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紀律的小故事300

關於紀律的小故事300

發布時間: 2021-02-07 19:42:46

① 關於紀律的故事

我們生活在這個抄社會,不可以沒有自由也不可以沒有紀律。自由和紀律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自由是在紀律約束下的自由,紀律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但沒有這種強制性,自由也就無法實現。試想如果每個人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那麼學習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個人的自由保障還能得到保障嗎?當然,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自由只有在紀律的框架內,遵守相應的游戲規則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另外從另一個角度講,紀律只是約束違反紀律的人和行為,只要不違反紀律每個人都會有充分的自由。

在強調紀律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偏廢自由的重要性。學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代、朝氣蓬勃,如果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處都是條條框框,必然會壓抑學生的個性,不利於青年人敢想、敢說、敢幹、敢闖特長的發揮,如果年輕人個個呆若木雞的小老頭,也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總之,自由和紀律缺一不可,沒有先後和輕重之分。兩者的有機結合最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② 關於自律的故事,300字左右

後漢復會稽太守劉寵離任時,所屬山陰縣制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錢相贈,劉婉言拒絕。最終因盛情難卻,只好接受一錢。當時人贊譽劉寵為「一錢太守」。

范景文歷任明朝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要職。位尊權大。親朋好友紛紛登門相求,他在大門口張貼「不受囑,不受饋」六個大字,廣為告知。從此百姓便稱他為「二不尚書」。

清朝江寧巡撫唐斌,安於清貧,一日三餐,常用豆腐湯佐食,百姓送他「三湯巡撫」的雅號。

後漢東萊太守楊震經過管轄地昌邑縣時,縣令王密送去十金,並說「暮夜無知者」。楊震堅決拒受,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人們因此稱他「四知太守」。

三國時期魏國壽春縣令時苗,出入坐黃牛車。他離任時,將黃牛生下的一頭牛犢留下,說牛犢是他在任時生下的,不應該帶走。人們因此稱他為「留犢太守」

後漢南陽太守羊續愛吃鮮魚。有個府丞聽說後,送去兩條大鯉魚,羊續不肯接受。但那府丞老於世故,不言不語地走開了,羊續只好將鯉魚掛在門前,已警戒那些來送禮的人。因此人么稱羊續為「懸魚太守」。

③ 小學生關於紀律的作文300字。

一個班級,紀律好,則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地上去,相反,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不良風氣的逐日影響下,則精神萎靡不振,成績每況愈下。由此可見,如何規范班級紀律,對一個班主任來說是多麼重要的。
很欣賞這樣一段話:班主任不在,班級紀律也好,是個出色的班主任
班主任在,班級紀律好,頂多算是一個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在,班級紀律也不好,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班主任
每天,按照工作習慣,我對學生早讀情況督察之後,然後詢問值日班長反饋紀律情況,
說心裡話,每天的心理都是矛盾的,既希望班裡情況良好,每一位學生都能認真學習,但是又希望能夠發現一些問題,以免一些問題被隱蔽而不被發現,造成班級管理的漏空。
我就班級管理上談兩點心得:
一、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尤其是好的習慣。
1.從「小處」抓起。著重規范學生的 「小」細節,如隨地亂丟東西,吃零食等方面,值日班長全權負責,及時獎懲,獎罰分明。
2.從「三個課前」抓起。早自習、午自習及下午自習課,要求學生提前到教室,不準亂跑;在教室不準吵鬧、喧嘩、走動。
3.做通學生思想工作。作為老師,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不是不能處罰學生,但罰了以後,應該疏通學生的思想,讓他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並讓他逐漸有這么一個認識,即做錯了事,你就該負責。
二、建立嚴明的獎懲制度
嚴格的紀律才能訓練出戰無不勝的軍隊。同樣,嚴明的獎懲制度也能培養出一個紀律良好的班級。我常跟學生聊天,談到我很嚴厲時,我開玩笑的說「嚴師出高徒」其實孩子們很懂事,很多道理都明白,需要的是我們的耐心,他會知道嚴格管他對他有好處。
三、了解班級動態,防患於未然
這個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一對懂得傾聽的耳朵,一個善於分析問題的頭腦,於細微處洞察班級的變化,在問題未出現前,注意預防。如前所述,抓課前,除了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外,還可以減少了學生之間的摩擦,最大限度地防止打架等事件的發生。

④ 廉政小故事,300字以內

公儀休是戰國抄初期魯國宰襲相,他堅持奉職循理,以德治國,始終不變,使朝廷大小官員自守清正,既不與百姓爭利,也不妄取小惠。
公儀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別喜歡吃魚。宰相愛吃魚,自然就有人主動給他送魚。一天,有一送魚者帶著一筐上等新鮮魚,給公儀休送來。但他堅辭不受。送魚者大為不解地問:「聽說宰相喜歡吃魚,特意給您送來,不知為什麼您又不收呢?」公儀休笑了笑,對送魚者說:「正是因為我特別愛吃魚,所以我才堅決拒絕接受任何人饋送的魚。道理很簡單,我身為宰相,而宰相的俸祿足夠我自己買魚的開銷,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別人的魚而被罷免官職,那誰還給我送魚呢?這就是我不受魚的原由啊!」

⑤ 關於紀律的作文300字左右

關於紀律的作文300字左右
有獎勵寫回答共4個回答
1..
聊聊關注成為第12位粉絲
遵守課堂紀律從我做起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班集體沒有紀律,那老師就無法講課,同學們也就無法聽講。一個紀律制定出來沒有人來遵守是沒有用的。
在今天的課堂上,有的同學不守紀律,老師講課他不認真聽,做小動作亂說話,他自己不聽課還影響別人,使老師的課無法講下去。因此,我們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都要有紀律性,要學會約束自己,要為不遵守紀律的行為負責。上課時不說話,管住自己的小嘴巴,不左顧右盼,不和前後左右同學說話,不做小動作,這樣才能保證聽課質量,聽懂老師講課的內容,做作業就會很容易,學習就會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我要做到上課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不影響課堂秩序。人們常說:「遵守紀律從小事做起。」我覺得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一個人如果連上課都不遵守紀律,很輕松。那些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的同學,自己學不好還影響他人學習,老師不喜歡,同學們也很討厭這種情況

⑥ 廉政小故事200~300字左右

古代廉潔小故事1: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回一罐腌制好的魚。答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古代廉潔小故事2: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古代廉潔小故事3: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⑦ 自由與紀律的小故事

1.一個人問牧師:「我做禱告時能抽煙嗎?」牧師說:「不可以」
他又專問:「我抽煙時能做禱告屬嗎?」牧師說:「行!」
2.風箏和人手裡的線也有這種關系,風箏能不能飛起來,能飛多高,風箏的自由總是有限的,如果它完全脫離了與風箏線的依存關系,過度自由帶來的結果就是毀滅;反之,人如果把線拉的很緊,只收不放,只緊不松,風箏永遠也飛不起來。
3.有水就有岸,岸阻礙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濫成災;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導,卻排斥岸的惡意圍困。

⑧ 關於遵守約定的名人的小故事300字

1、《按次序理發》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內兩個理發師容,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2、《這個戰士應該表揚的》
有一次,劉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陣地,想進去看看。站崗的戰士不讓進。隨行人員上前對戰士說:「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陣地。」戰士認真地說:「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少奇同志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回去吧!」說著就往回走。一邊走一邊告訴隨行人員:「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後來部隊領導知道了,要批評那個戰士,少奇同志再次讓工作人員轉告部隊領導:「這個戰士認真執行規定製度,不但不應批評,還應該表揚.」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