僅挖掘了高校的辦學潛力,更主要的是為高校辦學經費來源開辟了又一渠道,第一次打通了城鄉集體所有制單位甚至個體企業委託高校培養人才的途徑。1994年,全國37所重點院校進行招生收費並軌制試點工作,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1997年,高校招生實現全面並軌。至此,我國高校由國家「統招統分」改革為「雙軌制」,最終實現統一標准、統一政策的並軌招生。 從宏觀上審視,高考招生體制歷時十多年的這一輪改革,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雙軌制」打破了人才培養和分配由國家包起來的格局,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存的經濟體制在高校招生問題上的一個折射。
㈡ 校園廣播稿400字,急!!!
所謂和-諧校園,往大了說,是緊跟時代潮流,響應中央號召,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往小了說,無非就是從自我做起,處理好我們自己身邊的人際關系,讓我們這個班級、學校有團結力,凝聚力。
說說和-諧,其實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難。誰整天還不鬧點矛盾,有點別扭呢!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一笑了之,還增進了相互間的感情;但也有的反目成仇,最後以悲劇告終。你說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重不重要呢?
人以和為貴。和,便是平靜,相安,諧調。以寧靜平和的心緒去感化他人的行為,以寬厚博大的胸懷容納他人的舉動,試圖去喜歡身邊的每一個人,同樣你也會受到他人的喜歡。
曾經有一位老師做過統計,她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求全班同學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他們所不喜歡的人的名字。有些同學在30秒之內,僅能構想出一個,有的同學甚至連一個也想不出來,但是另為一些學生卻能夠一口氣列出15個之多。老師將紙條收上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列出不喜歡的人數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所歡迎的,而那些沒有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很少的同學,也很少有人討厭他們。
於是,老師得出一個結論:大體而言,加註別人的批判,正是對自己的批判。這也正是孟子說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諧是什麼呢?是配合得適當,顯然諧要以和為基矗同學之間,老師之間,師生之間的互相配合,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成果與學校的聲譽。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人和上帝談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這個人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於是,他們走進一個房間,那裡有一群人圍坐在一大鍋肉湯前。但是,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飢餓。仔細一看,他們都拿著一隻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匙,但湯匙的柄卻比他們的手臂還長,根本無法將食物送進嘴裡。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麼是天堂。上帝說。他們又走進另一間房間,布置和第一個完全相同,只是這里的人都將自己湯匙的湯送到對面人的嘴裡,每個人都顯得很快樂,吃得飽,睡得香,一個個滿面紅光。
這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區別,是適當的配合與不懂得配合得區別。
和-諧,是我們所嚮往的,但一個孤立的個人永遠無法做到。因此,這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創建和-諧校園,你准備好了嗎?
㈢ 一篇關於校園的廣播稿 ,400字以上 , 內容什麼都可以 。 趕快幫幫忙 ,我很急, 謝謝拉!
放飛理想——希望的萌動
我們每個人都從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著一條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流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於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
理想,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澱著兒時的快樂、沉澱著淡淡的稻香。就像陳年的女兒紅,愈久愈香,愈久愈讓人不滿足於回味。小時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媽媽能多給我買些玩具和好吃的。現在看來,才覺得兒時的我多麼的天真。
長大後,才漸漸地明白:「理想,不在於一朵嬌嫩的鮮花,需要我們渴望的目光去滋潤,更需要我們用真摯的心靈去呵護。」
的確,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塌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當然,理想也是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們前進用不氣餒。
讓我們為理想插上翅膀,讓我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
㈣ 校園勵志廣播稿,300-400字,要自己寫的
青春與夢想
青春是什麼?
是朗朗的書聲,我們用激情放飛青春的夢想;
青春是什麼?
是激昂的文字,我們用執著書寫青春的故事;
青春是什麼?
是奔跑的腳步,我們用力量追逐明天的希望;
青春是什麼?
是揮灑的汗水,我們用勇氣堅定青春的信念。
青春是什麼?
青春不是懦弱,不是畏懼,更不是放棄,青春是人生進取的火焰。
夢想是什麼?
是「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領悟;
夢想是什麼?
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堅持;
夢想是什麼?
是「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勇氣;
夢想是什麼?
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夢想是什麼?
夢想不是孤傲,不是欺騙,更不是海市蜃樓,夢想是我們飛向成功的翅膀。
青春,火一般的燦爛;
青春,水一般的透明;
夢想,海一般的遼闊;
夢想,詩一般的激情!
啊,青春!夢想!我們的驕傲!我們的承諾!
我們的青春,在美麗的校園綻放
我們的夢想,在輝煌的東理放飛
春蠶絲盡、蠟炬成灰的奉獻;
春風化雨、桃李爭艷的欣喜;
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願景;
勇立潮頭、與時俱進的驕傲。
我們一起飛翔——
別讓青春在qq里荒廢;
別讓青春在電視前流連。
別讓青春在無聊中消逝;
別讓青春在閑談中蹉跎。
別讓青春在父母眼中流露失望;
別讓青春在老師的嘆息中失去光彩。
我們一起超越——
讓青青毓秀山為伴,讓潺潺青印溪作證,
讓高山流水為榮,讓朱子故里增輝!
自己寫的
望採納!~
㈤ 校園廣播稿400字左右
同上
㈥ 校園安全廣播稿400字。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綠色大道,摩肩接踵的來往行人,構成了一幅繁榮昌盛的七彩生活畫卷。
可是,您知道么?有多少不安全因素悄悄潛伏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裡,企圖打破這個平靜而又美麗的生活。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多。路上越來越多飛馳的車輛,各種能源的大量採集、消耗,各行各業不斷追求著效益最大化……
可是,在往來穿梭的高速車流里,在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想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是否體味到生命的脆弱與可貴?
記得我曾參觀一次事故展覽,在觸目驚心的一幅幅事故插圖、一行行沉重的數字面前,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不注重安全給自己、家人帶來的無限痛苦,給國家、單位帶來的巨大損失。從這一幕幕人間悲劇不難看出,其中的許多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對那些慘痛的教訓,我們有何理由不講安全呢?我們有何理由不去抓安全呢?我們有何理由不去把安全牢記心間呢?
生命是短暫也是漫長的,人的生命是如此可貴,也是如此的脆弱。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了,就無法挽回。
如果有人問我安全是什麼?我會告訴她,安全是幸福、是快樂、是健康和生命。
說安全是幸福,是因為安全成就了平安,給我們每一個家庭帶來了歡笑;說安全是快樂,是因為安全給了我們享受生活的激情和希望;說安全是健康,是安全賦予了我們健康的體魄,去實現我們的理想;說安全是生命,因為生命創造了世界,生命創造了人類歷史。
安全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全關繫到身邊的你我他。
請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吧!每天,讓我們伴著朝陽高高興興地走進美麗的學校。每天,讓我們伴著晚霞平平安安地回到溫馨的家園。
讓我們珍愛生命,時時刻刻記住:
――把生命握在手中,把安全放在心中!
㈦ 積極向上校園廣播稿400字
積極向上校園廣播稿:《不變的是青春的色彩》
等時間一點點的流逝,等我們都漸漸長大,等我們在回首,才發現生命中永遠不會變的是青春的色彩。
記得有人說過,最美的季節是青春。而在青春中,我們的朋友陪著我們度過了人生中最不理智的時光,陪我們做了許多瘋狂的事,說了很多銘記一生的話,走過了生命中最美麗的青蔥歲月。這些記憶,這些朋友,可能會陪我們走一輩子。
當我們長大後,我們還會想起這些,也會發現無論我們離青春的時光多遙遠,我們青春的色彩依舊未改變。
我們喜歡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夢,並堅信自己會實現它。我們有時候會傻傻的認為,張揚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特權,我們會會笑的輕狂,我們會不羈,我們的心永遠積極向上,充滿陽光。寫寫滿懷激情的文章,聽些節奏歡快的音樂,說一些壯志豪情的話。
一切的一切在我們看來都是那麼的美好。我深信這青春的色彩,永遠都不會變。我始終堅信,不會變的是青春的色彩。童話劇情上演,在某天在一次遇見,我們的臉一如從前沒變。
(7)故事校園廣播稿400字左右擴展閱讀:
校園廣播稿格式要點:
1、廣播稿要寫標題。好的標題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廣播能有一個好的標題,那麼就會給人以好的印象。廣播稿的標題不一定要求必須要有文采、詩韻,但應盡量反映整個報道的主題,讓人聽了題目就能明白整個報道的大概內容了。希望同學們養成寫標題,寫好標題的習慣。
2、廣播稿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思想。
3、廣播稿應該報道的是已經發生或是正在進行的事實,如果不是重大活動或會議等,就沒有必要報道其計劃、籌備工作。
4、注意人稱的使用。廣播稿應該以第三人稱來寫,最好不要以第一人稱來寫。
5、避免犯一些簡單的語法錯誤。
㈧ 關於校園的廣播稿 四百字左右
友,你去過…………學校嗎?首先印入你眼簾的,一定是「……小學」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校園。
在我們的校園里,到處都盛開著美麗的鮮花,到處都可以望見修剪得十分平整的綠蔭蔭的草坪,尤其是在靠近操場的西北角上,有一個開著各種鮮花的美麗的大花壇。這個花壇,遠看是一個五角星的圖案,近看就是五彩斑瀾的花的海洋。
每當奼紫嫣紅的春天來臨時,花壇里的桃花樹就伸展出無數條枝丫,就像一位久別的朋友,張開雙臂,迎接遠方客人的到來。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著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群小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這時,如果你撥開茂密的花叢,還會發現另外一些小生命——樹旁的小草。這些小草盡管沒有鮮花那樣誘人,但也吐出它嫩綠的紛芳。不與他人比長短,不與別人爭榮譽,只顧默默地奉獻,這就是小草的品質。想到這些,我便對小草肅然起敬。
當炎炎的夏日來臨時,花壇頓時又換成另外一番景象。這時,你可以看見一株株婀娜多姿的柳樹屹立在花壇四周。這一株株柳樹就像一個個驕傲的公主,頭上垂掛著一串串碧綠的珍珠,迎風飄揚。每每同學們被烈日曬得汗流浹背時,就會很自然地來到這些柳樹下避暑。不過片刻,就會覺得渾身清涼舒爽,剛才那種熱勁早已消散得無影無蹤了。
當瑟瑟的秋風吹過,花壇里到處是枯枝敗葉,可就在這落葉中間,幾株顏色迥異的菊花卻迎風招展,不時散發出一陣陣沁人心脾的幽香,花壇中的菊花雖然為數不多,但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嘖嘖稱贊,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它有著斗霜傲雪的品格。
寒冷的冬天來臨了,我們這里的冬天雖然沒有北方那種雪花紛飛、銀裝素裹的景象,但仍然是百花凋零的世界。在這樣的季節里,只有紅梅還在堅強不屈地生存著。遠遠望去,那一棵棵紅梅就像一個個戍守邊防的戰士挺立在冽凜的寒風之中,這時我不禁想起陳毅爺爺的著名詩句:
隆冬到來時,
百花跡已絕。
紅梅不屈服,
樹樹立風雪。
我們校園的這個花壇,就像是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根據一年四季的更替而變換著各種各樣的花色,時刻給我們以美的享受。
㈨ 小學校園廣播稿400字
【第一篇:我那美麗的校園】
我的校園是我學習的地方,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結友的地方。我風風火火快快樂樂地在這兒渡過了四年,喜、怒、哀、樂聚集都在這兒。
校園是美麗的。校園的兩角各有一棵榕樹,枝桿粗壯、枝繁葉茂、綠蔭如蓋。教學樓的前面,一排排的鳳尾葵,英姿颯爽、整齊挺立,好似眾多精神抖擻的士兵,守護著我們美麗的校園。花圃中,奇花異草茁壯成長著,在校園里成了一道風景如畫的景色,同學們走過路過,總愛停下來,欣賞上一小會。花圃的前面,豎著一道影壁,上面鑲嵌著幾個碩大的金光閃閃的漢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名言,一直激勵著我發憤圖強。校園的美麗,還在於,總有幾群小鳥,在樹冠花叢中嬉戲翻飛,唧喳歡唱。
校園是快樂的。早晨,朗朗的讀書聲,從各個教室了傳了出來,整個校園便沉浸在歡快的讀書聲中。上午,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講,汲取著書中甜美的營養,不時見著幾個同學低頭做著筆記。到了中午,同學們談笑風生,臉上寫著笑容,走出校門。下午呢,學校里有的是鏗鏘有力的腳步聲,那是同學們在高興地上著體育課,他們滿臉是汗,滿臉是笑。美好的傍晚來了,值日生在夕陽的沐浴下,勤勞地美化著校園,「鬧」了一天的學校,終於安靜了下來。
校園又是多姿多彩、五彩繽紛的。寬敞明亮的是我們的教室,乾乾凈凈的是老師的辦公室。教學樓前面,是五彩斑斕的花圃,花圃前面有一條石砌的人行道,人行道邊就是影壁,影壁的旁邊是升旗台,高高的旗桿上,鮮紅的五星紅旗隨風飄揚,欣慰地點著頭。升旗台的前面,是我們鍛煉身體的操場,操場的中間,幾個籃球架、羽毛球場、排球場布列其中。而球場的四周,環繞著標準的跑道。跑道的東西兩旁,各有一棵粗壯高大的榕樹。榕樹下,沙池、單杠、雙杠、乒乓球台,合理布局著。在東邊那棵榕樹的掩映下,一棟高而寬大的綜合樓挺拔屹立著,裡面有電腦室、音樂室、閱覽室,還有寬闊的階梯教室。到了下午,你要是有空,那就到綜合樓的一樓吧,那裡有一個游泳池,碧波盪漾,水清透亮。游上一游,既鍛煉了身體,又洗去了燥熱。
校園美麗的校園,你還將伴隨著我走過兩年。我愛你,美麗的校園。我愛校園,不僅僅是因為你炫彩繽紛,還因為你是我遨遊知識海洋的一個重要場所;不僅僅是有因為有我熟悉的同學,還因為有我敬愛的老師。
【校園的燈光】
空氣中彌漫著怡靜的氣息,還夾著幾許新鮮,樓屋,草地,老師,同學,操場……悄然推開陽台的窗,仰頭而望,哦,太陽微笑著照亮了你—我的校園。 ;
晨光朦朧,鈴聲悠揚,亮白的燈光灑在教室的每個角落,一切事物看來是那樣明朗而又溫馨。我們依舊如常,手捧課本放聲朗讀。目光偶然掠過窗外,呀!往日幽靜的扶欄邊何時多了這般可人的身影,拳頭大小的鳥兒們在那兒佇立著,還時不時扭動著小腦袋,似乎在側耳聆聽。對,它們是在聆聽我們朗朗的讀書聲。
時光飛逝,如今我也踏入了大學的教室,曾經的情景也還歷歷在目,在這樣一些雲淡風輕,淡如雲水般的日子裡,有太多本不屬於我們這個年齡的憂傷乘虛而入,在歲月的青藤上糾纏深深的傷痕,但也充滿了歡聲笑語,充滿了快樂,在校園的每一角我感受到校園的生活,我與校園的生活,我與校園的接觸,這兒有知識的海洋,辛勤的園丁,情感的積淀,勤奮的學生,互相關心的舍友……
大學的我們在學習與就業之間選擇著不同的人生與生活,各自在與自己和校園的快樂里一步步接近夢想。
在校園燈光的呵護下,聽一首溫暖的歌,我坐在校園的一角,在落日的余暉翻開一本書,寫寫心新,收藏進樹葉中夾在書里。悲傷與快樂都是簡單的事,文字流於指尖記錄下時光里的故事。也許生活就是這樣豐富多彩,背背歷史,在時間滾滾的潮水中汲取千年的積淀或從南極點走到北極點,沿著經緯度,即使偶爾會迷失
坐標方位,卻總會走到幸福的方向捧一本喜歡的書,暢游哲學的海洋,尋找柏拉圖式的安慰有時抱怨一下死記硬背枯燥,看看厚厚的資料。體驗著這放肆的青春。 ;
此時,伴著溫和的燈光,轉到校園里另一角簡單而不張揚的青春,從學校到家的簡諧運動。燃燒花季雨季殘存的輕狂。飄落如秋日的落葉開枯了輕舞飛揚的豆蔻年華。也許在別人看來是乏味可悲的,他們卻自得其樂。看著葉綠素慢慢爬上濾紙氤氳,成橙紅黃綠的色素帶,模糊的色彩模糊了青春絢麗的印記。解出一道試題,問明白一個知識點,就好像攀登上珠穆朗瑪峰。生活就是這樣單調,單調到簡單,簡單到快樂,快樂到喜歡。
校園里的燈光,不僅是朋友,同學,老師,還有你我的校園陪我走過一年四季欣賞著「春之雅蘭,夏之淡菏,秋之艷菊,動之傲梅」,種子在園丁的培育下,淡淡的花香彌漫在校園里。因為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我與校園的生活,有滋有味的知識的積淀,情感色積淀,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你是那樣默默而又親密地陪伴著我,並靜靜地為我點起了人生的起航燈。像黑夜路上的盞盞明燈,照亮我的前程。分分秒秒,點點滴滴,我感受在心,現在和那永遠的將來。
【端午前韻】
節日是生活給予人們的饋贈,在翹首等待的過程中充滿了驚喜,所有的准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是個特別的節日:雄黃酒,艾草,香囊,五彩絲線……中國是個神秘的國度,由此可見一斑吧,美麗的傳說和人們的宗教情節,讓這個節日平添了幾分靈性和熱鬧。
節日的前一天,是最有氣氛的。端午也不例外,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小街道,空氣里彌漫的是節日的味道。到處是人們挑賣的花花綠綠的香囊,粽子,雞蛋,鴨蛋……一切與節日有關的東西。人們格外忙碌和歡快,為明天准備著。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看人們對待節日的態度就知道了。(端午節廣播稿)
街頭一個老人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她手工編織和縫制的東西與眾不同,做工有點粗糙,但看得出格外用心。有花束,還有孫悟空等,那花朵上趴著一隻布做的蝴蝶,腦袋上甚至還支棱著兩根硬的胡須,用布捻成有縫好的;那猴子的手一丁點大,五個手指頭卻分明得很……這已經是一種民間工藝,只有她這一代人還保留著這樣的虔誠,技藝和審美。身旁是她的女兒,說她九十多歲了,被報紙和電視都采訪過,就愛倒刺這個。老人和她的手藝都成了這個街頭的藝術品。支持她的做法,也是為了給孩子討一點福氣,就買了一束花還有她親手搭配和剪下的五彩絲線。
年年端午,只有今年是在家包的粽子。我和妹的提議,初期我媽是反對的,說街頭哪哪賣的都是,更何況我那麼笨手笨腳。 (端午節廣播稿)
東西早買回來了,我媽只好妥協。
我和妹包了二十來個粽子,一個個胖嘟嘟的,歪三倒四,綁著紅色的棉線。我們很享受過程,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樣,親手包制生活的味道。我的一家親戚,每個節日都過得一本正經,每個人都很用心,不敷衍,我在他們家過了一個端午,煮好的粽子在爐子上小火悶了一夜,那味道香軟粘滑,是我吃過最好味道的粽子,那個端午也是像模像樣,最有端午的味道。傳統節日就應該保留傳統的習俗,尊重和珍惜這種習俗,日子才不會在時光流逝中褪色和寡淡下去(端午節廣播稿)
我們買了艾草,明天一早要插到門頭的,據說可以辟邪。可喜的是,賣艾草的到處都是,生意奇好。習俗正日漸走入城市,被更多人認可和傳播,大俗大雅。
我們還打算明早迎著第一縷陽光是採摘露水,如果用來洗眼睛,就一年不會生眼病,還有賴頭草,用來煎蛋,預防小孩的暑氣。
多麼熟悉的構思,又多麼遙遠,我是在什麼時候在端午來臨的時候有這種情調和心情的?那是在我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吧,那年我不過十多歲,一恍,就是十年過去了。正如池莉所說:終於發現太陽還是太陽,青山還是青山……這是多麼好! (端午節廣播稿)
做地球的小主人
地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載人類生命的星球。人類在了球上生活已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類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資源(空氣、水分、陽光)生存、繁衍、發展的,所以,地球是人類的母親。
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道路上,無論是履行自然還是發展經濟,都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但是與此同時,因為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不注意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現在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淪為沙漠,2000萬公頃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時有一種物種在滅絕。由於臭氧層被破壞,溫室效應在加劇,使用權地球氣溫不斷升高,南極冰冠開始溶化,海洋平面將不斷升高,世界上許多沿海城市、島嶼和大量土地,將被海水吞沒。這一系列環境問題,不僅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甚至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所以愛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
六月上旬,聯合國在巴西首都召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175個國家和15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31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都參加了會議,可見,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呼聲!
同學們,保護環境十分重要。如果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不注意環境保護,就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不僅損害我們這一代,還要遺害子孫萬代!
我國正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環保工作,把保護環境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僅1989年頒布的《環境法》,對環保工作就有100多項法規,保護環境正成為我國人民的自覺行動。
同學們,我們是地球的小主人,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要有環境保護意識。保護環境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愛護鳥類和其他小動物等等。通過我們的努力,使祖國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