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教育的小故事大道理
㈠ 關於感恩的小故事簡短的
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
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溫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
今有偉人毛主席,邀請他的老師參加開國大典;
朱總司令蹲下身,親自為媽媽洗腳。
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小學老師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台。
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第1個故事 小孩的心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第2個故事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試想: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的得與失,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不再為過去掉淚,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㈡ 關於感恩的小故事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內得很不順利,傍容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
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
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
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
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㈢ 感恩心態的小故事
1.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2.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吵了一架,其中一個人打了另個人一巴掌,那個人很傷心很傷心,於是他就在沙里寫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寫完後,他們繼續行走,他們來到一塊沼澤地里,那個人不小心睬到沼澤裡面,另一個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後那個人得救了,他很高興很高興。於是拿了一塊石頭,在上面寫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頭霧水,奇怪的問:「為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呢?」那個人笑了笑,回答道:「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有什麼對我不好的事,就應該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負責把它抹掉;而當朋友有恩與我,或者對我很好的話,就應該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盡管風吹雨打也忘不了。」
3.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飢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於他有些絕望。這時,他十分餓,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許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曾給他恩惠的女子,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後,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完成了學業。那位婦女想這次費用一定很貴,當她鼓起勇氣看時驚喜地發現:手術費單上有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4.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克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這句成語就是出於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㈣ 關於感恩的有寓意的小故事,關於立志的小故事
一:蜜蜂要嫁給蚊子
蜜蜂要嫁給蚊子,蜂媽卻中意蜘蛛,堅決反對女兒嫁給蚊子!蜜蜂很不解,說:"蚊子有技術,又勤奮,你為什麼反對我和他結婚"?"蜂媽說:"我的寶貝女兒,蚊子雖然勤奮,但只是個針灸技師,干就有收入,不幹就沒有。蜘蛛不一樣,人家乾的是網路的生意,只要他的網路在,躺著也能進賬,你這輩子都有保障!蜜蜂針鋒相對的對媽媽說,雖然蜘蛛收入有保障,她人品沒有蚊子好,蚊子一旦出現在人們面前,人們總是「拍掌」歡迎。
秘訣: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五:讓失去變得可愛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業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們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秘訣: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㈤ 愛心或感恩教育小故事(30字左右)急!!!!!!!!!!!!!
一隻獅子抓抄住了一隻老鼠,這只獅子經不住老鼠的苦苦哀求而放了即將到口的獵物。小老鼠臨走時說:「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報答你的。」獅子說:「你一隻小小的老鼠能幫我什麼呢?」後來獅子掉進獵人設計的圈套,衩獵人用巨網網住了。在生命危急的時候,小老鼠帶領它家庭的成員,撕咬斷了巨網的繩索,獅子從而得以逃生。
參考網站里還有很多小故事大道理之類的,覺得這個不好的話再去找找吧~
㈥ 感恩教育的小故事急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
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
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
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
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史記》說,韓信小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拚命習武,然而,掙錢的本事卻一個也不會。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挨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曾經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吵了一架`其中一個人打了另個人一巴掌`那個人很傷心很傷心`於是他就在沙里寫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寫完後`他們繼續行走`他們來到一塊沼澤地里`那個人不小心睬到沼澤裡面`另一個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後那個人得救了`他很高興很高興`於是拿了一塊石頭`在上面寫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頭霧水`奇怪得問:「為什麼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呢?`那個人笑了笑`回答道:「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有什麼對我不好的事`就應該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負責把它抹掉`而當朋友有恩與我`或者對我很好的話`就應該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盡管風吹雨打也忘不了~」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㈦ 關於感恩的小故事!
一飯千金
一飯千金的出處為《史記·淮陰侯列傳》,源自漢初名將韓信受人點滴之恩,湧泉以報的故事。
韓信,淮陰人,少年時父母雙亡,日子過得很艱難常常沒處吃飯,「只好到城下淮水邊鉤魚,鉤到了可以賣幾個錢,釣不到就餓肚子。
淮水邊上有一群漂洗絲絮的老大娘,各自帶著飯籃在這里幹活。其中一位大娘見韓信餓得有氣無力,就把自己的飯分給他吃,一連幾十天都這樣。韓信非常感激,對大娘說『我將來一定要好好報答你。」大娘卻生氣他說:「我是看你可憐才送飯給你吃,哪圖什麼報答!"
韓信後來受漢高祖劉邦賞識,拜為大將,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得天下立下赫赫戰功,與張良、蕭何合稱」漢興三傑」 、韓信功封楚王。楚地本是韓信的故鄉,他有恩報恩;設法找到了當年那位漂絮大娘,對她謝了又謝,送給她一千金作為報答,漂母並不圖這許多錢,但推辭不得,只好領謝而去。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申出「一飯干金」這句成語,比喻受恩厚報。也有人用「一飯之恩」,表示知恩必報。
㈧ 感恩父母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人生是無常,富貴是無常,生老病死更是無常,正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才要珍惜現在,學會用感恩的心情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兩個在沙漠中行走已經多日的旅人,在他們口渴難忍的時候,碰見了一位趕駱駝的老人,老人給了他們每人各半碗水。兩個人面對同樣的半碗水,一個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體的飢渴,抱怨之下竟將這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也知道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體的飢渴,但他卻心想:上天給我留下這半碗水,真是恩賜,並且懷著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這半碗水。結果,前者因為挑剔這半碗水而死在了沙漠之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生活抱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災難,也能熬過去。感恩者遇上禍,禍也能變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會變成禍。
傳說,有個寺院的住持,給寺院立下了一個特別的規矩: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對住持說一說這一年裡的感受,但是,只許說兩個字。第一年年底,住持問到一個新來的小和尚說:「你這一年裡的感受是什麼?」小和尚答道:「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問到了這個小和尚說:「你這一年裡的感受是什麼?」小和尚答道:「食劣。」第三年年底,這個小和尚還沒等到住持問到他,他就主動找上住持說:「告辭。」住持望著這個小和尚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地說:「心中有魔,難成正果,可惜!可惜!」
這位住持所說的「魔」,就小和尚心裏面那沒完沒了的抱怨。這個小和尚只是考慮自己要什麼,卻從來沒想過別人給過他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和尚這樣的人。他們這也看不慣,那也不如意,怨氣重重,牢騷滿腹,總覺得別人欠他的,社會欠他的,從來感受不到別人和社會對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他們的心裡只會產生抱怨,不會產生感恩。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人給過我任何東西。」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樣東西都依賴於其他每一樣東西。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配偶的關愛,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慷慨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個人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感恩大自然的福佑,就會感恩父母的養育,就會感恩社會的安定,就會感恩食之香甜,就會感恩衣之溫暖,就會感恩花草魚蟲,就會感恩苦難逆境,就連自己的敵人,也不忘感恩。因為真正促使我們成功,使我們變得機智勇敢、豁達大度的,不是優裕和順境,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我們於死地的打擊、挫折和對立面。
小故事感悟:感恩是滋潤生命的營養素。有了不忘感恩之心情,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
㈨ 感恩教育小故事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空 ---《小故事大教育》感悟
我們當中的某些老師,包括我在內,在日常教學中常常抱怨這個孩子笨;那個孩子傻。甚至有時會說某某孩子不會有出息之類的話今天當我讀了這則故事,我心頗覺慚愧。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斷言,哪個孩子出息與沒有出息。這則故事是: 有這樣三個孩子: 一個孩子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他還曾經遭遇退學的命運。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痴,在眾人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做,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不沾邊。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 當你看到故事的結尾時,你會不會很驚訝。曾經被斷言毫無建樹的孩子,成為一代世界偉人。曾幾何時有很多人說:「三歲看到老。」看到這個故事你還會這樣說嗎?我們教育工作者尤其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加應該與時俱進,拋掉傳統的評價學生的方式,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自的一方美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