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什麼故事的作文怎麼寫作文
❶ 寫一篇關於童話故事的作文怎麼寫
童話故事
從前,有兩個細菌,一個叫青青,一個叫紅紅。它們天天盼內著能有一個舒適的家,容還幻想著能不勞而獲。於是,這兩個細菌躲進了一包已拆開的零食里。這包零食的主人是一個名叫樂樂的小男孩,當他開始往嘴裡倒零食時,青青和紅紅趁機混了進去。日記日記100字
兩個細菌開始在樂樂的大門牙上蛀了兩個洞洞,因為洞很小,所以樂樂沒感覺。每當晚上,樂樂都要吃零食,吃完後還不刷牙,所以牙縫里殘留了些零食。這可把青青和紅紅樂壞了,它們吃得飽飽的,這小洞可再也容納不下它們了,於是它們就把洞一倍一倍的擴大。
終於有一天,樂樂的牙齒突然劇烈地疼痛起來。忽然,他發現洗手間的檯面上有一支站立的牙刷和一支牙膏。「請讓我來幫你消除疼痛吧!」牙刷一邊說,一邊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接著牙刷用身子上下滾動,並用牙膏刷出豐富的泡沫,再用水沖洗,這時細菌抵擋不住水流的沖擊,和牙膏沫一起被沖走了。連續刷了幾天,樂樂的牙齒不疼了。
樂樂吸取了教訓,以後愛上了刷牙。
❷ 好的故事怎麼寫作文
好的故事怎麼寫作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歲月回眸,初識文章還是在我上小學之前。每天晚上睡覺前,媽媽總會拿起《童話故事集》讀其中的故事給我聽。兒時的我完全被故事中那動人的情節打動了,被那一個個靈動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每當媽媽讀到幽默的故事時,我便開懷大笑,讀到感人的情節時,我便號啕大哭。我曾夢想著與雲兒作伴,與魚兒暢游。讓賣火柴的小女孩有個溫暖的家,用神奇的七色花瓣實現小男孩的願望。也許就是那一次次的歡笑,一次次的淚水,一次次的遐想吧,註定了我以後的許多春秋中尋找著作文的真諦。
八歲那年,奶奶生病住院,父母沒日沒夜地在醫院看護奶奶,常把我一個人丟在家裡。生活的重擔一下子降臨在我頭上,高不足四尺的我學會了叫外賣,學會了煮方便麵,學會了雞蛋炒西紅柿……,我還常常獨自過夜,那時候我也學會了用筆寫下心中的話語。還記得我曾滿懷自豪地寫了《獨自在家》和《我長大了》,就是這兩篇作文讓媽媽淚流滿面,讓老師贊嘆不已,讓同學無比欽佩。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越來越喜愛作文了。這時,我又在思考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作文?人究竟想通過作文表達什麼呢?我想起了古今中外的大文豪們:李白的浪漫,縱酒唱歌;杜甫的現實,寫盡人間朱門與寒骨;還有安徒生的童話,魯迅的風骨,老舍的情趣……他們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鑄就了不朽的文章,不朽的詩篇。那單單只是在作文嗎?不!那是在做人啊!
❸ 要寫作文有哪些故事題目可以寫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❹ 作文:什麼的故事。該怎麼寫
青春的故事
今天的太陽和昨天的一樣,在我起床一起早已
高高的掛在西邊天空;今天的傍晚和昨天的一樣,
在我想多看一眼夕陽的顏色前太陽早已深深地沉入
西邊的山下;今年的春天和和去年一樣在我想要用
心去感受它以前早已披上厚厚地綠裝;今年···
···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似乎習慣了一切,一切的一
切似乎都成了理所當然,以為自己似乎不缺少時間
所以一切都可以留給明天就像經常和同伴聊得一樣
,現在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少時間。知道有一天,
和同伴一起出去散步被同伴無意間問了一句「什麼
是青春?」,被一向喜歡不拘的同伴突然間嚴肅的
一問,我真的有些驚慌了,「什麼是青春?」我在
心底不自主的問了自己一遍。一路上我們不在彼此
嬉笑,一種莫明的傷感包圍了我們。時值深秋路兩
旁的梧桐樹上,零星地掛著邊緣早已枯黃的葉子,
在傍晚昏黃的色調中「莎莎」作響,也許同伴真的
不該在此時提出這樣的問題的,但也許只有在這樣
的氛圍中人才可以想到這樣的問題。
和著同伴無意間製造的氛圍,我的思緒慢慢的
飄了起來我已無法將它收斂了。
童年在我的懵懂和無知中,悄悄地來到我的身
旁。而我卻忙於和小夥伴玩捉迷藏;忙於和小夥伴
玩玻璃球;忙於和小夥伴一起做小泥人;忙於和小
夥伴一起······
在我可以意識到該和自己的童年打一聲招呼,
留下一點可以讓自己用心珍一生的東西以前,童
年早已輕輕的離開了我。
當我還在為童年的離去感傷不已時,卻未曾
做好迎接少年到來的准備。
在我可以想出一個絕妙的方法,來應付老師
布置的各種無聊的作業以前;在我可以想出一種
有趣的方法,來改良游戲營造更多的樂趣以前;
在我可以想到,應該好好孝敬一下最疼愛我的奶
奶以前;
在我可以想到······
在我可以明白到少年的意義以前,少年早已
輕輕的離開了我,留給我無盡的遺憾和空虛。
踩著枯黃的梧桐葉,臭著秋天成熟的氣息,
前方是落日那久久不肯離去余輝。四周是如此寂
靜,我的思緒在這寂靜、成熟而又傷感的氛圍中
前行。
青春像童年和少年一樣,在我的無意識中走
過了大半,但卻在一個成熟的季節被我抓住了尾
巴。
青春是什麼?在僅有的剩下的時間里,我給
怎樣抓緊青春的尾巴,給自己的青春留下可以珍
藏一生東西?
落葉曾有過翠綠,雖已枯黃但他卻給樹留下
了永遠無法磨滅的生長的痕跡;小草曾經青蔥過
,雖已枯黃但他卻給種子留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
存在的痕跡;太陽曾經普照過,雖已落下但他卻
人們留下永遠無法磨滅的光明的痕跡。
追求理想、實現理想,留給自己一點關於青
春的難一磨滅的痕跡,這也許就該是我對於青春
該繼續續寫的故事吧?!
❺ 童話故事的作文怎麼寫
小河和金魚童話
在一條小河中,住著一條金魚。
一天早晨,小河和金魚到森林裡看風景。那裡繁花盛開,綠樹成陰,百鳥爭鳴,真是既漂亮又熱鬧!正當它們欣賞著這一切的時候,一隻魔爪向它們伸來——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抓住金魚的尾巴正往上拉!可是,小河並沒有察覺到。突然,金魚大聲地尖叫:「小河,快來救救我呀!」小河這才回過神來,小金魚被抓住了!小男孩捉到金魚後撒腿就跑,小河在後面緊追不舍。小男孩跑出了森林,向停在城外的飛機沖去。他爬上了飛機,把金魚往水桶里一放,就自由自在地看起書來。小河急壞了,它上不了飛機呀!這時,飛機已經起飛了,它高高地飛到空中了!小河趕忙向飛機飛的方向跑去……它越過田野,穿過城市,向大湖那兒跑去……此時,飛機早已無影無蹤了。
小河打開了大湖的家門,它心急如火地問大湖:「飛機飛到哪兒去了?」大湖慢慢吞吞地說:「你說的是剛剛飛過去的那架嗎?它么,向大江那兒飛去了。」「謝了!」小河頭也不回地向大江那兒奔去……
「大江!」小河氣喘吁吁地說。「怎麼?」大江懶洋洋地問道。「飛機去哪兒?」「有一架飛機向大海那兒飛去了。」「多謝!」小河又義無反顧地向大海那邊沖去……
❻ 寫一篇關於童話故事的作文
從前有一隻美麗的小公雞,它每天都炫耀自己的羽毛。
有一天,小公雞對小蜜蜂說:「小蜜蜂,我們來比比誰最美。」小蜜蜂說:「不行不行,我忙得很呢,我要忙著採花粉呢!」小公雞又走到蚯蚓身邊說:「蚯蚓,我們來比美吧。」蚯蚓說:「不行,我正在給植物鬆土呢。」小公雞走啊走,來到了蜻蜓跟前,連忙說:「蜻蜓,我們來比比誰最美?」蜻蜓說:「我沒空,我在捉害蟲呢!」
誰都不理小公雞,小公雞氣嘟嘟的往回走,一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住了,摔了一個大跟斗,小公雞哇哇大哭,我怎麼辦,我現在一點都不美了。小青蛙走過來,扶起小公雞說:「你本來就不美。美不美不能看外表,要看品質,要學會幫助別人,自己才會變美。「
小公雞聽了恍然大悟,扇動著翅膀去幫助別人,遠遠的聽見它們在說:「小公雞多美啊!」
❼ 我的故事作文怎麼寫
說起「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許這個故事會與別人的有些相似,但那始終都是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
「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屬於我的「故事」呢?嘿嘿,想必大家都不知道吧!想知道嗎?(應該沒人會想知道吧。)別著急,我來慢慢講給大家聽。
從出生那刻起,我的故事便開始了。
快一歲時,和媽媽一起住在姑姑家。
那時候,剛學會走路,便整天搖搖晃晃地跟在哥哥身後,哥哥做什麼,我變跟著做什麼。
一歲多時,哥哥上了小學,每每哥哥放學後,我都會跟在他身後,看他讀書、寫作業。那是哥哥剛學拼音,嘴裡每天都念著「a,o,e……」於是,我聽著聽著,便「學會」了。「a,o,e……」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媽媽的笑聲了。
再大一點,和媽媽一起住在姨姥姥家。那時,我又整天纏著爺爺。有一次,跟爺爺一起回家,便讓爺爺抱著我。旁邊的嬸嬸怕累著爺爺,便決定他來抱我。我立刻不幹了,哭著喊著要爺爺抱。那時,我使出吃奶得勁兒想要喊出「爺爺」二字,出口的卻是「yi……yi……」,逗笑了身旁的所有人。於是,我成了大家的「開心果」。
就這樣,在數不清的日子裡,伴著這數不清的趣事,我七歲了。我在家附近的一所小學升入了一年級。這時,我開始了這既漫長又短暫的小學生涯。
八歲,姨姥姥的孫子(我稱他作哥哥)轉到我們學校上六年級。哥哥本應有做哥哥的樣子,他應該讓著我才對。(至少在我當時的認知里是這樣的。)可他卻不是這樣的。他有著一股子調皮勁兒,很快便與弟弟打成了一片。結果可想而知,我的八歲人生在「凄慘」的哭聲中度過了。
時間一晃便又過了四年,我升入了六年級。在六年級里,我從「乖乖女」變成了「淘氣包」。我學會了罵人,學會了打架。那時,我有點兒理解那個哥哥的感受了。但我卻又懂得了友誼,懂得了離別,懂得了憂愁。
今年,我十四歲,我升入了八年級。我,長大了。在我們這個青春飛揚的八(4)班,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體會到了更多的快樂和溫暖!
雖然我的故事在這里停止了,但卻並沒有結束。我相信,往後我的故事一定會更精彩!
❽ 我想寫下關於它的故事 作文怎麼寫
每次過年的時候,總是有人問我:「小曄子,你最喜歡的人是誰?是你爸爸還是你媽媽?」。每次我都首先想起我媽媽,現在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媽媽」。
我心中的媽媽,她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烏黑的頭發,不胖不瘦的臉蛋,潔白的牙齒,黑黑的眼睫毛,白白的皮膚,看起來非常漂亮。
我媽媽很勤勞,很關心我。夏天5點左右起床,冬天六點鍾多一點就起床了。清早就給我做飯,送我上學,媽媽做的飯和菜很普通的,可是,在我的眼裡,媽媽做的飯菜很好吃。每次放學回來我就先進廚房,看媽媽做飯菜,總是用手先嘗飯菜的味道。媽媽經常告訴我,要想做好吃的飯菜,一定要勤勞,要認真。讀書也一樣,要像做飯一樣專心,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每次都是點點頭。她很關心我的生活,長這么大了,我記得每天早上都可以吃到一個煮的雞蛋,每天晚餐都可以吃媽媽親手做的肉丸,而且每次的味道有點不同。
媽媽對我要求很嚴格,她經常對我講:「你爸爸是老師,媽媽也是老師,要是小曄子不聽話,爸爸、媽媽心裡會是什麼樣的?。」現在想起來,媽媽講得最多的就是要我如何做個好小朋友,做個做事認真老實的小朋友。有一次,媽媽檢查我作業的時候,有一個數學題目,我是在學校里做的,記得這個題目是班上的一個同學告訴我做出來。但是我告訴媽媽是我做的,媽媽不相信,重做時我又做錯了。媽媽問我是為什麼?我把原因告訴她以後。她給我說很多的道理,還講一些誠實的小孩子的故事。我心裡很感謝我的媽媽,是她告訴我,從小時候開始如何做一個誠實,認真小朋友。
我媽媽很愛講衛生,家裡的衛生每一個星期她都要打掃兩次,用拖把拖得乾乾凈凈的。她經常提醒我,自己的房間要自己整理好,不要把垃圾隨便放在房間裡面。聽多了,我也慢慢地開始講衛生,每次洗臉、漱口、洗腳的時候,我都要認真的洗干凈,因為媽媽經常提醒我,這樣做可以避免手足口病,身體會健康,不會影響自己的學習。
我媽媽還很多很多的優點,她是我最喜歡的人,我心裡多麼希望我以後能成一個像我媽媽這樣勤勞、認真、講衛生、有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