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日故事100字
Ⅰ 關於國慶的小故事50字左右
1、我國國慶自開國以來共有14次國慶閱兵,除1949年開國大典的閱兵式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99年和2009年的這三次國慶大閱兵,通過國慶閱兵既可慶祝國慶、揚我國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強大的國防力量,讓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強烈的自豪感。
2、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3、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4、在1950年至1959年期間,每年的國慶日都會舉辦大型的慶典活動,而在這期間當然葉少不了我們的閱兵式,後來由於奉行了勤儉建國於是改成了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
5、開國大典選擇在下午3點舉行,為的就是防備蔣介石空襲。因為國民黨用於轟炸的飛機是美製B-24轟炸機。這種飛機時速488公里,最大航程為3380公里。
轟炸機的起飛地點是浙江舟山群島,和北京航距1230公里。如果上午從這里起飛,B-24轟炸機可以在3個小時左右抵達北京,執行完轟炸任務之後,還可以安全返回。但如果下午起飛,轟炸任務雖還可以執行,但夜航能力相當差的B-24,就很難飛回去了。當然,10月1日下午舉行開國大典這個消息一直是絕密的,直到典禮開始前5小時,才由當時的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向全世界發出公告。
Ⅱ 關於國慶節的小故事50字
為了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長大為作出貢獻!
今天是祖國母親專60歲的生日,在此,屬
我先向這位無私的母親道一聲:「祖
國母親祝您生日快樂!。
《國慶》 舉國上下慶國慶, 遙想當年戰鼓驚。 全國人民齊祝興, 皆出兒女愛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徵,是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我國的國體和政體。[1][2]國慶節是一種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承載了反映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1][2]具有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是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Ⅲ 國慶節的由來故事100字
國慶節歷史由來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Ⅳ 國慶節的習俗 100字左右 不要太長
每年國慶,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專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屬。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有的還要擴大慶祝。為慶祝國慶,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Ⅳ 有關國慶節的小故事 要求100字內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回北京天安門廣場答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
Ⅵ 國慶節的來歷100字
一、國慶節的由來: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內文學家陸機在《五等容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
二、簡介國慶節
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或其他有重大意義的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裡,每個國家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利諾的國慶節,遠在公元301年,聖馬利諾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
新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因此全國各地人民會在每年的10月1日舉行慶祝活動。2017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8周年紀念日。
Ⅶ 國慶節作文100字4篇
1.一個豐收的季節,即將到來的國慶節。
許多農人在田裡忙碌著,雖然他們都已奔小康。走進農村呼吸著清香的空氣,看著那飽滿的果實讓你忍不住想咬一口。
在讓我們看一眼城市吧!現在快到國慶節了有許多小店都在打折,為的是慶國慶,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有很多。
以往大有不同,現在處處充滿著和平的氣息沒有了以往的殘殺和戰爭,現在的幸福是那些戰士用他們的生命換來的。
我們的母親曾挺過多少風雪啊!它就像是一棵小草,從一片廢墟里鑽出來,在豆點大的雨下,在猛烈的狂風暴雨中都堅強、頑固的佇立在那,那弱小的軀干飽受風霜,就算疲憊不堪也仍頑強的站著,不屈的支撐,那不正是我們的祖國嗎?她並沒有在這兒倒下而是堅忍不拔,勇敢奮斗,任憑那風雪冰凍她的體溫,撕裂她的身,但是那顆火熱的心永遠也不會因此消失。
現在回憶起以往感到美麗又感可恨,但是那些已經過去已成為歷史,我們要眼看現在和未來但是不能忘記我們的光榮與屈辱,這一切既是開始也是結束,我們開始了新中國,結束了舊時代。
陽光總在風雨後。看我們的祖國在飽經風霜後,只有一片和平的氣息。讓我們迎接新中國! 2. 在這秋風送爽的十月,在這喜悅收獲的季節,在這二十一世紀的第十個秋天,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盛大的節日——建國61周年國慶,中國大地普天同慶,華夏神洲歡呼雀躍。
回望61年,從無到有,由弱及強,共和國的成長如同新生的樹苗,雖然飽受風雨的洗禮,仍然屹立不倒;縱然歷經磨難,但卻愈見輝煌。
在這61年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有了先進的農業,發達的工業,我們有了世界尖端的科學技術,在世界各地的體育賽場上都可領略中國健兒金奪銀的颯爽英姿,「東亞病夫」的恥辱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體育大國」的美稱。
母親,我們為你取得的巨大成績而感到驕傲,為身在您的懷抱中而感到自豪,我們愛你那96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愛你那上下千年的悠久,愛你的世界奇觀萬里長城,愛你的世界屋脊珠穆琅瑪,愛你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愛你直通文明的「絲綢之路」,愛你巍峨挺立的三山五嶽,愛你優美秀麗的園林景觀。中國是我們的家,我們愛中華!
今天,站在國旗下,那如血如火的顏色,澎湃著我們的血液,那雄壯的歌聲激盪著我們的豪情。既然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您的愛戀,那就允許我們用行動來表現吧,我們將用智慧的雙手來描繪祖國21世紀的宏偉藍圖,去創造祖國明天的輝煌燦爛!
3.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祖國五十六歲的生日,能與大家同祝國慶,我感到非常快樂。在這里,我要自豪地對祖國母親說:我愛你,中國!
啊!黃河長江,奔騰萬里,你們哺育了一個多麼輝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飲譽四海的華夏文明,足以讓人嘆為觀止。哦,祖國,涓涓流貫的河川是你飄逸的長發,綿亘悠久長的山嶽是你硬朗的脊樑。你有滿山遍野的寶藏,你有秀麗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輝煌的故宮,你有蜿蜓伸展的萬里長城,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你還有很多很多。。。。。。在你遼闊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
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也曾幾經滄桑、幾經痛苦,我們的祖國母親也曾倍受欺凌與污辱。我們忘不了園明園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的「東亞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園門口「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萬同胞的鮮血染紅了長江。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被壓垮。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似驚雷劃破夜空。從南昌到井岡山、從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槍打出了一個燦爛的新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巨人終於又站起來了!
走過56年的風風雨雨,經過54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祖國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太平盛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同學們,我們中國已經很強大,但是不能忘記,我們的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國際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對我國的釣魚島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記,1999年我國使館的被炸,同胞的鮮血告訴我們:我們還不夠強大。
前進中的艱難險阻,激發著我們的豪情鬥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紀,新的起點,十六大給我們吹響了進軍的新號角,億萬中國人民正向著新的目標奮進。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同學們,努力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祖國啊,母親!請相信,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歷史的重託,新的《中華交響曲》將在我們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輝煌的樂章!就象李大釗期望的那樣:「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現!讓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以前,在我還不懂事時,每年的國慶節也會讓我很高興,那是因為國慶節要放長假,我可以和夥伴們痛痛快快地玩,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遊。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還知道了為了這一天,無數先輩付出了鮮血和生命,也正是無數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美好生活。今年的「十
4。國慶快到了,學校通知說明天開始放假,可把我高興壞了。
踏出學校的大門,一縷清風拂過我的發梢,把一切煩惱吹的一干二凈。突然覺得繁重的書包也變得輕了,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一路上又蹦又跳。
晚上,和姐姐躺在床上,商量著怎樣渡過這個假期。激動的心情持續了很久,不知到了什麼時侯我們才睡著。
假期的第一天,雖然我和姐姐很晚才睡,但是早上,我們還是很早就從香甜的夢中醒來。睜開松惺的眼睛,吸吮早晨那甘甜中夾著一絲濕潤的空氣,精神旺盛了許多。經過昨天整晚的商量討論,我和姐姐決定到野外,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
忙著忙那,好不容易東西都准備好了,我們終於踏上征程。走著的公路的兩旁全是樹,已經有點回歸大自然的感覺了。我和姐姐不禁喃喃唱起歌兒,打起拍子來。一路上好是歡暢。到了野外,我更是興奮,這里有草、有樹、有水,偶爾還能聽到鳥的叫聲。
我和姐姐拿出我們准備的食物,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吃起了午餐,雖然是簡單的麵包配牛奶,可是我覺得特別的美味,也許是因為我已經沉醉在大自然當中了。
我們吃完午餐,在那裡隨意走了一圈,煩惱、壓力都一股腦的拋在後面了。以後如果有機會,真想多出來走走,多看看這美麗的大自然。
5.十月一日是國慶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八一廣場去玩.
晚上,我一到那裡,看見廣場上人山人海,天空飄著許多泡泡,當我們走入廣場中間,哦,原來天空上的泡泡是這些小朋友一個一個吹出來的,於是我也想和他們一起吹泡泡,我對爸爸媽媽說:」我也想買個泡泡吹」,他們很快就同意了,買了個大大的給我.我就到人群中和那些小朋友一起吹泡泡,吹呀,吹呀,忽然我抬頭一看,看見那些泡泡在燈光照耀下顯得五顏六色,就像彩色的海洋,這美麗的海洋就像是獻給祖國生日的禮物.
我在回家的路上想明白了原來爸爸媽媽帶我去八一廣場去玩,是祝福祖國的生日.祖國我愛你!
Ⅷ 國慶節資料100字
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內的法定節日,容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或其他有重大意義的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裡,每個國家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Ⅸ 國慶節的故事100字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專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屬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
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9)國慶節日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Ⅹ 國慶節的故事 簡短一點
國慶節的來歷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