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叛逆的小故事
❶ 想聽聽你們叛逆的小故事
我小的時候經常被一張頑皮家長叫什麼都不聽,就是特別特別的頑皮,這就是我叛逆的故事。
❷ 誰有青春的叛逆故事
犯罪嫌疑人劉某(男,16歲,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時許,夥同夏某、陳某、黃某等人經過事先預謀,由陳某攜帶一把西瓜刀,四人竄至廈門湖裡某處的路面,尋找作案目標,准備實施搶劫時,被治安巡邏隊發現,而被抓獲。
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認為劉某夥同他預謀搶劫,並准備了作案工具,著手尋找作案目標,但由於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具體犯罪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3條、22條之規定,其行為構成搶劫罪(預備),考慮其作案時屬未成年人,檢察機關對其以無逮捕必要,作出不捕決定,並聯合相關單位及劉某家屬對劉某實施幫教。
案例2
青少年犯罪案例
——摘自:公民與法治網
北京一少年為偷錢上網 將奶奶砍死爺爺砍成重傷
17歲少年小新(化名)為了偷錢上網,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事後,小新投案自首。
兩年前,小新開始沉浸在網路里,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
因擔心兒子整天沉迷於網吧,小新的媽媽讓他照看家裡的檯球桌。小新把看檯球桌掙的錢拿去上網。後來家裡不再提供上網的錢,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網吧呆了一個星期。父親的一頓打罵對小新來說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僅僅幾天後,上網的慾望又像蟲子一樣噬咬著他的心。此時,爸爸月初給奶奶生活費時說的一番話浮現出來。「爸爸說爺爺那兒有4000多塊錢,當時聽了也沒太注意,後來就想去偷爺爺的錢。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爺爺家,晚上,看爺爺奶奶都已經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傷了再翻。」
睡夢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響聲驚動了爺爺。不顧一切的小新又將菜刀砍向了他。爺爺受傷後逃出家門。小新翻箱倒櫃也沒有找到那4000元錢,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兩元錢。事後,小新的爺爺說,那是奶奶為孫子准備的早點錢。小新捏著兩元錢在村口的一個洞里躲了起來。思來想去,還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訴記者,奶奶從小最疼愛他,有什麼好吃的都惦記著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當時只想著拿到錢後就去網吧,根本沒想後果。如果讓我在上網和奶奶之間重新選擇,我肯定選擇奶奶。」說到這里,他痛哭流涕起來
案例3
犯罪嫌疑人楊某(男,17歲,福建省平和縣人),其在2005年3月,在湖裡馬壠某網吧上網時發現該網吧伺服器的漏洞,並多次利用該網吧伺服器漏洞,修改網吧電腦網路伺服器系統中上網卡帳戶數據,為其同學徐某、陳某、韋某等人在該網吧增加上網帳號上的金額數據,以達到不向該網吧繳費而上網的目的,其至被該網吧發現時先後共盜用網吧上網費計人民幣4373.6元。
❸ 關於叛逆的故事
抱歉,我語文書被我弟弟思了。(馬蘭草) 中的小蘭就是,你找找看,可能不和我課本一樣。
❹ 叛逆而成才的例子
劉邦,他三十多歲沒結婚成家,這在古代農村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所有人都對他不抱希望了,連自己的父親都整天的罵他沒出息,不會種莊稼。嫂子不給他做飯吃。他都看在眼裡。這是這種叛逆我不希望別人學習,畢竟劉邦只有一個,如果你也學他叛逆,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只能是東施效顰,越笑越難看。看清楚這個世界,找准時機,找對方向,這才是重要的,那個時候你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要為了正確的理想而選擇叛逆,不要為了叛逆而叛逆。這是很沒有眼光和頭腦的行為。如果我們夠理性,就不要學什麼叛逆。少時的叛逆,更多的是長大後的懺悔。有多少人不是這樣呢?除非你的叛逆行為是和你以後的路相同的。毛澤東就是,但是這種人很少。特別是現在,大部分人選擇的是什麼呢?到網吧一坐就是通宵,玩游戲,或者拉幫結派當小混混兒。這不是叛逆的問題了,這樣下去是很慘的結局。
叛逆是什麼呢?就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了自己去看這個世界的眼光,我們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了自己的觀點。這個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觀點是和我們的父母,我們的長輩不同的。長輩父母還當我們是小孩子,於是用長輩的權威要我們同意他們,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他們的想法也許是正確的,畢竟我們年輕)。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從思想上反抗,最後可能從行為上反抗,這就是叛逆時期。大約都是青少年時期才發生的。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開始真正解除別人,活力正盛,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好好溝通,適時的給他們空間去選擇就好了。不要硬碰硬,那樣誰都不好。
❺ 有關逆反心理引發的小故事
心理學家做過關於逆反心理的實驗:教授先在房子里的桌子上放上三個倒扣的杯子,內並在其中一個容杯子下面放上了一枚硬幣,之後讓孩子們進入這個房子里玩耍,開始什麼都不做,倒扣的杯子安然無恙,未引起孩子們的注意。當孩子們第二次進入這個房子中玩耍時,教授對他們說:不可以亂動桌上倒扣的杯子,否則就懲罰你們。最後杯子還是有被動的痕跡。這個實驗的結果表明逆反心理的發生建立在人們維護自尊的基礎上。
❻ 青春期心理叛逆小故事 急求~ ~
「求急 事故小逆叛理心期春青」
你看上面這個故事如何:正著理解明白了的事要反著說或做,所以,在下看來這個叛逆要不得,至少浪費了自己白駒過隙般珍貴的時間啊……
不知君意如何?
❼ 關於90後叛逆的感人故事
90後學生的未來令人擔憂,他們的價值觀混亂、道德缺失、盲目崇拜、盲目批判、自以為是。90後喜歡刻意地標新立異,比如弄一個爆炸頭、穿一身花花綠綠的衣服,以表示他們是90後,而不是80後、70後,他們總是刻意地去區分他們和成年人的不同,但他們也希望早日成年。
90後的學生很早就開始談戀愛了,並且不斷地傳來誰和誰已經分手的消息,分手後的痛苦和困惑立刻在精神狀態上表現出來,有的甚至選擇自殘,手臂上長長的刀疤,就是他們戀愛分手後自殘的印記。
道德缺失和方向感迷失是最嚴重的問題。很多學生不知道讀書干什麼,還有一些學生直接就認為就算不好好學,高中畢業照樣可以進大學,反正上大學是很容易的事情。很多學生不尊重老師,在校園里亂丟垃圾,不愛衛生。
與前幾代人相比,90後的成長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內容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網路文化的介入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90後的價值觀、人生觀、戀愛觀與前幾代人也有較大的不同。
提到90後,很多人就想到非主流,其實非主流只是成人對90後的主觀理解。90後確實喜歡標新立異,但不能說標新立異就是非主流,而實際上在90後這個群體中,非主流才是主流,而主流卻成了非主流,他們為什麼一定要和70後、80後一模一樣呢?所謂「相由心生」,他們的裝扮正是他們心理的外化,90後崇拜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接觸到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要讓他們的裝扮單一化,甚至統一化,非常困難,這是社會使然。
不要責怪90後,他們並沒有錯。大家談論得最多的就是90後的教育問題,說90後的教育是多麼多麼的失敗。還有很多人在責怪、謾罵90後,說他們性開放,說他們攀比炫富,說他們迷失自我,說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說他們沒有責任感。90後其實也不想這樣,這不是他們自身的錯,而是社會、家庭、學校和媒體的錯。90後的教育需要多方合力,只要社會、家庭、學校、各種教育機構和媒體都負起責任來,那麼他們自然就會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負責任。
❽ 跪求「背叛好朋友」的小故事~~
事故發生在很復久以前。這天,某城正制值舉行一個品茶大會,A與B因彼此在茶藝上的造詣而相互欣賞,起初B只是默默坐著,聽人家的評論,A就注意到了他,發現他有不俗的氣質,然後就過去攀談,從此他們結下了不解之情。B知道A很喜歡喝茶,就投其所好,特地為他求得一極品茶壺,獻給了A,當A收到茶壺時激動不已,內心一陣感動,這朋友竟然對自己這么上心,從此以後便對B更好上了幾分。日子就在兩朋友的朝夕相處中度過了,而A的身體也越來越弱了,查看大夫也說不出原因,這日A突然想最後品嘗下朋友送的酒壺泡的茶,可是一個不小心把茶壺給打破了,發現在壺的夾層中藏著某些細小顆粒,他忽然恍然大悟,原來多年前的那次茶會開始自己就進了一個局,而自己的朋友不惜用多年的時間去毒害自己。可是為時已晚,他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在A過世後B繼承了A的財產,過上了他嚮往的日子。。。By Get Over YY之作
❾ 請給我幾個關於青春期叛逆的故事
...唔..這么說我還幫抄的到你哦``
你是作家嗎?
叛逆----以前小學上節課都是乖乖的舉手聽講...現在就是自我表現能力突出...很想讓老師關注自己...比如:翹課``罵老師啊..這些...
還有吸毒``搶劫都是啊``
❿ 小故事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孩子叛逆,是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滿足。不僅是吃飽,穿暖,玩好。這種物質的東西。孩子內心如果得不到家長的尊重,被認可等,會缺乏安全感。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你要時刻了解孩子心理想什麼,多和孩子聊天。做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