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24節氣的故事名字

關於24節氣的故事名字

發布時間: 2021-02-06 00:21:38

A. 24節氣的故事

冬至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回擾邊疆,百姓不答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驚蟄

相傳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傳說雷公是一隻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錐鎚,就是他用錐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廣東民間傳說,凶神之一的白虎也於當天出來覓食,為保平安,人們在驚蟄那天也祭白虎。


B. 二十四節氣的傳說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內初、月中容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古人是將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

十二節氣: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在古代,節氣是用「恆氣」來規定的。「恆氣」又稱作「平氣」,就是把一年平均分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為15.2184日,即每兩個節氣之間平均相距15日多。

C. 二十四節氣的小故事

很久以前,在我國的黃河邊,住著一個叫阿福的男孩。他和家人常年靠採摘野果和打獵為生。有一天,阿福在河邊的草灘發現了一匹孤單瘦弱的白色的小馬駒,就把它帶回了家。盡管家裡的食物也不充足,但阿福總會省下一些給小馬駒。

小馬駒漸漸長成一匹高大健壯的白馬,成了阿福最好的朋友。每當在田野尋找食物時,阿福都會發現白馬很愛吃一種植物的穗。他十分好奇,就採摘了一些帶回家。阿福的媽媽把穗殼去掉,用水煮成了粥,全家人都覺得這粥的味道很好,就給這種植物起名叫「粟」。要是能自己耕種粟米,等到收獲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用為食物發愁了。

阿福在心裡默默地想。可是,阿福和家人都不會種田。他們播下的種子不是不發芽,就是被凍死,收獲的粟米還不夠全家人吃一頓的。阿福非常苦惱。一天,白馬忽然開口說話了,他對阿福說:「明天黃河裡會出現一件寶貝,如果我們能得到它,你就再也不用為收成不好而苦惱。」

第二天,白馬帶阿福來到黃河,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河水。當河水開始劇烈翻滾時,白馬忽然縱身跳進黃河不見了。

沒過多久,白馬又奇跡般從河水中跳了出來,它全向身上下沒被打濕一點兒,背上的馬毛卻形成了一幅由黑白斑點組成的神奇圖畫。這幅神奇的圖畫就是白馬所說的寶貝!可是阿福一點也看不懂。「這幅圖里藏著季節變化的規律,」白馬對阿福說,「如果我們順應規律耕種就能事功倍。

相反,要是違背規律耕種,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顆粒無收。」當春雷陣陣,萬物蘇醒時,白馬告訴阿福,「翻耕田地的時候到了。」當春雨紛紛,草木泛青時,白馬告訴阿福:「播種的時候到了。」當暑熱降臨,蟋蟀爭鳴時,白馬告訴阿福:「灌溉的時候到了。」當蟬聲消退,大雁南飛時,白馬告訴阿福:「收割的時候到了。」

當冬雪遍野,草木凋謝時,白馬告訴阿福:「讓土地休養生息的時候到了。」這一年,阿福耕種的粟米獲得了大豐收,全家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阿福把自己學到的耕種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了鄉親們。鄉親們一傳十,十傳百,從此也掌握了順應季節變化的耕種的規律。後來,智慧的人們根據季節變化的規律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還為每個節氣都起了合適的名稱。

D. 24節氣來歷及小故事

24節氣來歷及小故事:

一、24節氣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24節氣小故事

1、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型大小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2、冬至

傳說冬至節氣最早是周公採用土圭法測影測出來的,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相傳「冬至」是24節氣(時間平均法)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因此有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

《尚書·洛誥》中說: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E.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5)關於24節氣的故事名字擴展閱讀

每個節氣的小故事:

1、立春

陣陣東風吹拂著冰雪覆蓋的大地, 悄然融化的雪水開始滋潤冰凍的土地,立春了萬物都開始復甦。剛剛醒來的節節蟲想要攀上高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而冰封了一冬的大尾魚也耐不住寂寞破冰而出。

2、雨水

時間一天天過去,節節蟲還在裂縫中生活,每天都嘗試著往外爬的節節蟲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雨水到了,大地迎來了第一場春雨,大尾魚在淮河中愉快的暢游,但慢慢滲進裂縫里的雨水卻讓節節蟲面臨滅頂之災。

3、驚蟄

節節蟲在水邊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樣子,認為自己外表醜陋的節節蟲非常自卑,但看到含苞欲放的桃花被風吹落後懂得了一個道理,外表的美麗是脆弱的,不糾結與外表的它決定粉飾自己的內心。

4、春分

一轉眼到了春分,各種花開遍了山野,喜歡花香的節節蟲玩的不亦樂乎。在水裡的大尾魚非常喜歡給人講大道理,看到在一邊玩耍的節節蟲後,它便開始普及花的知識,還和節節蟲探討起了首和尾的道理。

5、清明

今天的天氣非常清澈,沒有一絲霧氣,這都是因為清明的緣故。節節蟲和小蟲子們打招呼時卻嚇跑了對方,它認為一定是自己外表的緣故。大尾魚的美在於尾大,吉鳥的美在於嘴巴,而它的美體現在哪裡呢?

6、穀雨

穀雨到了,柳絮飄得到處都是,而水裡也長出了很多浮萍。大尾魚向節節蟲講了關於柳絮和蒲公英的事情,在他們聊到彩虹的時候突然布穀鳥叫了出來。布穀鳥的聲音非常好聽,但大尾魚還是更喜歡吉鳥。

7、立夏

節節蟲又長了一節,它知道今天一定又是一個節氣,但吉鳥卻沒有來報道,而大尾魚也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節節蟲在今天見到了許多新鮮的面孔,但好朋友們卻沒有報道,在它感到無聊時吉鳥唱著立夏的歌來了。

8、小滿

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節節蟲從大尾魚那裡聽說今天是小滿,但它並不明白小滿是什麼意思。節節蟲和大尾魚聊起了關於節氣的話題,正聊著它們看到了一隻從天而降的鳥蛋,這只麻雀鳥蛋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養的故事。

9、芒種

連續的陰雨天終於過去,一望無際的麥田在陽光下翻動著金黃色的麥浪,與藍天交織出一幅美妙的景色。今天是芒種時節,節節蟲因為隱私的問題而遲遲才來,一個勁追問的大尾魚送上了飽滿的麥穗。

10、夏至

夏至到了,刺眼的陽光直射大地,節節蟲和大尾魚都感覺到了天氣的炎熱。節節蟲認為天氣這么熱太陽當然離我們很近,但大尾魚確說今天太陽其實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天,看到節節蟲不服氣的樣子大尾魚決定耐心的教導它。

11、小暑

大清早節節蟲就又唱又跳,被擾了清夢的大尾魚非常不悅,剛好路過的吉鳥駐足來看節節蟲的表演。清醒過來的大尾魚教節節蟲避暑的方法,本打算和節節蟲分享秘密的時候突然想起有急事,大尾魚剛剛離開節節蟲就遇到了危險。

12、大暑

太陽緩緩落入地平線,刺眼的光芒漸漸散去,今天是大暑天氣異常炎熱。夜深了天氣涼了下來,大尾魚浮出水面呼喚節節蟲,但節節蟲還為一隻飛蟲的死去而感到難過,在大尾魚口中它知道了蜻蜓的一生。

13、立秋

今天是立秋,吉鳥和節節蟲玩了一個游戲,它讓節節蟲來撼動一棵大樹,想和大樹拚命的節節蟲被吉鳥攔住,吉鳥是想讓節節蟲用智慧來撼動大樹。大尾魚為節節蟲采了一束荷花,沉迷於荷花美麗的節節蟲差點失足落水。

14、處暑

處暑象徵著酷暑天氣的結束,節節蟲和大尾魚在聊天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群大雁飛過,害怕的節節蟲差點落水,大尾魚載著節節蟲逃到了岸邊。吉鳥到後他們開始了愉快的交談,海灘輪到了地平線的話題。

15、白露

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意漸濃、天氣轉涼,清晨會在地面和樹葉上發現露珠。節節蟲新生的皮膚被刮傷,大尾魚立刻為它包紮傷口,吉鳥飛來後告訴節節蟲要豎直起來,要有高度。

16、秋分

北斗星的斗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今天晚上斗柄指向西方,今天是秋分節氣是秋天的最中間。大尾魚以夜幕為黑板向節節蟲開始教授星空的知識,而節節蟲在地上畫出了有關節氣的圖像。

17、寒露

節節蟲站在樹下,看著銀杏樹的樹葉飄然而下,它想要接住落葉,然而它無論往哪個方向跑都是徒然。寒露世界不露腳,這些落葉就是大自然保護大地還有節節蟲的饋贈,春天是看到的、夏天是聽到的而秋天則是聞到的。

18、霜降

被凍醒的節節蟲索性不睡了,新長出來的身體隱隱作痛,節節蟲在脖子上扎了一個蝴蝶結就出門了。現在還沒到冬天,但地上到處都是似有似無的一層,問過大尾魚後節節蟲才知道今天是霜降,清晨的露水都凝成了霜。

19、立冬

立冬到了,大地一片蕭條,地面上已經不適合節節蟲生存了,它思索著要不要轉往地下安家。今天朋友們都沒有出來,節節蟲思索著朋友們都是大忙人,吉鳥突然出現告訴節節蟲大尾魚受傷了,大尾魚在清理河道時身體被拉了一條口子。

20、小雪

天還沒亮吉鳥就趕著出去報節氣,節節蟲醒來後非常擔心大尾魚如何過冬,但膘肥體壯的大尾魚那用它來擔心。和大尾魚清理河道的時候天上飄起了小雪,節節蟲和大尾魚開始討論起來關於美的話題。

21、大雪

今天是大雪的節氣,它想要和吉鳥一起去節氣播報,大雪這個節氣和天氣也息息相關,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讓節節蟲分外開心。為了不影響吉鳥的工作節節蟲回到了地面,在大尾魚那裡它了解到了傲雪的植物。

22、冬至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大尾魚說這意味著大家見面的機會少了,聽到這些後節節蟲很不開心。吉鳥耐心的教導節節蟲,冬至雖然是嚴冬的開始,但同時也是陰陽二氣的轉折點,隨著陽氣的慢慢升高春天便不遠了。

23、小寒

節節蟲現在每漲一節身體就痛苦難耐,今天雖然是小寒,但天氣卻異常的寒冷。吉鳥為了不讓節節蟲睡過去不停地和它說話,小寒這個節氣和人們的心理息息相關,為此吉鳥和節節蟲探討起了大與小的話題。

24、大寒

今天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天,而節節蟲也迎來了生命的終點,吉鳥和大尾魚用盡辦法來到了節節蟲的身邊,它們陪伴著節節蟲走過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立春到了,埋葬節節蟲的地方長出了一顆小樹苗,它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形態開始了輪回。

參考資料

網路——二十四節氣的故事

F. 有關二十四節氣夏至小故事

有關二十四節氣夏至小故事如下: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全年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同時,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葯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

G. 24節氣的傳說有哪些

關於二十四節氣,各地有很多民間傳說,其中一個傳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浪子,家中頗為富有。可這浪子不知時令節氣,不好好種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坐吃山空,把父親留下來的一份祖業吃光了,後來只好向親戚借貸。

時間長了,親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當,把舅舅僅有的幾件衣服也當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錢一點的棉襖了。

正月初一這一天,浪子名為上門給舅舅拜年,實際上就是為了借這件棉襖。一看舅舅把棉襖穿在身上,天氣又是那樣的冷,也沒好意思開口讓舅舅把這件棉襖脫下來。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這些時可能不會穿棉襖了,於是來到舅舅家。舅舅一聽說他要借棉襖,就說:「二月二十八,凍死雞和鴨。」浪子一聽,沒門兒,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氣逐漸轉暖。浪子心想:舅舅這些時可能不會穿棉襖了,於是來到舅舅家。舅舅一聽說他要借棉襖,就說:「三月三,凍死單身漢。」

浪子知道舅舅是個單身漢,一聽這話又沒門兒,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氣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這些時可能不會穿棉襖了,於是又來到舅舅家。舅舅一聽說他還是要借棉襖,就說:「四月二十,凍斷樹枝。」浪子一聽,知道借棉襖又沒門兒,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們都穿單衣孔浪子心想:現在去借棉襖,舅舅還有什麼話說?誰知舅舅卻說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氣熱得很,人們都打起赤膊來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襖,看你還有何話說!誰知舅舅卻說:「人是不毛蟲,單怕六月天的冷北風。」

H. 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要就是常亮,要就是常黑。天黑的時候人們就睡覺,但往往專到睡夠了,不願睡的時候屬天還是很黑,人們就盼著天亮,一直到牛圈裡的牛都生崽了,天仍是漆黑一片,人們放在家裡的犁上都長出蘑菇的時候,天才有一點點昏暗的亮度,就這樣,也還得等很久天才完全明亮。人們看見天亮了,都興高采烈的拾起農具去地里勞作,但這一亮起來,又是很久很久不會再黑,往往到後來人們又以淚洗面盼著天黑。

I. 二十四節氣,以及它們的故事。

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節氣歷史故事

漢代吸收了二十四節氣用來作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在《淮南子》一書中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有現存文獻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

據說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對於中國其它地區來說,同一節氣所描繪的情況可能有很大不同。實際上,「四立」雖能反映黃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但「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卻不顯著。

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游立春含義不符,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嶺南地區。

「立春時,我國的冬春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那一線以南地區,立春時有春的氣息了,但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立夏時入春,所謂立春,還只是一番『立意』。」

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里,「節」指的是一年中的一個節段,是一段時間的表示;而「氣」則指的是氣候,是天氣變化的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非常發達的國家,由於農業和氣象之間的密切關系,所以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從長期的農業勞動實踐中,累積了有關農時與季節變化關系的豐富經驗。為了記憶方便,用字連接起來編成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9)關於24節氣的故事名字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

綜合了天文學和氣象學以及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知識,受到廣大農民喜愛。節氣是中華民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中國古代用陽歷(太陽歷)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歷二十四節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