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思的哲理故事
Ⅰ 一篇哲理故事附賞析
成為湖泊
一個年老的印度大師對總是抱怨的弟子感到厭倦了。有一天,他派他的弟子去買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這個不快活的年輕人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師問。
「苦。」弟子吐了口吐沫。
大師又吩咐年輕人抓一把鹽放進附近的湖裡。弟子於是把鹽倒進湖裡,老者說:「再嘗嘗湖水。」
年輕人捧了一口湖水嘗了嘗。大師問道:「什麼味道?」
「很新鮮。」弟子答道。
「你嘗到鹹味了嗎?」大師問。
「沒有。」年輕人答道。
這時大師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就象是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這么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於我們將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感悟:
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你只要開闊你的胸懷……
不要做一隻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共316個字)
走進星星的世界
朗布利奇:「兩個人同時向窗外觀望,一個看到的是泥土,另一個看到了星星。」
有一個美國年輕軍官接到調動命令,人事令上將他調派到一處接近沙漠邊緣的基地。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著他離開都會生活前往受苦,但妻子為了證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執意陪同前去。
年輕軍官只好帶著妻子前往,並在駐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幫妻子找了個木屋安頓。該地夏天酷熱難耐,風沙多且早晚溫差變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語,連日常的溝通交流都有問題。
過了幾個月,妻子實在是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於是寫了封信給她的母親,除了訴說生活的艱苦難熬外,信末還說她准備回繁華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親回了封信跟她說:「有兩個囚犯,他們住同一間牢房,往同一個窗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泥巴,另一個則看到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離開丈夫回都市,原也只是發發牢騷罷了!接到母親的信件後,便對自己說:「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來。」
從此後她改變了生活態度,積極的走進印地安人的生活里,學習他們的編織和燒陶,並迷上了印地安文化。她還認真的研讀許多關於星象天文的書籍,並運用沙漠地帶的天然優勢觀察星星,幾年後出版了幾本關於星星的研究書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專家。
「走進星星的世界。」她常常在心底這樣跟自己說。
(故事400字)
感悟: 打敗自己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走進星星的世界,往往就能找到生命的依歸與生活的目標,請不要抱怨環境讓你無法一展長才,並努力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閃耀星星。
Ⅱ 有關人生哲理的經典故事
NO1.晚年
有一位老人,用了畢生的積蓄,收藏了許多價值連城的古董。
他的老伴過世得早,留下三個孩子,可孩子長大後都出了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孩子不在身邊,所幸老人還有個學生,跟進跟出地伺候他。
許多人都說:
「看這年輕人,放著自己的正事不幹,成天陪著老頭子,好像很孝順的樣子。誰不知道,他是為了老頭子的錢。」
老人的孩子們,也常從國外打來電話,叮囑老父親要小心,不要被學生騙了。
「我當然知道!」老人總是這么說,「我又不是傻子!」
終於有一天,老人過世了,律師宣讀遺囑時,三個孩子都從國外趕了回來,那學生也到了。
遺囑宣讀之後,三個孩子都變了臉,因為老人居然糊塗到把大部分的收藏都給了那個學生。
老人的遺囑寫著:
「我知道我的學生可能貪圖我的收藏,但是在我蒼涼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
就算我的孩子們愛我,說在嘴裡、掛在心上,卻不伸出手來,那真愛也成了假愛。
相反,就算我這個學生對我的情都是假的,假到幫我十幾年,連句怨言都沒有,也就算是真的!」
NO2.炫耀
一老頭騎三輪蹭了路邊停的一輛路虎, 正愁眉苦臉時,這時走過來一個路人。 路人問:賠得起嗎?
老頭:賠不起!
路人說:賠不起還不跑,等人家來找你啊!
老頭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這時,這個路人拿出鑰匙開著路虎走了!
人一生當中,最大的炫耀,不是你的財富,也不是你的精明,更不是你的手段,而是一種簡單的理解和體諒!
NO3.借錢
老大的倆雙胞胎兒子考上了大學,光學費就一萬多。
老大東跑西顛,跑細了腿兒,也沒把錢湊夠。
為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滿嘴的燎泡。
媳婦說,該借的都借了。實在不行,你跟老二張個口吧。
老大一聽,咧了嘴。
老大說,前年,老二蓋雞場鴨場,跟咱借兩千塊,可咱連百十塊都沒借給他。這個時候找他,我咋張得開口?
那……咱兒子的大學就不上啦?
老大點支煙,狠狠地抽幾口,煙霧繚繞,罩著老大那張愁苦的臉。這時,有人敲門。老大開門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風塵僕僕地站在門口。
把老二讓進屋,老大說,老二,你咋來啦?
老二放下雞,放下鴨,抹一把頭上的汗說,聽說倆侄子考上了大學,擔心哥湊不夠學費,就給哥送來三千塊……說著,老二從口袋裡掏出厚厚一沓錢,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老大羞愧難當,一張臉漲成紅高粱。老大說,老二,哥對不起你……前年你蓋雞場鴨場,跟哥借兩千塊錢,可我……
老二擺擺手說,哥的家境我知道,嫂子有病,倆侄兒要上學,你打工也掙不了幾個錢……再說,你前年不是還借給我五百塊嗎?
五百塊?老大一頭霧水。
對呀。老二說,哥,你忘了嗎?那五百塊,是你托咱娘捎給我的啊……
NO4.散步
一女在違背父親意願下結婚,離婚,父女反目,生活貧困並攜一子。
其母心慈,勸女兒趁其父散步的空閑帶著兒子回家吃頓熱飯,於是便常帶著兒子刻意避開父親回娘家吃飯。
直到一日下雨,父女兩人在社區偶然相遇迴避不及,父親尷尬道:
「以後回家吃飯就別躲躲藏藏的,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來!」
NO5.買鞋
一個貪心者上街去買鞋,心想揀一便宜點的。不料,店主說:「我這里的鞋一元錢不要,隨你穿走,但有一條件,就是你在三天內不能說話。」
太好了!貪心鬼認為這太上算了,於是挑了一雙500元的鞋子,不聲不響就回家了。妻子問他多少錢,他一言不發,再三問,還是不說話。
家人著急了,去請醫生,醫生詢問他,他也咬著牙不說話,醫生也慌了,認為這是怪病,無法醫,他的妻子嚇壞了。
三天到了,鞋匠來到他家,先與他妻子談了一會兒。然後又單獨進屋對貪心鬼說:「時間已到,你可以說話了。」說完便告辭了。
那貪心鬼把這件事情說給妻子聽,並且眉飛色舞地對妻子說:「太好了,只是三天不說話,白白得了一雙好鞋,500元啊。」
妻子聽了,瞪了眼:「什麼?剛才鞋匠說他會治啞巴,已拿走了一千元啊!」
NO6.顯擺
一天,一個博士坐船欣賞風景。
在船上,博士問漁夫:「你會生物嗎?」
漁夫說不會。
博士就說:「那你的生命就要失去4分之1了。」
過了一會兒,博士又問:「你會哲學嗎?」
漁夫還是不會。
博士有說:「那你的生命又要失去4分之1了。」
又過了一會兒,博士又問了:「你會科學嗎?」
漁夫仍然不會。
就在這時,狂風亂作,卷來一股巨浪。
漁夫問博士:「你會游泳嗎?」
博士說:不會。
漁夫說:「那你的生命就要玩完了!」
NO7.感謝
一輛轎車從度假村出來後,在鄉村的泥道上拋錨了,身穿名牌西服的車主焦急地對圍觀的人喊著:你們有誰願意幫我爬進車底鎖一下螺絲啊?
原來他車子的油管出了問題,漏出來的油已經流到地面,而那裡離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難怪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身旁的女子鼓吹著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於是他趕緊掏出一張大鈔:誰幫我鎖緊,這錢就是他的了!
圍觀的人群里有個小夥子動了一下,卻被他的同伴拉住:別相信有錢人的話!
這時只見一個小孩子走了過去,說:我來吧!
操作很簡單,小孩在那人的指揮下不到一分鍾就鎖好了,爬出來後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著那人,男人剛想把那張鈔票遞給小孩,卻被女人喝斥住了:你還真打算給他啊?給他一點零錢就好了!
於是男人從女人手裡接過零錢後遞給小孩,小孩搖了搖頭。
聽見人群中的噓聲,男人只好拿出大鈔,小孩子竟然還是搖頭,男人有些生氣了:你嫌少?再嫌,錢都不給你了。不,我沒有嫌少,我的老師說,幫助人是不要報酬的!
男人很納悶:那你怎麼還不走?
小孩說:我在等你跟我說謝謝!
NO8.送禮
小伙拎了兩條煙,摸黑來到村主任家,他想找村主任給他批塊宅基地。
村主任正在看電視,明白小伙的來意後,笑著把小伙拎來的煙擋回去,不說批,也不說不批。
隔幾天,小伙掂著兩瓶酒,再次走進村主任家。還跟上次一樣,村主任笑著把小伙掂來的酒擋回去,不說批,也不說不批。
小伙心裡直發毛,村主任到底啥意思?
小伙要走,被村主任攔下。村主任說,小伙,你家有糧食嗎?
小伙是村裡的種糧大戶,家裡有的就是糧食,滿滿兩大糧倉,少說也有三萬斤。鬧了半天,船原來彎在這里。小伙笑眯眯地說,主任想要糧食啊,咋不早說?我這就回去扛幾袋過來……
幾袋不要,一袋就好。今天太晚,明天一早吧。
於是,第二天一早,小伙就扛著一袋糧食跨進村主任家的院門。
村主任迎出屋,對小伙說,我這幾天腰疼,扛不得東西,家裡擱糧食不方便,你就幫我扛個地方吧。
小伙說,行。
村主任又說,小伙你還扛得住嗎?要不歇歇?
小伙咬著牙幫骨說,扛得住,扛得住……
出了門,村主任在前邊走,走得腳步騰騰;小伙在後邊攆,攆得東倒西歪。
左拐,右拐,照直走……
村主任站下,用手朝前邊一指說,到了,小伙你扛進去吧。
小伙抬頭一看,傻眼了——前邊的破土屋裡,住著小伙的娘……
NO9.相濡
退休在家後,老伴最愛從早到晚數落我又老又胖好吃懶做。
今早起床我突然咳嗽並吐出一口鮮血,他看到後整個上午沒有說出一句話,悶悶的抽煙。
中午拉我去了醫院,最後得知那是我牙齦發炎口腔出的血,
他立馬就站在醫院怒罵我:」你這個沒用的胖老太婆……」只是沒罵完,他的眼眶已滿是淚水......
NO10.破碗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如汁,行人經過時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
附近千佛寺的一名老和尚見此情景,拿了一個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們就能用這只破碗舀泉水喝。
一天,有位富商來趵突泉遊玩,見人們用破碗喝泉水,心想:「如此靈秀之地,怎能放一個破碗?」於是他讓隨從買來一隻精美的瓷碗換掉了原來的破碗。
富商自認為做了一件好事,心滿意足地離去。但第二天,有人用瓷碗喝過泉水後就把它拿走了。其他人又只能用手掬水喝。
幾日後,富商又來到趵突泉,發現自己買的瓷碗不見了。
正納悶時,他看到老和尚拿著一隻碗走過來,用石頭把碗敲出了一個缺口,再放在泉台上。
富商忙上前問:「您為何要把碗敲破?名泉當配好碗,我前幾日就放了一隻好碗在此。」
老和尚笑著搖搖頭:「好碗讓人貪心,很快就會被拿走,反而是我的碗,正因為殘破,所以誰都不會打它的主意,才能長久放在這里,供人使用。」
富商恍然大悟。完美的東西並非適用所有環境,而適用的東西也無需苛求完美!
Ⅲ 讀了那麼多歷史故事你從中收獲了哪些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反思處事的哲學還是對
從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故事當中,
我可以體會到,
做人應該勤奮努力,
只有勤奮努力才能得到收獲。
兩位偉大的書法家,
通過自己的努力,
成就了自己的書法事業。
Ⅳ 趣味哲理小故事
《打破關住自己的門》
一個木匠做得一手好門。他給自己家做了一扇門,他認為這門用料實在,做工精良,一定會經久耐用。
過了一段時間,門的釘子銹了,掉下一塊板,木匠找出一顆釘子補上,門又完好如初。不久又掉了一顆釘子,木匠就換上一顆釘子。後來,又有一塊板壞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塊板換上。再後來,門閂壞了,木匠又換了一個門閂……
若干年後,這扇門雖經無數次破損,但經過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堅固耐用。木匠對此甚是自豪:多虧有了這門手藝,不然門壞了還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鄰居對他說:「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這門!」木匠仔細一看,才發覺鄰居家的門一扇扇樣式新穎、質地優良,而自己家的門又老又破,滿是補丁。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這種門手藝阻礙了自家「門」的發展。
啟示:學一門手藝很重要,但換一種思維更重要。行業上的造詣是一筆財富,但也是一扇門,會關住自己。面對全新變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氣、有決心打破關住自己的這扇「無形門」,及時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藝」,這樣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麗的風景。
Ⅳ 我和一個同學吵架了,誰能找一篇哲理故事 來讓他反思一下
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哪怕用哲理故事,其實大道理大家都懂得,就看你專會不會,要不要按照道屬理來做。如果是普通朋友,那就算了不要計較了。如果是好朋友的話,既然知道他人就是這樣,那你就別太在乎他的做法和態度了。
Ⅵ 《哪吒之魔童降世》告訴我們哪些值得反思的人生道理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得到觀眾的喜愛。觀眾在觀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同時,有以下3個人生道理值得反思,很有意義。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十分勵志的電影,觀眾觀影後,也明白了些許人生的道理。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在自己的生活中,要進行反思:對他人不要有成見,善待父母的說謊,命運把握靠自己。只有這樣,觀眾才能真正理解哪些人在電影中勵志成長。對此,讀者怎麼看?歡迎大家在文末一起交流互動。
(原創。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Ⅶ 自我批評的哲理故事
小和尚打架 有個寺院的小沙彌,在化緣的時候與一個農婦發生了爭吵,最後兩個人互相撕扯起來,結果兩個人都把對方的臉給抓破了。後來寺院的其他和尚趕來,把他們勸開,並把受傷的小沙彌送回寺院。 老法師了解情況後,對小沙彌一句教訓的話也沒有,就張羅著在供品里為那個農婦尋找布匹,並親自帶著小沙彌去給農婦賠禮道歉、送布匹。這樣一來,那個農婦也變得知情達理了,她還在老法師面前說這個事情都怪自己,不該和來化緣的小沙彌爭吵直至動手。從農婦家回來的時候,天已經很黑了。老法師一個沒注意,被一塊石頭絆倒了。小沙彌扶起法師後,狠狠地朝那塊石頭踢了幾腳。老法師對小沙彌說:「石頭本來就在原地,它又沒動,是我不小心踩上它的,一點兒也不能怪它啊,這次磕絆是自找的,我理應向石頭道歉的……」小沙彌愣了一陣,終於領悟了法師的開導,自責而歉疚地說:「對不起,師父,是我錯了,今後我一定注重個人的修養,學會尊重他人,感化他人,盡量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智慧小語」人生旅途中,大部分的泥濘坎坷都是自己踩上去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磕絆挫折,也多是由自己各式各樣的原因造成的。多數時候,不是會找了我們的麻煩,而是我們找了會的麻煩。我們更應在自身方面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觀念,提高自己對會的那份責任感,以一顆真誠的心去享受生活、熱情工作。並在人際關系產生症結之時,多做自我批評,多為別人著想。
Ⅷ 自我反省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最短的)
自我反省
夏朝時候,一個背叛的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抵內抗,結果伯啟打容敗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從此以後,伯啟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飯,照顧百姓,任用有才乾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啟示:遇到失敗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啟這樣,肯虛心地檢討自己,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麼最後的成功,一定是屬於你的。
Ⅸ 富有哲理,帶給人思考的故事
1、瓦倫達心態
心理學上有一種「瓦倫達心態」。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絲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大腦里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裡」時,他的的大腦里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裡」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時間球大多都會掉進水裡。
這項研究從反面證實了瓦倫達心態。
溫馨提示:事物的法則就是這樣:如果太注重成功或失敗,結果往往會失敗。只要你注重事物本身的特點及規律,專心致志地做好它,你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們常說:「心態最重要。」
2、悲觀與樂觀
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像個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家裡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為他們准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禮物則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著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先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面還下著這么大的雪!」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里頓時充滿了一股馬糞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
溫馨提示:對於一個悲觀的人來說,天下沒有一張合適他的凳子;對於一個快樂的人來說,即使天空下著雨,他的心空也是明媚的。
3、您也在井裡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只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溫馨提示: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
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 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 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4、成功,只不過是一種心態
克里姆林宮內曾有位盡職盡責的老清潔工。她說:"我的工作和葉利欽的工作差不多,葉利欽是在收拾俄羅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宮。每個人都是在做好自己的事。"她說得多麼輕松、怡然,很使人感動,也很令人深思。 克里姆林宮的老清潔工在達官顯貴面前是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可她並不自卑,而且還幽默地把自己的工作和總統的工作相提並論,足見其心胸的豁達與坦盪。一國之君也好,一介草民也罷,他們都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所以,她每天都在認真地收拾紅牆內的灰塵和垃圾,同時也把散落在心頭的苦悶和迷惘一起清掃掉。
溫馨提示:人的職位高低有不同,但都是為人民、為社會服務,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工作,擺正自己的心態,心中就會充滿陽光。
5、超越心中的冰點
美國一家鐵路公司,有一位調車員叫尼克,他工作認真負責,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對自己的人生很悲觀,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有一天,同事們為了趕著去給老闆過生日,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關在了一輛冰櫃車里,無法把門打開。於是他在冰櫃里拚命地敲打著、叫喊著,可由於除他之外全公司的人都走完了,沒有一個人來給他開門。尼克的手敲得紅腫,喉嚨喊得沙啞,也沒有人理睬,最後他只得絕望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想,冰櫃里的溫度在零下20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肯定會被凍死的。他愈想愈可怕,最後只好用發抖的手,找來紙和筆,寫下了遺書。在遺書里,他寫道:"我知道在這么冷的冰櫃里,我肯定會被凍死的,所以……"當第二天公司職員打開冰櫃時,發現了尼克的屍體。同事門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冰櫃里的冷凍開關並沒有啟動,而這巨大的冰櫃里也有足夠的氧氣,尼克竟然被"凍"死了!
其實尼克並非死於冰櫃里的溫度,屍檢報告也顯示沒有被謀殺或急病猝死的可能,那麼是什麼原因呢?他是死於自己心中的冰點。因為他根本不敢相信這輛一向輕易不會停凍的冰櫃車,這一天恰巧因要維修而未啟動製冷系統。他的不敢相信使他連試一試的念頭都沒有產生,而堅信自己一定會被凍死。
溫馨提示: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消極暗示效應。悲觀的人往往會自怨自艾而生出病來,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與之相反的就是積極心理暗示。所謂積極心理暗示,通俗地說就是堅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辦好自己想做的事,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一定能實現人生目標,就是讓人充滿自信。(來源於:《心理學》電子網路郵件版,2003、21期)
6、最大的不幸
一個人在他23歲時為人陷害,在牢房裡呆了9年,後來冤案告破,他終於走出了監獄。出獄後,他開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復控訴、咒罵:"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竟遭受冤屈,在監獄度過本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窗口裡幾乎看不到星點燦爛的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傢伙,即使將千刀萬剮,也難以解我心頭之恨啊!" 73歲那年,在貧病交加中,他終於卧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沒有什麼需要懺悔,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 牧師問:"您因受冤屈在監獄呆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字告訴了牧師。 牧師長嘆了一口氣:"可憐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但他人囚禁了你區區9年,而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您卻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1年!"
溫馨提示: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把自己的心靈囚禁起來,永遠見不到陽光,要想讓自己生活得快樂,就放飛自己的心靈吧。
7、扛船趕路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里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裡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什麼,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松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溫馨提示: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老是扛著包袱趕路,永遠也不能前行,放下包袱,輕裝上路,才可能走得更遠。
8、記錄陽光
曾經有一個北極考察隊在北極考察。隊長貝德給隊員布置了一個任務,要求大家在記錄考察日誌外,每天每個人還要寫日記,日記以描寫陽光下的景物為主。
由於日期延誤,考察隊無法及時返回,他們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極夜中停留很長一段時間。隊員們發現,黑暗和寒冷還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壓得每個人都要發瘋了。這時,隊長貝德宣布:「現在我要檢查你們的日記,請大家依次朗讀!」人們安靜下來,只有朗讀者在聲情並茂的講述陽光下的故事。人們彷彿看到了閃著銀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鵝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極熊從水中爬上冰塊,看到了陽光下美好的一切。就這樣,每朗讀一篇日記,人們都會想起許多美好的事物,煩躁和焦慮一掃而光,心完全被美麗的憧憬和回憶佔領了。
溫馨提示:只要心中充滿陽光,哪怕你跌入了天邊的黑暗與寒冷的深淵,你的心中,你的世界也會是明亮而溫暖的。
9、敗給悲觀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趕,逃到了某個地方,他們的處境十分危險。由於情況危急,酋長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來談話。他說:「有些事我必須告知大家,我們的處境看起來很不妙,我這里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族人中間立刻起了一陣騷動。酋長說:「首先我要告訴你們壞消息,」所有的人都緊張地站著,神色惶恐地等待著酋長的話,他說:「除了水牛的飼料以外,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吃了。」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起來,到處發出「可怕啊」、「我們可怎麼辦」的聲音。突然一個勇敢的人發問了:「那麼好消息又是什麼呢?」酋長回答:「那就是我們還存有很多的水牛飼料。」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就是因了這個智慧而略有些幽默的酋長,因為他在死的困境中依然保持著泰然豁達的心性,他所看到的,只是生的希望。一個在厄運面前不會絕望的人,註定是一個永遠不被生活打垮的人。
溫馨提示:事實上,我們人生的好多次失敗,最後並不是敗給了誰,而是敗給了悲觀的自己。
10、心中的頑石
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顆大石頭,寬度大約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一顆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
兒子問:「爸爸,那顆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
爸爸這么回答:「你說那顆石頭喔?從你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麼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
過了幾年,這顆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爸爸。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爸爸,菜園那顆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顆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顆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
十幾分鍾以後,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松。
媳婦早有心理准備,可能要挖一天吧,誰都沒想到幾分鍾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這顆石頭沒有想像的那麼大,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溫馨提示:你抱著下坡的想法爬山,便無從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悶而無望,那是因為你自己沉悶無望。改變你的世界,必先改變你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