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亮的故事簡短
1. 關於月亮的神話故事.簡短
1、玉兔搗葯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
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
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2、天狗吞月
天狗吃月亮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
有一次,目連之母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惡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們一下,開葷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
目連知道了這事,勸說母親不聽,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備了三百六十隻素饅頭。藏在每個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連之母來施齋,發給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
和尚在飯前念佛時,用袖子里的素饅頭將狗肉饅頭調換了一下,然後吃了下去。
目連之母見和尚們個個吃了她的饅頭,「嘿嘿」拍手大笑說:「今日和尚開葷啦!和尚吃狗肉饅頭啦!」方丈雙手合十,連聲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事後,將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在寺院後面用土埋了。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連是個孝子,得知母親打入地獄。他日夜修煉,終於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投生凡間作亂。
玉帝大怒,令目連下凡投身為黃巢,來收這批從地獄逃出來的惡鬼。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後,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帳。
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這只惡狗沒日沒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將月亮一口吞下去。
追到太陽,也將太陽一口吞下去。不過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最怕鑼鼓、燃放爆竹,嚇得惡狗吞下的太陽、月亮,又只好吐了出來。
太陽、月亮獲救後,又日月齊輝,重新運行。惡狗不甘心又追趕上去,這樣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蝕和月蝕。民間就叫「天狗吃太陽」,「天狗吃月亮」。
3、吳剛伐桂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
但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4、嫦娥奔月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直曬得大地冒煙,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後羿,他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
後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他對天上最後一個太陽說:"從今以後,你每天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
後羿為老百姓除了害,大夥兒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個叫逢蒙的人,為人奸詐貪婪,也隨著眾人拜在後羿的門下。
後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都非常喜歡她。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後羿一丸仙葯。
據說,人吃了這種葯,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後羿不願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葯藏在百寶匣里。
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後羿的仙葯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後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
迫不及待地闖進後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葯交出來。嫦娥心裡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
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葯,就翻箱倒櫃,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葯,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後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沖出門外,只見皓月當空,圓圓的月亮上樹影婆娑,一隻玉兔在樹下跳來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樹旁深情地凝望著自己呢。
"嫦娥!嫦娥!"後羿連聲呼喚,不顧一切地朝著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後退三步,怎麼也追不上。
鄉親們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擺上嫦娥平日愛吃的食品,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後,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5、月桂女神
達芙妮變成了月桂樹,就是後來的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當年曾與宙斯的大兒子阿波羅互相愛慕。終於,有一天阿波羅終於按耐不住自己對月桂女神的愛戀,對她展開的追求。
可是因為阿波羅自己是太陽神,身體聚集了大量的熱能,使得月桂難以忍受,一旦靠近就有灼傷皮膚的危險。所以每次阿波羅追月桂,她就會躲。
就這樣,一追一躲,可這樣畢竟不是辦法,終於月桂無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她的父親因不忍女兒遭受如此痛苦,就將大地劈裂了一條大縫。
月桂縱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樹從裂縫中長出。自此,這棵樹就叫做月桂樹。而阿波羅並不知道緣由,認為月桂寧可變成大樹也不願和他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原來是因為自己太熱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樹。阿波羅發誓要永遠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那就是我們知道的太陽黑子。
2. 關於月亮的短故事,20字
月照在她身上,她抬頭仰望,滿眼凄哀,因她又想起牢中幼子,兩行清淚流下。多了自己減吧!
3. 關於月亮的小故事(要簡短,但不能太短!)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4. 求關於月亮的故事,要簡短的,急!!!!!!!!!!!!!!!!!!
高山族關復於月亮的神話:制
天地間本來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人們只能用火把來照明。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天,突然間,特大的狂風把兩個持火把的人吹上了天,天上就有了兩個太陽。兩個太陽輪流照耀著大地,照得人們無法合眼休息,莊稼也都被燒焦了,人們個個勞累又黝黑。又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一位箭術高明的神箭手用強箭射中了其中的一個太陽,從此,它的光芒漸漸變弱,變成了月亮,在晚上照耀著大地。人們的生活漸漸富饒了。
5. 與月亮有關的故事,簡單的介紹一下
猴子撈月
一群猴子在山上玩耍,領頭的大猴子看見空中掛著一個圓圓的月亮,就想把它摘下來。大猴子一聲唿哨,一群猴子就跟著它跑到一個最高的山峰。它們一個疊一個搭成一座「猴梯」,最小的猴子爬上頂端去摘月亮,它拚命往前抓,「猴梯」搖搖晃晃失去平衡,從山頂上摔下來,有的落在樹上,有的掉進草叢,有的跌入水中。月亮沒有摘到,大家垂頭喪氣。兩只小猴在崖邊東張西望,無意中看見下面水潭裡也有一個月亮。大猴子十分高興,一聲唿哨,把群猴集合起來。因為山崖離水面太高,猴子們只好一個拉著另一個的腳,拉成一長串,掛到水面。它們還找來了葫蘆瓢,傳到最下面那隻小猴。它盛了一瓢水就把「月亮」撈在瓢中。大家興高采烈,圍著「月亮」跳舞。一隻貪心的小猴搶走「月亮」,於是你爭我奪,把一瓢水潑在地上,「月亮」沒有了。抬頭一看,月亮依舊掛在空中。為什麼它還在上面呢?大家面面相覷,困惑不解。
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本是後羿之妻,後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葯,但後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後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葯,逼迫嫦娥交出仙葯,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葯,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後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後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6. 要關於月亮的故事(簡短的)
原住民口傳文學中的月亮就純然是有活潑生命氣息的存在個體;在阿美族的神話中,日月是一對夫婦,他們常拜訪由天降生為人類祖先的神人。
另一則阿美族的神話,月亮教導倖存於洪水之後的兄妹如何親近,方能產下正常的子女,因為這對兄妹聽從太陽的建議,結合成為夫妻,卻生下一些怪異的生物;月亮告訴他們:「因為你們是兄妹,本不應婚配,所以要在席子挖孔,擺在你們之間,這樣才能生出好子嗣。」後來兄妹夫婦果然生育出四個子女,那就是人類的祖先;另一故事敘述一位常受繼母虐待的女孩,為了阻止眾人替她討回公道,寧願升天,五日後,眾人果然在月亮上看見女孩的身影。
許多族群的射日神話均將月亮視為太陽被射中後所變成的;譬如泰雅族的故事敘述昔日天上有兩個太陽,天地無日夜之分,人類生活極苦,故由三青年分別背負嬰兒踏上遙遠的射日旅途,俟原所背嬰兒皆已成年,方至射日之地;一人射箭,命中太陽,太陽淌血,遂失去光熱,成為月亮,黑影即為箭傷的痕跡。鄒族的神話與此類似而又更進一步說地上看見的紅色石頭,就是太陽流下來的血染成的。部份族群的故事有一些變動,其內容是過去只有月亮,而月亮並非日日出現,加上月亮上有黑影,每到夜晚,大地一片晦暗,草木無法生長,人們也極感不便,於是派遣二名年輕勇士,前往射月,數十年後,其中一名以箭射中月亮,除去黑影,於是大地才有正常的光亮。
卑南族的故事說一回大地遭洪水淹沒,連天上的日月亦沉入水中,倖存的五位兄弟姊妹在海上漂浮,後來總算找到一處陸地;由於大地一片漆黑,於是派遣一男一女到天上當新日新月,以便尋找其他的人類。在卑南族的創世神話里,月亮和太陽將孩子帶到世上,第一個是人類,接著是猴子、馬、鹿、魚和鳥;後來,卑南族的祖先流傳,種植地瓜要依據月亮的變化,當月圓時不能耕作,月漸漸缺損時,才去耕作,如果月形像鐮刀,也不要耕作。另有阿美族的傳說提及兩兄弟和妹妹因為已經完成母親要安慰父親在天之靈的交代,不覺興高彩烈的跳舞;三人跳著跳著,漸漸往地底陷入。他們齊聲說:「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今天晚上的月亮是哥哥,明早東邊天空的太陽是弟弟,而在黑暗的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是妹妹,我們永遠造福人類,媽媽再見了。」這些情節清楚呈現這些族群認為日月與星辰是人所變成的。月亮與原住民歲時農作的關聯,在部份故事中亦可尋到蛛絲馬跡,如前述的卑南族故事;由於昔日原住民賴以為主食的粟(即小米)多在秋季收獲,秋夜的月光特別明亮,各族群形式各異的收獲祭儀或歌舞,多在皎潔的月光下進行,新谷與新酒的分享,讓部落內部的成員重新凝聚心志,情感獲得舒解,人神和洽,期待來年同樣豐衣足食,因此,秋月的圓滿,也象徵著族人心中殷切的盼望。
7. 關於月亮的神話故事簡短。
從前有一戶人家,兄弟兩個,哥哥已經成家,嫂嫂潑辣凶惡。弟弟忠厚老實,哥嫂兩個都討厭他,不讓他吃飽穿暖,重活、累活、臟活都讓他干。
一天,嫂嫂硬說他偷吃東西,哥哥也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弟弟趕出門外。弟弟被他們弄得走投無路,哭哭啼啼走上山路,到了後山,越想越氣,覺得自己孤苦伶仃,不如死了算了。他走到一棵大樹旁邊,正要上吊自盡,有一位老公公從山路上走來,連忙過來問他為什麼要自盡?他就把在家裡受哥嫂欺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老公公。老公公勸慰他一番,然後告訴他,八月十五夜裡戌時是天上開天門的時刻,你准備一隻木桶,坐在桶里,等天門一開你就可以飛上天去。弟弟到底是小孩,聽了老公公的話,很是好奇,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心想,要到天上看一看,如果好的話,就留在天上。
到了八月十五夜裡,他照老公公講的,准備好一隻木桶,靜靜地坐在木桶里。時辰一到,颳起了一陣風,真的連人帶桶被帶到空中,騰雲駕霧一樣把他送上了天。他一踏上月亮,看見天門敞開,金童玉女請他進了月宮。月宮里只有一棵樹,非常高大,樹葉也非常茂盛。他看得出奇,就停在樹底下,忽然,樹上飄落一片樹葉子,他拾起葉子摸摸,覺得很好玩。
這時候玉女出來了,告訴他:「你回到人間,用這片葉子碰到什麼,什麼就會變成金子。」於是他把樹葉帶回到人間,從此,他就成了富翁。
嫂嫂看弟弟一下子成了富翁,覺得很奇怪。問弟弟是怎麼回事?弟弟就老實告訴她。她聽了要丈夫也照樣到月宮去拿些樹葉來。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哥哥也坐在木桶里,身邊還帶了一把斧頭。時辰一到,哥哥也升到天上去了,天門也敞開著。他看到一棵大樹,就用斧頭狠狠地砍,可是根本砍不動。金童玉女聽到聲音出來,就把他綁在樹上,不許他下凡。從此他娘子只能在每年八月十五夜裡,坐木桶上天看望一次月亮樹上的丈夫,夫妻團圓一次。以後人間就把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人們團圓的日子.
8. 月亮的故事(短一點)
從前,天上並沒有月亮,晚上一片漆黑。在一個遙遠的小村莊里,住著五個聰明的兄弟,他們召集在一起,做了世界上的第一盞燈,請神幫他們掛在了天空上,他們為他們取了個美麗的名字--------月亮。
9. 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故事(簡潔明了)
傳說帝堯時代,天上突然出現十個太陽,給神州帶來了恐怖和災難。一個叫後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王母娘娘賜給後羿一包不死葯。後羿的徒弟蓬蒙知道後,趁後羿不在,威逼他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危急之時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頓時,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與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月亮上住著一個人叫吳剛,還有一隻狗,吳剛天天都去砍月亮上的桂花樹。但砍的過程中,那隻狗就會去搶他的飯盒,吳剛一見,就去趕狗。狗是趕跑了,可樹被砍的地方卻又自動復原了。但倔強的吳剛就再去砍,可是狗又去搶他的飯盒……就這樣一直重復著。
10. 有關月亮的故事(越簡短越好)
「想要摸月亮的國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加勒比海地區,有一個王國。這個王國像台灣一樣是個島國,島上有綠油油的樹林,四周是湛藍的海水,終年有著溫暖的氣候。這個王國的領袖是個高傲的國王,他的生活瑣事總是有人伺候,國內的人民也對他畢恭畢竟的,不敢違抗他的要求。這個國王其實什麼也不缺,然而,有一天夜裡,當他站在城堡的窗檯旁享受涼爽的晚風、仰望夜空時,他為那皎潔的月光深深吸引,突然興起了想要摸月亮的願望。
這個念頭一旦在他心裡滋長,他立刻召集大臣,發布他要摸月亮的訊息,要求大臣達成他的心願。這個大臣知道國王易怒的性情,擔心得睡不著覺,終於在隔天清晨獻上一計:要全國動員,蓋一座可以讓國王可以登上摸到月亮的高塔。國王接受了這個建議,馬上要求全國上下貢獻家裡大大小小的木箱,一個迭一個像堆積木一樣地愈堆愈高。然而,當這些木箱用盡,離月亮還有好遠好遠的距離,國王於是下令全國人民砍伐境內所有的木材來建造木箱,不願意服從的人就會被關進監獄,因為國王說:「在我的國家裡,沒有『不』 字」。當這個王國內所有的樹都被砍光,這個高塔也幾乎直達天際了,國王於是欣然地開始一層一層地爬上高塔。然而,當國王到高塔頂端伸出手要摸月亮時,竟然發現還是差了那麼一點,他於是向遠在地面的人民大叫:「再給我一個木箱」。
人民無奈地回答他:「已經沒有任何的木箱了」。這個一心只想摸月亮的國王於是命令:「那把最下面那個木箱傳上來」。人民聽了知道不妥,響應:「可是…」。國王氣極敗壞地說:「在我的王國里沒這個字」,人民知道無法違抗國王的命令,將最底層的木箱抽出,就在此時,所有的木箱晃動散落一地,而這個想摸月亮的國王也從高處跌落、摔死了。
台灣原住民
原住民口傳文學中的月亮就純然是有活潑生命氣息的存在個體;在阿美族的神話中,日月是一對夫婦,他們常拜訪由天降生為人類祖先的神人。
另一則阿美族的神話,月亮教導倖存於洪水之後的兄妹如何親近,方能產下正常的子女,因為這對兄妹聽從太陽的建議,結合成為夫妻,卻生下一些怪異的生物;月亮告訴他們:「因為你們是兄妹,本不應婚配,所以要在席子挖孔,擺在你們之間,這樣才能生出好子嗣。」後來兄妹夫婦果然生育出四個子女,那就是人類的祖先;另一故事敘述一位常受繼母虐待的女孩,為了阻止眾人替她討回公道,寧願升天,五日後,眾人果然在月亮上看見女孩的身影。
許多族群的射日神話均將月亮視為太陽被射中後所變成的;譬如泰雅族的故事敘述昔日天上有兩個太陽,天地無日夜之分,人類生活極苦,故由三青年分別背負嬰兒踏上遙遠的射日旅途,俟原所背嬰兒皆已成年,方至射日之地;一人射箭,命中太陽,太陽淌血,遂失去光熱,成為月亮,黑影即為箭傷的痕跡。鄒族的神話與此類似而又更進一步說地上看見的紅色石頭,就是太陽流下來的血染成的。部份族群的故事有一些變動,其內容是過去只有月亮,而月亮並非日日出現,加上月亮上有黑影,每到夜晚,大地一片晦暗,草木無法生長,人們也極感不便,於是派遣二名年輕勇士,前往射月,數十年後,其中一名以箭射中月亮,除去黑影,於是大地才有正常的光亮。
卑南族的故事說一回大地遭洪水淹沒,連天上的日月亦沉入水中,倖存的五位兄弟姊妹在海上漂浮,後來總算找到一處陸地;由於大地一片漆黑,於是派遣一男一女到天上當新日新月,以便尋找其它的人類。在卑南族的創世神話里,月亮和太陽將孩子帶到世上,第一個是人類,接著是猴子、馬、鹿、魚和鳥;後來,卑南族的祖先流傳,種植地瓜要依據月亮的變化,當月圓時不能耕作,月漸漸缺損時,才去耕作,如果月形像鐮刀,也不要耕作。另有阿美族的傳說提及兩兄弟和妹妹因為已經完成母親要安慰父親在天之靈的交代,不覺興高彩烈的跳舞;三人跳著跳著,漸漸往地底陷入。他們齊聲說:「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今天晚上的月亮是哥哥,明早東邊天空的太陽是弟弟,而在黑暗的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是妹妹,我們永遠造福人類,媽媽再見了。」這些情節清楚呈現這些族群認為日月與星辰是人所變成的。月亮與原住民歲時農作的關聯,在部份故事中亦可尋到蛛絲馬跡,如前述的卑南族故事;由於昔日原住民賴以為主食的粟(即小米)多在秋季收獲,秋夜的月光特別明亮,各族群形式各異的收獲祭儀或歌舞,多在皎潔的月光下進行,新谷與新酒的分享,讓部落內部的成員重新凝聚心志,情感獲得舒解,人神和洽,期待來年同樣豐衣足食,因此,秋月的圓滿,也象徵著族人心中殷切的盼望。
(以上數據出處: 原住民的月亮神話 浦忠成/市立台北師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