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龍小故事30
⑴ 關於龍的故事(30—50字)
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龍不是被帝王們全部霸佔。在民間,龍仍然以各種方式出現。中國的各個民族幾乎都有以龍為主題的傳說和故事,人們以賽龍舟、舞龍燈來歡慶節日,以祭祀龍來祈求風調雨順,
⑵ 龍的故事30字到45字,快呀!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樑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裡的牆壁上也畫著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為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么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裡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麼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發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
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很 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東寺作畫,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後,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都稱贊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點上眼珠並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答應給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牆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點過第二條龍眼睛,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四起,雷鳴電閃,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牆壁凌空而起,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雲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 看看牆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 向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精闢的一兩句話,點明要旨,使內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一種創新,因為張僧給龍點了眼睛就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⑶ 求龍的故事30—50字
葉公好龍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叫葉公的人很喜歡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就特地下凡來看葉公。結果葉公看見真的龍卻被嚇了個半死
據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
⑷ 關於龍的神話傳說~!!~~!要簡短的。20~30字左右~!!~!~!急用!~!
小白龍的故事
泰山黑龍潭下邊有個白龍池,據說小白龍從前住在這里。有一次,玉內皇大帝叫小白龍下一場容狂風暴雨,但他不忍心毀壞老百姓的莊稼,只下了一場牛毛細雨。這下激怒了玉帝,罰他到人間做苦工。
小白龍到人間去做短工,並和一個姓崔的姑娘相愛結婚。有一年,趕上大旱,莊稼都快乾死了,小白龍偷偷地顯現龍形,幫助下了一場透雨。但它的原形還是讓人發現了。它的妻子聽到傳聞後,不相信,追問丈夫,並讓它現出原形給她看看,小白龍被逼無奈,現出原形,一下子把它的妻子嚇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小白龍為民澆地的好處,在泉邊蓋了座白龍廟。
⑸ 關於龍的小故事大全
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yáo],他的繪畫技術很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後,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都稱贊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上眼珠並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答應給龍「點睛」,但是他為了要讓廟中留下兩條白龍,只肯為另外兩條白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牆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點過第二條龍眼睛,過了一會兒,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四起,雷鳴電閃,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牆壁凌空而起,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雲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看看牆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向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精闢的一兩句話,點明要旨,這樣的話被稱為"點睛之筆",使內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一種創新,因為張僧繇給龍點了眼睛就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⑹ 有關龍的小故事
從前有位葉公,特別喜歡龍。他屋內的梁、柱、門、窗,都請巧匠雕刻上龍紋,雪專白的牆上也請工匠畫一條條巨屬龍,甚至他家穿的衣服、蓋的被子、掛的蚊帳上也都綉上了活靈活現的金龍。
方圓幾百里都知道葉公好龍。天上的真龍聽說以後,很受感動,親自下來探望葉公。巨龍把身子盤在葉公家客堂的柱子上,尾巴拖在方磚地上,頭從窗戶里伸進了葉公的書房。葉公一見真龍,登時嚇得面色蒼白,轉身逃跑了。
葉公好龍
⑺ 關於龍的小故事,短一點,50字以內,越短越好!越短越好!越短越好!越短越好!越短越好!越短越好!
據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
⑻ 關於龍的小故事,不要太長
據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
⑼ 關於龍的故事50字,快!!!!!!
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
據傳,古時候森林裡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兇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 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採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只「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裡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 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 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里,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 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游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