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良心的短故事
『壹』 關於勤儉的小故事
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裡就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 「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貳』 關於勤儉節約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1、毛澤東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2、趙匡胤
趙匡胤教女儉朴 "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可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朴,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朴。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好處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4、比爾·蓋茨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開車去希爾頓飯店。到了飯店前,發現停了很多車,車位很緊張,而旁邊的貴賓車位卻空著不少。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那兒。 「噢,這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蓋茨說。「我來付。」朋友堅持道。
「這可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 在蓋茨的堅持下,他們最終還是找了個普通車位。 蓋茨最討厭物不等值,對應花的錢,他從不小氣,看看他這些年為慈善機構捐款的數字就知道了。
5、蘇軾之房梁掛錢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6、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准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之後,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這天出嫁,怎樣一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
僕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准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7、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朴,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裡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日子啊。
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期望把家裡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
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裡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透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並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薦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裡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叄』 收集關於善良的小故事
故事1
有一個富有的老人,他喜歡無所保留地施捨幫助窮人,他積累了很多福德以至於震動了上天,天神怕他的福德超過了自己,就下界去到了老人身邊說:「大爺呀,你知不知道你施捨窮人是要下地獄受折磨的嗎?趕緊停下吧!不信你看看!」說完就示現了地獄的恐怖景象,並問了地獄中受苦的眾生:「你們為什麼下了地獄?」天神和他們串通好了,所以地獄眾生都信誓旦旦地說:「我們是因為總做好事下地獄的!」老大爺卻說:「我為大家做好事,我很快樂!下地獄就下吧,看著這么多人受了我的幫助,我很滿足!」天神聽了很慚愧,說明了真實意圖並讓老人積累更多福德好升天界做天王。
如果明知道你行善後並不會好心有好報,你會堅持嗎?如果會的話,第一條你是做到了。
故事2
公交車上,一個小女孩給一個老大爺讓座,老大爺和他的女兒很尷尬,老大爺的女兒使勁給老大爺使眼色,可老大爺還是說了聲謝謝坐下了。過了會,小女孩高高興興地下車了,可她沒有注意到老大爺一直咬緊牙關。老大爺和他的女兒下車後,女兒抱怨道:「爸,你明知道自己屁股受傷了為什麼還要坐下呀!」老大爺說:「我不想讓善良的人失望。」
如果你身邊的人對你的善舉適得其反,你會怎樣做?
故事3
有個年輕人信佛了,天天尋師求道但不務正業,讓關心他的母親傷透了心,可年輕人置若罔聞。一天,他聽說某某山上有名僧,就不遠千里求法去了。高僧見了他,說:「若你碰到有穿鞋穿反的人,加以供養,必能成就!」年輕人聽了後高興地走了。他苦苦尋找,可毫無線索,當他心灰意冷地回家時,他的母親見到遊子歸來時立馬迎接,連穿鞋都不顧正反了。年輕人恍然大悟。
你是如何對待身邊默默關心你的人的?好好想想。
故事4
有一個村子,村中有條路是那個地區來來往往車隊行駛的必經之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們也開始了設路障後打劫車隊的勾當,打劫後村民一鬨而散,所以政府也毫無辦法。一天一個年輕司機載著很多白色的化學葯品路過,他自然也被搶了。村民們沒有文化看不懂化學葯品的名稱,認為那是麵粉。當年輕司機知道村民的意圖後,說:「那些東西給你們我認了,可這東西千萬別吃!吃了會中毒的!」村民們不信,後來年輕人急了,給村民們磕了頭,求他們東西可以給他們,可千萬別吃。村民們猶豫了,他們把那東西餵了雞,雞一會就死了。村民們很慚愧,放了年輕人並還了所有的化學葯品。從此,他們再也沒做過打劫的勾當。
對待對你有惡意的人,你能保持你的善良嗎?
故事5
大冬天也不能阻擋人們讀書的熱情,在浮躁的都市裡實屬不易。圖書館看書的人很多,圖書館內有暖氣,外邊的積雪很多,看書的人們來來往往,鞋底帶進圖書館很多雪,這可苦壞了清潔工,她來來回回地拖地,累得氣喘吁吁,可穿戴得體的讀者們沉浸在書的樂趣中無暇顧及。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換水工來換水了,她看見了正在休息的清潔工,他們對視了一眼,換水工沒進來,清潔工鬆了口氣。過了會,換水工進來了,當清潔工拿著拖布准備清掃時,她看見換水工的腳上綁了兩個塑料袋,她的眼睛濕潤了。
你對於在你身邊默默奉獻的人是什麼態度?或者說你注意過他們嗎?
故事6
美國的一個小鎮上一個年輕人殉情自殺了,這在信仰天主教的居民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他們認為自殺是有罪的,從此那個家庭不會有好的名聲,也不會有好男孩青睞這個家庭的女孩,或者好女孩青睞這個家庭的男孩。過了會警察來了,他們走訪現場,詢問死者家人後得知這個年輕人把他心儀女孩送給他的項鏈當了定情信物,死者生前隨時帶著。沒多一會,警長大聲宣布:「這是他殺!不是自殺!死者隨時帶著的項鏈沒了,兇手一定是為財殺人的,後將死者偽裝為自殺!」大家都說有道理,鎮上的人們也開始紛紛安慰這個家庭。但他們沒人注意到警長兜里那個自殺年輕人的項鏈。
『肆』 有關良知的名人故事
牛頓勤奮學習的故事 牛頓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回等。答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伍』 一個關於喚醒良心的故事
女孩子說天氣這么冷,你要多穿點衣服,哥,我愛你。
掛斷電話,那個匪哭了,放在方向盤的手一直在顫抖,然後叫女孩子快走,叫了兩 次,還說要不走的話,他可能就會後悔。女孩子跑走後,這個匪就開槍自殺了
『陸』 有關良心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賭徒。他天天泡在賭場里和別人賭博。終於有一天,他輸的傾家盪產,再專也沒有資本去和屬別人賭了。可是,他還想賭!賭場里的人跟他說,要賭也可以,拿**的心來賭!於是他跑回了家,對娘說,娘啊,我輸的一無所有了,可是我不甘心啊,讓我拿你的心去和別人賭吧!娘聽了,老淚縱橫,她揮了揮手,兒啊,如果用娘的心能換你回頭,那你就拿去吧…!兒子真的將娘的心挖了出來,他捧著娘的心向賭場跑去,腳下的一塊石頭把他絆倒了,娘的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這時,娘的心說話了:「兒啊,摔疼了嗎……」
『柒』 誰知道關於「良心」的歷史小故事
有人說:「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細細體味這句話,確實如此,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枕著這個溫柔的枕頭,我們得以安然入眠。
『捌』 求一篇關於法律與良心的絕對真實的短故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法律是公共良心的底線,但由於法律的程序性和原則性,個體良心有時候做好事也會不小心觸犯法律,這個時候在西方國家是通過陪審團來解決這樣的矛盾(也就是判例)。但在我國,人民陪審員的在合議庭中的作用不是很明顯,更多的是依靠審判委員會或者是上級法院來解決,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比如政治影響、社會影響等等,所以老師的話在中國特色法律體系裡有一定道理的。但法律歸根到底是應該講良心的,如果把法律看成紀律的社會,法院就變成機械性判案的工具,失去了它追求公平、正義的真正意義,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值得個人去追求法律,通過廣大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讓我國的法律變得更加成熟、完善和人性。
下面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共分享。
這個故事發生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的德國。1991年9月,統一後的柏林法庭上,舉世矚目的柏林圍牆守衛案將要開庭宣判。這次接受審判的是4個年輕人,30歲都不到,他們曾經是柏林牆的東德守衛。
兩年前一個冬夜裡,剛滿20歲的克利斯和一個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牆企圖逃向自由。幾聲槍聲響,一顆子彈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腳踝被另一顆子彈擊中。克利斯很快就斷了氣。他不知道,他是這堵牆下最後一個遇難者。那個射殺他的東德衛兵,叫英格·亨里奇。當然他也絕沒想到,短短九個月之後,圍牆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最終會站在法庭上因為殺人罪而接受審判。
柏林法庭最終的判決是:判處開槍射殺克利斯的衛兵英格·亨里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釋。他的律師辯稱,他們僅僅是執行命令的人,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罪不在己。法官當庭指出:「東德的法律要你殺人,可是你明明知道這些唾棄XX而逃亡的人是無辜的,明知他無辜而殺他,就是有罪。作為警察,不執行上級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準是無罪的。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此時此刻,你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權,這是你應主動承擔的良心義務。
『玖』 關於古代誠信的小故事 越短 越好急
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專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屬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拾』 關於良知的故事
一:
山間公路上三名持槍歹徙居然盯上 漂亮的女司機,強迫中巴停下,要帶女司機下車去「玩玩」,女司機情急呼救,全車乘客噤若寒蟬。
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應聲奮起,卻被打傷在地。男子氣極.奮起大呼全車人制止暴行,卻無人響應.任憑女司機被拖至山林草叢。半個時辰後,三歹徒與衣衫不整的女司機歸來。車又將行.女司機要破打傷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車。 男子不肯,倔持起來。「喂,你下車吧,
我的車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說:「你這人怎麼不講道理,我想救你還錯嗎?」「你救我?你救我什麼了?」女司機矢口否認,引得幾個乘客竊笑。中年男子氣極,恨自已身無大俠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該得此亡被驅逐下車的結果呀,他堅決不下。「再說我買票了,我有權坐車!」女司機揚起臉無情地說:「不下車,我就不開。」 沒想到的是,滿車剛才還對暴行熟視無睹的乘客們.卻卻如剛剛睡醒般,齊心協力地勸那男子下車:「你快下去吧,我們還有事呢,耽擱不 起!」有幾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這中年男子下車,使人想起莫泊桑筆 下《羊脂球》.里的情節。三個歹徒咧著嘴笑.得意地笑了。其中有個黑皮無賴毫不知恥地說:「 哥們把她玩恣了!」另外兩個歹徒也胡言亂語:「她是我對象,關你屁事!」一場爭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從車窗扔出,他隨後被推搡而下。 汽車又平穩地行駛在山路上,女司機掠了一下頭發,按響了錄音機。車快到山頂,拐過彎去就要下山了,車左側是劈山開的路,右側是百丈懸崖。汽車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機臉上十分平靜,雙手緊握著
方向盤,眼睛裡淌出晶瑩的淚水。一歹徒似乎覺察到了什麼,說:「慢點開,慢點開, 你他媽的想干什麼?」女司機並不說話,車速越來越快。歹徒企圖撲上去搶方向盤,汽車
卻像離弦的箭向懸崖沖去......
第二天,當地報紙報道:伏虎山區昨日發生慘禍,一中巴摔下山崖。車上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半路被趕下車的中年人看到報紙
哭了。誰也不知道他哭什麼,為什麼哭。
二:
兒子拉著媽媽的手問:媽媽,人死了,會進天堂嗎?
媽媽想了想回答:傳說中有天堂和地獄之分,有的人可以進天堂,有的人只能進地獄。
兒子:媽媽天堂什麼樣啊?
媽媽: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吧!也是人們嚮往的美好的地方。
兒子:媽媽,我死了能進天堂嗎?
媽媽:凡是好人、善良的人都可以進天堂,那些壞人就只能進可怕的地獄,你從現在開始就做一個好孩子,而且一輩子要做好事的話,就會進天堂的。
兒子:哦,我知道了,我一輩子做好事就可以進天堂了,(兒子開始高興了)然後又問媽媽你會進天堂嗎?
媽媽:媽媽也從現在努力做一輩子好事,爭取進天堂,好吧?!
兒子:你是不是比我先進天堂呀?
媽媽:是呀!
兒子:你比我早進天堂,等我進去的時候,都很長時間了,媽媽你還會認出我嗎?(兒子的眼睛紅了)
媽媽的眼淚一下涌了出來,悄悄拭去淚痕,蹲下抱了抱兒子,說:會呀!
兒子:你怎麼能認出我呢?
媽媽:因為你是媽媽的兒子,媽媽對你的愛還有你對媽媽的愛是一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讓我們相互能夠認出對方呀。
兒子:哦,這種神奇的力量能讓我們認出來。(兒子的小臉不再凝重了,好象有點放心了)
媽媽:傳說中還有輪回,人死了以後,可以再投胎從新從嬰兒開始成長,媽媽會先進入輪回,你後進入輪回。到時候可能就不是我當你的媽媽了。
兒子:(又開始緊張)不行,你還要當我的媽媽。
媽媽:那要碰不上怎麼辦?
兒子:你不是說我們有一種愛的神奇的力量可以找到對方嗎?
媽媽:哦,媽媽忘了,是的,我們可以約定到什麼地方去找對方,可以告訴對方自己的標志。
兒子:好的,那爸爸能進入天堂嗎?
媽媽:告訴爸爸,讓他也開始努力做一輩子的好人,爭取進入天堂,好嗎?
兒子:好的,我要咱們三個人在一起。
媽媽吸了吸鼻子眼眶又濕潤了。
兒子:媽媽,你哭了?
媽媽拍了拍兒子的頭:沒有!
兒子:我怎麼看見你眼睛亮晶晶的?
媽媽笑了:沒有,是風把媽媽的眼睛吹了。
說完媽媽緊握著兒子的小手,往家的方向走去
三:
從前,有一個賭徒。他天天泡在賭場里和別人賭博。終於有一天,他輸的傾家盪產,再也沒有資本去和別人賭了。可是,他還想賭!賭場里的人跟他說,要賭也可以,拿**的心來賭!於是他跑回了家,對娘說,娘啊,我輸的一無所有了,可是我不甘心啊,讓我拿你的心去和別人賭吧!娘聽了,老淚縱橫,她揮了揮手,兒啊,如果用娘的心能換你回頭,那你就拿去吧…!兒子真的將娘的心挖了出來,他捧著娘的心向賭場跑去,腳下的一塊石頭把他絆倒了,娘的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這時,娘的心說話了:「兒啊,摔疼了嗎……」
四:
〔削足之刑〕
小時候,我家隔壁住著一個老兵,他養了一隻十多歲的老狗,叫小黃,附近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它玩。有一天我經過隔壁,看到小黃躺在地上抽搐著 ?上前一看,它的四隻腳掌已被剁掉!血流滿地。我趕快回去告訴媽媽,媽媽很生氣的去罵那個老芋仔,說他沒良心,沒人性,對養了那麼多年,那麼忠心的狗,還下這樣的毒手!原來那老兵想反正這狗那麼老也快死了,不如先把它宰掉。因為狗肉要先放血再燉比較好吃,所以就把它腳給剁了,讓它血慢慢流光!我一輩子記得小黃的眼神,它哀求的看著主人,拚命掙扎想站起來,但是傷口一 碰到地就痛得倒下。它就一直看著主人,希望主人救它,目光未曾離開主人一眼。那種臨死還相信主人,哀求主人的眼神讓我永遠忘不了……。到底什麼才是人類所謂的人性與情感呢?對於這一些人,我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