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動物本領的故事
⑴ 小動物的本領
狗狗的鼻子很靈敏
⑵ 講一個小動物學本領的故事
⑶ 寫動物學本領的童話故事
小野豬學本領
有一隻小野豬很愛學習,經常去找森林裡的動物學本領。
它向大象學舉重、向鼴鼠學鑽洞、向老虎學吼叫-------只要是自己不會的它都想學會。
不久,小野豬學會了很多動物的本領,它的名字也漸漸傳遍了大森林,很多動物都想認識這只愛學本領的小野豬,都認為教它本領是一種榮譽。這事傳到老狼耳朵里,它非常生氣,心想:「為什麼其它動物你都拜師了,唯獨我的本領你不想學?」他恨不得把小野豬一口吃掉。
一天,老狼趁動物們都在,就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它盛氣凌人地走到小野豬面前說:
「你不是誰的本事都學嗎?為什麼不學我的?難到我的本領不高強嗎?」
「你錯了,我學習本領不是要比誰的本領高強,我只想認真地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才能令我的身體更強壯,而且通過學習本領我還可以結交很多朋友,我認為這才是最珍貴的。」小野豬說
「呵呵……別和我說那些廢話,我就是討厭你裝模作樣。今天你落在我的手上,你就註定逃不掉了哦。」老狼一臉奸詐,得意地笑著。
小野豬哈哈一笑說:「我保證你殺不了我,因為我會很多動物的本領,你只會懶惰和狡詐的本領,你打不過我的。」
老狼氣得怒吼了一聲,猛地向小野豬撲去沒想到小野豬輕盈地往旁邊一閃就使老狼撲了個空。老狼氣得嗷嗷直叫,一骨碌爬起身更加凶惡地朝小野豬撲了過去。這次它感覺自己抓到了東西,可當它得意洋洋的一低頭時。發現自己抱著的是一隻刺蝟,它趕緊把刺蝟給扔了。
動物們被子老狼逗得哈哈大笑起來。老狼朝地上一看,哪裡是刺蝟呀!分明是小野豬抱著盆仙人球!老狼氣得哇哇大叫,緊接著它又哎喲!哎喲!地抱著兩手痛苦地呻吟起來,原來它手上扎了很多的仙人球的刺。動物們看見老狼那副狼狽的樣子,一個個都笑彎了腰。在大夥的笑聲中老狼灰溜溜地逃跑了
⑷ 《小動物的本領》這篇短文給了你什麼啟發
辛棄疾是宋代著名詞家.他那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幾乎是每個人都讀過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年輕的朋友,你是否知道,關於這首詞,還有一段辛棄疾求教的故事呢!
故事發生在這首詞寫出後不久.一天,辛棄疾宴請賓客,席間,藝人們以器樂配合,演唱了這首詞.歌聲剛落,眾人贊聲不絕.這時,辛棄疾卻走出坐位,請大家給這首詞提意見.給著名詞家的佳作提意見,可不是一件輕易的事.「不敢,不敢」,很多人都笑著推辭了.這時,辛棄疾的目光,落到了一位青年人的身上:「年輕人,你談談看法吧!」
聽到主人的詢問,年輕人站了起來,笑著答道:「您的詞,很有獨創性,可我一個小孩子,又能講什麼呢?不過,您這樣虛心,我就不妨講點不同意見.」辛棄疾滿意地注視著這個英俊後生.只聽得那青年說道:「依我看,這首詞的不足之處是用典多了點.」
辛棄疾含笑點了點頭,然後舉起一杯酒,對眾人說:「這個年輕人,倒真的說中了我的詞作的毛病!」辛棄疾稱贊的這個年輕人就是岳飛的孫子岳柯.
自從這次宴會之後,辛棄疾一有空餘時間就琢磨他那首《永遇樂》,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沒改好.不幸的是,由於他很快就病逝了,以至留給我們後世的,還是那首保持原貌的《永遇樂》.
凡是讀過辛棄疾詞章的人,無不感嘆他宏大的氣魄和高超的藝術造詣.但是,你只有知道了上面的故事,才會有更新的收獲,那就是:高超的藝術才能,靠的是永不知足的辛勤勞動.
陳毅同志寫過這樣一首詩:「九牛一毛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可以說,陳毅同志的詩,高度概括了一切成才者的共同品格:謙虛.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這是一條普遍的規律.
笛卡兒說:「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的無知.」
契訶夫說:「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愛因斯坦說:「誰要是把自己標榜為真理和知識領域里的裁判官,他就會被神的笑聲所覆沒.」
巴莆洛夫說:「任何時候也不要認為你什麼都懂.不管別人怎樣稱贊你,你時時刻刻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門外漢』.」
他們的話,講得多麼好啊!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些大學問家,難道真的會像他們說的那樣無知嗎?我們說,他們的話,固然表現了他們的謙虛;但是,他們確實又講的是真理.俗話說,能者為師.只要你某一方面比我能幹,你就可以做我的老師.知識是不能盡知盡曉的,遇到疑難就應該開口問,不管對方是長是幼,年資是高是低,凡是能有助於我的即使多叫幾聲「老師」又何妨?大學問家們尚且如此,我們這些讀書求知的學子難道不應又惑則「從師而問」嗎?由此也可以看出,驕傲自滿,自以為是是沒有道理的,是無知的表現.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當眾真心實意地徵求大家意見,小岳柯敢於向「權威」提意見,都是事實求是、認真求知的科學態度.辛棄疾求教的故事之所以嫩夠成為千古的美談,就是因為這個故事有一個閃光的「內核」.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親愛的朋友們,當我們詠讀這首豪邁詞章的時候,請不要忘記詩詞作者這個動人的故事,願在你的記憶中,雄渾的詞風與謙虛的美德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