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故事作文200字左右
① 我的家鄉在博山,急求寫家鄉動人故事的作文!謝謝大家!
我的家鄉,我的夢 歲月的年輪不停地轉呀轉,我們的世界不停地變呀變,今天的我們將要面對明天更嶄新的自我,家鄉的一點一滴地變化,如同春雨滋潤著我們幼小的禾苗。 忘不了那段泥濘的石子路,可以說我是伴著那段石子路成長的。小時候,媽媽把我背在背簍里下地,一步一步地踏過那段石子路,長大後,我光著腳丫在那段石子路上奔跑,現如今,放眼一望是寬闊的柏油馬路,兩旁是高大的楊樹,回顧著過去,再也找不到那段石子路了。 偶爾翻起以前的照片,黑白照片,跟今天的彩照相差了很多,一張一張的翻,心中很不平靜,正好這一頁停下了,時間就好像定格在十幾年前媽媽結婚的那一刻,那時媽媽穿著紅色的尼龍大褂,在當時已經再好不過了;記憶又回到了現在,在我們技術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天,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商店中的商品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衣服各具特色的物品,物美價廉,任你選擇,人們已告別了過去那種生活,「豐衣足食」的社會已經在我們周圍了。 鄧小平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已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更是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話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生產力水平還很低,已種地為主的農民全憑靠苦力,實實在在的干,那養家糊口的糧食是用他們的血和汗醞釀的;而如今,一片片廣闊的田地上,我們看到的是一輛輛耕地機,播種機在勞作著,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今天先進的技術已經應用在了各個方面,給國家帶來的是快速的發展,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我們已經告別了過去那個通訊十分不方便地時代,信息技術遍及全球,網際網路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有時候,我們打一個電話,便可將驚喜與家人分享;有時候,我們發一份電子郵件,便能與遠在天邊的朋友高談闊論;有時候,我們開一個視屏,便能實現面對面的交談。 不僅是人們的物質方面,新一代的人們更加註重精神文明。隨著物質生活不斷豐富,人們在逐步追求更高雅的生活。首先在飲食方面最為注重。以前,人們以吃飽為主,而現如今,人們在飲食上更講究,不僅講究吃飽,而且還要吃好,餐桌上的飯菜也越來越豐富。不僅如此,村裡的一些愛好表演的人們組織了一些娛樂團,老年人有秧歌隊,年輕人有舞蹈團,這些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得人們在追求自己愛好的同時,更是向著更高雅的生活前進。 旅遊業是當今現代的一個熱門話題,而風景區的開發已逐步發展到農村了。大家都知道子干天涯山風景區,經過兩年多的修建如今已基本峻工,現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風景區了。清澈的人工湖中央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的觀音像,天然而成的蓬花山,猶如人間仙境。 道不盡家鄉的變化,道不盡家鄉的風光,道不盡對家鄉的希望! 美麗新原平,我們共同的家,家鄉新希望,我們攜手共進!
② 我的家鄉餘姚三年級作文三百字左右
七千多年前河姆渡時期,餘姚已經是一個魚米之鄉。餘姚靠海,水鄉,河流縱橫。橋可以算是水鄉的眼睛,有了橋,水鄉才錦上添花,城市鄉村才如虎添翼。
最良橋可以說是最能體現出今天的餘姚科技進步的橋了。它是一座斜索橋,橋墩造型很好地體現了河姆渡古建築的榫卯結構。榫卯結構是河姆渡先人的創造。在七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用它來造出了堅固的房子。
最良橋連通了江南新城與餘姚市老城,全長一千多米。長長的橋身像一條巨龍,來來往往的車子就像巨龍的鱗片,金光閃閃,格外耀眼。
橋頭有四隻威風凜凜的動物呢!北邊,兩只栩栩如生的麒麟。一隻仰著頭,張開大嘴,彷彿在仰天長嘯。另一隻則低著頭,彷彿正低頭沉思。南邊是兩頭牛。一頭牛頭朝前,兩只牛角頂著,尾巴夾在屁股里,很用力的樣子。另一頭舉止威猛,如欲搏鬥。
中山橋的設計真可謂是別具一格。就像是一雙手捧著一顆明珠。那雙手代表著餘姚人們的手,手裡的明珠就是餘姚這個新生城市。是啊,餘姚就像是一顆世界東方的明珠,綻放著她迷人的色彩。
蘭墅大橋屹立在蘭墅公園之畔。設計也很巧妙。高高的橋梁就像是風帆,如滿載著餘姚人的希望,揚帆起航,去探索、去夢想、去實現。
開豐橋的外形十分美觀。彎彎的,拱拱的,可以把它看做一輪月亮,可以把它看做一道美麗的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是餘姚美麗的色彩。
通濟橋是一座古老的橋。現在,都已經長滿了苔蘚,有一種古色古香的視覺美,有一種歷史的滄桑美,她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橫跨姚江之上。夜晚,兩岸的霓虹燈都亮了,照在微波粼粼的江面上,美不勝收。
從古老的通濟橋到有現代化的最良橋,從歷史悠久的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到現在的科技發達的新餘姚,我感到住在這個有著祖先留下的腳印的城市是那樣的幸福。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餘姚造更多先進的橋梁!
③ 家鄉的故事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如畫、依山傍水的地方。
在村前,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誰撒了一大把的金子似的,波光粼粼。一條條不知名的小魚在河裡快活地游來游去,有的小魚遊行的速度可真夠快的,比同學們賽跑時的速度還快呢!在村後,是一座座蒼翠欲滴的大山。山上,一棵棵大樹高聳入雲,就像是一位位守護神,守護著遠近鄉民的安全。一棵棵像碧玉裝扮過的小草,就像我一樣想快點長高,不甘示弱地拚命往上生長,讓大山擁有了一件翠綠的衣裳。在村旁,是一家家貨品豐富、價廉物美的商店和一條又寬又長的馬路。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奔到商店去買東西吃。每次吃完之後,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一個美得沒人能畫得了的地方。
我的家鄉依山傍水,是個好地方。
家鄉的山很高,高得就像在和白雲拉手聊天呢!在眾多高山之間,有一座叫金山,金山腳下有一個村,叫金山村。金山村盛產貝母,村裡家家戶戶都種了貝母。每到十月份,村裡的老老少少都會下地種貝母。盡管爸爸在城裡工作,但是一到種貝母的時節,他就會回到家鄉幫奶奶種貝母。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份,貝母成熟了,一個個白胖胖的貝母在田裡靜靜地躺著,等待勤勞的人們去收獲。如果這時候你去金山遊玩,一定會聞到一股不那麼好聞的味道,那是農民伯伯正在用硫磺熏貝母呢!
金山村也加工粉干。剛加工出來的粉乾果,可香了。光是那香味就會吸引人們忍不住要去品嘗一番。這里出產的粉干又細又白,很受人們喜愛,它還遠銷到縣城以及其它縣市呢!
種貝母讓家鄉的人們富裕起來,很多村民都造了新房,買了汽車,村裡的路也越來越寬,由原先高低不平的機耕路變成了如今又寬又平的水泥路。另外,家鄉的環境衛生也越來越好,過年回家時,路旁可干凈了。
我想家鄉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④ 怎樣寫我的家鄉是普寧的特產50字的作文
1,
蕉柑
蕉柑為全國推廣的10個柑桔優良品種之一。...
2。
普寧豆醬
洪陽鎮生產豆醬有150多年的歷史,選用黃豆、麵粉、食鹽為原料,經過發酵、曬制、蒸氣殺菌等生產流程製作而成。...
3。
里湖涼果
里湖鎮涼果生產有悠久的歷史。...
4。
烏橄欖
作膳食咸料。南陽鄉大高田、大嶺下、永蘭等管理區為生產地,年產烏橄欖700噸。...
5
。青梅
青梅為普寧特產果類之一。1991年全市青梅面積3千公頃,總產量4000多噸,居全國第一位。青梅主要作為食品工業的原料,加工成鹹水梅、話梅、蜜餞黃梅、梅醬等,暢銷國內外。鹹水遠稍日本、美國和東南亞等地。普寧黃梅、普寧梅酒,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6。
橄欖
橄欖也稱青欖,是普寧大宗傳統果類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全市遍布,主產區有里湖、梅塘、洪陽、廣太、石牌、高埔、船埔等地。最高株產是雲落紅饒一株長於河唇的,年收獲1250公斤。全市種植面積3千多公頃,總產量4000噸,居全國第一位。
青欖可鮮食,有消痰止咳、去喉熱和助消化的葯效。新春佳節,居民用青欖擺於桌上招待客人,稱"檳榔"。青欖鮮果適宜保鮮貯藏和運輸,只要保藏得法,翌年四、五月還有鮮果供應。青欖可加工成橄欖脯、蘇州欖、八珍欖、和順欖、化皮欖等涼果珍品。...
7。
油甘
本市栽培油甘約有5千公頃,常年產量2000多噸,務全國第一位。油甘果實含維生素c、f等,富含單寧、醣類及有機酸類,具有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幫助消化等功效。...
8。
豆乾
普寧小食珍品的豆乾,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摻以薯粉、石膏、鹵水製成。外皮柔韌,內肉嫩滑。油炸豆乾,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厭而馳名海內外。...
9
。普寧貴政台山茶葉罐
貴政山茶葉陶罐款式獨特,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其罐存放的茶葉一二十年保持質
量不變,且具有清熱解署,治傷風感冒之功效,譽滿海內外。...
⑤ 我的家鄉作文100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那裡風景優美,綠樹成陰。
春天,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樹葉更綠了,還去河裡摸魚,那一棵棵樹像一些戰士一般。花兒們也更加芬芳誘人。荷花也開了,荷葉是綠的,荷花是淡粉紅的,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到荷塘采蓮藕吃,一條條魚在水中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一被我們捉上來,就「活蹦亂跳」,看它乞求的樣子,真可憐!
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黃的景象,麥子是黃的,樹葉也是黃的,一片一片的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獨自一人「旅行」。農民伯伯在這個季節可樂了,也很忙,因為他們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麥子成熟了,他們都忙著割麥子呢!
冬天來到了,一顆顆雪花從天上飄落到地上,整個世界一片潔白,雪花是花狀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瑩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鄉真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⑥ 家鄉最美 故事作文兒三百字兒
我美麗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天府花園水城——金堂。坐落在成都平原東北部,千里沱江之首。距離成都市區36公里。
家鄉的橋多。一座連著一座,有毗河大橋、北河大橋、工農大橋、韓灘大橋、平安橋、中河大橋、三星大橋,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橋……
家鄉的河多。有北河、中河、毗河,三條大河貫穿整個縣城,似三條玉帶穿城而過,在韓灘大橋下游匯聚成了一條美麗的沱江。
家鄉的水多。縣城由三條大河圍在中央,好像是一個巨大的綠色島嶼,周圍全都是清悠悠的河水。沿河兩岸垂柳依依、綠草如茵、繁花似錦、鳥語花香,令人心情舒暢!
家鄉的物產豐富。是著名的柑桔水果之鄉,也是蘋果、桃子、李子、梨子、核桃、西瓜等四季水果的產區,又是綠色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基地。
家鄉的風景迷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有著名的雲頂石城、炮台山、舒家灣天主教堂、沱江小三峽等……。雲頂石城,那陡峭的石梯,好像一直向天上延伸著,讓你走也走不完;那山頂寺廟里的羅漢,家鄉每年的五一節,都要舉行水上游樂節或是音樂煙花節,最讓人難忘的是2008年五一節的第二屆音樂煙花。
當時,金沙公園兩岩人山人海。各種千姿百態,變化莫測的煙花造型,歡快悠揚的音樂,引來觀眾一陣陣的喝彩聲和歡呼聲。有的煙花像煙籠,有的像瀑布,有的像鴨子,還有的像天女散花……美麗壯觀的煙花倒映在河中,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啊!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天府花園水城,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
⑦ 桐梓《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那裡風景優美,綠樹成陰.
春天,樹枝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懶洋洋地睜開眼,花兒們也紛紛盛開了,紅的、藍的、黃的、紫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花兒們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大群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景象可真美!
夏天到了,樹葉更綠了,還去河裡摸魚,那一棵棵樹像一些戰士一般.花兒們也更加芬芳誘人.荷花也開了,荷葉是綠的,荷花是淡粉紅的,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到荷塘采蓮藕吃,一條條魚在水中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一被我們捉上來,就「活蹦亂跳」,看它乞求的樣子,真可憐!
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一字形.天空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黃的景象,麥子是黃的,樹葉也是黃的,一片一片的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獨自一人「旅行」.農民伯伯在這個季節可樂了,也很忙,因為他們辛勤的汗水培育的麥子成熟了,他們都忙著割麥子呢!
冬天來到了,一顆顆雪花從天上飄落到地上,整個世界一片潔白,雪花是花狀的,白白的,一捏在手中就融化成晶瑩的小水珠了.
我的家鄉真美麗,我愛我的家鄉!
⑧ 一篇關於我的家鄉漾濞的歷史故事的作文
《漾濞》
翠綠萬重花鳥情,
山川含秀蓋六方。
水光戀愛抱城來,
小城山水結勝緣內。
到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容西麓
漾濞核桃
的漾濞彝家山寨做客,往往還未
到村口,視線就遠遠被村寨之中和附近的一棵棵或形如巨傘橫空出世,或盤曲如龍蜿蜒多姿的高大樹木所吸引,他們挺拔高大而枝繁葉茂,遠望如同一蓬蓬巨大的華蓋傲立山頭或村中,是點綴彝家山寨和山嶺的風景樹——這些樹木便是漾濞彝家引以為榮而遠近聞名的核桃樹.
⑨ 我的家鄉在福建深滬,跪求一篇題目是"家鄉的故事"的作文,請大家幫幫忙
黃山歸來不看山,泉州歸來不看閩!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泉州是一座屬於客人的城市
環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別稱刺桐城。
那些橘紅色的騎樓已經泄漏了關於這個城市的過去。
穿行在古老的民居當中
不少樓房的紅牆上都鑲嵌著諸如「江夏衍派」 「九牧傳芳」之類的牌匾
這些似曾相識的地名,讓我頗有幾分困惑
今天的泉州城不少人祖上都是西晉永嘉之亂中南遷的中原人.
古書上曾有記載,「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
雖然千年以降,他們早已經是這個城市的主人
但是他們依然保留著從中原帶來的某些生活習性,還有他們不變的姓氏。
而那些鐫刻在紅房子上的文字正是他們的郡望之所。
老房子精雕細刻非常精美,雖然歲月輪回,但是那些細節依然動人。
這些房屋當年都是那些貴族和望族所有的,但很多也是數易其主了,
那些房子的主人已經不在是那些牌匾的主人了。
所謂「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正是今天泉州古居的真實情境了。
雖然那些牌匾已經失去了承載一段信史的作用,
但是每一個懂得南音的人,依然承擔著這樣一個身分認同的作用。
因為這種獨具特色的樂曲正是源於當年南來的中原人的行囊,
是當年中原宮廷音樂和閩南音樂的一種衍生。
入夜時分,獨自去逛夜市的時候,在泉州文化館邊上看到了唱南音的檯子。
台上有人橫彈琵琶,有人豎拿洞簫,曲調悠揚婉轉,
在泉州並不很明亮的夜晚頗有幾分纏綿的意味
但要一小壺茶,一個人閉上眼睛去感受,從那些咿咿呀呀當中也能夠聽出一些心潮彭湃來。
具體旅遊路線:
一、市區東街(步行街)- 海交館 - 靈山聖墓 - 蔡襄祠 - 洛陽橋 - 惠安石雕 -崇武古城(民俗
風情、海灘)
二、九日山 - 清源山風景區 - 開元寺 - 清真寺
三、泉州天後宮 - 石獅姑嫂塔 - 虎岫寺 - 石獅市區購物 - 石獅黃金海岸渡假區
四、晉江草庵摩尼教遺址 - 靈源寺 - 龍山寺 - 東石寨 - 金井「看金門」瞭望台 - 深滬海底古
森林遺跡
五、市區 - 高爾夫球場 - 官橋蔡資深古民居 - 鄭成功墓 - 安平橋 - 鄭成功紀念館
六、市區 - 施琅將軍陵園 - 河市俞大猷民俗村 - 馬甲仙公山游覽區 -仰恩水上樂園
七、市區 - 安溪烏龍茶博物館 - 茶園風光 - 茶葉加工、製作 - 安溪清水岩風景區
八、市區 - 魁星岩 - 百丈岩 - 仙洞 - 普濟寺
九、市區 - 九仙山 - 德化陶瓷博物館 - 屈斗宮古窯址 - 陶瓷一條街
十、市區 - 肖厝閩林始祖 - 天湖岩寺 - 沙格靈慈宮 - 福建煉油廠
⑩ 我的家鄉天台(作文)
...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中部,台州市北部,東連寧海、三門兩縣,西接磐安縣,南鄰仙居縣與臨海市,北界新昌縣。總面積1432.1平方公里。縣境屬浙東丘陵山區,山丘佔82.3%,耕地佔13.7%,溪流山塘佔4%。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地處東經120°41'24"~121°15'46",北緯28°57'02"~29°20'39"。天台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適中,溫和宜人,年平均氣溫16.8℃,降雨量1320mm,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春季始於3月28日,終於5月27日,計61天。氣溫呈波浪式回升,南北氣流交替加劇,低氣壓及鋒面活動頻繁。因此,降水增多,風向多變,常出現連續低溫陰雨天氣。有時冷暖空氣交替激盪,形成拉鋸局面,天氣陰晴不定,故有「春天孩子臉,一天變三變」之說。夏季始於5月28日,終於9月27日,計123天。除午後有局部雷陣雨外,以晴、熱、少雨為主,常出現伏旱。7—9月受熱帶風暴(包括台風)影響,常出現狂風暴雨。秋季:始於9月28日,終於11月27日,計61天。暖濕的氣流開始衰退,常有小股冷空氣侵襲,鋒面活動開始增多,常形成陰雨天氣,即農歷俗稱的「八月烏」。中秋以後,冷空氣勢力進一步加強,又受長江下游小高壓影響,天氣穩定,秋高氣爽,有「十月小陽春」之說。冬季,始於11月28日,終於翌年3月27日,計120天。多晴朗寒冷天氣。遇有強冷空氣影響,會引起劇烈的降溫,並伴有大風、大雪和冰凍天氣。
天台縣因天台山而得名,位於浙江省東部、台州地區西北部。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北界新昌,東西長54.7公里,南北寬33.5公里。天台縣歷史悠久,境內山巒重疊,溪流縱橫,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擅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區縣,既是人文薈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 天台地處浙東丘陵南部,山地佔縣總面積82.3%,俗稱「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天台山脈、大雷山脈蜿蜒縣境南北;始豐溪橫貫東西,形成一封閉式的三角形盆地,稱天台盆地,縣城即位於該盆地的中心地區。天台臨近東海,緯度較低,受季風影響較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冬季較冷,夏季炎熱。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南朝陳太建七年(575),高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