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孫中山的名人故事

關於孫中山的名人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0 02:32:43

『壹』 中外名人故事孫中山的作文500字

他,是我們南京的名人,他也是一位偉人,他就是孫中山。
孫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XX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XX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孫中山從小就討厭古代的陋習。
孫中山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姐姐一點也不怕吃苦,挑柴、做飯、插秧, 樣樣活都干。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的到媽媽在給姐姐纏足,姐姐很痛苦,眼淚直往下流,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便問媽媽:「你為啥要讓姐姐受這份罪呢?」媽媽說:「孩子,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啊。」從此孫中山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後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上千年的纏足陋習。
孫中山,一屆偉人,為祖國做出了許多。他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貳』 孫中山的主要事跡

一、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

1904年(光緒三十年)11月,孫中山重抵檀香山。起草了《興中會章程》,強調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所造成的民族危機的嚴重性,規定以「振興中華」作為立會的主要宗旨。他還起草入會的秘密誓詞,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

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建立新制度為目標的民主革命綱領。興中會成立後又在夏威夷一些地方建立分會,會員增至百餘人。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興中會曾組織會員進行軍事訓練,向愛國僑胞募集資金,以為反清武裝起義作準備。

二、創立同盟會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在比、德、法等國的留學生中建立了革命團體,在此期間也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系。

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為同盟會綱領。

三、提出三民主義

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孫中山派人到國內外各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至1906年間赴東南亞各地向華僑宣傳和募集革命經費,在一些地方創立同盟會的支部。他廣泛傳播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於反清革命。

四、成立中華民國

1911年(宣統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後,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民國元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五、病逝留遺囑

1925年(民國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

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叄』 孫中山的事跡10字

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

1904年(光緒三十年)11月,孫中山重抵檀香山。起草了《興中會章程》,強調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所造成的民族危機的嚴重性,規定以「振興中華」作為立會的主要宗旨。他還起草入會的秘密誓詞,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

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建立新制度為目標的民主革命綱領。興中會成立後又在夏威夷一些地方建立分會,會員增至百餘人。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興中會曾組織會員進行軍事訓練,向愛國僑胞募集資金,以為反清武裝起義作準備。

(3)關於孫中山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1925年3月12日晨,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心臟停止跳動,享年59歲。孫中山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一生都在為救中國而奮斗,臨終並沒有留下萬貫家產,留下的只是未竟的事業和不可估量的精神財產,這其中就有那份著名的遺囑: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肆』 孫中山的主要事跡有什麼

1、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2、孫中山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4)關於孫中山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1925年(民國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遺囑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說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

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革命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

『伍』 孫中山的出生年月日及名人事跡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建立中華民國,黃埔軍校。

『陸』 求孫中山英雄事跡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孫中山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號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後,則常以中山為名。
1892年7月,孫中山以最優異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曾先後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他的醫術精明,而且對貧窮病人免費治療,因此,行醫「不滿兩三月,聲名鵲起」。
1894年6月,孫中山到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在戰爭中接連失敗,孫中山進一步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愈發堅定了救國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華僑中宣傳革命。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興中會,准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泄而失敗,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將他作為重要國事犯到處懸重賞通緝。此後他在海外16年,先後 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
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使館誘捕後經他的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脫險。1905年 8月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里,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積極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直接領導的起義有1907年5月的黃岡起義、6月的七女湖起義、9月的防城起義、10月的鎮南關起義、1908年2月的欽州起義、4月的河口起義,1910年2月的廣州新軍起義以及1911年4月27日(陰歷3月29日)的黃花岡起義,加上1895年的廣州起義和1900年的惠州起義,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失敗,卻喚醒了中國人民,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孫中山在美國聞訊,立即在歐美各國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各國的支持,並於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29日,在南京舉行的17省代表會議上,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到南京宣誓就職,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了臨時參議院,公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於立憲派和其他舊勢力對袁世凱的支持以及革命黨人的妥協態度,孫中山被迫於1912年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並薦袁世凱以自代。3月8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
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職。
袁世凱上台後,逐步實現其變共和為名人故事的陰謀。1913年3月20日,他派 人在上海暗殺了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又非法簽訂善後大借款,准 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看清了袁世凱的真面目,發動了二 次革命,江西、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先後起兵討袁,但因國民黨內部渙散, 在袁軍的進攻下,不到兩個月先後失敗。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被迫逃亡日本。1914年7月,他在東京成立中華 革命黨,被推舉為總理,繼續領導反袁斗爭。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東京結婚。同年12月,袁世凱不顧全 國人民的反對,公然稱帝。12月25日,愛國將領蔡鍔首先在雲南舉起了討袁護 國的旗幟,各省紛紛響應。袁世凱被迫取消了帝制,在舉國人民的唾罵中一命 嗚呼。 袁世凱死後,中國仍處於各派軍閥割據混 戰的動亂局面。張勛復辟事件發生後,孫中山 立即舉起護法旗幟,號召國會議員南下護法。 1917年9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 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軍政府 成立後,滇、桂軍閥通過改組軍政府排擠孫中 山。1918年5月4日,孫中山向非常國會提出辭 職,離粵赴滬。自此到1920年11月,孫中山在 上海完成了《孫文學說》、《建國方略》、《 建國大綱》等箸述。 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 月,孫中山把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此時,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 五四」運動已經爆發。1920年10月,在孫中山的督促下,陳炯明率粵軍攻克 廣州。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新護法軍政府。1921年 5月,孫中山在廣 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6月,陳炯明發動叛亂,孫中山被迫離開廣州再赴上海,二次護法運動又告失敗。此後,孫中山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蘇俄的幫助,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初驅逐陳炯明後,孫中山在廣州重建大元帥府,並派出「孫逸仙博 士代表團」訪問蘇聯,邀請蘇聯政治和軍事顧問到廣州幫助中國革命。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訓練革命武裝幹部。同年10月在鎮壓 廣州商團叛亂後,應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國事,終因積勞病劇,於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柒』 孫中山先生的歷史事跡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他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由於家道貧寒,平時,孫中山還要去撿豬糞。貧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孫中山對於舊中國的民生疾苦有了切身的體會。

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他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

1881年孫中山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他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胡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

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於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在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1884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畢業生中第二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港英政府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

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在廣州行醫期間,常常與尤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廣州人將此四人名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邊加上水字旁,成為「汶」,以示貶損。雖然他最初未言革命,但這一期間的社會活動,對他後來的革命事業,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7)關於孫中山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孫中山故事:名字

孫中山一生用過上百個名號和化名,據說孫中山出生的時候,母親夢見村廟的神像北帝來報夢,所以孫中山生下的第一個乳名叫「帝象」。九歲,孫中山進村塾讀書,先生給他起名「孫文」,這個名字通常是孫中山在正式場合及公文、函電、題詞中使用的。

而我們也常聽到的」孫逸仙「其實的」孫日新「的粵語諧音,是他自己根據「四書」的《大學》中」苟是新、日日新、又是新」而取的。還有「載之」、「德明」,還有很多化名。

而「孫中山」這個名字其實在他自己的一生中是沒有用過的,他用過「中山樵」這個日本名字,卻從來沒有用過孫中山。1895年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海外,1897年,孫中山到日本,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十分欣賞仰慕他,他們決心幫助他。為了安全,讓孫先生改住他們安排的旅館。

他們一路經過中山侯爵府邸,來到了名為「對鶴館」的旅舍。住宿要填寫登記表,填到姓名欄時,平山周認為他正在流亡之中,不能公開使用真姓實名,想起剛才路過的中山侯爵府邸。「中山」是日本人最常見的姓,便借來一用。於是,平山周就寫下了「中山」二字。

有了姓,可沒有名,孫先生接過筆,在登記表上的「中山」後面,寫下了一個「樵」字。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要以「樵」為名。孫中山說:「現在中國到處是榛莽荊棘,我就是披荊斬棘的開山樵夫啊!」就這樣,孫文先生在日本就以「中山樵」這個日本姓名進行革命活動。

而國內盛行孫中山這個名字的,則與章士釗有關1903 年他在翻譯日人宮崎寅寫的一本介紹孫中山革命事跡的《三十三年之夢》一書時,誤將書中孫逸仙與中山樵兩個名字連綴在一起,譯為「孫中山」,從此在國內傳開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