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謙虛的故事帶感悟

關於謙虛的故事帶感悟

發布時間: 2021-02-09 09:38:07

① 關於謙虛的讀後感~~~~~~`急~跪求

.傳統美德在我心——讀《廉潔修身》有感
今天,我讀了《廉潔修身》這一本關於青少年修身養性的書。讀後,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誠實守信、勤勞節儉、謙虛禮讓、自省自律、遵紀守法……其中,最讓我感悟深刻的是:誠實、守信、節儉。因為我覺得這三點對於青少年很重要。
說起誠實,這本書中《司馬光賣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馬光是北宋大臣,史學家,他知識淵博還精通音樂,律歷,天文等。這篇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司馬光想把他的馬賣了,還把馬的老毛病告訴買主。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會覺得他很傻,因為這樣,那匹馬就不能賣個好價錢了。不過,他說的一句話使我萬分敬佩他,他說:「一匹馬賣錢多少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做人必須誠實守信,這是很重要的。」聽了這句話,難道你不會對司馬光佩服得五體投地嗎?我就會。司馬光這種誠實的品質多麼可貴。我們要學習司馬光這種品質,在家中、在學校、在社會中,我們都要有這種好品質。
但是,我發現周圍還是有許多人沒做到。例如,在我們班上,老師在評講練習題,詢問同學們是否做對時,有某些同學明明做錯了,卻說自己做對了來瞞老師,為的是使自己不會沒面子,就連我偶爾也會。但是,讀了這本書後,我再也不會干出這種愚蠢的事了。可不是嗎,為了面子而迴避錯誤,是多麼虛偽好笑的行為。你們呢,是不是跟我一樣,再也不會幹了,再也不說謊了?謊言再美麗,總是謊言,終究還是會穿幫的。所以,我們要養成誠實的好習慣,說老實話,做老實事,表裡如一,做一個誠實的人。
說到這里,我不由地想起我們班一些同學借了另一位同學的東西,說好明天還,但那些同學卻拖了一天,一星期,一個月,甚至一學期……說什麼守信,嚴重失信了!同學們,我們不但要誠實,也要守信。宋代詞人王安石曾說過「一言為重百金輕。」這一句話,意思是說,言重金輕,誠信為本,說明遵守諾言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做到言而有信。自覺踐行諾言。
作為一名好少年,節儉也是應該具備的品質。司馬光說過「由儉入奢易,有奢入儉難。」作為一名優秀的青少年,我們要懂得節儉。現在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這是使人感到高興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堅持節儉這一傳統美德。長輩常教育我們不能鋪張浪費,可是我卻看到一些同學買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進垃圾桶了,他不覺得心疼,我倒覺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錢,那麼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錢,如果浪費了一萬次,就是一萬元了,如果把這筆驚人的數目換成資金捐給貧困山區,那該有多好啊!如果繼續那樣浪費的話,就算國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會像舊社會一樣,甚至更貧窮落後的。難道你們想這樣嗎?!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們要養成節儉的好品質。
總之,讀了《廉潔修身》這一本書,使我受益無窮,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所以,我們從小起,要誠實、守信、節儉……做一名知榮辱,樹新風的新時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為國家的未來做貢獻!
我們要把傳統美德記在心!

2.《廉潔修身》讀後感
這個學期,我讀了《廉潔修身》這一本關於青少年修身養性的書,讀後,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需具備的基本品質:誠實守信、勤勞節儉、謙虛禮讓、自省自律、遵紀守法…….其中,最讓我感悟深刻的是:誠實、守信。因為我覺得這兩點對於是青少年很重要。
說到誠實守信,我記得在這本書里有個故事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一個讀名牌大學的博士,每次去面試用人單位的人都對他很滿意,但後來卻沒有聘用他。我讀到這覺得奇怪,為什麼大家都沒有聘用?原來在他的個人檔案中有兩次逃票的記錄。所以大家都沒有聘用他。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誠實的,就無法獲得別人的信任,生活和工作自然就會遇到許多麻煩。所以誠實的品德是人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證」。
看完這個誠實守信的單元,我總結了一個道理:謊言再美麗,總是害人害己,終究也被人識破;誠實是做人的根本,這種美德好比盛開的鮮花。
讀完了《廉潔修身》這一本書,使我受益無窮,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所以,我們從小做起,要誠實、守信、節儉…..做一名知榮辱,樹新風的新時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為國家的未來做貢獻,我們要把傳統美德記在心。

3.《廉潔修身》讀後感
上學期以來,我讀了《廉潔修身》這本書,從這本書里,我獲取許多道理:我知道做人要誠實守信,我懂得做事要公平公正,而且,我覺得還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書里的一個個小故事外婆都非常喜歡。如「曾子殺豬」——誠實守信;「闖禍的男孩」——認真負責;「奧德賽船長」——自律自省……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使我更加喜歡這本書。
我還喜歡裡面的名言,有《弟子規》里的;有《三字經》里一的等等。還有一些詩人、作家的,讓我更加深一步了解書里的內容。我更喜歡「誠實守信」這一單元,它裡面講述了要如何做人;例如成功「通行證」這個故事,裡面講述了一位外國留學生在德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到公司求職,卻屢屢「撞壁」沒有被聘上,原因卻只是因為兩次看起來很小的逃票記錄造成的。看上去區區一件小事,卻毀了他的大好前程。我更明白了這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還有「遵紀守法」這一單元——「鐵麵包公」,包拯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有名的清官,故事講述了包拯公平公正,不管是誰甚至自己的親人都不偏私,都是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去對待,該罰就罰、該打就打,幫理不幫親,永遠公平公正,從而贏得大家的贊賞。
這本書很有益,對我的幫助也很大,是一本真正的好書,我要好好的品讀,好好的領會里邊更多的人生道理,讓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更有意義。

② 關於謙虛的感悟心語

  1. 虛心不是一般所謂謙虛,只是表面上接受人們的意見,也不是與人們無爭論無批評,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線模糊起來,而必須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當自己還未了解他人意見時不盲從。——徐特立

  2. 一分鍾一秒種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徐特立

  3. 真正的虛心,是自己毫無成見,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縛,對一切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具體分析情況對於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見,都要加以考慮,不要聽不進去。——鄧拓

  4. 鑽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華羅庚

③ 關於謙虛的故事(簡短)

呂岱哭徐厚
三國時的呂岱位高權重,名聲顯赫,但能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他的朋友徐厚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呂岱的缺點。呂岱的部屬對徐厚不滿,認為徐厚太狂妄,並將此告訴了呂岱。可呂岱反而更加尊重和親近徐厚。徐厚死後,呂岱失聲痛哭,邊哭邊訴:「徐厚啊!以後我從哪兒去聽到自己的過失啊!」
寫我一生的錯誤
受世人崇敬的周因來,一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身為總理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每到一處都要深入群眾了解情況。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與電影演員們會面,在親切交談中,有同志熱情向他建議:「總理,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可他回簽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 「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肖萊馬逝世後,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④ 關於謙虛的小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宋朝的楊時非常喜愛學習。一個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學一起去找理學家程頤老師求教。 程老師正在睡午覺,他倆就站在門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為不打擾老師,仍耐心地等候在門外。 老師醒了。發現楊時倆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們進屋來,楊時趕忙向老師行禮、請教。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但從不自滿。他周遊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麼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⑤ 謙虛的故事

孔子談謙虛,在《論語》中是屢見不鮮的。他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過於魯莽,很多時候也表現得不夠謙虛,孔子常常批評或教訓他。有一次,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閑坐,孔子說:「你們平時總是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們,你們打算怎麼辦呢?」子路急忙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甚至還趕上荒年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只需用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作人的道理。」孔子聽了以「哂之」(微微一笑)表示對他的批評。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子路說話卻一點不謙讓,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呢?」

還有一次,孔子帶著幾個學生到廟里去祭祀,剛進廟門就看見座位上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qì)器,據說這是一種盛酒的祭器。學生們看了覺得新奇,紛紛提出疑問。孔子沒有回答,卻問寺廟里的人:「請問您,這是什麼器具啊?」守廟的人一見這人謙虛有禮,也恭敬地說:「夫子,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呀!」於是孔子仔細端詳著那器,口中不斷重復念著:「座右」、「座右」,然後對學生們說:「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一半水時,就變正了,而裝滿水呢?它就會傾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又看著那新奇的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藹地問大家:「你們有點不相信嗎?咱們還是提點水放到器里試試吧!」說著學生們就打來了水。往器里倒了一半水時,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對他們說:「看見了吧,這不是正了嗎?」大家點點頭。他又讓學生繼續往器具里倒水,器具中剛裝滿了水就傾倒了。孔子趕忙告訴他們:「傾倒是因為水滿所致啊!」

那位直率的子路率先發問:「難道沒法子讓它不傾倒嗎?」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絕頂聰明的人,應當用持重(舉動謹慎穩重)保持自己的聰明;功譽天下的人,應當用謙虛保持他的功勞;勇敢無雙的人,應當用謹慎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說要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學生們聽了這含義深刻的話語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⑥ 謙虛的事例

1、春秋時期,有一對罕見的要好朋友,一個叫管仲,一個叫鮑叔牙。這兩人後來都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管仲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年時,他的家境相當貧困。他做過商人,這在當時貴族階層看來是非常低賤的。經商期間,管仲到過很多地方,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經歷過各種各樣的事情,見過很多世面,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一天,管仲在街上碰上了年齡相仿的鮑叔牙,兩個人攀談起來,結果越談越投機,越談越覺得志趣相近,兩人就相約結為朋友。

管仲和鮑叔牙曾經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利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裡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的。」

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替他解釋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事的缺點,完全是愛惜管仲這個人才。

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鮑叔牙的大度,使他和管仲結成了生死之交,並成為千古美談。

2、19世紀的法國名畫家貝羅尼到瑞士度假,每天仍然背著畫夾到各地去寫生。

有一天,他在日內瓦湖邊用心畫畫兒,來了三位英國女遊客,看了他的畫兒,便在一旁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一個說這兒不好,一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都一一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

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一個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婦女,她們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討論些什麼。那三個英國婦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過來,問他:「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在在什麼地方?」

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回答說:「不敢當,我就是貝羅尼。」三位英國婦女大吃一驚,想起昨天的不禮貌,一個個紅著臉跑掉了。

3、春秋時期,衛國有個人叫孔圉,勤奮好學,而且很謙虛。他死了以後,衛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並讓後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所以,後來人們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為「孔文子」,似乎是有點評價過高了。他想來想去,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子貢說:「那個孔文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於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猛然省悟,頓時感到心悅誠服。

4、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

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

肖萊馬逝世後,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5、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為興奮。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麼?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贊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⑦ 謙虛過度寓言故事的心德體會400字

牛爺爺是森林世界公認的謙虛人。
小狗說:「牛爺爺的力氣最大了!回」小白兔說:「牛爺答爺的貢獻最大了!」牛爺爺說:「不對,奶牛的貢獻最大,他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所以他們貢獻最大。」
有一隻叫艾克的小貓心想:我也來謙虛謙虛吧!牛爺爺的謙虛不就這兩點嗎,一是把自己說小點,二是把自己說少點,好,就這么辦!「
有一天,一隻老鼠碰見了艾克,想逃走,有沒得逃,就說:「艾克大爺,您的鬍子好長啊!」艾克說:「過獎了!我的鬍子沒有你們的長呢!」老鼠心裡想:什麼,她的鬍子沒有我的長?嘴上卻說:「您的四條腿好長!」艾克說:「沒有,三條了,三條了!」老鼠一嚇,覺得這個人神經病了,一溜煙兒的跑了。
艾克這番舉動,沒有換來美言,倒是換來了一大堆謠言,大夥兒在一起都說:「森林裡有一隻妖貓,有比老鼠還短的鬍子,還有比老鼠還小的腿!」
小朋友們,謙虛不能過度了,要不人家會對你有謠言的。

⑧ 謙虛的小故事

(故事一)

在一個美麗的山村裡,有兩只勢不兩立的山羊。一天,天氣很好,大家都出來曬太陽,兩只山羊也溜達到小河的獨木橋上。獨木橋非常窄,每次只能容一隻山羊過去。恰好兩只山羊在獨木橋上相遇,真是冤家路窄。

一隻山羊說:「別擋道,我要過橋。」

另一隻山羊不甘示弱地回答:「你沒說錯吧!憑什麼讓我給你讓道!你以為你是誰啊?總愛擺臭架子的傢伙。」

一隻山羊又說:「趕快走開,是我先上橋的。真沒有禮貌!」

另一隻又答到:「什麼,說我沒禮貌?那你呢,一個還沒長滿牙的毛孩子竟然讓我給你讓道,想什麼呢,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你一句,我一句,兩只山羊互不相讓,誰也不肯讓一步,最後爭得臉紅脖子粗。

此時兩只山羊都急了,也不管獨木橋有多窄,也不在乎橋下的河水有多急,沖過去把腦門結結實實地頂在了一起,羊角對著羊角,腿用力支撐在獨木橋上,開始了一場空前的激戰„„

但是,沒過多久,橋上安靜下來,山羊不見了。原來,獨木橋很濕,兩只沖昏頭腦的小山羊,只顧打架,不小心一滑,一齊掉進河裡了。

小朋友,只要一隻山羊謙讓一下,問題就解決了。他們誰也不肯讓步,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最終弄得兩敗俱傷。人與人之間,只要相互謙讓一下,寬容一分,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快樂幸福。

(故事二)

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德國文學史上的泰斗,他的許多詩歌在當時就廣為人們所傳頌。但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也有人對他和他的作品懷有成見。 一天,他在魏瑪公園里散步,在一條人行道上,迎面遇見一位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的、帶有挖苦性批評的批評家。兩人面對面地停住,那位批評家蠻橫地喊道:「我從來也不給蠢貨讓路。」歌德則說:「而我正相反!」說著滿面笑容地讓在一旁。頓時,那位批評家滿臉通紅,無言以對,羞得無地自容。

德對那位尋釁污辱他的批評家,不僅表現出豁達的情操和高雅的風度,而且只用一句話就對他進行了妙巧的還擊。

批評家用了一個混合關系的三段論,

即大前提~~~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

小前提~~~你是蠢貸;

結論~~~所以,我不能給你讓路。

他只說出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隱而不說,以不讓路的事實來表明他的結論。 歌德的推理是:

「而我正相反」,即凡是蠢貨都給他讓路;

你是蠢貨;

所以,我給你讓路。

歌德也只是說出了大前提,以讓路的行動表明結論,省略的小前提則是~~~你是蠢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