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魯迅的幽默故事100字

關於魯迅的幽默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08 21:58:19

⑴ 關於魯迅的幽默小故事

1、魯迅去理發店,當時他穿得很寒酸。理發師看他一身窮酸,就對他很冷漠,理頭的時候也只是隨便糊弄下完事,但沒想到魯迅很大方的順手付了許多錢(大概是理發費用的幾十倍)。後來魯迅又去那家店理發,理發師對他恭恭敬敬,客客氣氣,一絲不苟的給他理發,理完發魯迅只給了他正常的費用,理發師有些詫異,心想不是挺闊的么?怎麼今天沒小費啊?魯迅察覺到,對他說:「上回你給我胡亂理發,我就給你胡亂付錢;今天你給我好好理發,我就給你好好付錢。」

2、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3、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乾凈。他自己還准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一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借給人家。

4、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一一發射。

⑵ 關於魯迅幽默風趣的故事(兩個)

我只知道一來個,請允源許我只講一個。
由此魯迅去理發店,當時他穿得很寒酸。理發師看他一身窮酸,就對他很冷漠,理頭的時候也只是隨便糊弄下完事,但沒想到魯迅很大方的順手付了許多錢(大概是理發費用的幾十倍)。後來魯迅又去那家店理發,理發師對他恭恭敬敬,客客氣氣,一絲不苟的給他理發,理完發魯迅只給了他正常的費用,理發師有些詫異,心想不是挺闊的么?怎麼今天沒小費啊?魯迅察覺到,對他說:「上回你給我胡亂理發,我就給你胡亂付錢;今天你給我好好理發,我就給你好好付錢。」

⑶ 關於魯迅的趣味故事

1934年,國民黨北平市長衰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魯迅先生聽到這件事,對幾個青年朋友說:「男女不準同學、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氣,淆亂乾坤,豈非比同學同泳更嚴重! 袁良市長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後男女出門,各戴一個防毒面具。既免空氣流通,又不拋頭露面。這樣;每個都是,喏!喏! ……」 說著,魯迅先生把頭微微後仰,用手模擬著防毒面具的管子…… 大家被魯迅先生的言談動作逗得哈哈大笑。

1934年,《人世間》雜志開辟了「作家訪問記」的專欄,並配合刊出接受采訪的作家的肖像。該雜志的編輯寫信給魯迅,要求應允前去采訪,並以書房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再拍一張魯迅與許廣平、周海嬰的合照。魯迅寫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絕: 「作家之名頗美,昔不自重,曾以為不妨濫芋其例。近來悄悄醒悟,已羞言之。頭腦里並無思想,寓中亦無書齋, 『夫人及公子』更與文壇無涉,雅命三種,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偽作家小傳」時,當羅列圖書,擺起架子,掃地歡迎也。」

上世紀二十年代,北大教授川島大部分時間用在談情說愛上,他留了個學生頭,綽號「一撮毛」。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出版後,送給川島,魯迅在扉頁上這樣寫道:請你,/從「情人的懷抱」里,/暫時伸出一隻手來,/接受這乾燥無味的《中國小說史略》。/我所敬愛的一撮毛哥哥呀

回答他懶得理發,而且往往一忙起來數月不理。朋友們開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麼還不削一削?多難看!」魯迅一本正經地說:「噢!我掏腰包,你們好看!」後來實在看不過去了,才勉強去理一回。有一次走進一家理發店,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還在理發結束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理發師一數給了三倍的錢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來理發,理發師見狀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精雕細刻」地做,滿臉寫著謙恭。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今天咋給這點? 您上回……」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處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點,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點。」理發師聽了如墜雲霧。

他的鬍子也很有個性,從日本留學回來那幾年,他的鬍子是日本式的——兩頭往上翹,看起來很滑稽,被周圍的人嘲弄,說他是崇洋媚外。魯迅煩擾得不行,乾脆把鬍子修剪成隸書的「一」字,竟然從此平安無事。

看過魯迅年輕時的照片,覺得並不是很帥,起碼和現在韓國、日本的所謂「第一美男」有段距離。但魯迅對自己卻信心有加,一次英國作家蕭伯納見到他說:都說你是中國的高爾基,但我覺得你比高爾基漂亮。聽了這樣的溢美之言,魯迅不但沒有謙卑之詞,還竟然說:「我老了會更漂亮!」這個老頭真是有意思極了。
沒想到我也為5斗米折腰了

⑷ 關於魯迅的故事的事例(100字左右)

在廈來門大學教書時,魯迅自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⑸ 「魯迅的幽默小故事100字」

1.理發故事
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2.演講軼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3.愛書情結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乾凈。他自己還准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一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借給人家。
4.標點的稿費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呵呵!
5.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6.煙罐驅貓
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一一發射。
7.戲弄特務
有一次,魯迅在上海的街頭蹓躂,身後總跟著一小特務盯梢。當然這對魯迅來說是常有的事。魯迅故意將他當成乞丐,坦然地轉過身去遞過一塊銀元:「買飯吃吧

⑹ 魯迅幽默故事,字數多

《魯迅理發
》這個故事很有趣。且有點教育意義,推薦之!
魯迅曾義無返顧地把辮子剪了專。這在屬當時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樣不可思議。但他面對嘲笑、譏諷、辱罵,依然我行我素。後來他甚至留平頭,他的發質堅硬,頭發迎風豎立,鐵刷一般,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帥呆酷斃了。
他懶得理發,而且往往一忙起來數月不理。朋友們開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麼還不削一削?多難看!「魯迅一本正經地說:」噢!我掏腰包,你們好看!」後來實在看不過去了,才勉強去理一回。
有一次走進一家理發店,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還在理發結束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過了一段時間,魯迅又來理發,理發師見狀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精雕細刻」地做,滿臉寫著謙恭,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今天咋給這點?您上回……」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你,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點。」

⑺ 關於魯迅的幽默小故事有哪些

1934年,國民黨北平市長衰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魯迅先生聽到這件事,對幾個青年朋友說:「男女不準同學、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氣,淆亂乾坤,豈非比同學同泳更嚴重! 袁良市長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後男女出門,各戴一個防毒面具。既免空氣流通,又不拋頭露面。這樣;每個都是,喏!喏! ……」 說著,魯迅先生把頭微微後仰,用手模擬著防毒面具的管子…… 大家被魯迅先生的言談動作逗得哈哈大笑。

1934年,《人世間》雜志開辟了「作家訪問記」的專欄,並配合刊出接受采訪的作家的肖像。該雜志的編輯寫信給魯迅,要求應允前去采訪,並以書房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再拍一張魯迅與許廣平、周海嬰的合照。魯迅寫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絕: 「作家之名頗美,昔不自重,曾以為不妨濫芋其例。近來悄悄醒悟,已羞言之。頭腦里並無思想,寓中亦無書齋, 『夫人及公子』更與文壇無涉,雅命三種,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偽作家小傳」時,當羅列圖書,擺起架子,掃地歡迎也。」

上世紀二十年代,北大教授川島大部分時間用在談情說愛上,他留了個學生頭,綽號「一撮毛」。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出版後,送給川島,魯迅在扉頁上這樣寫道:請你,/從「情人的懷抱」里,/暫時伸出一隻手來,/接受這乾燥無味的《中國小說史略》。/我所敬愛的一撮毛哥哥呀

魯迅的幽默
原載:《中國作家網》
上海市大江職業技術學校:孫剛

提起魯迅,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是的,魯迅在我們的心目中始終是冷竣而嚴肅的。但那決不是他的全部,魯迅還是一個全身被幽默感充斥著的人。那種幽默不是嘩眾取寵、一笑了之,而是一種從骨髓里溢露出來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和犀利深刻。所以,我們不妨說說魯迅的幽默,我想他決不比專業的幽默大家遜色。

1881年9月25日,一個娃娃誕生了,這個人就是魯迅。他的出生,在今天看來,用一個不恰當的歇後語來說是「玉皇大帝娶土地婆——驚天動地」的。因為這註定了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誕生。但他那時哪曉得這些!小時候他相當調皮活潑,他的曾祖母不苟言笑,小孩子都很怕,他卻故意從曾祖母面前走過,假裝跌跟頭倒在地上,引得老太太驚叫:「哎呀,阿寶,衣裳弄臟了!」這時他才滿意,不鬧了。12歲時被母親牽著去三味書屋,他卻扭扭捏捏,一百個不情願的小模樣,和現在的小伢子軟磨硬蹭不願上學沒個兩樣。在三味書屋也不好好讀書,只留戀紫紅的桑葚,牆邊的小蟲子和赤練蛇的故事。但他終究是聰明的,盡管貪玩,後來卻頗有建樹。倘在今天,小魯迅定會被奉為素質教育的典範加以膜拜。

魯迅是一個不太講究穿著的人。他愛穿長袍,相對他瘦弱的身材來說,似乎袍子比西裝合適。但他確實是太不修邊幅了一點,經常穿著長衫在灰塵中行走,感覺竟有點像他筆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於是便鬧出了笑話:在電梯里經常被認為是可疑人物;許多人見到他以為是有幸發現了鴉片鬼;有時去買葯,竟然連葯房裡小伙計都鄙視他;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

魯迅是義無返顧把辮子剪了的人。這在當時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樣不可思議。但他面對嘲笑、譏諷、辱罵,依然我行我素。後來他基本上留平頭(相當於現在的板寸),他的發質堅硬,根根迎風翹立,鐵刷一般,簡直酷斃帥呆了。現在的俊男靚女們熱衷的染發、燙發等等,和魯迅比可就小巫見大巫啦。

他懶得理發,而且往往一忙起來數月不理。朋友們開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麼還不削一削?多難看!」魯迅一本正經地說:「噢!我掏腰包,你們好看!」後來實在看不過去了,才勉強去理一回。有一次走進一家理發店,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還在理發結束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理發師一數給了三倍的錢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來理發,理發師見狀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精雕細刻」地做,滿臉寫著謙恭。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今天咋給這點? 您上回……」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處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點,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點。」理發師聽了如墜雲霧。

他的鬍子也很有個性,從日本留學回來那幾年,他的鬍子是日本式的——兩頭往上翹,看起來很滑稽,被周圍的人嘲弄,說他是崇洋媚外。魯迅煩擾得不行,乾脆把鬍子修剪成隸書的「一」字,竟然從此平安無事。

看過魯迅年輕時的照片,覺得並不是很帥,起碼和現在韓國、日本的所謂「第一美男」有段距離。但魯迅對自己卻信心有加,一次英國作家蕭伯納見到他說:都說你是中國的高爾基,但我覺得你比高爾基漂亮。聽了這樣的溢美之言,魯迅不但沒有謙卑之詞,還竟然說:「我老了會更漂亮!」這個老頭真是有意思極了。


魯迅有很多嗜好。比如愛給人起綽號這個從小養成的習性,至老都未能改。早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有一項功課叫「對課」,他的成績不錯,屢受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稱贊。有一回,一個同學偷看了先生的對課題目是「獨角獸」,就悄悄問他對什麼好,魯迅說:「對『四眼狗』好了。」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壽先生,先生是近視眼,正戴著眼鏡,聽了自然大怒,而他則在一旁以書遮眼,憋不住笑出聲來。魯迅的觀察力可謂尖銳,他把女生的哭狀起了個惟妙惟肖的稱呼——「四條」,因為女生一哭,眼淚、鼻涕齊下也!不是四條嗎?他在北大講課,當時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島,留了個學生頭,他便給人家起了個綽號「一撮毛」,見面時還親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真是搞笑的能手!而且他竟把愛人許廣平叫做「害馬」,甚至在給母親寫信時也派上用場,說:母親放心,害馬現在很好……

吸煙、喝酒、飲茶可謂是魯迅的「三癮」。他的煙癮一向很大,在北京的時候,他吸的總是哈德門牌的拾支裝包。他夾煙的姿勢很特別:用大拇指和四個手指拿香煙,而不是夾在食指和中指中間(竊以為有現代黑社會老大的風范)。還有一點很有趣,在人前吸煙的時候,他總是從他那件灰布棉衫里去摸出一支來吸,他似乎不喜歡將煙包先拿出來,然後再從煙包抽出一支,而再將煙包塞回袋裡去。他這脾氣,一直到了上海,仍沒有改過。不曉得是怕麻煩呢,抑或怕人家看見他所吸的煙低劣,覺得沒面子?

除了三癮之外,他還喜歡吃糕餅糖果等甜食,這是在日本留學時養成的習慣。有一回,人家送了柿餅給他,他喜歡得不行,藏起來自己偷偷享用,還捨不得給別人吃呢!只有在女士來做客時,才「大方」地拿出來,因為女士們胃口小,只能吃個一兩片而已!他還能吃辣椒。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有一次他期末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發給他一枚金質獎章,魯迅沒有把獎章作為自我炫耀的標牌,卻懂得實惠,跑到鼓樓街把它賣了,買一大串紅辣椒回來。每讀書至夜深人靜、天寒人困之時,就摘下一隻辣椒來,分成幾截,放進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噓唏不已。只覺周身發暖,睡意頓消,於是捧書再讀。現在看來除了可笑之外,也生出幾分感動。 他的胃口很特別,喜食蛇肉、龍虱、梅乾菜。而且從不吝惜money,經常請友人吃飯,且不看菜單一口氣就能點出「木樨肉」、「酸辣肚絲」、「炸核桃腰」、「三鮮鐵鍋蛋」、「糖醋軟溜鯉魚陪面」等好幾道菜來!

他愛看電影,幾乎可從影迷升格為影狂。魯迅到43歲時才首次觀看影片,但一看而不可收。魯迅後期(46-55歲)在上海生活的9年內,共觀看電影142場。其中1934年37場,1935年36場,1936年秋季病危前19場。這三年平均起來幾乎每周一場。好電影不輕易錯過,甚至一看再看;而且大都是率領家小、呼親喚友,數人驅車同去!有趣的是,在國外引進的電影裡面,他最愛看的是大自然叢林草莽的野獸影片(相當於近來的「動物世界」。魯迅今若健在,定是趙忠詳的fan)。

魯迅還喜歡習武,他曾在留學日本時學過柔道,回國後在紹興府中學堂執教。一次夜行,經過一處荒涼的墳地,忽見一慘白形同鬼魅的東西在前擋道,魯迅趕前去飛起一腳,直踢得那傢伙蹌踉倒地,抱頭鼠竄,原來是一個裝神弄鬼的盜墓賊。魯迅雖瘦削,但功力略見一斑。


生活中的魯迅,幽默、風趣,幽默中又帶著一種大氣、智慧、樂觀和風度。有一次他的侄女問他:「你的鼻子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點,扁一點呢?」魯迅笑了笑:「我原來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樣高,可是我住的環境比較黑暗,到處碰壁,所以額頭、鼻子都碰矮了!」

廣州一些進步青年創辦「南中國」文學社,怕刊物第一期銷路不好,希望魯迅給創刊號撰稿。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要刊物銷路好很容易,你們可以寫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名流免不了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在北京女師大任教時,一次一個學生未經家長允許,和別校一男生去逛公園。她父母發現後,跑到學校大吵大鬧,咒罵校方管教不嚴.封建死板的校長也像潑婦一樣斥責女學生「太不像話了」。魯迅先生正好經過那裡,得知原委後詼諧地說:「現在風和日麗,有兩位青年一塊逛公園,有何不好?那些公園年青人都不準去逛,非得成了老頭子老太婆才能去逛嗎?!」

魯迅家裡有兩個保姆,不知何故,經常發生口角。他受不了整天的吵鬧,竟病倒了。隔壁一個小姑娘問道:「大先生,你為什麼不喝止她們?」魯迅微笑著說:「她們鬧口角是因為彼此心裡都有氣,即使暫時壓下去了,心裡那股氣也是壓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與其三個人或兩個人失眠,還不如讓我一個人失眠算了。」

他說話向來無所顧忌,敢想敢說。比如他對人們遮遮掩掩的「性」發表看法:食慾是保存自己,保存現在的事;性慾是保存後裔,保存永久的事。飲食並非罪惡,並非不凈;性交也就並非罪惡,並非不凈。可惜的是中國的舊見解,竟與這道理完全相反。直到生了孩子,還是躲躲閃閃,惟獨對孩子威嚴十足。這種行徑,簡直和偷了錢發跡的財主不相上下!他為了說明看人不能片面,風趣地說:英雄是厲害的,但不能因為英雄也性交,就稱得上「性交大師」!

魯迅雖然胸襟寬廣,但決不適用於對待醜陋的社會現象上。一切假惡丑的東西在魯迅面前都無以遁形。一次,國民黨的一個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學同泳。魯迅看不慣:「同學同泳,偶爾皮肉相觸,有礙男女大防。不過禁止以後,男女還是同吸著天地間的空氣。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呼出來,被那個女人的鼻孔吸進去,又從那個女人的鼻孔呼出來,被另一個男人的鼻孔吸進去,簡直淆亂乾坤。還不如下一道命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氣流通,又防拋頭露面!」說著還模擬戴著防毒面具走路狀。聽講的人笑得前仰後合。

魯迅對腐朽文人向來是不留情面的,這是個不怕得罪人的怪人。似乎整個文化界知識界都是他的前世冤家。徐志摩、胡適、郭沫若、林語堂、梁實秋、成仿吾等都曾經受過魯迅的唾沫的「侵害」,常過罵的滋味;就連與文學不怎麼搭界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竟也和他打過筆墨官!看來魯迅真是汲取了孫中山「博愛」的精髓。

⑻ 魯迅的故事,100字左右,快

魯迅的小故事:

1、魯迅對業師的故事

魯迅少時,就讀於紹興東昌場口的「三味書屋」。有一天,壽鏡吾先生出了個三字對:「獨角獸」。有的學生對「兩頭蛇」,有的學生對「九頭鳥」,還有的對「八腳蟲」、「四眼狗」,等等。壽先生問魯迅,魯迅在《爾雅》中記起了「比目魚」,便站起來對道:「比目魚」。壽先生連連點頭贊好。

獨角獸的「獨」字不是數量詞,但有單、一的意思;比目魚的「比」也不是數量詞,但有雙的意思。這兩個字對得很准。同時,獨角獸是麒麟,乃天上之祥物;而比目魚是海中之品,意義相對應。況且詞性平仄都很工整,是副好對。

2、棄文從醫的故事

一天,在上課時,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即將被手持鋼到刀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中國人,個個無動於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兩道威嚴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心裡像大海一樣洶涌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中國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

3、標點的稿費的故事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

4、理發的故事

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就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而在理發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發師——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出細活」地理發。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

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5、辣椒驅寒的故事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⑼ 魯迅的小故事 100字左右

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
一天,在上課時,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即將被手持鋼到刀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中國人,個個無動於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兩道威嚴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裡像大海一樣洶涌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中國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
從此,魯迅把文學作為自己的目標,用手中的筆做武器,寫出了《吶喊》、《狂人日記》等許多作品,向黑暗的舊社會發起了挑戰,喚醒了數以萬記的中華兒女,起來同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夜以繼日地寫作。

⑽ 魯迅先生的幽默故事

一天,魯迅對他的病人說:「你在背和膝蓋是怎麼受的傷?」病人說:「我剛從狗洞鑽回過去時受的傷」魯答迅說:「你為何要去鑽狗洞呢?」病人說:「因為我是中國人,鑽過去能有一元大洋」。魯迅重重地摔掉了葯箱,長嘆道;「國人之病不在身而在心」!於是棄醫從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