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羽專注的故事

關羽專注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1 16:43:53

⑴ 關羽的故事(要內容)

關羽來單刀赴會:
魯肅為了要回荊自洲請關羽過江赴宴,關羽明知其中有詐,還是義無反顧去赴宴,並且只帶了周倉和幾個船夫,吃完飯喝完酒,關羽故做酒醉,一手提刀,一手抓住魯肅的手,並按使眼色叫周倉發信號給接應的船隻來接自己,魯肅埋伏手下因怕誤傷魯肅,只能眼爭爭的看著關羽登船過江
關羽刮骨療傷:
關羽在攻打曹操時,臂膀中了毒箭,請華佗來醫治,華佗講明要用刀割開肉將骨上的毒刮掉,並讓關羽准備連大鐵環,把關羽的兩胳搏綁在上面,並用棉被蓋上頭,以免關羽看到皮開肉翻而害怕,關羽卻不以為然,與馬良下起了棋,並叫華佗在他下棋時給他開刀,當華佗給關羽割開肉刮骨時,關羽卻面不改色,仍鎮定自若的和馬良下棋

⑵ 關羽的小故事

羽單刀赴會抄:
魯肅為了要回荊洲請關羽過江赴宴,關羽明知其中有詐,還是義無反顧去赴宴,並且只帶了周倉和幾個船夫,吃完飯喝完酒,關羽故做酒醉,一手提刀,一手抓住魯肅的手,並按使眼色叫周倉發信號給接應的船隻來接自己,魯肅埋伏手下因怕誤傷魯肅,只能眼爭爭的看著關羽登船過江
關羽刮骨療傷:
關羽在攻打曹操時,臂膀中了毒箭,請華佗來醫治,華佗講明要用刀割開肉將骨上的毒刮掉,並讓關羽准備連大鐵環,把關羽的兩胳搏綁在上面,並用棉被蓋上頭,以免關羽看到皮開肉翻而害怕,關羽卻不以為然,與馬良下起了棋,並叫華佗在他下棋時給他開刀,當華佗給關羽割開肉刮骨時,關羽卻面不改色,仍鎮定自若的和馬良下棋

⑶ 關羽的全部經典故事

桃園三結義

⑷ 關羽有什麼故事

1、秉燭達旦

曹操為了籠絡關羽,賜給他珍貴物品,關羽卻拒之不受;幾日一宴請,關羽從不亂吃喝;給關羽大宅,關公卻將內宅分給老兵,自己住外間;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卻叫美女去服侍嫂子。

曹操無法,安排劉備的兩個夫人和關公同居一屋室。關公仍不動色,秉燭獨坐在門外,專心致志讀《春秋》,通霄達旦,毫無倦色。

2、斬顏良 誅文丑

白馬對戰,顏良連斬曹幾員大將。曹請關羽出戰。為報曹恩關羽奔馬戰顏良。顏良來不及問是誰,已被關羽斬下首級。為獎戰功曹封雲長為漢壽亭侯。

袁紹為了雪恨,又派名將文丑追殺曹操。曹不抵,再請關公出戰。雲長縱馬提刀,不到三回合,文丑心怯繞河而逃,關羽驅馬一刀將文丑斬於馬下。

3、刮骨療傷

三國時代,魏蜀吳惡戰連場。有一次,關羽揮軍攻打曹兵時,右臂中了敵人的毒箭。眾將請關公班師回荊州調治,關公不允,說:「我不能因小小創傷,而誤了軍國大事。」

眾人只好四方訪尋名醫。一日,來了一個自稱華佗的醫生,他說聽聞關公中了毒箭,特來醫治。這時,關公的右臂痛得厲害,正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亂了軍心。

華佗看過關公的箭傷,說:「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廢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縛在柱上,然後我用刀把皮肉割開至見骨,颳去骨頭上的毒。

再敷上葯,以線縫合,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懼怕。」關公聽了,笑說自己不是世間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縛在柱上;並讓人先送上食物,說:「先生遠道而來,請先用酒菜!」

關公陪著華佗吃了一會,便伸出了右臂,說:「現在就請動手,我照樣下棋吃喝,請先生不要見怪!」華佗也不再說什麼,取出一把尖刀,請人在關公的臂下放上一個盆子。

看準了位置,下刀把關公的皮肉割開。關公吃喝如常,華佗氣定神閑說:「我用刀把君侯骨頭上的毒給颳走,這就好了!」華佗的手法嫻熟,話剛說完。

手上的刀子已經在關公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還發出悉悉的聲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將士見到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獨關公仍繼續下棋吃喝,面不改容。

不久,華佗把毒刮盡,敷上葯,並把傷口縫合。關公大笑而起,對眾將說:「此臂伸舒如故,一點也不痛。先生真是神醫!」 華佗說道:「我為醫一生,從未見到過你這樣的人。

君侯真天神也!君侯箭瘡雖治,但必須愛護。切勿怒氣傷觸。過百日後,就會平復如舊。」 關公箭瘡既愈,拿出黃金百兩酬謝。

並設席款待華佗。華佗婉拒說:「某聞君侯高義,特來醫治,沒有希望要回報!」堅辭不受,留葯一帖,以敷瘡口,辭別而去。

4、義釋曹操

赤壁一戰,曹軍大敗。曹操領殘兵敗將狼狽逃命,一路上連遭伏兵劫殺,最後只剩三百餘騎往華容道走去。此時人皆飢倒,馬盡睏乏;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中箭著槍者勉強而走。

衣甲濕透,個個不全,軍器旗幡,紛亂不整,鞍轡衣服,盡皆拋棄。正值隆冬嚴寒之時,其苦不可勝言。行不數里,曹操在馬上揚鞭大笑。

眾問何故,曹操道:「人言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我看到底是無能之輩。若在此處埋伏一軍,我等皆束手受縛矣。」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過,大將關羽提青龍刀。

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曹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曹操說:「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眾將道:「人縱然不怯,馬力也己乏,安能復戰?」

謀士程昱說:「關羽一向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待他有恩,今日須是親自求情,方可脫得此難。」

曹操從其言,縱馬向前,欠身問道:「將軍別來無恙?」關羽也欠身答道:「我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曹操說:「我今日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關羽道:「昔日雖蒙丞相厚恩,然已奉報。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曹操說:「大丈夫以信義為重,五關斬將之時,將軍還能記否?」

關羽是個義重如山的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後來五關斬將之事,不覺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心中越發不忍,於是勒回馬頭,命眾軍四散擺開。

曹操見關羽回馬,便和眾將一齊沖將過去。關羽回身時,曹操已與眾將過去了。關羽大喝一聲,曹軍皆下馬,哭拜於地。

關羽越加不忍。正猶豫間,曹將張遼縱馬而至。關羽和張遼是故友,今日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並皆放去。

5、桃園三結義

離涿州市不遠處,有個村莊叫忠義店。這個村過去不叫這個名字,而叫「張飛店」,據說這是張飛的老家。張飛是賣肉的出身,他平時除了賣肉,就是習武練功。

他不僅勇猛過人,而且武藝高強。平時他把豬肉放在門前的一眼井裡,井口上壓著一塊千斤重石。因為沒人搬動石頭,所以肉也丟不了。

他自以為自己力氣最大,就在井旁石上寫上兩行字:搬動石頭者,白割肉一刀。一天,一位紅臉膛、長胡須、細眼濃眉的大漢,來到這里販賣綠豆,這人就是關羽。

關羽路過張飛門口,看了石頭上的兩行字,微微一笑,走到井旁。只見他兩膀一叫勁,「嘿」地一聲,搬開了大石頭。關羽也不客氣,「唰」地一刀割走了半扇豬肉,放到自己的小車上。

到集市上賣綠豆去了。店裡的伙計見一位紅臉大漢移石割肉,就趕緊報告給張飛。張飛一聽火冒三丈,就到集市上找關羽算帳。 張飛來到集市上,見關羽的小車上還搭放著那半扇豬肉。

知道這人就是移石取肉的人。他也不搭話,走上前去,抓起一把綠豆,一用勁把綠豆拈成了碎面,又抓起一把拈成碎面,左一把,右一把,眼看關羽的綠豆都成了豆粉。

關羽忍不住,問為什麼把綠豆拈碎,張飛說這是糟綠豆,二人爭著爭著,就動手打了起來。這兩人力大無比,人們都不敢過來勸架。

這時,只見一位眉目慈善忠厚的漢子,肩上挑著一擔草鞋過來,這就是劉備。劉備上前,一手一個地把二人分開。三人互相通報了姓名,越說越投機。

於是就一同到張飛的店中飲酒。後來,劉備、關羽、張飛在店後桃園里結拜成兄弟,幹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⑸ 關於關羽的小故事

華容道 關羽是一個很顧情誼的人,赤壁之戰,曹軍遭到火攻,慘敗而逃。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又下大雨,曹軍將士衣服濕透,飢寒交迫。殘兵敗卒逃到華容道,由於道路狹窄和泥濘不堪,傷殘病弱者紛紛倒地,使曹軍無法前進,曹操令人馬踐踏而過,又踩死很多士卒,最後只剩三百餘騎。這時忽聽一聲炮響,沖出一隊人馬,攔住去路----原來是依諸葛亮的估計早已埋伏在這里的由關羽率領的五百校刀殺了出來。曹軍人困馬乏,根本無力抵抗,眾人不禁為之驚呆。曹操無奈,上前與關羽敘舊求情,要求放他們一條生路。關羽顧念舊時恩誼,將曹軍敗卒殘兵全部放走過五關斬六將 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故事體現了關羽與劉備兩人深厚的兄弟情誼。接到劉備的書信,關羽馬上要回到劉備身邊,不顧得罪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殺了曹操的六名大將:洛陽太守韓福,牙將孟坦;東嶺關孔秀;汜水關卞喜;滎陽王植和滑州秦琪。 單刀赴會 單刀赴會這個故事中,能體現出關羽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江東吳國魯肅想殺關羽,奪回荊州,所以在江邊亭內擺下「鴻門宴」,亭外設下刀斧手,擲杯為號,群起殺之! 關雲長明知是計,卻只帶周倉一人替關雲長拿刀,孤舟渡江前來赴宴! 席間,關雲長故意罵走周倉,讓他先到江邊准備,後手拿青龍偃月刀,假借酒意手牽魯肅,讓他送自己去江邊,東吳眾人因顧及魯肅安全,不敢妄動。只好眼看關雲長安全離去。 刮骨療傷 在刮骨療傷的故事中,關羽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我們現在的孩子都被父母寵著,受了一丁點的小傷都會哭鬧。哪裡比得上關羽刮骨療傷還談笑自若。 義薄雲天 關羽作為一員武將,威風凜凜,活躍在三國歷史舞台,這僅是關羽形象的一面,表現在關羽身上更為可貴的則是他的忠義品質。中國有記載的歷史兩千年,武將成百上千,為何獨獨關羽享有殊榮,走向聖壇? 徐州之戰,關羽困於下邳城外一土山上,曹操派張遼上山勸降,關羽表示寧死不降,張當即指出死有三罪:「當初劉使君與兄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使君方敗而兄即戰死,倘使君復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復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劉使君以家眷付託於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使君依託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與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罪三也。」並進一步指出,若降曹即有三便:「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經這一番開導,關羽決定投降,但要求三事:「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張遼答應後,報與曹操,關公也請示過二夫人。次日關羽收拾車仗,護二嫂,隨曹操到許昌。 曹操為了籠絡關公,待之甚厚,三日一宴請,五日一贈物,關不為心動,所送金銀綢緞,交與兄嫂收貯;所送美女,令伏侍二位兄嫂,又每隔三日,於門外躬身施禮,問兄嫂衣食溫飽。 一日,操見關公所穿綠錦戰袍已舊,即度其身,取異錦作戰袍一領相贈,關公受之,穿於衣底,上仍用舊袍罩之。曹操笑其節儉,關公答曰:「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 曹操見關公馬瘦,令左右牽來一匹馬,馬身如火炭,狀甚雄偉,即呂布所騎赤兔馬也。關公受之,再拜稱謝。曹操不解其意,問曰:「吾累送美玉、金帛,公未嘗下拜;今吾贈馬,乃喜而再拜,何賤人而貴畜耶?」關公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見面矣。」操愕而悔。 關公斬了顏良後,曹操對其倍加欽敬,表奏朝廷,封雲長為壽亭侯,鑄印送與關公,印文曰:「壽亭侯印。」對關公來說,這恐怕是最高禮遇了,但關羽看後,推辭不受,曹操猜出其中的情由,遂叫銷印匠銷去字,另鑄印文六字「漢壽亭侯之印」,這回關公欣然受之。 關羽滯留曹營期間,曹操先後送給他金銀綢衣、美女寶馬,並加其爵號,可謂用心良苦矣!但關羽心念劉備,一刻不忘。在探知劉備確切消息後,去意堅定,封金掛印,護送兄嫂,千里走單騎,以實際行動,描畫了一個大大的「義」字。 2、華容道釋曹 赤壁之戰接近尾聲,諸葛亮調兵遣將,皆有安排,獨獨不理身旁關公,關公忍耐不住,高聲質問,孔明笑著解釋說:曹操兵敗,必走華容道,此關隘只合關公把守。諸葛號稱神算,豈不知曹操曾厚遇關公?豈不知關公義重如山,知恩圖報?原來諸葛夜觀天象,知曹操命不該絕,故意給關羽安排一個送人情的機會。 果然,混戰之後,曹操引一班殘兵敗將,借華容道突圍而逃。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狼狽不堪。行不到數里,操在馬上揚鞭大笑,驕傲地說:「人皆言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以吾觀之,到底是無能之輩,若在此埋伏一旅之師,吾等皆束手受縛矣。」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將關雲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曹軍早已成了驚弓之鳥,到此時,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怎麼辦? 大將程皇素知關公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勸曹操向關公敘舊情,討活命。曹從其說,縱馬向前,欠身謂雲長曰:「將軍別來無恙!」雲長亦欠身答道:「關某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操曰:「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雲長曰:「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危,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操曰:「過關斬將之時,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關公是個義重如山之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後來過關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觀曹軍惶惶,皆欲垂淚,越發心中不忍。於是把馬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曹操一行匆匆便過,正行間,關公大喝一聲,眾軍皆下馬,哭拜於地。放不放他們過呢?關公猶豫難決,這時,張遼驟馬而至,關公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並皆放去。後人有詩曰: 曹操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 只為當初恩義重,敞開金鎖放蛟龍。 3、義釋黃忠 雙方酣戰,一方若遭遇不測,另一方往往趁勢取之,置之死地而後快,可是,關羽卻反其道而行之。 趙雲、張飛二猛將分別攻取桂陽、武陵郡後,劉備大喜,批准關羽攻打長沙的請求。長沙太守韓玄固不足道,惟老將黃忠難敵,雖年近六旬,卻有萬夫不當之勇,能開二石力之弓,且百發百中。 關、黃第一次交戰,斗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次日又戰,忠引數百騎殺過吊橋,與關羽交戰。斗五六十合時,關羽拔馬便走,欲使拖刀計,黃忠後面緊追,就在關羽正要用刀砍時,忽聽腦後一聲悶響,原來黃忠馬失前蹄,跌倒在地。本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但關羽沒有乘人之危,而是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且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揀條小命,奔回城中。 第三次交戰時,戰不到三十回合,忠詐敗回城,雲長後追不舍,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關羽急閃,卻不見箭,繼續急追。黃忠又一虛射,關羽又一急閃,又不見箭,關羽更放心地追,將近吊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關羽始明白,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之射,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後來黃忠投誠劉備,並成為五虎上將之一,皆關公義舉之功。 4、「義」味深長 說關公,道關公,關公形象、關公品格、關公 精神、關公文化,九九歸一,勇義兩端。 何謂「義?」「義者,宜也」(《禮記·中庸》);「行而宜之之謂義」(韓愈《原道》)。「行而宜之」,指的就是人們的思想行為要符合一定的標准。應該作的即作,不該作的則罷。為人處事,須問應該不應該,適宜不適宜。 關公之義,源於「春秋大義」。《春秋》記載了社會大變革時期一系列錯綜復雜的矛盾和斗爭,其目的是恢復周禮,使社會各階層人安於其位,遵守禮制,不得僭越,從而達到社會由亂而治的政治目的。關公生活的時代,世道衰微,綱常不整,和西周末年的社會特點極其相似,仁人志士傷時憂世,從《春秋》中能找到對社會的解釋,也能找到人生價值取向。關公喜讀《春秋》,並從中得到不少啟示和指引,緣由也應如此。 關公終其一生,實踐一個「義」字。青年除惡,體現的是義;桃園結拜,凝聚的是義;身在曹營,恪守的是義;沙場釋敵,遵循的是義;追隨劉備,其核心是義。關公是義的化身,義的註解。 關公之義有著豐富的內涵,表現為忠心報國,除暴安民,知恩圖報;還表現為君有禮,長幼有序,朋友有情,它是儒家思想倫理道德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結合體。關公把義發揮到極致,也因義而獲美名。

⑹ 三國關羽苦守春秋故事

你好!!
關羽夜讀《春秋》

朱仙鎮關帝廟內有一座高五丈、雄偉壯觀的春秋樓,春秋樓大殿內有一尊關羽夜讀《春秋》的銅質塑像,他秉燭夜讀,神情專注,堪稱古鎮名勝之一。關羽為何會在這里夜讀《春秋》呢?這里有一段風趣的故事呢。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揮師東征劉備,在徐州一舉告捷,並將關羽和二位皇嫂俘獲。曹操心想,關雲長如能歸降,曹某必能早日一統天下。曹操求賢心切,對關羽一天三宴,盛情款待,還拜他為偏將軍,賜宅地建造樓閣。可是不失大節的關羽仍然身在曹營心在漢,盼望二位皇嫂能早日與結義兄長劉備團聚。

曹操見恩賜不行,便又使出以色情相逼的新招。他把關羽與二位皇嫂同關一室,圖謀以後將此事宣揚出去,以絕關羽回漢之念。夜幕降臨,關羽面對二位皇嫂滿臉羞紅,心中怨恨曹孟德用心奸險。他略一思忖,依然起身來到室外,開始秉燭奮讀孔子所著的《春秋》。

關羽時而朗聲念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曹操隔牆側耳竊聽,輕聲嘆到:「關雲長乃真英雄也!」他見歸降無望,便將關羽3人放回。臨別時關羽將所畫的並蒂詩竹贈予曹操,疏密相交的竹葉組成4句詩,曰:「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藉以表達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堅強信念。關羽夜讀《春秋》的高尚情操一直激勵著後人。

⑺ 關羽的2個故事(簡潔、明確、30字左右)

一:義放曹操曹操佔領江陵後,氣勢更盛,大有吞沒「無立錐之地」版的劉備和消滅江東孫權權之勢。這就發生了孫權、劉備聯軍大敗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戰。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今赤壁市赤壁鎮風景區)大破曹操。關羽所率的一萬精銳水軍是劉備的主力,在這場戰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後人為突出關羽「全交重義」的特點,演出了他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細節,至今膾炙人口。

二:刮骨療毒關羽勇武異常,冠於全軍。後世小說,寫他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車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雖有違背史實之處,但卻也突出表現了他的武勇和神韻。至於刮骨療毒,更是盡人皆知。 關羽曾被亂箭射中,箭穿透其右臂。後傷口雖然癒合,但一到陰雨天氣,骨頭就常常疼痛。華佗說:「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關羽便伸臂讓醫生切開傷口。時關羽正在宴請諸將,「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飲酒,言笑自若」。

⑻ 關羽忠誠的故事

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才華英武(虎牢關戰役,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關羽給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希望招降關羽,遂派張遼,張文遠游說關羽,關羽出於對兄長劉備的結拜誓言,以及保護兄嫂不被侵犯和與張遼的情誼,同意暫時歸降曹操,但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降漢不降曹;二是要確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劉備消息要立即離去,曹操不能阻攔。 曹操愛才心切,只得同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關羽真心歸降。在關羽「歸降」曹操的日子裡,關羽受到了極高的待遇,被封為漢壽亭侯,上馬金,下馬銀,賜予「赤兔馬」。關羽也非毫無報答,斬顏良侏文丑,立下大功。 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借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來源: 卻說曹操部下諸將中,自張遼而外,只有徐晃與雲長交厚,其餘亦皆敬服;獨蔡陽不服關公,故今日聞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當效之。」遂叱退蔡陽,不令去趕。程昱曰:「丞相待關某甚厚,今彼不辭而去,亂言片楮,冒瀆鈞威,其罪大矣。若縱之使歸袁紹,是與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殺了,以絕後患。」操曰:「吾昔已許之,豈可失信!彼各為其主,勿追也。」因謂張遼曰:「雲長封金掛印,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遠,我一發結識他做個人情。汝可先去請住他,待我與他送行,更以路費征袍贈之,使為後日記念。」張遼領命,單騎先往。曹操引數十騎隨後而來。 卻說雲長所騎赤兔馬,日行千里,本是趕不上;因欲護送車仗,不敢縱馬,按轡徐行。忽聽背後有人大叫:「雲長且慢行!」回頭視之,見張遼拍馬而至。關公教車仗從人,只管望大路緊行;自己勒住赤兔馬,按定青龍刀,問曰:「文遠莫非欲追我回乎?」遼曰:「非也。丞相知兄遠行,欲來相送,特先使我請住台駕,別無他意。」關公曰:「便是丞相鐵騎來,吾願決一死戰!」遂立馬於橋上望之。見曹操引數十騎,飛奔前來,背後乃是許褚、徐晃、於禁、李典之輩。操見關公橫刀立馬於橋上,令諸將勒住馬匹,左右排開。關公見眾人手中皆無軍器,方始放心。操曰:「雲長行何太速?」關公於馬上欠身答曰:「關某前曾稟過丞相。今故主在河北,不由某不急去。累次造府,不得參見,故拜書告辭,封金掛印,納還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操曰:「吾欲取信於天下,安肯有負前言。恐將軍途中乏用,特具路資相送。」一將便從馬上托過黃金一盤。關公曰:「累蒙恩賜,尚有餘資。留此黃金以賞將士。」操曰:「特以少酬大功於萬一,何必推辭?」關公曰:「區區微勞,何足掛齒。」操笑曰:「雲長天下義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錦袍一領,略表寸心。」令一將下馬,雙手捧袍過來。雲長恐有他變,不敢下馬,用青龍刀尖挑錦袍披於身上,勒馬回頭稱謝曰:「蒙丞相賜袍,異日更得相會。」遂下橋望北而去。許褚曰:「此人無禮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騎,吾數十餘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曹操自引眾將回城,於路嘆想雲長不已。 不說曹操自回。且說關公來趕車仗。約行三十里,卻只不見。雲長心慌,縱馬四下尋之。忽見山頭一人,高叫:「關將軍且住!」雲長舉目視之,只見一少年,黃巾錦衣,持槍跨馬,馬項下懸著首級一顆,引百餘步卒,飛奔前來。公問曰:「汝何人也?」少年棄槍下馬,拜伏於地。雲長恐是詐,勒馬持刀問曰:「壯士,願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陽人,姓廖,名化,字元儉。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餘人,劫掠為生。恰纔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將兩夫人劫掠上山。吾問從者,知是大漢劉皇叔夫人,且聞將軍護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來。杜遠出言不遜,被某殺之。今獻頭與將軍請罪。」關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現在山中。」關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時,百餘人簇擁車仗前來。關公下馬停刀,叉手於車前問候曰:「二嫂受驚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將軍保全,已被杜遠所辱。」關公問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遠劫上山去,就要與廖化各分一人為妻。廖化問起根由,好生拜敬,杜遠不從,已被廖化殺了。」關公聽言,乃拜謝廖化。廖化欲以部下人送關公。關公尋思此人終是黃巾余黨,未可作伴,乃謝卻之。廖化又拜送金帛,關公亦不受。廖化拜別,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雲長將曹操贈袍事,告知二嫂,催促車仗前行。至天晚,投一村莊安歇。莊主出迎,須發皆白,問曰:「將軍姓甚名誰?」關公施禮曰:「吾乃劉玄德之弟關某也。」老人曰:「莫非斬顏良、文丑的關公否?」公曰:「便是。」老人大喜,便請入庄。關公曰:「車上還有二位夫人。」老人便喚妻女出迎。二夫人至草堂上,關公叉手立於二夫人之側。老人請公坐,公曰「尊嫂在上,安敢就坐!」老人乃令妻女請二夫人入內室款待,自於草堂款待關公。關公問老人姓名。老人曰:「吾姓胡,名華。桓帝時曾為議郎,致仕歸鄉。今有小兒胡班,在滎陽太守王植部下為從事。將軍若從此處經過,某有一書寄與小兒。」關公允諾。次日早膳畢,請二嫂上車,取了胡華書信,相別而行,取路投洛陽來。前至一關,名東嶺關。把關將姓孔,名秀,引五百軍兵在嶺上把守。當日關公押車仗上嶺,軍士報知孔秀,秀出關來迎。關公下馬,與孔秀施禮。秀曰:「將軍何往?」公曰:「某辭丞相,特往河北尋兄。」秀曰:「河北袁紹,正是丞相對頭。將軍此去,必有丞相文憑?」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討得。」秀曰:「既無文憑,待我差人稟過丞相,方可放行。」關公曰:「待去稟時,須誤了我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關公曰:「汝不容我過關乎?」秀曰:「汝要過去,留下老小為質。」關公大怒,舉刀就殺孔秀。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殺下關來,大喝曰:「汝敢過去么!」關公約退車仗,縱馬提刀,竟不打話,直取孔秀。秀挺槍來迎。兩馬相交,只一合,鋼刀起處,孔秀屍橫馬下。眾軍便走。關公曰:「軍士休走。吾殺孔秀,不得已也,與汝等無干。借汝眾軍之口,傳語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殺之。」眾軍俱拜於馬前。 關公即請二夫人車仗出關,望洛陽進發。早有軍士報知洛陽太守韓福。韓福急聚眾將商議。牙將孟坦曰:「既無丞相文憑,即系私行;若不阻擋,必有罪責。」韓福曰:「關公勇猛,顏良、文丑俱為所殺。今不可力敵,只須設計擒之。」孟坦曰:「吾有一計:先將鹿角攔定關口,待他到時,小將引兵和他交鋒,佯敗誘他來追,公可用暗箭射之。若關某墜馬,即擒解許都,必得重賞。」商議停當,人報關公車仗已到。韓福彎弓插箭,引一千人馬,排列關口,問:「來者何人?」關公馬上欠身言曰:「吾漢壽亭侯關某,敢借過路。」韓福曰:「有曹丞相文憑否?」關公曰:「事冗不曾討得。」韓福曰:「吾奉承相鈞命,鎮守此地,專一盤詰往來奸細。若無文憑,即系逃竄。」關公怒曰:「東嶺孔秀,已被吾殺。汝亦欲尋死耶?」韓福曰:「誰人與我擒之?」孟坦出馬,輪雙刀來取關公。關公約退車仗,拍馬來迎。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孟坦只指望引誘關公,不想關公馬快,早已趕上,只一刀,砍為兩段。關公勒馬回來,韓福閃在門首,盡力放了一箭,正射中關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徑奔韓福,沖散眾軍,韓福急走不迭,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於馬下;殺散眾軍,保護車仗。 關公割帛束住箭傷,於路恐人暗算,不敢久住,連夜投汜水關來。把關將乃並州人氏,姓卞,名喜,善使流星錘;原是黃巾余黨,後投曹操,撥來守關。當下聞知關公將到,尋思一計:就關前鎮國寺中,埋伏下刀斧手二百餘人,誘關公至寺,約擊盞為號,欲圖相害。安排已定,出關迎接關公。公見卞喜來迎,便下馬相見。喜曰:「將軍名震天下,誰不敬仰!今歸皇叔,足見忠義!」關公訴說斬孔秀、韓福之事。卞喜曰:「將軍殺之是也。某見丞相,代稟衷曲。」關公甚喜,同上馬過了汜水關,到鎮國寺前下馬。眾僧鳴鍾出迎。原來那鎮國寺乃漢明帝御前香火院,本寺有僧三十餘人。內有一僧,卻是關公同鄉人,法名普凈。當下普凈已知其意,向前與關公問訊,曰:「將軍離蒲東幾年矣?」關公曰:「將及二十年矣。」普凈曰:「還認得貧僧否?」公曰:「離鄉多年,不能相識。」普凈曰:「貧僧家與將軍家只隔一條河。」卞喜見普凈敘出鄉里之情,恐有走泄,乃叱之曰:「吾欲請將軍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關公曰:「不然。鄉人相遇,安得不敘舊情耶?」普凈請關公方丈待茶。關公曰:「二位夫人在車上,可先獻茶。」普凈教取茶先奉夫人,然後請關公入方丈。普凈以手舉所佩戒刀,以目視關公。公會意,命左右持刀緊隨。 卞喜請關公於法堂筵席。關公曰:「卞君請關某,是好意,還是歹意?」卞喜未及回言,關公早望見壁衣中有刀斧手,乃大喝卞喜曰:「吾以汝為好人,安敢如此!」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左右方欲動手,皆被關公拔劍砍之。卞喜下堂繞廊而走,關公棄劍執大刀來趕。卞喜暗取飛錘擲打關公。關公用刀隔開錘,趕將入去,一刀劈卞喜為兩段。隨即回身來看二嫂,早有軍人圍住,見關公來,四下奔走。關公趕散,謝普凈曰:「若非吾師,已被此賊害矣。」普凈曰:「貧僧此處難容,收拾衣缽,亦往他處雲游也。後會有期,將軍保重。」關公稱謝,護送車仗,往滎陽進發。滎陽太守王植,卻與韓福是兩親家;聞得關公殺了韓福,商議欲暗害關公,乃使人守住關口。待關公到時,王植出關,喜笑相迎。關公訴說尋兄之事。植曰:「將軍於路驅馳,夫人車上勞困,且請入城,館驛中暫歇一宵,來日登途未遲。」關公見王植意甚殷勤,遂請二嫂入城。館驛中皆鋪陳了當。王植請公赴宴,公辭不往;植使人送筵席至館驛。關公因於路辛苦,請二嫂晚膳畢,就正房歇定;令從者各自安歇,飽喂馬匹。關公亦解甲憩息。卻說王植密喚從事胡班聽令曰:「關某背丞相而逃,又於路殺太守並守關將校,死罪不輕!此人武勇難敵。汝今晚點一千軍圍住館驛,一人一個火把,待三更時分,一齊放火;不問是誰,盡皆燒死!吾亦自引軍接應。」胡班領命,便點起軍士,密將乾柴引火之物,搬於館驛門首,約時舉事。 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乃至驛中,問驛吏曰:「關將軍在何處?」答曰:「正廳上觀書者是也。」胡班潛至廳前,見關公左手綽髯,於燈下憑幾看書。班見了,失聲嘆曰:「真天人也!」公問何人,胡班入拜曰:「滎陽太守部下從事胡班。」關公曰:「莫非許都城外胡華之子否?」班曰:「然也。」公喚從者於行李中取書付班。班看畢,嘆曰:「險些誤殺忠良!」遂密告曰:「王植心懷不仁,欲害將軍,暗令人四面圍住館驛,約於三更放火。今某當先去開了城門,將軍急收拾出城。」 關公大驚,忙披掛提刀上馬,請二嫂上車,盡出館驛,果見軍士各執火把聽候。關公急來到城邊,只見城門已開。關公催車仗急急出城。胡班還去放火。關公行不到數里,背後火把照耀,人馬趕來。當先王植大叫:「關某休走!」關公勒馬,大罵:「匹夫!我與你無仇,如何令人放火燒我?」王植拍馬挺槍,徑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人馬都趕散。關公催車仗速行,於路感胡班不已。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報與劉延。延引數十騎,出郭而迎。關公馬上欠身而言曰:「太守別來無恙!」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辭了丞相,去尋家兄。」延曰:「玄德在袁紹處,紹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來。」延曰:「今黃河渡口關隘,夏侯敦部將秦琪據守,恐不容將軍過渡。」公曰:「太守應付船隻,若何?」延曰:「船隻雖有,不敢應付。」公曰:「我前者誅顏良、文丑,亦曾與足下解厄。今日求一渡船而不與,何也?」延曰:「只恐夏侯敦知之,必然罪我。」關公知劉延無用之人,遂自催車仗前進。到黃河渡口,秦琪引軍出問:「來者何人?」關公曰:「漢壽亭侯關某也。」琪曰:「今欲何往?」關公曰:「欲投河北去尋兄長劉玄德,敬來借渡。」琪曰:「丞相公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丞相節制,有甚公文!」琪曰:「吾奉夏侯將軍將令,守把關隘,你便插翅,也飛不過去!」關公大怒曰:「你知我於路斬戮攔截者乎?」琪曰:「你只殺得無名下將,敢殺我么?」關公怒曰:「汝比顏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二馬相交,只一合,關公刀起,秦琪頭落。關公曰:「當吾者已死,餘人不必驚走。速備船隻,送我渡河。」軍士急撐舟傍岸。關公請二嫂上船渡河。渡過黃河,便是袁紹地方。關公所歷關隘五處,斬將六員。後人有詩嘆曰:「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過五關斬六將的原文 (1)斬孔秀—— 前至一關,名東嶺關。把關將姓孔,名秀,引五百軍兵在嶺上把守。當日關公押車仗上嶺,軍士報知孔秀,秀出關來迎。關公下馬,與孔秀施禮。秀曰:「將軍何往?」公曰:「某辭丞相,特往河北尋兄。」秀曰:「河北袁紹,正是丞相對頭。將軍此去,必有丞相文憑?」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討得。」秀曰:「既無文憑,待我差人稟過丞相,方可放行。」關公曰:「待去稟時,須誤了我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關公曰:「汝不容我過關乎?」秀曰:「汝要過去,留下老小為質。」關公大怒,舉刀就殺孔秀。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殺下關來,大喝曰:「汝敢過去么!」關公約退車仗,縱馬提刀,竟不打話,直取孔秀。秀挺槍來迎。兩馬相交,只一合,鋼刀起處,孔秀屍橫馬下。眾軍便走。關公曰:「軍士休走。吾殺孔秀,不得已也,與汝等無干。借汝眾軍之口,傳語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殺之。」眾軍俱拜於馬前。 (2)(3)斬韓福和牙將孟坦—— 關公即請二夫人車仗出關,望洛陽進發。早有軍士報知洛陽太守韓福。韓福急聚眾將商議。牙將孟坦曰:「既無丞相文憑,即系私行;若不阻擋,必有罪責。」韓福曰:「關公勇猛,顏良、文丑俱為所殺。今不可力敵,只須設計擒之。」孟坦曰:「吾有一計:先將鹿角攔定關口,待他到時,小將引兵和他交鋒,佯敗誘他來追,公可用暗箭射之。若關某墜馬,即擒解許都,必得重賞。」商議停當,人報關公車仗已到。韓福彎弓插箭,引一千人馬,排列關口,問:「來者何人?」關公馬上欠身言曰:「吾漢壽亭侯關某,敢借過路。」韓福曰:「有曹丞相文憑否?」關公曰:「事冗不曾討得。」韓福曰:「吾奉承相鈞命,鎮守此地,專一盤詰往來奸細。若無文憑,即系逃竄。」關公怒曰:「東嶺孔秀,已被吾殺。汝亦欲尋死耶?」韓福曰:「誰人與我擒之?」孟坦出馬,輪雙刀來取關公。關公約退車仗,拍馬來迎。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孟坦只指望引誘關公,不想關公馬快,早已趕上,只一刀,砍為兩段。關公勒馬回來,韓福閃在門首,盡力放了一箭,正射中關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徑奔韓福,沖散眾軍,韓福急走不迭,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於馬下;殺散眾軍,保護車仗。 (4)斬卞喜—— 關公割帛束住箭傷,於路恐人暗算,不敢久住,連夜投汜水關來。把關將乃並州人氏,姓卞,名喜,善使流星錘;原是黃巾余黨,後投曹操,撥來守關。當下聞知關公將到,尋思一計:就關前鎮國寺中,埋伏下刀斧手二百餘人,誘關公至寺,約擊盞為號,欲圖相害。安排已定,出關迎接關公。公見卞喜來迎,便下馬相見。喜曰:「將軍名震天下,誰不敬仰!今歸皇叔,足見忠義!」關公訴說斬孔秀、韓福之事。卞喜曰:「將軍殺之是也。某見丞相,代稟衷曲。」關公甚喜,同上馬過了汜水關,到鎮國寺前下馬。眾僧鳴鍾出迎。原來那鎮國寺乃漢明帝御前香火院,本寺有僧三十餘人。內有一僧,卻是關公同鄉人,法名普凈。當下普凈已知其意,向前與關公問訊,曰:「將軍離蒲東幾年矣?」關公曰:「將及二十年矣。」普凈曰:「還認得貧僧否?」公曰:「離鄉多年,不能相識。」普凈曰:「貧僧家與將軍家只隔一條河。」卞喜見普凈敘出鄉里之情,恐有走泄,乃叱之曰:「吾欲請將軍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關公曰:「不然。鄉人相遇,安得不敘舊情耶?」普凈請關公方丈待茶。關公曰:「二位夫人在車上,可先獻茶。」普凈教取茶先奉夫人,然後請關公入方丈。普凈以手舉所佩戒刀,以目視關公。公會意,命左右持刀緊隨。 卞喜請關公於法堂筵席。關公曰:「卞君請關某,是好意,還是歹意?」卞喜未及回言,關公早望見壁衣中有刀斧手,乃大喝卞喜曰:「吾以汝為好人,安敢如此!」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左右方欲動手,皆被關公拔劍砍之。卞喜下堂繞廊而走,關公棄劍執大刀來趕。卞喜暗取飛錘擲打關公。關公用刀隔開錘,趕將入去,一刀劈卞喜為兩段。 (5)斬王植—— 滎陽太守王植,卻與韓福是兩親家;聞得關公殺了韓福,商議欲暗害關公,乃使人守住關口。待關公到時,王植出關,喜笑相迎。關公訴說尋兄之事。植曰:「將軍於路驅馳,夫人車上勞困,且請入城,館驛中暫歇一宵,來日登途未遲。」關公見王植意甚殷勤,遂請二嫂入城。館驛中皆鋪陳了當。王植請公赴宴,公辭不往;植使人送筵席至館驛。關公因於路辛苦,請二嫂晚膳畢,就正房歇定;令從者各自安歇,飽喂馬匹。關公亦解甲憩息。卻說王植密喚從事胡班聽令曰:「關某背丞相而逃,又於路殺太守並守關將校,死罪不輕!此人武勇難敵。汝今晚點一千軍圍住館驛,一人一個火把,待三更時分,一齊放火;不問是誰,盡皆燒死!吾亦自引軍接應。」胡班領命,便點起軍士,密將乾柴引火之物,搬於館驛門首,約時舉事。 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乃至驛中,問驛吏曰:「關將軍在何處?」答曰:「正廳上觀書者是也。」胡班潛至廳前,見關公左手綽髯,於燈下憑幾看書。班見了,失聲嘆曰:「真天人也!」公問何人,胡班入拜曰:「滎陽太守部下從事胡班。」關公曰:「莫非許都城外胡華之子否?」班曰:「然也。」公喚從者於行李中取書付班。班看畢,嘆曰:「險些誤殺忠良!」遂密告曰:「王植心懷不仁,欲害將軍,暗令人四面圍住館驛,約於三更放火。今某當先去開了城門,將軍急收拾出城。」 關公大驚,忙披掛提刀上馬,請二嫂上車,盡出館驛,果見軍士各執火把聽候。關公急來到城邊,只見城門已開。關公催車仗急急出城。胡班還去放火。關公行不到數里,背後火把照耀,人馬趕來。當先王植大叫:「關某休走!」關公勒馬,大罵:「匹夫!我與你無仇,如何令人放火燒我?」王植拍馬挺槍,徑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人馬都趕散。關公催車仗速行,於路感胡班不已。 (6)斬秦琪——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報與劉延。延引數十騎,出郭而迎。關公馬上欠身而言曰:「太守別來無恙!」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辭了丞相,去尋家兄。」延曰:「玄德在袁紹處,紹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來。」延曰:「今黃河渡口關隘,夏侯敦部將秦琪據守,恐不容將軍過渡。」公曰:「太守應付船隻,若何?」延曰:「船隻雖有,不敢應付。」公曰:「我前者誅顏良、文丑,亦曾與足下解厄。今日求一渡船而不與,何也?」延曰:「只恐夏侯敦知之,必然罪我。」關公知劉延無用之人,遂自催車仗前進。到黃河渡口,秦琪引軍出問:「來者何人?」關公曰:「漢壽亭侯關某也。」琪曰:「今欲何往?」關公曰:「欲投河北去尋兄長劉玄德,敬來借渡。」琪曰:「丞相公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丞相節制,有甚公文!」琪曰:「吾奉夏侯將軍將令,守把關隘,你便插翅,也飛不過去!」關公大怒曰:「你知我於路斬戮攔截者乎?」琪曰:「你只殺得無名下將,敢殺我么?」關公怒曰:「汝比顏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二馬相交,只一合,關公刀起,秦琪頭落。關公曰:「當吾者已死,餘人不必驚走。速備船隻,送我渡河。」軍士急撐舟傍岸。關公請二嫂上船渡河。渡過黃河,便是袁紹地方。關公所歷關隘五處,斬將六員。後人有詩嘆曰:「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⑼ 有關關羽的著名故事(5個)情節名及概括(每個150字左右)

1.斬除惡霸

關羽十九歲那年,蒲州太守熊虎的兒子熊祥,為了強占張繼昌的女兒鸞姣,勾結縣令苗信,為非作歹。關羽聞訊,即到公堂,幫助辯理,一怒之下,打死熊祥,火燒衙署,砸爛牢門,救出鸞姣,逃至聖母廟。熊虎帶嘍羅追來,關羽放火燒了聖母廟。劈死熊虎,逃奔范陽避難。後到河北涿縣,與劉備、張飛在桃園結義。

2.桃園三結義

關羽殺了惡霸熊虎父子,逃逸江湖五,六年。一天,關羽在涿郡觀看朝廷招募義兵的榜文,結識了劉備和張飛。三人一經相識,志趣相投。次日,於張飛家鄉鮮花盛開的桃園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關羽拜玄德為哥,拜張飛為弟。誓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從此三人同心協力開創了轟轟烈烈三分天下的宏偉大業 。

3.土山三約

徐州兵敗,關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張遼以「三便」勸關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關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一、今降漢不降曹;二、請給二位嫂子俸祿,不論何人不許入門;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4.斬顏良 誅文丑

白馬對戰,顏良連斬曹幾員大將。曹請關羽出戰。為報曹恩關羽奔馬戰顏良。顏良來不及問是誰,已被關羽斬下首級。為獎戰功曹封雲長為漢壽亭侯。袁紹為了雪恨,又派名將文丑追殺曹操。曹不抵,再請關公出戰。雲長縱馬提刀,不到三回合,文丑心怯繞河而逃,關羽驅馬一刀將文丑斬於馬下。

5.過五關 斬六將

關公辭別曹操,千里走單騎,一心去尋劉備。一路上,過了五關斬了六將。第一關東嶺關,斬了孔秀。第二關洛陽關,斬了盂坦和韓福。第三關汜水關守將卞喜在關前寺廟中設計謀害關公。寺中和尚普凈暗中相助關公識破卞喜陰謀。關羽結果卞喜性命,前行過第四關滎陽,斬了王植,又過了第五關黃河渡,斬了秦琪。

6.古城相會

徐州失散後張飛占守古城。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一日,來至城下叫張飛開門,張飛出城挺槍而向。關羽不解。張飛直言「你背兄降曹,封侯賜爵」。說話間關羽身後曹將蔡陽領兵追到。關羽說「看我斬此曹將,以表真心」。關羽縱馬揮刀,一通鼓未盡,蔡陽人頭便落地。兄弟前嫌盡釋,進城相聚。

7.刮骨療傷

這個故事出自《三國演義》,講述了關羽生擒於禁斬殺龐德之後,再次進攻樊城,卻被一枝帶毒冷箭射中右臂,神醫華佗來為他用刀刮骨去毒,帳里帳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關羽仍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的故事。

⑽ 關羽運籌帷幄的故事

關羽最輝煌的時期也即是水淹七軍
劉備佔領了益州以後,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雙方為了荊州幾乎鬧翻。後來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益州也受到威脅。劉備和孫權雙方都感到曹操是他們強大的敵手,就講和了。把荊州分為兩部分,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歸劉備,湘水以東歸東吳。 劉備安下了荊州那一頭,就專心對付曹操,請諸葛亮坐鎮成都,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兵,叫法正當隨軍謀士。 曹操聽到劉備出兵,馬上組織兵力,和劉備對抗。曹操也親自到長安去指揮漢中戰事。雙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 這么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公元219年,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關羽出陣
按照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這一次西面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關羽這個人,有勇也有謀,就是驕傲自大。劉備做了漢中王,派人帶了官印封他為前將軍,關羽還不大滿意。後來經人一解釋,說漢中王怎樣看重他,他才樂意地接受了。 這一次,劉備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於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生擒於禁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於禁的軍營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沖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於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於禁在平地上扎營這個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於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於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斬殺龐德
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 龐德罵那部將沒志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 於禁與龐德的軍隊被水淹的七零八落
午後。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們一起拔出短刀來搏鬥。他跟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隻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裡,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手裡有人馬一百萬,威震天下;你們的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願做你們的將軍!」 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於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裡里外外都是水,城牆也被洪水沖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有人對曹仁說:「現在這個局面,我們也沒法守了,趁現在關羽的水軍還沒合圍,趕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覺得守下去沒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滿寵商量。滿寵說:「山洪暴發,不會很久,過幾天水就會退下去。聽說關羽已經派人在另一條道上向北進攻。他自己沒有敢進兵,是因為怕咱們截他的後路。要是我們一逃,那麼黃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請將軍再堅持一下吧。」 曹仁覺得滿寵說得有理,就鼓勵將士堅守下去。這時候,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里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陽,得到各方面的警報,有點著慌。他跟百官商議,准備暫時放棄許都,避避關羽的勢頭。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