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列寧的故事有哪些
❶ 關於列寧的故事還知道哪些,請簡單寫一寫
《認真學習》、《誠實的孩子》、《蜜蜂引路》、《列寧怎樣作文》、《列寧和衛兵》和《列寧參加義務勞動》.
1978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學校課本小學《語文》第七冊第4課是《綠色的辦公室》,我沒學過.二年級時的基礎訓練里還有一篇文章,講到列寧在獄中把麵包捏成墨水瓶,曾經作為後來課本里的正式課文,題目是《四個墨水瓶》.
近年來的小學《語文》課本上有《登山》和《三隻灰雀》,是列寧的故事.
認真學習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第2冊)
誠實的孩子
列寧八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去玩.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隻花瓶掉下來,打碎了.孩子們正玩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是互相追趕著.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回到家裡,列寧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愉快,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是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第3冊)
蜜蜂引路
一九二二年,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當地有一個養蜂的人,列寧常常請他來談天.
有一回,列寧想找那個人談談怎樣養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裡.列寧知道離得不太遠,就親自去找.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里有不少蜜蜂.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列寧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蜂的人.
養蜂的人看見列寧,驚訝地說:「您好,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列寧笑著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第4冊)
列寧怎樣作文
列寧在中學里學習,功課很好,各科成績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獎.他十七歲中學畢業的時候,還得了金質獎章.
老師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規定兩個星期交卷.許多同學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裡,才匆匆忙忙地寫出來.列寧不是這樣,老師指定了作文題,他當天就動手.他先擬好作文提綱,接著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紙豎著對折一下,分成兩欄,在左邊一欄里打草稿,並且根據提綱的次序在草稿上標出號碼.在右邊一欄里,寫上許多引文,或者補充許多新的內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據右邊一欄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寫在另外的紙上.最後,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謄在作文本上.
列寧打草稿用鉛筆.他把鉛筆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筆劃很細,又清楚又整齊.
那個中學的校長就是列寧的語文老師.他常常稱贊列寧的作文成績好.他對列寧的母親說,列寧作文肯用心思,考慮得很周密;寫的文章內容豐富,很明確,很簡潔. (第5冊)
列寧和衛兵
十月革命剛剛勝利,一天早晨,朝陽透過薄霧,把金色的光輝灑在高大的斯莫爾尼宮上.
人民委員會就設在斯莫爾尼宮,在門前站崗的是新戰士洛班諾夫.班長叮囑他說:「洛班諾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崗.到這里來的人很多,你的任務是檢查他們的通行證.列寧同志今天要來這里開會,你千萬不能讓壞人混進來!」
「是,班長同志.」洛班諾夫行了個軍禮,「我以革命的名義保證,一定為列寧同志站好崗!」
太陽越升越高,到斯莫爾尼宮來開會和辦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農民,還有學生.洛班諾夫認真地檢查了他們的通行證.
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來了.他一邊走,一邊在考慮什麼問題.
「同志,您的通行證?」洛班諾夫攔住了他.
「噢,通行證,我就拿.」列寧急忙把手伸進衣兜里拿通行證.
一位來開會的同志看到洛班諾夫攔住了列寧查通行證,就生氣地嚷起來:「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寧!」
「對不起.」洛班諾夫嚴肅地說,「我沒見過列寧.沒有通行證,誰也不能進去!」
列寧把通行證交給洛班諾夫.洛班諾夫接過來一看,果然是列寧同志.他非常不安,舉手行禮說:「列寧同志,請原諒,我耽誤了您的時間.」
列寧握住這位年輕戰士的手,高興地說:「你做得很對,小夥子!你對工作很負責任,謝謝!」
他又回過頭來對旁邊那位同志說:「你不該責備他.我們就需要這樣認真負責的好戰士.革命紀律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第6冊)
列寧參加義務勞動
一九一九年可真是個艱苦的年頭啊!
那時候,誰要是坐過火車,他准看見鐵路沿線有些地方,堆滿了被炮火轟壞的火車頭,這兒一大堆,那兒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有些還翻了個身,車輪子朝了天.
鐵路上轟壞的火車頭,河流上破壞的橋梁,城市裡燒塌的房屋:所有這一切都得重新建設.
就在這時候,一個偉大的運動展開了:義務勞動.蘇維埃人民為了建設祖國,打擊敵人,在下班以後,或者在放假的日子,大夥兒集合起來,做不拿報酬的工作.
這個運動是喀山鐵路工人帶的頭.每逢星期六,他們就到鐵路沿線,清理火車頭和車廂,揀出完好的零件,卸下車上裝著的煤和木頭.他們干這工作,全是自覺自願的.他們給國家清理出一大批財物來,可是誰也不拿一點什麼報酬.
別的鐵路和許多工廠的工人紛紛起來響應,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大夥兒就來參加義務勞動.這個運動很快地推向了全國.因為喀山鐵路工人的義務勞動是每逢星期六乾的,所以蘇維埃人民集體參加義務勞動的日子就叫「星期六義務勞動日」.
列寧贊揚這種主人翁的工作精神,他稱頌這種義務勞動是「偉大的創舉」,是真正共產主義的勞動態度.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政府宣布這一天作為全國的「星期六義務勞動日」.
上午十點鍾,克里姆林宮一連放了三聲大炮,工人、戰士、職員、克里姆林軍事學校的學生都到廣場上來了.大家排好隊,正要出發.
這時,列寧也邁著大步來了.他走到指揮官跟前,行了個軍禮,說:「指揮官同志,請允許我加入你們的隊伍,參加義務勞動.「
指揮官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請吧,列寧同志,請您站在隊伍的前頭吧!」
列寧整了整衣角,挺起胸膛,像士兵服從指揮官的命令一樣,走到指定的地方.
指揮的人喊口令:「向右——轉!開步——走!」
他們的任務是整理克里姆林廣場,搬運木頭,打掃垃圾.
先搬木頭.一根木頭兩個人扛,太大的就四個人扛.列寧跟一個軍人做「搭檔」.那個軍人老是給列寧細的一頭扛,自己扛粗大沉重的一頭.列寧發覺了,扛的時候他就先動手.那個軍人說:「我才二十八歲,您已經五十啦!」
列寧把粗大沉重的一頭扛上自己的肩膀,微微地笑了笑說:「既然我年紀比你大,你就別跟我爭啦.」(這一段里的「你」課文中印的是「您」,韓老師讓我們改為「你」.原文應當是「您」.)
比較小的木頭全都搬走了,要搬非常粗大的橡樹木頭了.一根橡樹木頭得六個人用杠子抬.這一次跟列寧做「搭檔」的,三個是軍事學校的學生,兩個是工人.
一個工人看了看列寧,對他說:「弗拉基米爾·伊里奇,這個工作我們五個人干吧!您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呢.」
「這時候,這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列寧說著,就和大家一起抬起木頭,很快地向前走了.
休息的時間到了,列寧和大家坐在木頭上休息.許多人圍攏來坐在列寧的周圍.列寧關切地問他們生活得怎樣,干什麼工作,學習什麼.列寧還談到義務勞動,他說,我們要大力推行這種共產主義的勞動,使它成為一種風氣.
大家說說笑笑,非常快活.
晴朗的天,暖暖的太陽照著廣場,大家因為跟列寧在一塊兒幹活,情緒特別高,到處是笑聲和歌聲,沉浸在幸福和歡樂之中.
列寧參加義務勞動的消息,很快傳遍了莫斯科.參加勞動的人們,聽說列寧跟他們在一起勞動,都幹得更加有勁.這一天,歌聲,笑聲,歡呼聲響徹了每個勞動工地,大夥兒都興奮地高呼:「烏拉!烏拉!」
從此,星期六義務勞動在全國轟轟烈烈地普及了,因為列寧給蘇維埃人民樹立了榜樣.
❷ 名人故事 列寧50字
倔強的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里,正在列寧的主持下舉行重要會議。到會的有俄國各省、市的代表。討論的問題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復被戰爭破壞了的生產。代表之一彼得羅夫-索羅金同志在發言。彼得羅夫發言時,不時斜著眼看一看列寧。看列寧是否注意聽他講。突然,他看到:列寧從一疊公文中抽出幾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頭閱讀起來。彼得羅夫停下來,不講了。列寧不聽他發言使他覺得很難過。他停了下來,可列寧突然說:說下去,同志,說下去。你說:「『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我省還存在著許多各種各樣的缺點。'那麼,你省有哪些缺點?你們遇到了哪些因難?」彼得羅夫吃了一驚。列寧竟一字不差地重復了他的話。他繼續發言。講了缺點,說了困難。一面發言,一面又不時看看列寧。列寧在聽。過了一分鍾,兩分鍾,彼得羅夫看見:列寧伸手拿了一張白紙,放在前面,開始在紙上迅速地寫什麼東西。"現在嘛,"彼得羅夫-索羅金明白了,"列寧當然不在聽我的發言了。他是那麼聚精會神地寫東西。" 發言者又停了下來,造成了間歇。列寧離開了紙,轉身對彼得羅夫-索羅金說:"說下去,說下去。你說:『最使我們不安的問題是整頓交通工作。鄰省的同志刁難我們。'那麼他們在哪方面刁難你們?是哪些省?" 這一次彼得羅夫-索羅金完全驚呆了。甚至一時講不出話來。老是吃驚地看著主席台,看著列寧。"說下去。"列寧說。彼得羅夫-索羅金繼續發言。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寧。看見秘書走到列寧身邊,向他低聲說了些什麼。列寧回答了。秘書又提出了什麼問題。列寧又做回答。 彼得羅夫看得清清楚楚:列寧總不能同時既回答秘書的問題,又聽他發言。他又來了一次停頓。 "說下去,說下去,"列寧向他揮著手,"說下去,你說:'我們對人民委員會有一個請求。'那麼,是什麼請求?" 彼得羅夫-索羅金"啊"了一聲,整個會議廳都幾乎聽得見。完全正確,他剛才在講台上講的正是這幾句話。彼得羅夫一索羅金結束了自己的發言。他對列寧的驚人才能贊嘆不已。休息時他在會議廳里走來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對這個講,又對那個講。不過大家不知為什麼都以責備的眼光看著彼得羅夫。大家都知道列寧的驚人才能,知道他能夠同時集中注意力於兩三件事,知道列寧各種各樣的事很多,每一分鍾他都很珍惜。可是碰上了這么一個彼得羅夫-索羅金,在發言時竟3次打斷了列寧的工作。同志們對彼得羅夫說,他妨礙了列寧的工作。彼得羅夫很難受。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寧道歉。才走了一步,抬起眼來,看見列寧正從會議廳里走過來。列寧也看見了彼得羅夫。他走近來。 "好樣的,講得好。"列寧對彼得羅夫說。甚至於對他3次打斷他工作也加以誇獎:"我看,你是個倔強的人。"彼得羅夫-索羅金不好意思,臉都紅了。他覺得,列寧待人非常溫和體貼。
鈕扣
有一次,列寧發現人民委員會一個工作人員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顆鈕扣。列寧看到了,沒有出聲,走了過去。碰巧第二天列寧又遇見了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還是沒有鈕扣。到第三天也還是沒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寧才看到鈕扣縫上了。"總算縫上了。"列寧很高興。甚至連情緒都不知道為什麼提高了。那時是國內糧食特別困難的時候,城市和工人區都缺少糧食。農村有糧食,但是農村裡的有錢人——富農把糧食藏起來了。 為了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往國內各地派出了糧食徵集隊。那位人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就是列寧想說他掉了鈕扣的那一位,也被推舉擔任一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列寧猶豫不決。人們對列寧說:"他是個能乾的人。""是個有功之人。""是個勤勉可靠的人。" 列寧想要提鈕扣的事,但沒有出聲。 那位工作人員帶了糧食徵集隊出發了。過了一段時間,列寧接到報告。報告如此這般地說,那位工作人員不勝任工作,他不能保證弄到糧食。不但如此,富農還把糧食徵集隊收集的糧食給燒了。 "可是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人們向列寧報告說,"他沒有預先提防,漫不經心,沒有及時把糧食可靠地保護起來。" 也有一些人庇護這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列寧同志,這是偶然事故。" 列寧聽著,他自己則在一張紙上畫著什麼東西。別人頗感興趣:列寧在那裡畫什麼?往紙上一看,只見紙上畫著一顆鈕扣。
❸ 有正能量的名人故事都有哪些(比如列寧、高爾基、宋慶齡等)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裡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❹ 有哪些關於列寧的名人故事要短
1、列寧愛學習的故事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
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裡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
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2、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
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
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3、列寧吃「墨水瓶」的故事
列寧因為參加革命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工作,想利用在監獄的時間寫一本書。可是監獄里只許犯人看書,不許犯人寫字。監獄里既沒有紙,也沒有墨水,這可怎麼辦呢?
列寧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牛奶在書上寫字,寫完後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需要看的時候,只要放在電燈下或者火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見字了。
監獄里會向生病的犯人供應少量的牛奶。於是,列寧開始裝病,牛奶送來後,列寧就用牛奶在家人給他送來的書上寫東西。
監獄里的看守經常監視犯人,他們常透過門上的小窗往裡看,觀察犯人都在干什麼。為了不讓看守發現,列寧非常小心。他在麵包中間摳出一個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間,他管這叫「墨水瓶」。
有一次,看守看見列寧在寫字,便兇巴巴地沖進牢房,說道:「這下可抓到你了!」列寧站起來說:「墨水都沒有,我怎麼寫?」一邊說一邊把「墨水瓶」往嘴裡塞。
看守沒有找到證據,只好走出了列寧的房間。等看守走遠後,列寧趕緊用麵包又做出一個「墨水瓶」接著寫作。以後,每當看守走近的時候,列寧都鎮靜地吃掉「墨水瓶」。
列寧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獄中完成了一些偉大的著作。列寧出獄後,笑著對朋友們說,有一天他在兩個小時內吃了五六個「墨水瓶」,把他撐壞了。朋友們聽了都哈哈大笑。
列寧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作,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高爾基為了讀書寧願挨打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麵包師。
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飢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僕: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後,用自製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闆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闆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麼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
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一生如飢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5、高爾基因禍得福
一次,高爾基在燒水時,讀書讀得入了神,沒有發覺水早就燒開了,結果把茶缸燒壞了。這下可闖了禍,兇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說就朝高爾基身上打來,一邊打還一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至不得不請醫生來看。
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扎進肉里去了。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並非常義憤地鼓動高爾基去告發。
女主人這時害怕了,她生怕高爾基去告她虐待罪。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面孔說:「孩子!只要你不去告發我,你提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你說話算數?」
「是的。」女主人無可奈何地說。
「只要你允許我在幹完活後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你。」
女主人極不情願地答應了。這樣,高爾基因禍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價,換來了多餘時間讀書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