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著名誠信的故事

關於著名誠信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1 11:07:27

1. 關於 國外的名人誠信的故事

1、門德爾松

一次,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宮為正在英國訪問的門德爾松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這位著名的作曲家的到來。

當門德爾松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爾茲》這支曲子時,女王倍加贊賞,說:"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

門德爾松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安詳地對女王說:"不,那是我妹妹的作品。"原來她妹妹芬妮亞也是個極有音樂造詣的作曲家,她寫了這首曲子,幾位兄弟不贊成署女人之名。

一致商定用門德爾松的名字發表。盡管門德爾松譽滿國內外,藝術才華出類拔萃,但他並不相奪人之美,貪他人之功為已有,表現出較高的素質和修養。

2、華盛頓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

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林肯

林肯早年當過水手。1831年6月的一天,他和幾位水手來到美國南方城市新奧爾良的奴隸拍賣市場上,他們看到,一排排黑人奴隸戴著腳鐐手銬站在那裡。

他們都被一根根粗壯的繩子串在一起。奴隸主們像在買騾子買馬一樣仔細打量奴隸,有時還走上前摸摸奴隸的胳膊,拍拍奴隸的大腿,看奴隸是不是結實、肌肉發達,將來幹活有沒有力氣。

奴隸主們用皮鞭毒打黑奴,還用燒紅的鐵條烙他們。這時,年輕的林肯憤怒地說:「太可恥了!等我有機會,一定要把這奴隸制度徹底打垮。」

1860年,林肯五十一歲時在美國總統競選中獲勝,當上了美國總統。他真的廢除了奴隸制,實現了這個偉大的抱負,同時他也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

4、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是18世紀的美國人,是著名的科學家,同時還是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曾經參與起草了美國的《獨立宣言》,為美國的獨立自由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出身在一個世代打鐵的工匠家庭,由於家裡孩子多,父母很難靠打鐵來維持家裡的生活。十二歲的小富蘭克林看到父母整天為了生計發愁,就想為家裡做些什麼。

父親這時除了打鐵之外還作蠟燭。後來他的哥哥在城裡辦了一家報紙,富蘭克林到他哥哥那裡當學徒,在印刷所里學習排版。他哥哥對他非常刻薄,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責罵他。

有時候還毒打他,這使富蘭克林不堪忍受,不久就離開了那裡,到別的印刷所找工作。但是他哥哥非常壞,告訴城裡所有印刷廠的老闆都不要了聘請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不得不到別的城市尋找工作。他流落到費城,有一叫凱謀的人讓富蘭克林幫他管理他開的印刷鋪子,許諾可以給他很高的薪金。富蘭克林暫時找不到別的工作,就答應了。

當時富蘭克林已經是一個熟練工人,而凱謀僱傭的其他工人都是對印刷、排版、裝訂不怎麼了解的人。凱謀付給這些人的工資非常低。聰明的富蘭克林看到這種情況。

就猜到凱謀是想讓他把這些廉價僱傭來的工人練成熟練工人,然後再把自己趕走。凱謀在當地的名聲很壞,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個陰險狡猾的小人。

盡管富蘭克林已經猜到凱謀的心思,可是他想,既然答應接受這份工作,就應該盡力做好,要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不能因為老闆不好,就影響自己對工作的認真態度。

於是,他就每天教這些工人一些技術,甚至把自己發明出來的的製作字模的方法也傳授給了這些人。凱謀最初對富蘭克林還很客氣。

幾個月後,他發現自己廉價僱傭來的工人已經基本掌握了排版印刷技術,於是就開始無緣無故地找富蘭克林的麻煩,無端地剋扣他的工資。有一次,凱謀竟然指著富蘭克林的鼻子罵他的蠢豬。

富蘭克林非常生氣,並且說:「只有蠢豬一樣的老闆,沒有蠢豬一樣的工人,像你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做老闆。」凱謀正想把富蘭克林趕走。

就挖苦會說:「上帝又沒有挽留你這個天才在這里工作,你可以像烏賊一樣溜走。」富蘭克林早就不想幹了,就當著工人們的面說:「凱謀,別繞彎子了,你請我來就是為了給你訓練工人。

現在他們都是熟練的工了,你就可以趕我走了,我早就猜出你的心思了。不過,你放心,我富蘭克林做人向來講求誠信,不會因為你的卑鄙就傳播給他們錯誤的技術。

將來你解僱他們的時候,他們憑借自己的手藝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作。」說完,富蘭克林收拾行李就離開了鋪子。

5、司各特

英國著名的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雖然為他很貧窮,但是人們都很尊敬他。
司各特為人正直,他的一個朋友看見他的生活很困難,就幫他辦了一家出版印刷公司。

可是他不善於經營,不久就倒閉破產了。這使原本就很貧窮的作家又背對背上了六萬美元的債務包袱。司各特的朋友們商量,要湊足夠的錢幫助他還債。

司各特拒絕了,說:「不,憑我自己這雙手我能還清債務。我可以失去任何東西,但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為了還清他的債務,他像拉板車的老黃牛一樣努力工作。

他的朋友們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氣,都說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一個正直高尚的人。當時的很多家報紙都報道了他的企業倒閉的消息,有的文章中充滿了同情和遺憾。

他把這些文章統統扔到火爐里,他的心裡對自己說:「瓦爾特·司各特不需要要憐憫和同情,他有寶貴的信用和戰勝生活的勇氣。」在那以後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學會了許多以前不會乾的活。

經常一天跑幾個單位,變換不同的工作,人累得又黑又瘦。有一次,他的一個債主看了司各特寫的小說後,專程跑來對他說:「司各特先生,我知道您很講信用。

但是您更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作家,您應該把時間更多地花在寫作上,因此我決定免除您的債務,您欠我的那一部分錢就不用還了。」

司各特說:「非常感謝您,但是我不能接受您的幫助,我不能做沒有信用的人。」這件事之後,他在日記本里這樣寫道:「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睡得這樣踏實和安穩。

我的債主對我說,他覺得我是一個誠實可靠的人,他說可以免掉我的債務,但我不能接受。盡管我的前方是一條艱難而黑暗的路,但卻使我感到光榮,為了保全我的信譽。

我可能困苦而死,但我卻死得光榮。」由於繁重的勞動,司各特曾經病倒過。在病中,他經常對自己說:「我欠別人的債還沒還清呢,我一定要好起來。

等我賺了錢,還了債。然後再光榮而安詳的死。」這種信念使司各特很快從病中康復了過來。兩年後他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務。

2. 求幾則古今中外的誠信小故事

1、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2、宋濂的故事

宋濂是我國明代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有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宋濂對母親說:「娘,今不出發 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 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到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3、 商鞅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 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

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4、晏殊誠實守信的故事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 歲被地方官作 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

皇帝又稱贊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朴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 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5、宋慶齡的誠信故事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宋慶齡的故事就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許人一 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3. 有關誠信的著名歷史故事

1、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2、食言而肥

春秋時,魯國大夫孟武伯,說話一貫無信,魯哀公對他很不滿。有一次,魯哀公在五梧舉行宴會,孟武伯照例參加,有個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這郭重長得很肥胖,平時頗受哀公寵愛,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譏辱。這次孟武伯借著向哀公敬酒的機會,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麼東西這樣肥胖啊?」

魯哀公聽了,很覺厭惡,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這句話分明是反過來諷刺孟武伯慣於說話不算數,而且在宴會上當著群臣之面,出於國君之口,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

3、齊襄公言而無信

春秋時,齊襄公派大將連稱、管至父去守衛葵丘。連稱問齊襄公:「我們何時能回來?」當時正是西瓜上市季節,齊庄公一邊吃瓜一邊說:「明年吃瓜時派人替換你們。」

一年之後,齊襄公卻忘了約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並提出按時替換的要求。齊襄公十分振怒,平靜下來之後,對送瓜的人說:「他們要想回來,在等一次瓜熟吧。」連稱、管至父見齊襄公言而無信,又氣又恨。後來,他們二人參加叛亂,殺死齊襄公。

齊襄公言而無信,最終落得被人推翻,死於非命的下場。告訴我們人是要講信用的,既然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兌現承諾。言而無信,必然失信。

4、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

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5、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

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4. 找歷史上誠信故事十個

1、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是對信守諾言的人的最高評價。

拓展資料: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統稱。泛指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用,一諾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指為人處事真誠誠實,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諾。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一個基本准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