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高尚的15個小故事

關於高尚的15個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51:13

Ⅰ 有關於高尚的小故事

黑格爾是學識淵博的德國大哲學家,也是極謙和的人。
對黑格爾來說,謙和已經是一種習專慣。有次屬朋友聚會,一位朋友問他:「您一貫謙和的習慣是怎麼養成的呢?」
他講了一件事:有一天上午,父親邀他一同到林間漫步,他答應了。父親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問黑格爾:「孩子,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能聽到什麼聲音?」
他聽了一會兒,回答道:「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對,是一輛空馬車。」
黑格爾驚訝地問父親:「我們都沒看見,您怎麼知道是一輛空馬車呢?」
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因為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從此以後,黑格爾將父親的話牢記在心。每當要出現打斷別人說話苗頭的時候,每當要出現自以為是、貶低別人苗頭的時候,他都會想到父親的提醒:「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Ⅱ 關於生活中高尚的小故事

「你是幸運的。你背著一個人產生了熱量,而這個人的身體又給你保溫送暖。他救了你,你也救了他。」
這是秋末的一天,潔白雲朵在九月碧空的襯托下悠閑地飄來飄去。貝恩和羅伯特決定利用這個好日子去爬山。爬山是他們的共同愛好,可以幫助他們減輕工作壓力,增進相互的情誼,增添生活的樂趣。
面前的這座山他們已經爬過多次。這次和從前許多次一樣,計劃用三天兩夜的時間。第一天他們將爬到山的3/4高度,然後他們將在那塊他們熟悉的巨大的花崗岩旁邊紮下帳篷。第二天他們繼續爬山,大約在中午到達山頂。吃完午飯,再稍稍休息一會兒,他們將從原路返回,大約在黃昏時候到達他們扎在花崗岩旁邊的營地。然後,他們在帳篷里睡一夜,第3天就可以回到山下了。
第一天他們如期到達那塊花崗岩,紮下營地之後過了一夜。第二天,他們繼續爬山。這天和前天一樣,天空湛藍至極,只有一絲北風吹過。當他們到達山頂時,風漸漸大了起來,而且遠處開始有烏雲聚集。「變天了。我建議吃過飯就走,不要午睡。」貝恩說。羅伯特表示同意。
兩人開始下山。很快,閃電就照亮了遠處的天際,還能隱隱聽到低沉的雷聲。一陣陣的大風席捲著灰塵、樹枝將他們圍住。氣溫也驟然下降。兩個人裹緊夾克,一直把拉鏈拉到下巴,頂著越來越割臉的大風往山下走。
不久,天下起了雪。僅過了兩個小時,地上就鋪了齊踝深的厚厚一床雪毯。一路上,他們需要經常停下來暫時躲避冷風和暴雪,相互搓一搓肩膀,來幫助加快血液循環產生熱量。
天氣越來越惡劣,氣溫低得猶如冰窖,現在幾分鍾就像幾個小時那樣漫長而折磨人,他們輪流在越來越厚的積雪中開路。下午6點鍾的時候,他們到達了營地。帳篷已經被大雪壓塌了。他們都知道這種風暴的厲害。若不盡早走出暴風雪的中心,他們可能會陷在裡面幾天甚至數周。所以他們不能按原計劃在營地過夜了,必須一刻不停地往山下趕。
他們走了沒有多久,忽然見到了一個很大的凸出物。貝恩四周望了一下,刷去了物體上面幾英寸厚的積雪。讓他吃驚的是,這是一個昏迷不醒的人。這時,貝恩和羅伯特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我們別無選擇,」羅伯特說,「帶上他我們可能都得死。」
「我們不能丟下他不管。如果這樣,他只有死路一條。」貝恩說。
兩人爭執起來。最後,羅伯特說:「我不想陪你們一起死掉。如果你一定要帶上他,我們就只好各走各的路了。」他獨自一人走了。貝恩使出渾身的氣力背起了那個人。雖然貝恩身材魁梧,但貝恩也只是剛好能背得動他。
天越來越黑,路越來越難行,貝恩感到自己背著的那個人越來越沉了。但是,由於背人行走,他的身體開始發暖。很快,他感覺背上的人也不再像剛開始的時候冷得像塊冰,而更像一件保暖的皮襖。這時如果能停下來歇一會兒多好呀!可是,他知道,一旦他歇下來,可能就再也沒有力氣將那人背上後背了。「我們會成功的!」他一邊堅持,一邊鼓勵自己。
在晨曦初現的時候,他看到前面彌漫的飛雪染上了桔紅色。有燈光!他用盡氣力大聲呼救。是警車和救護車,他得救了!
在救護車上,他看到一個人蒙著被子躺在一張擔架上,被子上有他熟悉的衣物。「是羅伯特,他好嗎?」他忙問。但是,他身邊的救護人員沉默不語。
「非常不幸,」過了一會兒,一個救護人員說,「天氣太冷了,而他的衣服……」他看了一眼同樣只穿著夾克的貝恩,然後繼續說:「你是幸運的。你背著一個人產生了熱量,而這個人的身體又給你保溫送暖。他救了你,你也救了他。」
有時候,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卻有高尚或無私之別。貝恩和羅伯特在關鍵時刻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兩種選擇都沒有錯,只是不同而已。但是,最終是貝恩這種高尚的選擇在救了別人的同時也救了他自己。

記得有一次,一位老爺爺騎著一輛破舊的腳蹬三輪車,車裡面都是飲料瓶,這時一位小夥子站在很遠的地方,一不小心把飲料瓶扔在了老爺爺的頭上,但老爺爺沒有抱怨,只是默默的走下車,把飲料瓶放在車里,然後步步履蹣跚的走上車。

那一刻我沉思,那是多麼高尚的品質啊!為了大家,為了城市的清潔,沒有責罵,沒有抱怨,只有老爺爺那弱不禁風的身影。

計程車司機拾金不昧。
11月29日中午,深圳來青島出差的謝先生搭乘莫立斌的車時,把裝著價值600多萬元的珠寶及2萬多元現金的手提箱遺忘在了後備廂,並且下車時沒有索要車票。

焦急之餘,謝先生打電話向交通廣播求助。從18時開始,交通廣播開通熱線電話幫助尋找。莫立斌師傅聽到交通廣播尋物通知後立即將箱子送到了電台。

熱心的平民英雄

在家鄉,他就像泥土一樣的朴實;在城裡,他淹沒在喧鬧的人群中。他和千千萬萬離鄉離土的農民兄弟一樣,奔波、忙碌、拉家帶口過著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們擦肩而過的時候,我們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間,他讓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他就是魏青剛。
1975年,魏青剛出生在河南信陽固始縣的錢老樓村,全村只有12戶人家。「他再平常不過了,與我們這里的外出打工青年沒什麼兩樣,只不過他平時愛幫個人倒是真的。」打小與魏青剛一塊長大的表哥彭圓華說。
魏青剛從小喜歡游泳,愛到河裡玩,捉個魚摸個蝦什麼的樣樣精通。「天天在水庫里泡著,他的好水性就是那時候練成的。」彭圓華開玩笑說,也許下水救人對表弟來說太習以為常了,所以他才不願意說吧。在魏青剛15歲時,就曾在村附近的水庫里救出過一名落水兒童。1999年的時候,魏青剛在河南信陽打工,他又從河裡救出過一名12歲的女孩。當時,他也沒要女孩家人送來的感謝錢。
17歲那年,魏青剛走上了打工之路。他打工的第一站是鄭州,之後輾轉杭州、南京等地打工。隨著打工閱歷的增加,魏青剛漸漸選准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室內裝飾。「他批牆批得好,又均勻又快。你看他個兒雖不高,可是有勁兒,幹活不惜力。生活上挺節約,只有一個時候愛『充個大款』,我們一起到火車站坐車,一看見有人乞討,他總會掏出十元二十元的,我們都罵他,可他就是不改。在公交車上,他喜歡給別人讓座,還非要逼著我們也讓座,有時候弄得大家很不愉快。有一次上街遇到一個脖子上掛著『沒錢上學』牌子的小姑娘,他一下子掏出30元錢。我們當時都罵他是傻子,可他卻說『我只想讓她多上幾年學,不上學的虧,我吃得太多了。』」魏青剛的工友說。

女兒早夭添感悟

魏青剛曾說,無論如何,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上好學。說到孩子,他心裡心疼著呢,這輩子對他最大的打擊就是女兒的夭折。「那一段時間我真是幹啥都沒心情,不過這也讓我想開了很多事情,包括這次救人的事,也不能說沒一點關系。」
2004 年,妻子生下一個女兒,魏青剛專門回家一趟為女兒置辦了滿月酒席。那時的他,心裡別提多開心了,看著女兒,幹活的累早已忘記得一干二凈。誰料沒過多長時間,女兒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肝病。治病期間,全村的人都為他捐款。「農村人能有幾個錢?最後大家一下捐出了1萬多元錢。」女兒的病雖然沒有治好,但魏青剛卻發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回報社會。對於兒子的一些義舉,魏青剛的老父親說話一樣簡單,卻實在:「我們家世代貧農,我3歲就沒了爹媽,是村裡的老少爺們把我拉扯大的。打小我就教育剛子(魏青剛的小名),出去要多做好事,幫了別人就是幫了自己。這次好多小轎車拉著大領導來家裡,我還以為他辦啥錯事兒了呢,沒想到他在外邊救人了,應該的!應該的!」他的笑容憨憨地,讓人甚至覺得無法和英雄聯系在一起,可魏青剛,這個來自農村的小夥子,就是一個生活在我們中間的英雄。

「浪里白條」三救落水女

在這樣的時刻,能跳下海去救人的就是英雄,更何況魏青剛連續跳了三次。
時間回到2005年8月8日,在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一帶肆虐過的9號台風「麥莎」慢慢離去。然而到了下午5點多,風突然變大,海濱廣場防浪堤壩上一個女青年被突然而起的大浪捲入海中……
女青年的同伴大聲呼救,一個身影一下子躍入海中。很快,水性很好的魏青剛就抱著落水女青年向岸邊掙扎著游來。眼看快到岸邊時,一排巨浪又將他們打散,女青年再次被捲入大海。魏青剛只好自己爬上岸……
此時,海上巨浪高達10多米,像一堵堵高牆狠狠地砸向岸邊,落水女青年像一片落葉,隨著浪頭向大海深處漂去。青島是個海邊的城市,很多人都會游泳,水性好的也不少,可面對這么大的風浪,有些猶豫也是人之常情。可魏青剛卻對趕來的民警說:「我下去過一次,對情況熟悉,讓我再下去吧!」 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波濤洶涌的大海中。然而,落水女被一排排巨浪遮擋,魏青剛怎麼也看不見她,在水裡奮力遊了好幾個來回,他只好又返回岸上……
「看見了,在那兒!」由於海中雜物較多,等到人們發現身穿黑色衣服的落水女青年的時候,她已經遠離岸邊50多米,隨著巨浪若隱若現,情況十分危急。回到岸上的魏青剛此時已經筋疲力盡,在這樣的大風大浪中游泳救人可絕不是輕松的事情。
不過,既然看到了落水女孩的位置,小夥子還是要下去。邊上有人擔心魏青剛的體力,可他卻堅持:「就算自己沒力氣了,他們也能拉繩子把我拖上去,可要再不去那個女的就危險了。」瞅准落水女的位置,魏青剛第三次跳入大海,他慢慢靠近落水女,緊緊抓住她的手,岸上的民警們急速拖拉救生圈,將他們拖向岸邊。
風浪越來越大,到了岸邊危險又來了,大浪隨時可能把兩個人拋起來摔在礁石上。又在水裡搏鬥了好幾分鍾,終於抓到一個風浪的間隙,魏青剛帶著落水女孩上了岸,此時的他,已經快沒有力氣站起來了。

錄像帶引出無名英雄

落水的女孩子被魏青剛救上來後,周圍的人忙著七手八腳的抬上救護車搶救,現場很是忙亂。
坐在地上的魏青剛喘了一會,悄悄地脫下了救生衣,准備走了。邊上一位派出所的警察拉住他:「小夥子,你叫什麼啊,在哪裡工作?」
「我是河南打工的,名叫魏青剛。」看到警察問自己,魏青剛只簡單地這么說一句,便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了。
回到打工的工地,魏青剛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好好睡了一覺。
然而在工地之外,一個尋人行動卻已經展開。原來,就在魏青剛救人的時候,附近居民樓里一位老人用家用攝像機拍下了整個過程,並且送到了電視台,電視台一播之後,人們紛紛為救人的小夥子所感動,大家都說要找到這個英雄。然而,雖然得到的線索不少,甚至也知道名字,可找了兩天,就是沒有找到這個英雄。錄像甚至都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了,可他到底是誰呢?青島當地的報紙不斷在進行著報道。
直到有一天,當地電視台的記者一個工地一個工地找,才最終找到了正在埋頭幹活的魏青剛,而得知自己救人之後居然引起了這么大的轟動,小夥子還有幾分不解地說:「不就是救了個人嗎?」
隨後,魏青剛為此被授予了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還收到了獎金,被救女子的家人專程趕到魏青剛打工的工地,向他道謝,非要給他500元錢。但魏青剛一口謝絕:「我救人不是為了錢,我就是再窮也不能收這個錢。」
這之後,魏青剛「紅」了,戴紅花、做報告、接受采訪……「這比幹活還累,我快撐不住了。」他終於忍不住發起了「牢騷」:「不就是救個人嗎?沒啥。」
8月16日下午,他帶上幾件換洗衣服匆匆趕去附近的即墨市,准備在朋友那裡「躲避」一段時間,沒想到鮮花和榮譽一直跟著他:他人還沒到即墨,找他的人便紛紛把電話打到了他的老鄉那裡。
說起這些榮譽,魏青剛真是沒太多的在意:「我是普通人!我就是會點水,這事兒鬧恁大是不是過分了?」這是魏青剛那兩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高尚的境界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在他年事已高時,便決定把家產分給三個兒子,但在分財產之前,他要三個兒子去游歷天下做生意。臨行前,他告訴孩子們:「你們一年後要回到這里,告訴我你們在這一年內,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我的財產不想分割,集中起來才能讓下一代更富有;只有一年後,能做到最高尚事情的那個孩子,才能得到我的所有財產!」
一年之後,三個兒子陸續回到家裡。老大先說:「我在游歷期間,曾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將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後來他不幸過世,我就將金幣原封不動的交還給了他的家人。」他的父親評價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誠實是你應有的品德,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二兒子接著說:「我旅行到一個貧窮的村落,見到一個小孩不幸落水掉到河裡,我立即跳下馬,奮不顧身的把那個孩子救了上來。」他的父親稱贊說:「孩子,你真了不起!但是救人是你應盡的責任,這件事也稱不上是高尚的事。」三兒子遲疑了一下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的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死在他的手中。在我旅行途中,有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在懸崖邊,發現我的仇人正睡在崖邊的一棵樹下,我只要輕輕一腳,就能把他踢下懸崖;但我沒這么做,我叫醒他,讓他繼續趕路。這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事……」他的父親卻正色回答:「我的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高尚而神聖的事,你辦到了。來,我所有的產業將都是你的。」
是啊,專行善事雖然也可稱為好人,但還算不上是世間最高尚的事。以德報怨而不以惡制惡,以善心感化仇人,這才是世間最高尚的事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無欲則剛

Ⅲ 有關高尚的短故事

越謙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爾是學識淵博的德國大哲學家,也是極謙和的人。
對黑格專爾來說,謙和已屬經成為一種習慣。有次朋友們聚會,一位朋友問他:「您一貫謙和的習慣是怎麼養成的呢?」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小時候的一件事:有一天上午,父親邀他一同到林間漫步,他高興地答應了。父親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專心地聽了一會兒,問黑格爾:「孩子,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
他仔細地聽了一會兒,自信地回答:「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對,是一輛空馬車。」
黑格爾驚訝地問父親:「我們都沒看見,您怎麼知道肯定是一輛空馬車呢?」
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因為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從此以後,黑格爾將父親的話牢記在心。每當要出現粗暴地打斷別人說話苗頭的時候,每當要出現自以為是、貶低別人苗頭的時候,他都會想到父親的提醒:「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Ⅳ 有關高尚的小故事

一 夜 的 工 作 本文是一篇記實文學.作者通過記敘我陪同周總理審閱一篇稿子,親眼看見周總理一 夜 的 工 作情況
張良拾鞋.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在鎮東石橋上遇到位白發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又讓他幫著穿上.張良便去做.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經過幾番考驗,這位老人終於將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

Ⅳ 求一個高尚的小故事。

給你3個小故事
老張是郊外一所小學校的老師。在這學校里,幾乎全是年輕女教師,誰也不樂意干沖廁所這臭烘烘的活。老張說:「我來吧,反正我從小有鼻竇炎,嗅覺不大好。」
這一沖就是十幾年。
老張並沒有因此多得到一點什麼,誰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人人都覺得,老張鼻子不好,理該干這臭活。
一個寒冬的凌晨,照例早起的老張一腳踹開兩個女教師的寢室門,把穿著睡衣、昏迷不醒的兩人用棉被一裹,一次一個抱出門……
事後醫生說,只要晚二十分鍾,兩個年輕的生命就會永遠地結束。
校長大惑不解:老張這鼻子能聞到液化氣?
老張一笑,不語。
以後,人們經常看到老張在躬身沖洗廁所……
記得有一次,一位老爺爺騎著一輛破舊的腳蹬三輪車,車裡面都是飲料瓶,這時一位小夥子站在很遠的地方,一不小心把飲料瓶扔在了老爺爺的頭上,但老爺爺沒有抱怨,只是默默的走下車,把飲料瓶放在車里,然後步步履蹣跚的走上車。
那一刻我沉思,那是多麼高尚的品質啊!為了大家,為了城市的清潔,沒有責罵,沒有抱怨,只有老爺爺那弱不禁風的身影。
計程車司機拾金不昧。
11月29日中午,深圳來青島出差的謝先生搭乘莫立斌的車時,把裝著價值600多萬元的珠寶及2萬多元現金的手提箱遺忘在了後備廂,並且下車時沒有索要車票。
焦急之餘,謝先生打電話向交通廣播求助。從18時開始,交通廣播開通熱線電話幫助尋找。莫立斌師傅聽到交通廣播尋物通知後立即將箱子送到了電台

Ⅵ 關於高尚的小故事

張良拾鞋.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專。一天,他在鎮東石橋上屬遇到位白發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又讓他幫著穿上.張良便去做.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經過幾番考驗,這位老人終於將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

Ⅶ 關於高尚的小故事 越短越好

越謙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爾是學識淵博的德國大哲學家,也是極謙和的人。版
對黑格爾來說權,謙和已經是一種習慣。有次朋友聚會,一位朋友問他:「您一貫謙和的習慣是怎麼養成的呢?」
他講了一件事:有一天上午,父親邀他一同到林間漫步,他答應了。父親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問黑格爾:「孩子,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能聽到什麼聲音?」
他聽了一會兒,回答道:「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對,是一輛空馬車。」
黑格爾驚訝地問父親:「我們都沒看見,您怎麼知道是一輛空馬車呢?」
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因為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從此以後,黑格爾將父親的話牢記在心。每當要出現打斷別人說話苗頭的時候,每當要出現自以為是、貶低別人苗頭的時候,他都會想到父親的提醒:「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Ⅷ 高尚的非常簡短的小故事

張良拾鞋.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在專鎮東石橋上遇到位屬白發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又讓他幫著穿上.張良便去做.張良的恭敬從命,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經過幾番考驗,這位老人終於將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張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