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荊花的故事
Ⅰ 描寫紫荊花的作文
聽紫荊花開的聲音
「浪平沙細,陽光和煦的淺水灣,是旅遊、度假的好地方……」每當我滿懷激情獨自吟誦《東方之珠》這篇課文時,自己彷彿光著腳丫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聆聽海風與浪濤的交響曲;又彷彿來到夜幕下的香港,欣賞光與色迷人的舞姿……讀了一遍又一遍,淅漸地對香港的嚮往與日俱增。
「媽媽,為什麼有些圖片上畫有米字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飄揚?那不是英國的國旗嗎?」我很納悶,也很好奇地問媽媽。「想聽香港的故事?」媽媽用俏皮的語氣逗著我。「快點講,我心裡可著急了。」在媽媽緩緩地講述中,我了解了香港人民苦難深重的歷史,心裡泛起了一陣陣苦澀的滋味。穿越時空遂道,我來到1852年。一陣陣「轟隆隆」的炮聲響徹雲霄,炮火劃破了湛藍的天空,英國強行掠奪香港。從此,美麗的香港成了一個被人丟棄的孩子,滿樹的紫荊花都顯得那樣「垂頭喪氣」,而英國米字旗卻「趾高氣揚」地飄在香港的上空。1997年7月1日,當我還沒有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時,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伴隨著五星紅旗的祝福,一朵花冉冉上升,燦爛綻放!那就是紫荊花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朵萬朵紫荊開。」紅的像火,紫的像梅,粉的像霞。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因為它在祝福一個在外流浪155年的孩子終於回到了媽媽的懷抱。
「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明珠』」,我飽含深情朗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斗轉星移,香港回歸十年了,我也八歲了。在這三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裡,祖國媽媽和香港孩子更加相親相愛。瞧!通過一座綴滿紫荊花的彩虹橋,我能夠來香港參加「亞洲杯」鋼琴比賽;通過一座綴滿紫荊花的彩虹橋,爸爸可以來香港觀光旅遊;通過一座綴滿紫荊花的彩虹橋,我的老師可以來香港教書和學習。回歸十年,我們心與心相連,手與手相牽。在心手牽連中,「東方之珠」也顯得更加璀璨奪目!
如花的七月,美麗的夏季,千姿百態的紫荊花正在香江畔上璨然綻放。我合起課本,眼前彷彿看到了紫荊花燦爛的笑容,耳旁似乎聽見了紫荊花銀鈴般綻放的聲音,那聲音傳得很遠、很遠……噓,你聽到紫荊花開的聲音嗎?
Ⅱ 紫荊花作文450字
春天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季節,它幫小草穿上了碧綠的春裝,給花兒套上了五彩繽紛的盛裝,也給我們校園里那幾株紫荊花披上了美麗的禮服。
走進校園里的紫荊花叢,猶如來到仙境一般,可以讓你忘記一切煩惱。
紫荊花足足有兩人多高,從上往下看,整株紫荊花就像噴花的飛泉。紫荊花的枝條和別的樹不一樣,別的樹都是先長了主幹,然後才長出枝條,可紫荊花卻是許多的枝條一起生長出來,不需要主幹。細的枝條,就像一支筆;粗的枝條,就像健美的手臂。在同一根枝條上,會抽出五六根新枝,幾乎都開滿了花,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呀!
在紫荊花的枝條上,有一些翠綠的葉子,嫩嫩的,雖然很少,但是它把紫荊花襯托得十分美麗迷人。這些葉子小小的,摸上去,滑滑的,柔柔的,薄薄的,還有點癢;看上去,帶著光,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你的身影。在葉子的點綴下,花兒更顯美麗,一團團,一簇簇,一叢叢,數不勝數……
紫荊花的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似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花瓣里摻和著一絲絲奶白色,一朵花才米粒那麼大,看起來卻顯得格外飽滿。紫荊花的花瓣與眾不同,它只有三片花瓣是開著的,還有幾片花瓣是合攏的,多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保護著自己的孩子。一簇花兒就像一粒酸甜可口的楊梅,又像是軟軟的紫糯米。在同一株上,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枝頭開到枝尾,不留一點空隙,十分漂亮。湊上花去聞一聞,一絲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陶醉。這時,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的腦袋裡「搭下了窩」:紫荊花是什麼味道的?我看著紫荊花,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摘下一粒,放進了嘴巴里一嚼,頓時,一股酸味直達我的嗓子眼。啊,酸得我眼睛眯成了一條線。紫荊花,你高雅純潔,你是世界上最美的花!
2、
在我生活的小區,種了幾棵紫荊樹(又名紫荊花)。在夏﹑秋兩個季節,所有植物都長得鬱郁蔥蔥,百花爭鳴,紫荊樹也就默默無聞。到了冬﹑春天,南方盡管沒北方的冰天雪地,也寒風刺骨,大多植物樹葉落盡,或掛著枯黃的葉子無精打采地搖擺著。在這植物調零的時候,唯有紫荊樹,花開燦爛,繁花似錦。路過的人,被飄落的花瓣觸摸到,好象被溫暖雙手愛撫著,讓人感到冬天的溫暖,精神都為之一震。多愁善感的我更是願意坐在樹底下,望著花兒胡思亂想。
我經過幾年的觀察,發現紫荊樹極易成長,花開,花落後結果,果實是豆夾,豆夾成熟,經過太陽的曝曬豆夾裂開,豆子落地,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在紫荊樹的周圍,樹底長出紫荊樹苗,你要種植,只要拔走它種植就可以了。紫荊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和入葯。
在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各睦,家業興旺。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花團錦簇的紫荊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紫荊花樹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調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兄弟感嘆:「人不如木也」。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繁花葉茂。
紫荊花被香港政府定為市花,我不知道原因,後來了解到關天紫荊花的悲壯的故事:1898年6月19日,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展拓香港租界專條》英國政府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租期99年,兩個月後,英方不顧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對和抵制,在大炮的轟鳴聲中,強行提前舉行占據儀式,數千名愛國群眾揭竿而起,武裝保衛自己的家園,反攻英國軍營,但民眾遭到殘酷的鎮壓。劫變後,村民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墳墓,合葬那些壯烈的英雄。後來桂角山上長出一棵從前沒見過的開著紫紅色花朵的樹。幾年後,那種花開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縮紛,尤其就清明前後,花期正盛,像是烈士的緬懷,民眾將其名為紫荊花。
近期,更有香港義工黃福榮舍已為人的事跡。黃福榮原為貨車司機,但熱心公益,本身雖是糖尿病患者,但仍不斷幫助低下層的有需要人士,特別是內地較貧窮落後的地區,足跡遍布中國。在玉樹大地震中,他本已逃出生天,但當獲知尚有3名教師及3名學生走避不及,被壓在倒塌的瓦礫中後,即不理危險,立即折返孤兒院救人,未幾再發生餘震,部分搖搖欲墜的房亦告坍塌,黃福榮慘遭活埋,稍後被救出證實不治。
香港人的團結﹑愛國﹑舍已為人的寫照,恰好是紫荊樹的寫照
Ⅲ 紫荊花的資料有
紫荊屬.單葉互生,全緣,葉脈掌狀,有葉柄,托葉小,早落。花於老乾版上簇生或成總狀花權序,先於葉或和葉同時開放;花萼闊鍾狀; 5齒裂,彎齒頂端鈍或圓形;花兩側對稱,上面3片花瓣較小;
雄蕊10,分離;子房有柄。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紫荊為落葉喬木,經栽培後常成灌木狀。葉互生,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
花先於葉開放,4~10朵簇生於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花玫瑰紅色,小花梗綱柔,長0.6~1.5厘米。莢果狹披針形,扁平,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種子2~8顆,扁圓形,近黑色。花期4~5月。
(3)關於紫荊花的故事擴展閱讀:
紫荊原產於中國,在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陝西、河南、甘肅、廣東、雲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櫱性強,耐修剪。
早春葉前開放,無論枝、干布滿紫色花朵,艷麗可愛。葉片心形,圓整而有光澤,光影相互掩映,頗為動人。宜叢植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
因開花時葉尚未發出,故宜與常綠松柏配植為前景或植於淺色的物體前面,如白粉牆之前或岩石旁
Ⅳ 誰能告訴我有關香港紫荊花的有關資料
唐朝大詩人韋應物曾在《見紫荊花》一詩中寫道: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
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雖筆墨不多,但遊子思歸、憶念故里之情卻溢於言表,感人至深。
說到紫荊花,恐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想到香港。香港地區位於中國東南海岸,珠江口之東,與廣東省的深圳市毗鄰,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1095平方公里。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被英國佔領。根據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的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如期舉行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從而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1990年4月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也開始實施。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除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使用區旗和區徽。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就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紅旗代表祖國,白色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寓意香港是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星象徵香港同胞熱愛祖國。花、旗分別採用紅、白不同顏色,象徵「一國兩制」。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呈圓形,中間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周圍寫有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英文「香港」。中間圖案也是紅底白色五星花蕊紫荊花,寓意與區旗相同。
在香港的歷史上,還有一段關於紫荊花的悲壯故事:1898年6月19日,喪權辱國的《展拓香港租界專條》在紫荊城簽訂,英國政府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後稱新界),租期99年,兩個月後,英方不顧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對和抵制,在大炮的轟鳴聲中,強行提前舉行占據儀式,數千名愛國群眾揭竿而起,武裝保衛自己的家園,反攻英國軍營,使英軍受到重創,但民眾也遭到殘酷的鎮壓,新界10萬人口喪失了土地。劫變過後,村民們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墳墓,合葬那些壯烈犧牲的英雄。後來桂角山上長出一棵從前沒見過的開著紫紅色花朵的樹。幾年後,那種花開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繽紛,尤其是清明前後,花期正盛,像是對烈士的緬懷,民眾將其命名為紫荊花。1965年,紫荊花有幸當選為香港市花。
在中國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它來源於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 。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紫荊花又叫紅花紫荊、洋紫荊、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蹄甲,故有此名。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葯。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一面中間配有五顆星的動態紫荊花圖案的紅旗。旗面呈長方形,其長與高為3 :2,紫荊花的外圓直徑為旗高的3/5。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象徵香港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顆星象徵香港同胞心中熱愛祖國。花呈白色,表示有別於代表祖國其他部分的紅色,即象徵「一國兩制」。
Ⅳ 有關寫紫荊花的文章
紫荊花
窗外,是一排紫荊樹,稀稀疏疏的葉子泛著枯黃色,褐色的、細小的枝椏由於葉的稀疏更多地從樹間凸現出來,幾朵紫紅色的紫荊花寂寞地抱著枝頭,在灰朦朦的天色中顯得落寞寂廖。記得去年冬天,一排排紫荊樹上,那一朵朵紫荊花,顏色紫紅紫紅的,象少女唇上塗的口紅,奮力開放的姿勢,象揚著可愛的笑臉,點綴在枝繁葉茂的綠樹間,瓣瓣都象含著甜蜜的夢,欣欣然地、熱烈地綻放在枝頭。一片芳菲,一派生機,春意猶濃,分外妖嬈。
而今,已是春天了,紫荊花卻凋落了不少,地上也沒有紫荊花鋪成的紅色地毯,只剩幾朵孤零零地留在枝頭,也是欲落未落的樣子,象是在悲嘆自己既將謝落的命運,顏色也象是被憂郁浸泡過的一樣,也不象從前那樣鮮艷得讓人心醉了。在這勃發萬物生機,復活新一輪生命的春天裡,紫荊花的命運卻走向衰落,不得不從心中冉冉升騰起隱隱的感傷,迷漫成憂郁的雲霧,纏繞著無邊的思緒……
紫荊花,為什麼選擇在春天裡凋零?就象愛情,怎麼會在春天裡失蹤?再也尋不著半點絲蛛馬跡。我怎麼思忖,鎖緊的結還是在眉心凝固得無法化解。紫荊花,我知道她已極盡了她今生的輝煌,她該走了,可是我的愛情,還沒來得及展現燦爛的芳菲和姿勢,還沒來得及細數思念的紋絡,還沒來得及編織綺麗的夢想,便突然間凋落了。「昨夜西風凋碧樹」,是誰一夜間凋落了美麗的愛情?象落了一地的紫荊花瓣,片片都象是哭紅的淚啊,瓣瓣都象無奈的嘆息聲。我順著春天的線索,尋覓昔日的芬芳,我那紫荊花般的愛情啊,也曾經繽紛過你的季節,就象用紫荊花鋪滿的玫瑰色的地毯,我們曾在地毯上翩翩起舞。我沿著記憶的峭壁,去攀援你的影子。我那紫荊花般的笑容啊,也曾盪漾起你的心湖,在你的心湖上我們劃著小舟,共賞過一片溶溶夜色,亭亭小荷。我那紫荊花般的情愫啊,也曾燃燒過你的激情,在你的生命里,我們放飛著心靈,引亢高歌。
我們的愛情也曾象紫荊花的顏色,紫紅紫紅的,紅得鮮艷,紅得嫵媚,紅透了你我心靈相牽的季節,映紅了夢的天空。我們的愛情也曾象紫荊花的花蕊,抽出的絲是用相思織成的啊。而今,春天已來,花期已過,凋零是紫荊花的命運,落寞是今生的主題。昔日的愛情的繁華留不住啊,就象留不住的紫荊花;昔日愛情的容顏守不住啊,就象留不住紫荊花的笑臉。
我想我就是樹上的那朵紫荊花,雖然面臨的是不可逃脫的枯謝命運,也願做最後一朵離開枝頭的紫荊花,讓多一份的美麗雕刻在你的眼底;雖然那鮮艷的嬌妍終有一天會黯然失色,也願在喪失芳華之前燦爛地、無怨無悔地為你綻放一回。樹上那零星的幾朵紫荊花虔誠地留戀著枝頭,就象我固執的守候。她強顏歡笑的臉,就象我蕭瑟的心。
一陣春風吹來,又一朵紫荊花顫了顫柔弱的身子,最終還是從枝頭凄然落下,我聽見一聲無奈而凄涼的嘆息。紫荊花落了,紫荊花的相思卻還開在枝頭,守護著破碎愛情。紫荊花般的愛情落了,紫荊花般的回憶卻還系在夢的枝頭。
Ⅵ 鄭州紫荊花的歷史
關於這個地理名詞的由來有著各種版本,甚至有的頗有點詭異的味道。聽上面傳下來的故事說,以前這里長滿了紫荊樹,這個地方也因樹而得名,所以一直延用至今。
Ⅶ 紫荊花的簡要介紹
紫荊花又叫紅花紫荊、洋紫荊、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蹄甲,故有此名。
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葯。
紫荊花,花色紫紅,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艷麗可愛,當葉子還沒長出時,枝條上花已盛開,所以又稱「滿條紅」。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略呈圓形,表面有光澤。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名字】
學名/拉丁名:Cercis chinensis Bunee
英文名:China Redbud
【科屬分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亞科∶蘇木亞科 Caesalpinioideae
屬∶ 紫荊屬 Cercideae
亞屬∶ 紫荊亞屬Cercis
產地分布 :紫荊花分布於我國香港地區,廣東、廣西等地。在華南地區常見,熱帶地區廣為栽培
紫荊花-香港市花
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後,洋紫荊獲挑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徽。 香港區旗上的區徽由中國國旗上的5粒星及洋紫荊組合而成。每朵洋紫荊有5塊向外伸展的紫紅色花瓣。
香港在1965年正式選定洋紫荊為市花。 洋紫荊能夠代表香港,是因為它的獨特歷史背景。
【紫荊花也是廣東省湛江市的市花.』
[編輯本段]【花卉來歷】
十九世紀初,法國傳道會神父漫步薄扶林海旁時,首次於港島鋼線灣海邊附近發現洋紫荊樹。神父把洋紫荊折枝移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修道院。
[編輯本段]【花卉命名】
Bauhinia blakeana(洋紫荊) 它是香港首個被記錄的植物,由於世界各地並沒有發現與洋紫荊相同的品種,因此,在一九零八年,植物學家判定這種只在香港發現的植物為羊蹄甲屬的新品種,是一種常綠喬木,並以鼎力支持植物研究的前港督卜力爵士(Sir Henry Blake 1898-1903)的姓氏命名為Bauhinia blakeana(洋紫荊)。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豆科紫荊屬.該屬為落葉喬木或灌木。
單葉互生,全緣,葉脈掌狀,有葉柄,托葉小,早落。花於老幹上簇生或成總狀花序,先於葉或和葉同時開放;花萼闊鍾狀; 5齒裂,彎齒頂端鈍或圓形;花兩側對稱,上面3片花瓣較小;雄蕊10,分離;子房有柄。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紫荊為落葉喬木,經栽培後常成灌木狀。葉互生,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長6—14厘米,寬5—14厘米,兩面無毛。花先於葉開放,4—10朵簇生於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花玫瑰紅色,長1.5—1.3厘米,小花梗綱柔,長0.6—1.5厘米。莢果狹披針形,扁平,長5—14厘米,寬1.3—1.5厘米,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種子2—8顆,扁圓形,近黑色。花期4—5月。
常綠小喬木,高達10m。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4cm。先端2裂深約為全葉的1/3左右、似羊蹄狀。花為總狀花序,花大,盛開的花直徑幾乎與葉相等,花瓣5枚鮮紫紅色,間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
貌似蘭花的植物形態優美,而且容易培植。這種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荊喻為「窮人的蘭花」。洋紫荊樹一般高約七米,一般可生長四十年。這種植物很易紮根生長,並不需要特別環境,只要周圍空間廣闊,陽光充沛,常有和風吹拂,便可茁壯成長。
洋紫荊擁有獨特的心形雙瓣樹葉,葉和花都跟宮粉羊蹄甲極相似,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但開花時便很易識別。
洋紫荊和宮粉羊蹄甲都是蘇木屬,深紫色的洋紫荊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開花,粉紅、白或黃色的宮粉羊蹄甲則在二月至五月開花。羊蹄甲屬品種繁多,喬木、灌木、攀緣植物凡數百種。所有品種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長較快。
花紫紅色,4--10朵簇生於老枝上。莢果長5--14厘米,沿腹縫線有窄翅。花期4月,葉前開放;果實10月成熟。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陝西、河南、甘肅、廣東、雲南、四川等省。
香港紫荊與大陸其它地區生長的紫荊不同,只能在熱帶和亞熱帶生長,目前只有在廣東、福建、台灣、廣西、海南、雲南等地生長。
至於廣布於大陸華中,華北,華東,西南的紫荊,學名為CERCISCHINENSIS,是一種落葉灌木,一般在春末夏初開花,開花後,葉子才展開,所結的莢果稍彎,圓形,長不足十公分,由於不耐高溫潮濕氣候,因此,在廣東,香港等地雖然也能生長,但情況並不好。
[編輯本段]【花卉傳說】
關於紫荊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漢代有一個叫田真的兄弟三人分家,財產均分後,尚有屋前一株紫荊花樹未分。兄弟三人約定次日將這株紫荊花樹一分為三,各得其一。誰知次日清早,紫荊花樹已枯萎死去。三兄弟見此情形非常感動:一棵樹木聽說要將它一分為三,尚且憔悴而死,難道我們兄弟三人還不如樹木?於是兄弟三人不再提分家之事。沒多久,屋前的那株同根連理的紫荊花樹又繁茂起來,而且更加生機勃發。從此,紫荊花便成為團結和睦、骨肉難分的一種象徵。
[編輯本段]【文化底蘊】
1965年,深受香港市民喜愛的紫荊花被選為香港市花。
紫荊花又稱滿枝紅,國外稱之「紅花駱駝蹄樹」,屬豆科羊蹄甲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15米,枝條開展下垂。花朵大,可達10至12厘米,花瓣倒卵狀矩圓形。每朵5瓣,其中4瓣分列兩側,相互對襯,而另1瓣側翹首昂頭於上方,花形有些像蘭花狀,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香港蘭花樹」。紫荊花性喜溫暖,易於繁殖,加上許多香港人把它視作「繁榮、壯觀、奮進」的象徵,因此被香港同胞廣為栽種。每逢春暖花開季節,樹上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燦若紅霞。
由於香港同胞對紫荊花的酷愛,香港特區區旗被選定為一面中間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紅旗代表祖國,白色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寓意著香港是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星象徵著香港同胞熱愛祖國,旗與花分別採用紅白不同兩種顏色,象徵「一國兩制」。
[編輯本段]花語
兄弟和睦。 在中國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它來源於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 。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