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勇敢的名人故事200

關於勇敢的名人故事200

發布時間: 2021-02-10 19:21:03

Ⅰ 關於勇氣名人故事

1、藺相如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趙都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

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麼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

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麼知道燕王就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這個朋友』。

憑這個知道他會收留我,所以打算去他那裡。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

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

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麼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

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

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

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

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於是,藺相如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

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都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

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

這是為什麼?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後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

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藺相如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著說要把從這里到那裡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

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才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

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里。 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趙都。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

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著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

現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著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

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都去。難道趙王會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趙都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後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2、項羽破釜沉舟

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

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

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築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築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

楚軍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栗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後,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

(1)關於勇敢的名人故事200擴展閱讀:

關於勇氣的名人名言有:

1、勇士是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前行的。——〔古羅馬〕奧維德:《哀怨集》

【簡介】奧維德,古羅馬詩人,生於羅馬附近的蘇爾莫。年輕時在羅馬學習修辭,對詩歌充滿興趣。曾三次婚配,第三個妻子出身名門,使他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結交皇家詩人。

2、做事要有決心,扭著頭毛用勁絲毫不肯放鬆,萬事自能前進。——〔德〕歌德《浮士德》

【簡介】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歌德對世界文學影響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8種語言,是各國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Ⅱ 關於勇敢的中國名人小故事

1、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2、劉胡蘭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她轉移。次日拂曉,國民黨卻突然包圍了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

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國民黨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坦白。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並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

3、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

在戰友負傷犧牲、自我所攜彈葯用光的狀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4、王朴

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5、趙一曼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我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後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忙下,她於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

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能夠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能夠把人剁成爛泥,但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後,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Ⅲ 跪求有關名人的勇敢的故事,越多越好。。。最好短一點,200字左右。

1、乘長風破萬里浪: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結婚那天,半夜裡,有十幾個強盜趁賀客剛散之機,突然來打劫。宗愨毫不畏懼,挺身而起,擊退了強盜。

宗愨長大後,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曾率軍遠征南方的林邑國,大獲全勝,建立了一些功業。

他少年時所講的"乘長風破萬里浪"這句話,極為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為少年的遠大志向,成為激勵人們立志奮進的不朽名言。

2、萬戶飛天:

元末,陶成道以火器神技藝助還是吳王的朱元璋開天下,朱元璋以元制授他萬戶官。明初,陶成道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3、達爾文尋找物種起源:

1831年,年輕的達爾文經漢斯羅教授推薦,以自然科學家的身份參加了貝格爾艦歷時5年的環球考察。

在這5年中,他跋山涉水,進入深山密林。大自然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千奇百怪的變異,把他的整個心都吸引去了,他開始對聖經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上帝製造出來,而且物種是不變的」的說教,產生了懷疑。最後,他終於以「物種逐漸變化」的大膽假設,摒棄了物種不變的說教。

為了避免偏見,並且替自己的理論找到更多的根據,他不但細致地整理了在大自然中可收集到的各種變異事實,還廣泛收集了動物在家養條件下的各種變異現象,查閱了大量書籍和資料,最後終於在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一部劃時代的巨著一《物種起源》。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個在思想上自由的人,才能夠取得創新;一個在工作中務實的人,才能夠為自己證明。

4、諾貝爾研究炸葯:

諾貝爾,一次正潛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葯,突然"轟"的一聲,碎瓦如雨,煙塵騰空,他的新建實驗室飛上了天。煙塵過後,家人跑出來一看,諾貝爾不見了,紛紛淚落如雨,個個頓足捶胸。

忽然從瓦礫里鑽出一個人,滿身灰塵,血跡斑斑,他就是諾貝爾。諾貝爾揉揉眼睛,環顧四周,然後蹦著跳著歡呼起來: "成功了!成功了!"

Ⅳ 關於勇敢的名人事例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34歲的李時珍著手按計劃重修本草。由於准備專充分,開頭還比屬較順利,但寫著寫著,問題就來了:所謂本草,是古代葯物學的代稱。它包括花草果木、鳥獸魚蟲和鉛錫硫汞等眾多植物、動物和礦物葯。
由於其中絕大多數是植物,可以說是以植物為本,所以人們又將葯物直稱為「本草」。東漢《神農本草經》成書,到李時珍誕生前的400餘年間,歷代本草學家都有不少專著問世,但卻從未有一部能概括這一時期葯物學新進展的總結性著作。
李時珍意識到了它的分量,卻仍未料到,葯物是那樣的多種多樣,對它們的性狀、習性和生長情形,很難全部心中有數。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葉,本是蘄州的三大特產,可以主治風痹、驚搐、癩癬等疾病,是一味貴生葯品。
李時珍曾跟著捕蛇人親自上山,捕捉到一條白花蛇,仔細一看,果然和書上講的一模一樣。

Ⅳ 有關勇敢的名人事例

1、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2、邱少雲烈火焚身巋然不動

1952年10月11日夜,邱少雲所在部隊在朝鮮平康以南鐵原東北平康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執行戰斗任務。邱少雲及其戰友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

12日12時左右,美軍向邱少雲潛伏地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到他身上,但邱少雲為了不暴露部隊埋伏的地點,他忍受著劇痛,堅持不動,雖然邱少雲身後就是一條水溝,紋絲不動,直到犧牲。

3、黃繼光捨身堵槍眼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黃繼光跟隨部隊來到上甘嶺。1952年,上甘嶺戰役打響。黃繼光的部隊接到命令,對上甘嶺高地進行反擊戰爭。炮火持續不斷,在黃繼光部隊攻下5號陣地之後,雙方人員傷亡損失慘重。

特別是黃繼光部隊,戰士和炮彈捉襟見肘。不妙的是,在進行下一個陣地攻擊時,敵人隱藏已久的火力點對著黃繼光部隊發起猛烈的射擊。黃繼光部隊的進攻遭受到了阻礙,這是他挺身而出,親自去執行爆破敵人陣地的任務。

摧毀了敵人的幾個火力點後,又用自己的身軀去獨擋敵人僅剩的火力點。在黃繼光的英勇獻身下,上甘嶺戰役取得了勝利。

4、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5、荊軻刺秦王

戰國末期,弱小的燕國敵不過強大的秦國。當時,燕國的太子丹眼看著強秦正一點點地侵佔燕國領土。心裡非常著急。於是,太子丹物色到一位本領很高的勇士荊軻,以燕國使者身份去殺秦王。

公元前227年,荊軻和他的副手秦舞陽帶著秦國降將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督亢的地圖,作為燕國的使臣來到咸陽,拜見秦王。

秦王政聽說燕國使者要獻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地圖,心裡非常高興,於是在咸陽宮舉行隆重的儀式接見荊軻。

這一天,荊軻捧著裝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地圖,一步一步地走上朝堂。大殿里的威嚴與嚴肅讓秦舞陽感到非常害怕,禁不住渾身顫抖起來。秦王政的左右大臣一見秦舞陽那模樣,吆喝了一聲:「使者為什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看,見秦舞陽臉色蒼白,怕露出破綻來,連忙對秦王政說:「大王,他是鄉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心裡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不要見怪。」

秦王政於是命令秦舞陽退下,將地圖交給荊軻,讓他一個人上來。

荊軻上了堂,獻上盒子和地圖,秦王政叫荊軻打開盒子一看,的確是樊於期的頭顱。接著又讓荊軻把地圖打開,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指給秦王看。

等到將地圖全部展開以後,事先藏在地圖里的匕首就露出來了。荊軻一手抓起匕首,一手拉住秦王的袖子,將匕首向秦王胸口狠狠刺去。

秦王使勁一轉身,袖子被割斷了,他繞過屏風,想跑到外面去,然而荊軻拿著匕首又追了上來,秦王政知道自己沒有機會跑了,只好繞著朝堂上的銅柱打轉,躲避荊軻。

兩旁的文武百官知道出了事,但手無寸鐵,幫不上任何忙,而台階下的武士雖有兵器在手,但按秦的規矩,沒有命令不準上殿。秦王雖然腰佩寶劍,但卻沒有機會拔劍,只能躲避荊軻的襲擊。

在這緊要關頭,大殿上一名侍候秦王的隨身醫生急中生智,抓起裝葯的罐子扔向荊軻,荊軻一揮手,葯罐摔得個粉碎。

就在這一剎那,秦王趕忙將寶劍拔出,一劍刺中荊軻。荊軻倒在地上時,仍不忘將手裡的匕首扔向秦王,秦王把身子一閃,那匕首從他腮邊飛過,打在銅柱上。

秦王政見荊軻倒在地上,手裡又沒有了武器,便上前向荊軻連砍幾劍,將他殺了。台下武士們把秦舞陽也殺掉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