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自己堅強的故事

關於自己堅強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1 12:22:57

❶ 關於名人堅強的故事 5

意志堅強的名人故事
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5歲的時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醫生們一致認為,象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在死神的威脅下,張海迪意識到自己的生命 也許不會長久了,她為沒有更多的時間工作而難過,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奮的學習和工作去延長生命。她在日記中寫到:「我不能碌碌無為地活著,活著就要學習,就要多為群眾做些事情。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 1970年,她隨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母到莘縣尚樓大隊插隊落戶,看到當地群眾缺醫少葯帶來的痛苦,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群眾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葯物,努力研讀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為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熟悉針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掌握了一定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後來,她隨父母遷到縣城居住,一度沒有安排工作。 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跡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背詩歌、抄錄華章警句,還在讀書寫作之餘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現在她已是山東省文聯的專業創作人員,她的作品《輪椅上的夢》問世,又一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認准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來一瓶進口葯,請她幫助翻譯文字說明,看著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張海迪便決心學習英語,掌握更多的知識。從此,她的牆上、桌上、燈上、鏡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寫上了英語單詞,還給自己規定每天晚上不記10個單詞就不睡覺。家裡來了客人,只要會點英語的,都成了她的老師。經過7、8個年頭的努力,她不僅能夠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作品,還翻譯了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把這部書的譯稿交給某出版社的總編時,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並熱情地為該書寫了序言:《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以後,張海迪又不斷進取,學習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海迪還盡力幫助周圍的青年,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學習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祖國的興旺發達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輔導下考取了中學、中專和大學,不少迷惘者在與她的接觸中受到啟發和教育變得充實和高尚起來。張海迪在輪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在於為祖國富強、人民幸福而勇敢開拓、無私奉獻!
堅強的孩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有過怨恨嗎?」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叔叔,我在。」昨天(2008.05.14)下午2點,北川縣曲山小學的廢墟前,一個微弱的童聲傳進了救援人員朱雲能的耳朵。「快,這邊有小孩的聲音。」 朱雲能馬上找到了救援隊員。撬棍、鐵鍬悉數派上用場,但由於垮塌的樓層堆積太厚,十多名隊員的搜救工作無濟於事。隨後,救援隊員只得動用液壓組合破拆器,嚴密的亂陣中逐漸被撐開一條縫隙,縫隙越來越寬,隊員們發現,一名男孩渾身是血,躺在幾名孩子的屍體上。就在大家將救援的手伸向他時,孩子卻堅決拒絕:「叔叔,我不慌張,你先救他們吧。」 「這孩子太懂事了。」孩子的一句話,當即讓救援隊員熱淚盈眶。隨後,隊員們果然在旁邊的隔層中發現了十多個被困的孩子。幾個小時後,直到其餘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後一個鑽出廢墟。

❷ 有關堅強的故事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回,每天都帶著自己答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❸ 關於堅強的名人故事

1、蘇聯作家奧來斯特洛夫斯基在自作戰中雙眼失明的情況下,通過向人口授內容,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自幼雙目失明,在莎利文老師的教導下學會了盲文,長大後成長為一個社會活動家,積極到世界各地演講,宣傳助殘,並完成了長篇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居里夫婦在破舊的停屍房內建起了實驗室,經過刻苦鑽研發現了鐳,並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4、我國現代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中學時曾因為綜合成績平均45分被學校勒令退學,但他執意補習,並通過一年的努力名列前茅,後來留學比利時時,完成了常人所無法完成的青蛙解剖實驗。
5、當代著名女作家張海迪五歲因為意外事故造成高位截癱,但仍堅持自學小學到大學課程,並精通多國語言。

❹ 一個關於堅強的故事

堅韌造就的傳奇

有這么一個人。在他19歲那年,一次滑雪,他與朋友做游戲,要從朋友張開的雙腿間滑過去,結果卻撞在了朋友的身體上,折斯了脖子,導致頸以下全身癱瘓。自此以後,這個高大英俊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只能搖頭的殘疾者,終生依靠輪椅生活。再說第二個人,他會駕駛汽車,會開輪船,並且還成了飛行員。能自由駕駛飛機在空中翱翔。當他33歲的時候,競選溫哥華市議員,成功了。在連續做了12年市議員後,他又被溫哥華市民推上了市長的寶座。還有第三個人,他是工商管理碩士,是多個非營利助殘團體的創建人,是多種助殘設備的發明人,還是加拿大勛章獲得者,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走到哪裡都能受到眾人的歡迎。以上這三個人怎麼樣?單說某一個人也沒什麼,可是如果說這三個人其實就是一個人,那就很富傳奇色彩了。事實上,他們原本就是同一個人——加拿大的薩姆·蘇利文,一個不折不扣的奇人。蘇利文是如何由一個重症殘疾人變成一個奇人的呢?在折斷脖子後的幾年裡,待在家裡的蘇利文陷入了選擇生還是死的掙扎中。他把受傷前打工賺的錢都取了出來,買了輛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汽車。為了不讓父母太傷心,他設計了開車墜崖這種自殺方式,所幸的是,他的幾次「墜崖練車」都沒有成功。此後,要強的蘇利文不忍再拖累兩位老人,便堅持離開了家,搬到了一個半公益半營利性的公寓。一天晚上,蘇利文又一次獨自在房間中品味絕望的痛苦。他盯著空白的四壁,感覺自己的生命就像它們一樣空虛。他坐著輪椅來到戶外,看到遠處的城區正掩映在落日的余暉中。他想那裡有沸騰的生命活力,人們正在搖動著生活風帆向前航行。此刻,蘇利文忽然想到自己的大腦很好用,也能夠獨立吃飯穿衣,甚至還能微笑。蘇利文決心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我也要做一個完整的人,我要工作。」蘇利文此時對自己說道,「受傷前我有十億個機會,而現在我還有五億個。」從那一刻起,一個新的薩姆·蘇利文誕生了。從那以後。蘇利文廣泛涉獵知識,勇於挑戰生活。他不但學會了駕駛飛機,而且還教會了另外20位殘疾人飛行。由於溫哥華的華人超過三分之一,在加拿大土生土長的蘇利文還學會了中國廣東話,這在他以後的競選中收效奇特。蘇利文一講廣東話。就會得到華人的掌聲和鼓勵。市長選舉中,華人幾乎把選票都投給了蘇利文。是什麼神秘的力量將這傳奇經歷賦予薩姆·蘇利文?答案是不屈不撓地與生活抗爭的精神,這是一種堅韌的氣質。他曾說過: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他面對挑戰時的表現,這與他是否坐輪椅無關。

❺ 有關堅強的有名故事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現年60歲,出生於伽利略逝世周年紀念日,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他因患盧伽雷氏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作者想像豐富,構思奇妙,語言優美,字字珠璣,更讓人咋驚,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 40種語言。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學來表達,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本書是關於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本書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時間簡史》對我們這些喜用言語表達甚於方程表達的讀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書。她長於一個對人類思想有接觸貢獻者之手,這是一本對知識無限追求之作,是對時空本質之謎不懈探討之作。
《時間簡史續編》 作為宇宙學無可爭議的權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間簡史續篇》是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學說的讀者而編的。該書以坦白真摯的私人訪談形式,敘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歷程和研究工作,展現了在巨大的理論架構後面真實的「人」。該書不是一部尋常的口述歷史,而是對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頭腦之一的極為感人又迷人的畫像和描述。對於非專業讀者,本書無疑是他們享受人類文明成果的機會和滋生寶貴靈感的源泉。
《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間所寫文章和演講稿共13篇結集而成。討論了虛時間、有黑洞引起的嬰兒宇宙的誕生以及科學家尋求完全統一理論的努力,並對自由意志、生活價值和死亡作出了獨到的見解。
《時空本性》80年前廣義相對論就以完整的數學形式表達出來,量子理論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現,然而這兩種整個物理學中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能被統一在單獨的量子引力中嗎?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物理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一場辯論。本書是基於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6次演講和最後辯論而成。
《未來的魅力》本書以斯蒂芬·霍金預測宇宙今後十億年前景開頭,以唐·庫比特最後的審判的領悟為結尾,介紹了預言的發展歷程,及我們今天預測未來的方法。該書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還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問題,讀來饒有趣味。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智慧的大腦誕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里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不過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鎮上的確顯得與眾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熱帶病研究的醫學家,母親則從事過許多職業。小鎮的居民經常會驚異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駕駛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穿過街道奔向郊外——汽車在當時尚未進入英國市民家庭。然而這輛古怪的車子卻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動的天地。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里與同學們一同游盪、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病魔出現了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里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里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現實取代了愛情的浪漫,他和簡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來自直覺的啟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

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暢銷書之王:《時間簡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銷量已經高達2500萬冊,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創下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紀錄。在這本書里,霍金力圖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等。

在《時間簡史》一書的開頭,霍金指出:「有人告訴我,我在書中每寫一個方程式,都將使銷量減半。於是我決定不寫什麼方程。不過在書的末尾,我還是寫進一個方程,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舉不致嚇跑一半我的潛在讀者。」現在看來,霍金完全是多慮了。

❻ 關於堅強的名人小故事50字

1、邰麗華

邰麗華兩歲時,因一次高燒失去了聽力。沒過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關閉了。舞蹈使邰麗華品嘗到無窮的歡樂,但她知道在現代化的今天,知識對於一個人的重要。17歲那年,她給自己定下新的目標:上大學。

於是她又將自己練舞的倔勁放在學習文化課上。1994年如願以償地考取了湖北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如今,邰麗華成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里的台柱子。她不僅擔任了殘疾人藝術團演員隊隊長,出任了中國特殊藝術協會的副主席,同時她也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形象大使」,先後在40多個國家巡迴演出,她的意志堅強讓人敬佩,而她的演出劇照總是出現在藝術團宣傳材料最醒目的位置。

2、鄧亞萍

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

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3、司馬遷

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

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受刑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

4、桑蘭

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

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3年來,桑蘭用她的堅強意志力和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5、曼德拉

從小就追求正義和理想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斗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

年紀更大一些後,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願:要為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

❼ 關於堅強的故事

你一定要活下去

「它畢竟是一個生命,也能感知被遺棄的痛苦,它來到人世已經被摧殘成殘疾,至少讓它可以多見幾天陽光吧……」

8月16日,家住南岸回龍灣小區的唐玫,雙眼噙著淚水在鍵盤上敲下了這句話,她為小區里的德國牧羊犬小K發的一則求助帖,很快就在網上受到了關注,很多網友表示看哭了。在帖子中,她講述了這只曾一度被關在地下室中的幼犬,是如何靠狗媽媽的犧牲而換回生命的感人故事。「它腿部留下的殘疾,不僅讓它無法繼承媽媽的工作——成為一隻保衛小區安全的巡邏犬,甚至還有惡作劇的小孩,一次一次的將它裝進垃圾車中運到遠處丟棄,再看小K一步步爬回小區,仿若只是個游戲……

趴在媽媽背上活過來

唐玫的帖中對小K做了詳細的介紹,小K的媽媽老K是一隻純種的德國牧羊犬,是小區的一隻巡邏犬,看起來威風凜凜,對居民們卻十分溫順。半年多前,老K生下了5隻德國牧羊犬,被安排到了小區中一間地下室生活,「可是喂狗的人不負責任,時間久了就忘記了職責。」唐玫在帖中說,在她發帖的十幾天前,有居民聽見地下室中傳來一陣陣響亮的狗叫,大家沖進去一看,才發現,老K死了,躺在潮濕的地上,4隻小狗都死了,只有小K趴在老K的背上,正在一聲聲的呼喚救援……

昨日,記者見到了該帖的發帖者——32歲的唐玫,記者跟隨著唐和其母親李女士,找到了帖中描述的那個地下室所在,黑漆漆的不見天日的房間,堆滿了各種雜物,還因為地面潮濕散發著異味。「小K和媽媽一起生活時,它媽媽讓小K睡在自己背上,把吃的盡量讓給它,這樣小K才沒有死去」,唐玫潸然淚下。

四肢殘疾時常挨餓

唐玫在帖中說,出來幾天後,小K一直都卧在保安亭外面,無法站立,大家這才知道小K的四肢已經殘疾了,它根本沒辦法成為巡邏狗。而有的保安不給它帶吃的,它就餓在那裡,小K很喜歡喝水,卻常常2天喝不到水,一喝就喝半盆。

「我們只有輪流喂它吃飯。」昨日,記者在該小區一位保安口中得知,小區有20多名保安,小K被放出來後,均由當班的保安負責給小K喂飯。「有的保安喜歡他,有的則根本不管它,它只有挨餓。」小區居民陳淑華大媽說,小K常免不了挨餓。「小K最喜歡的是保安老李,每次一看到他,就非要站起來搖尾巴。」保安崗亭不遠處,一家火鍋店的老闆王麟說,他時常給小K切點火腿腸之類的送去,小K都是趴在地上搖搖尾巴。

被丟棄江邊後頑強爬回來

「以前有小孩把它拉到江邊扔掉,它卻一步步的爬回來。」唐玫在帖末說道:「我也見到過,就是一個木頭垃圾車,幾個小孩七手八腳就把它抬上去。」昨日,住在小區B幢的劉老太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小區里的小孩們都放暑假了,幾個很調皮的孩子,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垃圾車,把小K抬了上去,在小區里推著玩。「狗兒看起被嚇慘了,很造孽啊。」業主陳奇也說,有一天下午,幾個孩子把小K推出了小區,保安老李去找了一趟也沒有見到小K,但當天晚上小K竟然回到了保安亭,而且是一步一步的爬回來的,它的前腿都磨破了很多處。

它依然溫順面對每個人

8月19日,唐玫接到了一個讓她開心無比的電話,一位好心市民陳明才說,願意收養小K。當天下午,陳明才就來到了小區。「我看到小K的第一眼,就決心一定要讓它活得有尊嚴。」陳明才說,由於小K是這個小區的狗,他專門前去物管處協商,表示自己自願同時也有條件照顧小K,物管方面簽訂了一份授權書給陳明才,就這樣,小K跟著陳明才離開了小區。

陳明才說,「小K的前肢嚴重變形,從前面看它的腿呈O字形,它的病主要是由於長期的光照不足導致,而且患有種病腿是很疼的。」昨日,記者連線小K的主治醫生陳建華了解到,小K確診為重度佝僂病。「小K」在醫院打了五天的點滴才出院,但要完全恢復正常是不可能的。

昨日下午,記者終於在大石壩見到了陳明才抱著的小K,他說,原來小區不少居民還專程前來探望小K,給小K送來狗糧和食物。陳明才說,小K本身是一隻很純種的德國牧羊犬,它們習性溫順,善於服從,這也是長期受病痛折磨的小K,依然溫順面對每個人的緣故。

❽ 關於堅強生活的事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有過怨恨嗎?」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讀了上面的這個故事,我們都會深深地被黃美廉那種不向命運屈服、熱愛生命的精神所感動。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就必須要經受住磨難的考驗;要想使自己活得快樂,就必須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並非只有你是不幸的,關鍵是如何看待和對待不幸。無須抱怨命運的不濟,不要只看自己沒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我們就會感到:其實我們很富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讀過很多讓我們感動和令我們深省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蘊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經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曾經給我們的心靈以慰藉或震撼,曾經讓我們感動。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領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變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動,以便使生命充滿激情。
2.曾讀過一本契科夫的短篇小說集,第一篇小說叫作《打賭》。是寫—位法律學家與一位企業家在一次沙龍聚會中在談到一個新近被判十五年徒刑的囚徒時爭執起來。企業家認為在監獄里蹲十五年還不如判死刑的好;法律學家則認為活著總比死了好,活著就是希望。二人爭執不休,最後打起賭來,賭注是法律學家讓企業家把他關起來,十五年後如果法律學家不違約,企業家的全部財產歸法律學家所有。第二天早晨,法律學家便被企業家關進自己後花園的—間小屋,這間小屋只有一個送食物的小小窗口。法律學家蹲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屋裡開始過起監獄生活,企業家每天給他提供所要讀的書。時間一天天流逝,法律學家讀完了政治、經濟、哲學、科學、神學、文學大全,十五年的時間終於到了。這時的企業家因在生意場中失利,他知道時間一到自己便會變成一個窮光蛋,於是他決定在到期的頭天夜裡殺死法律學家。銀行家好容易打開那把十五年來從來沒有打開過的生銹的鐵鎖,發現法律學家正在殘燭前伏案熟睡,銀行家正欲趁機殺死這形同枯槁的法律學家時,卻發現桌上放著一封給他的信。信中說,他感謝企業家,十五年來他讀了許多書,這些知識將是他終身用不盡的財富,他還明白了許多道理。他決定不再要企業家的財產,他將於明天拂曉前破窗而出,自動毀約。銀行家看完信決定放棄殺死法律學家的念頭。第二天拂曉前法律學家果然毀約破窗而出,既保留了銀行家的財產,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