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好家風的古代故事300字
1. 家風故事300字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家風家訓小故事【2】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每到節日,農閑時節,村裡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
2. 家風小故事 300字左右(四)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專,指吃苦耐勞、勤儉屬朴實,從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3. 古代好家風故事 戚繼光
戚繼光訓練猴子使用火器,觀看將士操練,偷襲倭寇,大獲全勝版。
一日深夜,戚繼光正在帥權帳內秉燭釋讀兵書,忽聽帳外人聲沸噪,忙沖出帳外查問,軍校們怯怯回話,說是一面軍中指揮作戰的大皮鼓被偷盜。戚將軍怒按劍柄,正欲治罪屬下。忽有隆隆鼓聲傳入耳際,借著月光,循聲望去,依稀可辨不遠處的山坡上,一老猴王正有板有眼地擂著大皮鼓,而一群猴子、猴孫們則學著戚家軍白天在野外演練排陣的架勢。戚帥計上心來。次日將士們遵命捕捉了許多山猴置於籠內,並安放在校場邊,讓猴子天天觀看將士們操練,同時賜予猴子們優厚的待遇。戚帥又遣調馴猴人訓練猴子和使用發射火器。數月,一支令行禁止的猴軍誕生了。倭寇再次來犯,戚帥把軍隊埋伏於山林中,把火器分發給猴兵,正當倭寇在山谷中安營紮寨,埋鍋造飯不及半熟之時,指揮的軍鼓響起,猴兵紛紛串入敵營,放起火來,敵陣中火燒連營,倭寇紛紛抱頭鼠竄。戚帥揮軍掩殺,不足半個時辰,全殲倭寇。
4. 家庭的好家風故事 300到400字左右
今天媽媽要我完成一篇日記,可是我就是不知道寫什麼好,媽媽提示我說,現在都在關注』『家風「這個問題呀!哦!明白了。
在我還不懂事的時候,一直抱怨媽媽對我太嚴厲,心裡總是有些難受。現在我長大了懂事了,覺得媽媽這樣做並沒有錯啊,比如媽媽告訴我做人的規矩道理,要尊老愛幼,互相幫助,懂得謙讓,不過份計較個人得失,在同學面前物資方面不能有攀比行為,生活習慣非常重要,還說生活習慣於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我聽得最多了,要我在生活方面做一個勤儉樸素的人。
「家風」確實很重要,要以做個好心人的准則牢記在心,做一個對社會有所用的人,我還真得感謝我的爸爸媽媽耐心地教育了我這些優良的美德,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優秀,我一定會努力加油!
5. 家風小故事300字左右(四)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內朴實,從容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6. 家風故事 小學 300字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朴實,從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7. 我的家風故事300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裡,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於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滑鼠,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後還會向爸爸請教電腦問題。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成了好習慣。
崇尚家風美德,才能塑造良好的品格!
望採納謝謝
8. 優秀家訓家規和家風故事的作文300字左右
有一句話是這么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專規矩,規則,做法,否則便屬無法成功或常常出錯。這里的規矩便是家風,家訓了。
在我們的祖國,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風,家訓。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說到底,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哦!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家訓是指家長教誨子孫持家治學,立身處世的話。尊老愛幼,友好鄉鄰,是我的家風,敬老是尊敬老人,愛幼是愛護比自己幼小的兒童。友好鄉鄰是對待鄰居要友好,鄰居之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好的家風,培育出國之棟梁,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家風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個滴做起,慢慢培養,會成為習慣,到那時,家風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麼不好的家風,就只會讓我們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誠實守信,勤勞節儉,是我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是說出的話一定要做到,勤勞節儉是熱愛勞動,節約,不浪費。從孔子對兒子的家訓,到諸葛亮的家訓幾乎每個古代家庭都有家訓。准確的說是,沒有好的家風家訓就沒有那些歷史名人,人們會沒有規矩地做事。
9. 家風小故事300字
良好家風的是我們創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
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雖然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形成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為我的獨闖世界指引方向。
小時候家裡很窮,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裡,一家人卻有著太多的快樂和幸福。
父親淳樸勤勞,愛看書,閑暇之餘會給我們講故事。
母親忠厚善良,勤儉節約,喜歡唱歌,偶爾也會唱給我們聽。
那時候,我們家破落的院子里,時常飄出歡歌笑語,讓艱苦的歲月也變得歡快無比。
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會說:「堅持就是勝利!」;父親每每都會表現出男子氣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們兄妹五人,三個大學生,這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所經受的經濟困難可想而知。
現在回望,匆匆那些年,所有困頓窘迫竟沒有一絲印象,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留下只有一家人積極陽光笑臉和團結奮進美好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