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分享科室的奮斗故事演講稿

分享科室的奮斗故事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0-11-18 09:05:33

❶ 名人為理想而奮斗的故事編的演講稿。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❷ 以時代,理想,奮斗,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急用

「為理想而奮斗」主題演講稿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演講叫做《青春·理想》。
我們,撇下無知迎來了屬於我們的青春。青春,讓我們肆無忌憚,暢然釋懷,體味風那樣的自由,感受雲那般的自在,因為青春賦予我們的是生命的巔峰,我們無須成熟,我們不再無知,我們唯有執著。
人生是對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生活的勇氣。因此,只有堅持遠大的人生理想,才不會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爾斯泰將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輩子的理想,一個階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個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鍾的理想。當你聽到這里,同學們,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麗,卻短暫。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該在這一時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每個人主宰著自己的明天。
有一位哲人說過:「夢里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僅要有理想,還要大膽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著等待新的開始,如果不僅遙遙無期,甚至連已經擁有的也會失去。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正在夢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說得好,「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那些無志之人的「志」,就是美夢,就是所謂的「理想」,他們把自己的藍圖構畫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罷了。同學們,你是立長志之人,還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後我想用梁啟超的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讓我們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嚼一跟艱辛,讓青春在紅旗下繼續燃燒;願每一位青年都懷抱著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斷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❸ 求一篇 大學生的關於奮斗的演講稿

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李偉,是研究生部 2004級中葯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現師從於全國著名人參專家、博士生導師鄭毅男教授。今天,在這春天的腳步悄悄向我們走來之際,能與同學們一起交流、相互學習,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請允許我向所有關心、幫助和教育我不斷成長的領導、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謝謝您們!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青春在奮斗中閃光》,與大家共勉。

本科四年來,我一直是班級第一名和一等獎學金的獲得者, 02年一次性通過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03年在實驗室里成功利用ODS柱層析法分離人參單體皂苷Rb2,當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先後被授予第七屆「全國三好學生」,第二屆「吉林省十佳大學生」、「長春市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在2004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中,以412分的總成績名列學校榜首,順利考取了中葯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在當時許多同學的眼裡,或者今天在你們看來,絕大多數人會認為我能獲得這么多的榮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一定是我天生聰明,其實我並不比別人聰明,在高考時,我數學只得了 39分,我相信在座的同學們,你們高考的數學成績一定比我的好。今天如果讓我對自己作一下總結,我認為在大學里能夠取得一點點成績的話,主要得益於自己能夠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和為之實現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下面我就談談五年來自己的切身感受。

談理想信念在許多人看來是務虛的,但我卻始終認為:理想信念對一個人未來的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因為理想信念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我的理想信念源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我是農民的孩子,父母由於沒有知識,不懂科學,只能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來維持著我的學業和一家人的生活,在我上高二那年,家鄉遭遇了特大洪水,經濟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鄉親們絕望的眼神和對科學知識的渴盼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所有這些,使我立志將來投身農業事業,決心改變這種只能「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在報考時,我毅然選擇了把農大作為我的第一志願。 2000年9月,一個帶著對農業知識的渴求和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的我,就這樣走進了我理想中的學府。大學對於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入校後,我第一位認識的老師是我的輔導員董雅緻老師,她了解我的情況後跟我談了許多,包括人生的理想、如何適應大學生活等許多問題,輔導員老師的第一次談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第一位認識的同學是學生黨員,因為是他笑容可掬地幫我辦完入學手續後把我一直送到了寢室;我上的第一堂課是軍訓期間的黨課,使我對黨的理論知識有了理性的認識 …… 學校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豐富多彩的學生文化活動,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深刻認識到,我們青年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神聖使命,祖國的發展離不開我們,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祖國。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以一名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畢業後更好地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那以後,這種信念一直是自己學習、工作的動力,激勵著自己不斷進步。

實現目標的關鍵是自己如何努力去做。學習是擺在自己面前的頭等大事,只有學習好,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別的事情。大學的學習看似是鬆散的,但自己覺得是有序的。有很多人問我學習的訣竅,我認為就是兩條,第一是能夠合理支配時間,並針對不同時期做相應調整。我基本做到了保證聽課效率,充分佔有圖書館資料,有效利用實驗室,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合理制定計劃,做到勞逸結合。自己每天都很忙碌,但每天都感到很充實。大學四年來,我為了保證聽課效率,在課堂上,每節課都認真聽講,作筆記,基本做到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到期末考試時,我只要看看筆記,便很輕松的得高分,正是有了這個前提,才使我有更多的時間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到實驗室做實驗,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第二就是能夠做到持之以恆,並能全身心地投入。可能有的同學會說這算什麼,但我敢說,如果堅持一天、兩天,或一周、兩周也許大家都能做到,但如果堅持四年,不見得會有多少人能做到。我在學習中,尤其重視自己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我經常和專業老師、知名專家教授交流,使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專業,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實驗室,只要鑽進實驗室我就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一忙起來自己經常忘記吃飯,半夜餓了就啃口麵包是常有的事,遇到自己弄不懂的問題,自己先查找資料,實在弄不懂,再去找老師。在我的刻苦鑽研下,我成功地利用 ODS柱層析法分離人參單體皂苷Rb2,得到了專家和評委的高度認可,認為這種分離人參單體皂苷的方法在國內外處於領先水平。很多同學羨慕我取得的成績,可他並不了解我付出的汗水,如果你能夠付出,你也一定會取得比我更好的成績。

一個人不僅要學習好,還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承擔社會工作,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便成了我大學生活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搞好學習的同時,我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 在活動中 鍛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過去的幾年中,我曾先後擔任校學生會科技部部長、校學生會副主席、學生黨支部書記等職務。 在工作中,我堅持以德為本、以勤為徑、以創為先、以法為制的工作理念,本著服務同學,鍛煉自己的工作宗旨來做好自己的工作, 先後成功組織開展了首屆「網路學子大賽」、科技作品展、外語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 我主抓的大學生「鯤鵬」話劇團曾被共青團吉林省委、省學聯評為「吉林省十佳學生社團」 。在每一次活動的背後,都有一段值得自己永遠回憶的故事。記得在 2002年年末,學校舉辦首屆網路學子大賽,我作為校學生會科技部部長,為了把這次活動辦好,每天都要往返於團委、教室和寢室之間,忙得不可開交,沒有電腦,我們到同學那借,資金不足,我們自己想辦法,決定到在市裡拉贊助,一次天已經很晚了,下著大雪,寒風刺骨,我們終於談妥了一家贊助單位,當時我們高興得在人民廣場竟然等了近兩個小時的交通車,當我們返回學校時,才發現我們的手腳和臉都凍壞了,但我們都感到很欣慰。在學生會工作期間,校學生會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給我個人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在工作中,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提高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學會了怎樣與人溝通、合作,怎樣在工作中不斷創新,那種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學生幹部那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油然而生的情結激勵我面對困難永不退縮!所以我覺得做學生幹部期間積淀下來的知識與勇氣將是我一生的財富。為我的今後的成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今天大家如果問我,你對大學的理解是什麼?我會用《四書》中《大學》講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來回答。也就是說,大學的教育目的在於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美德;在於團結互助,開啟心智,棄舊揚新,從而使人們達到真善美的至高境界。大學不是保險箱,也不是游樂場。它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關鍵轉折點,是我們自身價值的一次提升。

最後我要說:學弟學妹們!如果我們是農大昨日的明星,那你們才是農大今日的輝煌,只有你們不懈的努力,才會使農大煥發出無限青春的活力,只有你們的積極向上,才有農大明日傲立於高校之林。如果說,理想是帆,那麼我們就應該揚帆遠航,把這種理想和信念化為自己前行的動力;新的世紀,新的希望,時代又賦予我們新的挑戰,讓我們相約同行,願我們用我們的雙手在這無悔的青春譜寫一篇新的華美樂章!

❹ 要一篇100字的,主題為名人堅持奮斗的演講稿。

名人名言伴我成長

朋友,你喜歡讀書嗎?你知道書中描繪的純潔美好的世界嗎?你體會過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那無窮的樂趣嗎?朋友,讀書吧!你會受益終生的。

我很小就開始讀書了,先是父母要求我讀,後來我被書中的世界迷住了,慢慢地喜歡上了讀書。讀了書中的至理名言後,我掌握了不少知識,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你先看看我書桌玻璃板下的名言吧:「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它告訴我,時間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必須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珍惜今天,珍惜現在;「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皆蹉跎。」要緊緊抓住現在,不讓光陰虛度。

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就身體力行,做事不拖拉不鬆懈。我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多次科考都名落孫山,後來專心創作,為了激勵自己,他在銅鎮尺上刻了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正是用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勾踐卧薪嘗膽終於滅掉越國的歷史故事來激勵自己埋頭寫書的。由於他從不懈怠,終於創作出傳世佳作《聊齋志異》。蒲松齡的故事,給我很大啟發,立下志願,要努力奮斗,爭取成功。人們做事情,開始時熱情高漲,勁頭十足,但往往是虎頭蛇尾,不能堅持到底,圓滿結束。「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句名言時時鞭策我,做事不要懼怕困難,要堅持到底。

書籍給我力量,教我如何做事,教我如何做人。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詩句,使我明白了:人要有所作為,人能有所作為;孫臏修兵法、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告訴我,做人要自尊自愛,力爭上游,不甘落後。這樣才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恥辱為光榮;齊桓公重用曾經是自己對手的管仲,告訴我對人要寬容大度,更需要的是理解與信任;東漢太學範式不遠千里探望朋友,它告訴我「言必信行必果。」

名人給我力量,名言伴我成長,人類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與智慧,在知識的彼岸在等待著我們,等待我們去采擷去吸收。而到達彼岸的航船就是讀書。開卷有益,讓這些名人名言作為我們心中的燈塔,為生命之舟導航,讓我們在生活的波濤中不畏困難,劈波斬浪,駛向理想的彼岸。

23

❺ 200字內關於努力奮斗的演講稿,急!!!!!!!

團結互助 同創輝煌

汲取傳統精華,才能擁有牢固根基;反映時代精神,才能引領時代風尚。「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這一社會主義榮辱觀既進一步闡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高度概括了新時期社會主義社會中人際關系的基本特徵和要求。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團結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歷代思想家、政治家,無不推崇團結互助的理念。歷史經驗也一再證明:有沒有團結互助的道德風尚,是判斷一個群體是否健康、一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們也常說:「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互助出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一塊磚,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成就萬丈高樓,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能獲得永存!一個人,要成就事業需要團結;一個集體,要在競爭中獲勝也需要團結;一個國家,要繁榮富強更需要團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昌盛發達;一個家庭只有團結和睦,才能人丁興旺;一個校園,只有處處盛開團結互助之花,這個學校才能成為教師教書育人的家園,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

周村實驗學校就是一個團結互助的集體。從學校領導,到普通教師,再到每個學生,人人都深深地認識到並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趙國宏老師是我們學校一位工作認真、勤奮上進的骨幹教師、共產黨員。他才三十幾歲,風華正茂,正是為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工作的大好時機。可是不幸得了重病,生命垂危。學校領導聞訊後,非常關心,立即決定,全校教職工伸出團結友愛之手,為趙老師捐款。學校領導帶頭,教師積極響應,很快為趙老師捐款近萬元。對於昂貴的醫葯費來說,這些錢只是杯水車薪,但它代表了全校教職工團結互助之心,送去了全體教職工對趙老師深深的祝福。雖然最終病魔奪走了趙老師的生命,但是團結互助的種子卻深深地紮根在每一個實驗人的心中。

05年10月由學校黨委號召發起的「愛心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截至今年已累計接受教師捐款近萬元,幫扶品學兼優但家庭困難的學生十幾人。學校工會組織的教師幫扶貧困女學生活動真正為生活困難的女學生解決了燃眉之急。初二二班的馬惠同學家長雙雙下崗,加上家中姊妹三人都在上學,生活壓力巨大,面臨失學的困境。學校領導了解情況後主動為她減免了學費,校工會組織幾位教師對口幫助,給她交上了課本費,買了學慣用品,使她繼圓求學之夢。

縱觀實驗學校的發展歷程,各級各類的獎牌多得可以掛滿幾堵牆;中考十五連冠的輝煌是每一個實驗人的驕傲。然而這些成績的取得,又是多少實驗人團結奮斗的結果。

「敢打硬仗,拿團體冠軍」是我們實驗學校多年來一直奉行的優良傳統。哪年的中考復習,不是所有教師齊上陣:集體備課、搜集資料、監考閱卷、總結分析……團結互助、群策群力,才能最後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李慶生主任、楊新盛老師作為去年送畢業班的老教師,雖然今年接手初一級部數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並擔任班主任,但對初四老師們的請教、求助從來都是全力以赴:分析某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搜集整理復習資料;測驗考試出試卷、閱卷……有時忙到深夜,從無一句怨言。平時初四的月考、模擬考試,從監考到閱卷,不管初一級部還是初二、初三級部的老師都是齊上陣,保證了考試順利進行,試卷得以及時批閱,進行成績分析。

時至今日,實驗學校依然是團結奮進、努力拚搏、敢為人先的集體。

古人雲:人心齊,泰山移。團結互助是當代教師應有的優良品質,是學校教育永續發展的力量源泉。新時期的教師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和互助觀念,確立「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思想,團結互助為學校,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做到:師生之間團結互助,力創優秀班集體;領導幹部之間團結互助,更好地協調工作;學校全體成員之間團結互助,共同創造學校發展的輝煌明天!

❻ 奮斗演講稿

奮斗的動力源泉來自於一個人所立的志向。志向越高遠,奮斗的動力就越持久彌堅,生命就會越有活力。想當年,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從江南水鄉走進大漠戈壁從事國防科研事業,就是抱著為共和國的強盛而拼搏的念頭。我知道,自己將要去做的是一件為祖國和人民撐腰長志氣的事情,在那裡更能發揮我的人生價值。所以,盡管羅布泊水苦、風大、蚊子多,生活條件惡劣,但我仍覺得那段時光是我的黃金歲月,我的生命力在那裡不但沒有枯竭,反而更加旺盛。因為我清楚,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人生價值所在,奮斗動力所在,生命活力所在。

奮斗同樣能激發出人的潛能,增強抗擊困難挫折的能力,使自己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1988年5月,正當我在實驗台忙碌的時候,一張腎癌診斷書把我拉上了冰冷的手術台。手術後,組織上安排我回上海休養。人已經忙習慣了,又怎能一下子閑下來?從1991年夏天起,我開始輾轉北京、新疆、陝西等地,每年有4個多月都在外開展學術交流、技術指導和科技攻關。像我這樣只有一隻眼睛、一個腎的古稀老人,活著不但沒拖累別人,還能努力地為國家發揮點余熱,這讓我感到欣慰無比。由此我也越發感到,惟有奮斗,才能支撐起自己的精神,激發出人生的潛能,煥發出戰勝病魔的勇氣。

奮斗所帶來的是快樂,快樂使人朝氣蓬勃,永遠年輕。離休17年來,我「閑里偷忙」,先後出版了5部共計250多萬字的專著,完成了7個國防科研基金項目,先後取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9項。離休9年後,我又被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在仍擔負著6個科研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我曾對勸我安心休養的兒子說:「只有用事業撐著,我的生命才能延續,我的生活才有樂趣。」

如今,一些年輕人的工作生活條件比我們那時強多了,但整天還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青春年少卻暮氣沉沉,有的還一身嬌氣,禁不起丁點風浪。病根何在?我看關鍵是「缺鈣」——缺少奮斗精神這種「鈣」。好環境雖然能助人成就事業,但同時也容易讓人滋生懶惰習性,產生貪求安逸享受、攀比生活待遇的思想。只有那些胸懷遠大志向,具有不懈奮斗精神的人,才能身在好環境,干出好事業;只有那些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奮斗者,才會在回首往事時,不為自己的過去而悔恨,也只有這些奮斗者,才會永遠年輕!

給你做個參考

❼ 求一篇奮鬥成就夢想的演講稿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
然而,什麼是夢?什麼又是夢想?夢是期待,而夢想是堅強--是你把飄渺的夢堅持作為自己理想的勇氣和執著,是你對自己負責的最高境界。但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能夠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夢想?
我們的夢想,是一個簡單的信念,是一份對自己未來與生命的責任。也許,是二十歲的豪情壯志;也許,是青春期的迷茫與沖動;也許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聲,渴望成功。無數的「可能」,無數的「希望」,因為我們的青春歲月充滿奇跡,我們心中大大小小的夢,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芬芳彌漫。
親愛的朋友們,回眸自己的一路成長,還記得每一個夢想帶來的悸動,在生命中留下了怎樣的足跡么?
為了修身養性,母親讓我6歲開始學習書法;因為還沒斷奶就會說話,母親又斷定了我有語言天賦,從小安排大量的語言訓練;又因為母親年輕時的「作家夢」,我從8歲開始接受正規的寫作輔導......就像一塊機械的海綿,瘋狂的吸收那些陌生的課業知識,外語課、電腦課、家政財經課.....凡是母親認為應該要學的,那就是我的義務。
當一個人看著獎狀麻木的時候,我幾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剎那間對於整個未來的失望,在所有人認為你可以成功的時候,我毅然地選擇了放棄。
高考前的離家出走,為了去尋找所謂能夠堅持奮斗的理由。在陌生的城市,徒步行走,在刺眼的陽光中曝露了自己的愚蠢。
放棄復讀,放棄留在沿海甚至去北京深造的機會,只為了擺脫父母的安排,只為了走自己的路。
當一切安頓下來,回想起父母和自己一路顛簸來到這窮鄉僻壤;回想起父母離開時,眼裡不舍的淚花;回想起恩師們一遍遍勸說我回去復讀的簡訊、電話......我才恍然,我的夢想,付出了如此的代價。
當同學對我說,為什麼你什麼都會的時候。我第一次對母親充滿了感激。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一直想要反抗的人,其實是最理解我的人,學會了感激,也學會了正視自己的夢想。
是的,我的夢想。一份從一而終的守望--給我的學生希望,給我的讀者溫暖,給我的愛人幸福。是的,我的夢想。從第一次站上講台開始迷戀這個地方,從第一次發表文章開始憧憬文字世界,從決定留在這里開始,堅守心底的渴望。
無論歲月在我們臉上增添了多少痕跡,無論世事在我們胸口劃過多少到傷痕,只要我們還有呼吸的權利,就擁有重塑夢想的激情!只要我們還有生存的氧氣,就擁有締造激情的勇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選擇堅持,選擇珍惜,選擇成就生命的激情,勇敢的成就心中最初的夢想!

(很感動的55555555555)

農村經濟的騰飛,關鍵在於教育,教育的振興源於教師,而農村教育的改革,教師隊伍素質提高是擺在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我作為大學生,理應投入到這場改革洪流之中。為山區教育奉獻自己的青春、播種未來的希望、放飛崇高的理想。

生活的意義在於服務,服務的真諦在於奉獻,奉獻的目的在於完善人生。我服務,我快樂;我奉獻,我自豪。

我畢業於湖北師范學院非師范,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一的時候,我就在自己的人生坐標上定下了一個點,一個成為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點。家裡媽媽是老師,哥哥是老師,嫂嫂也是老師。我渴望成為像母親那樣傑出,那樣優秀的人民教師,將知識傳給孩子,將愛播向人間。大學四年,我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除了學好必修的課程、修滿必修的學分外,我練習普通話(不怕大家笑話,我普通話考了三次)、學制課件、學做網頁、考教師資格證我最積極。

2006年,當看到學校發出一則關於「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的消息,「三年經歷,終身財富」的字樣深深的震憾了我,深深的觸動我的內心;當我在學校報告廳里聽了前幾屆資教大學生的巡迴演講時,我懷著一顆激動火熱的心報了名。我相信那裡有我的一方天地,那裡就能體現我的價值,那裡就能實現我的夢想。

2006年7月15日,資教生培訓結束後,我被分配到蘄春縣檀林鎮詹大悲中學。蘄春縣地處湖北邊陲,處於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地帶,屬老少邊山窮地區。而我所資教的學校所在地田橋,又是蘄春最偏遠,最貧困的地區。校長曾詼諧的對我們說:「我們那裡是陽光照不到,春風吹不到的地方,你們來了可要做好吃苦的打算啊!」第一次來詹大悲中學的情境還歷歷在目。校長親自到蘄春縣教育局來接我們,汽車沿著山路盤旋而上,剛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繞過一個山頭,就又「雲深不知處」了。也不知繞過多少個山頭,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這所山區學校,它座落在一個偏僻的山崗上。到達學校已經是夜晚十點多了,天還下著雨,但學校師生還是急切地歡迎了我們的到來,他們放了鞭炮還有禮花,那一刻,我知道我肩上扛的,不僅有學生,還領導的期盼!

詹大悲中學是田橋唯一的一所中學,教學條件落後,任課老師緊缺,大部分老師住的是危房。我住的也是其中的一間,下雨天,屋子漏水。如果連續幾天下雨或下大雪,門前就掛上一副標語:危房請不要靠近!全校十三個班,八百多名學生,沒有信息老師。我一來就被分帶全校的信息技術課和八(2)班的數學。在正式上課之前,副校長讓我和七年級的一個班換數學課,我說既然已經分好了,就服從學校的安排。後來才知道這個班有七八個梁山好漢和三四個女中豪傑,盡管如此,我並沒有後悔過當初的決定,既然選擇的是資教之路,那麼在最艱苦的環境里,越能礫煉人。

回顧這半年的經歷,我無愧於自已的選擇,雖然我不能做得最好,但是我一直在追求做得更好。

這里的孩子經常要走十幾里的山路去上學,住校還得自己蒸飯,吃的是從家裡帶來的鹹菜。而很多時候鹹菜由於時間放長了而發霉,學生很少有新衣服穿,甚至有的學生都穿不暖,冬天穿球芏,襪子都沒有,有的鞋存了腳趾都露出來了,有的學生生病了都沒有錢去看醫生等等。看到這一切,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些孩子真的需要愛、需要幫助、需要有愛心的人們去關心。當我看到班上兩位女生在大雪天還穿著布鞋,穿著薄薄的襪子時。我就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點錢給她們每人買了幾雙厚棉襪。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仍相信,只要有一絲光,就一定會發一份熱。在這里我真心感受到了愛的真諦:小小幫助,將點亮孩子生命的燭光;點滴付出,將引領老區走向輝煌的明天;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學校今年第一次引進售飯系統,我負責熟悉系統,寫卡,充卡。剛開學的時候,學校八百多名學生,充卡,寫卡的特別多。有時在上課的時候,有的學生跑來叫我去充卡。由於第一次使用這個系統,剛開始總會出現一些故障,比如:電壓過低,計算機自動退出系統,導致數據丟失;人為的一些疏忽,寫卡出錯等,但這些問題最終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現在這個系統運行得很正常。給學校的管理提供了諸多方便,也給學生吃飯、買東西帶來了很多便利。

第一次進八(2)班教室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在熱烈的掌聲中,我的腦子停止了轉動,因為,這是我初為人師第一次受到這樣的接待,對我來說,是那樣的神聖。當時我真的很開心,看著一個個純朴的笑容,看著一個個渴望知識的眼神,看著一個個開心的面孔,我發自內心的高興,並且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我的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班上調皮的學生比較多,有一次上數學課,有位男生上課哼歌曲,我走下講台去制止他,沒想到他竟然開口罵娘,當時我第一感覺是想把他揪出去,叫他不要再來上我的數學課了。接下來我的心涼了半截,眼淚在眼睛裡打圈,他可是初二的學生呀。當時我什麼也沒說,沉重的走上講台,繼續上課,上完課後我逃一般的離開了教室。這件事我並不想公開,他畢竟是學生,還是孩子,我要給他一次機會,也要給自己一次機會。事後我找他好好談了談,我說老師從小的時候,家裡都不準說一句臟話。長這么大,也的確沒說過一句臟話。他也很後悔,他說他其實很尊重我,只是說臟話已成習慣了。我趁熱打鐵,我說這習慣得改,不好的習慣我們得慢慢的把它改掉,一天不行,一月行不?一月不行,兩個月呢?他答應我改,在教室我也是反復的強調要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你們已經是大孩子,是不說臟話的大孩子了。他現在上課很配合我,也積極的思考我提出的問題。

我們班上的數學基礎特別差,比我想像的還要差很多。八年級的學生算4的平方等於8。剛開始我不了解他們的情況,上的又是一次函數,比較抽象。大部分學生反映課上得比以前快,難以接受。當時我很困惑,在認真的反思之後,我決定改變一下自己的教學策略,平時有空就跟他們以前的數學老師探討如何因材施教。再重新制定一個教學方案,上課時盡量放慢速度,有個別不懂的,我再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講解。對於七年級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我利用周末給他們補。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成績好的要拔尖,成績差的要補救。期中考試,我們班的數學成績提高了一個台階,分數最高的那個學生只丟了3分。其實他可以拿滿分的。班上數學成績總體上雖有所提高,但還沒達到我理想中的水平,我仍需要不斷努力,不斷完善,不斷創新。看到他們走上講台領獎的時候,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平時我在班上總是鼓勵學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人最怕沒有自信。老師是絕不會放棄你們每一個人的,在老師的心中,你們個個都有閃光點,個個都是好樣的。只要你們願意學,老師願意陪你們一塊吃苦。這個班上有好幾個學生很是讓我擔心,他們的出身、他們的經歷著實令我同情:有的沒有父親,有的沒有母親,有的寄養在親戚家,班上有一位女生,父母都不在,養父幫別人做房子時掉下來當場摔死,養母已離家出走子,她現在只有和她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了。在她的心中,我不僅是她的老師,更是她的知心朋友,她的好姐姐。而且她也答應了我,只要我在這里,她一定會好好讀完初中的。他們這個年齡都應留在學校好好受教育。班上很多學生都說我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慈祥,一樣善良。有幾個學生還讓我做她們的干媽媽。我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肩上的擔子還很重。

由於這里是蘄春縣最偏遠,最貧困的地區,計算機學科建設十分滯後,學生對計算機可以說是全文盲,就是連這里的老師了解電腦的也不多。大多數學生從未接觸過正規的計算機教育,學生的基本技能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學校屬貧困校,去年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送來32台新電腦,所以現在我們就能夠做課件在機房裡為學生授課了。我每次上課都耐心給他們講一些有關計算機方面的入門知識。期間我還負責了九年級信息技術結業考試。今年是信息技術考試的第一年,詹大悲中學也是作為信息技術考試的一個考點,搞好九年級的備考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從基礎入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突破,操作題帶他們到機房手把手的演示一遍又一遍,而在機房裡則主要負責建對等網、安裝系統、調試系統、測試系統,白天有課,晚上在機房一呆就是三四個鍾頭。

我身體不是很好,學校建在山上,冬天顯得特別冷。我偏瘦,怕冷,在這里我病過兩次,這里的醫療條件比較差,打點滴吃葯都沒醫好。感冒一個多月不見好,但一想到班上的學生,想到快要期終考試了,我真的要趕快好起來。在這里我流過淚,流過汗,哭過,笑過。我無法忘記在運動會上和學生一塊跳繩、踢毽子、賽跑;無法忘記在積壓了三十厘米左右的大雪上和學生一塊堆雪人,打雪仗;無法忘記學生偷偷的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昨天晚上我又想你了;無法忘記過節時校長和我們一起吃飯;無法忘記天冷時領導的噓寒問暖……半年的資教生活,使我懂得了很多,也鍛煉了我的意志,讓我在生活中走向堅強,走向成熟。

青春是美好的,因為無私奉獻,所以燦爛瑰麗;教師職業是神聖的,因為傳承文化,所以崇尚光明。這里雖沒有都市的繁華,沒有豐富的娛樂活動,生活的節奏也很單一,但我有一顆火熱的心,在這里無怨無悔的付出。我相信只要心中充滿愛,在同事的關懷和領導的支持下,在這三年裡我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❽ 不要在奮斗得年齡選擇安逸為題目,寫篇演講稿

我覺得我現在來的狀態自和你說的,或者和你正在經歷的有點類似。因為我也是這樣想的,然後這樣做。雖然現在我確實遇到點困難,但是還是可以堅持下去,克服掉。謝謝你讓我有一種感動,讓我有了更大的勇氣再次去挑戰自己。

❾ 理想 責任 奮斗 演講稿

朋友,你知道虎門嗎?你到過虎門嗎?那你一定看過大型歷史故事片《鴉片戰爭》吧?你更不會忘記那一個震撼人心的場面吧?
公元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一聲巨響,中國廣東省虎門海灘的上空騰起了一團團白色的濃煙,緊接著,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開了,毒害中國人民已久的鴉片被那咆哮的海水捲走了。圍觀的群眾歡呼跳躍,那雷鳴般的歡呼聲向世界顯示著中國人民的尊嚴,中國人民的自強……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
一百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回顧起這段歷史,內心仍然激動不已。
那個時候,中國的一些城鎮煙館林立,噴雲吐霧的大煙鬼成千上萬,多少體格強壯的中國人變得骨瘦如柴,渾身癱軟;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傾家盪產,妻離子散。當時就流行著鴉片危害的歌謠:
「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
君知炮打肢體裂,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產業,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
這滿目瘡痍的畫面,這妻離子散的情景,讓我們知道了鴉片的危害,而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也就成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國的史冊。
走過一百六十年的時間通道,昔日的「東亞病夫」已成了如今的「東方巨人」,中國人站起來了!中國社會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祖國,是社會主義的祖國,我們,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新一代。我們的世界,太陽是七色的夢,月光,是玫瑰色的詩。然而,在這朗朗晴空下,艷艷陽光里,你是否會時時聞到這空氣中絲縷飄浮各種香煙的煙氣?偶爾會聽到海洛因、大麻之類「高級鴉片」的名詞?偶爾會看到有一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吸毒者「地下活動」的鏡頭?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蘭州、重慶、昆明的一次專門調查表明,中國掃毒工作任重道遠──全國200萬人的吸毒大軍中,青少年大約有180萬,保守的估算也在150萬人以上。毒品──這曾經讓中華民族飽受苦難的魔鬼,在當今國門洞開之際,又死灰復燃,正瘋狂地蹂躪著某些青少年的健康的身體,嚴重地扭曲著他們的心靈。一些本該有為的人因為沾染上毒品而再也難以自拔,直至斷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當我們回眸虎門銷煙的時候,在社會生活與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還應該看到,某些內容不健康的書刊、音像製品和電腦光碟的存在?我們是否還記得,一年前蘇州市的一位母親,為了拯救她那深受黃色「精神鴉片」毒害的孩子而向社會發出的呼喊?是否意識到還有各種「精神鴉片」,借著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之機沉渣泛起,無情地侵蝕著人們的思想與靈魂,嚴重破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道德條件和社會文化環境?
這觸目驚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憂慮。
當年的林則徐為了禁煙,曾經上書道光皇帝,說道:如果聽任鴉片大量輸入中國,數十年後就會「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今天,我們的國家要實現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的發展,如果聽任各種「物質鴉片」和「精神鴉片」泛濫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們今天的中學生,未來二十一世紀的主人,要以歷史為鑒,倡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抵制不良生活方式,抵制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振興中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的任務已歷史地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這就要求我們青少年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的同時,凝聚起比以往更強勁的力量,樹立遠大理想,塑造高尚人格,以天下為己任,為國家的更加強盛而奮斗。
青年朋友們,希望在於奮斗,在於行動。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民族的昌盛系於我們一身。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共勉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