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的故事的簡介50字
『壹』 海倫·凱勒的故事的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海倫·凱勒7歲時,家人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莉文。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了說話。海倫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
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1900年秋,再考進哈佛大學的雷地克里夫學院,成為一個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在1968年6月1日下午,在睡夢中安祥離世,享年87歲。她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海倫·凱勒的後半生主要致力於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籌募資金,她堅信我們的社會需要一種激進的變革,這個信念從未動搖。
(1)海倫凱勒的故事的簡介50字擴展閱讀
海倫·凱勒致力於社會主義,源於她作為殘疾人的特殊經歷,以及她對其他殘障者的同情。起先,她簡化字母表,使之適合殘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識到,單純地解決失明問題,是治標不治本。
通過研究她發現,盲人並非隨機分布在各種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會底層。窮人更容易由於生產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療而失明。
有些窮人淪為妓女,又多了一種因梅毒而導致失明的危險。於是,凱勒認識到,社會階級制度控制著人一生的命運,有時甚至決定他們是否會失明。凱勒的研究並非書齋式的:「我參觀過糖果店、工廠、棚戶區。就算我看不見,我也聞得到。」
海倫·凱勒作為社會主義者,是由1909年開始的。在1909年,她加入了馬薩諸塞州的社會黨。早在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之前,她就是一位社會激進分子。她本人強調,這並非由於在那裡所受的任何教育。
俄國革命爆發後,她對這個新生的共產主義國家大唱贊歌:「在東方,一顆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掙扎中,新秩序從舊的秩序中降生。看哪!在東方,一個男嬰降生了!向前!同志們,齊向前!奔向俄羅斯的營火!迎接黎明!」凱勒在她的書房書桌上方懸掛了一面紅旗。」
後來,她逐漸成為社會黨的左翼,成為一名「沃布利」(Wobbly),即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的成員,這是一個遭伍德羅·威爾遜迫害的工團主義者聯盟。
當凱勒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時,她已經是一位享譽全球的著名女性。但她很快聲名掃地,因為轉向社會主義,從而引起了一場新的輿論風暴。
那些曾經贊美她的勇氣和智慧的報紙,轉而強調她的殘障。專欄作家們指責她沒有獨立的感官接受能力,受制於那些向她灌輸思想的人。最典型的是《布魯克林鷹報》的一位編輯。他寫道,凱勒的「錯誤源於她生理發育的明顯缺陷」。
『貳』 海倫·凱勒的故事(50字左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莎莉文·麥西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莎莉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叄』 海倫凱勒簡介少於50字
簡介: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享年87歲,卻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
海倫凱勒著名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3)海倫凱勒的故事的簡介50字擴展閱讀:
海倫·凱勒致力於社會主義,源於她作為殘疾人的特殊經歷,以及她對其他殘障者的同情。起先,她簡化字母表,使之適合殘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識到,單純地解決失明問題,是治標不治本。
通過研究她發現,盲人並非隨機分布在各種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會底層。窮人更容易由於生產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療而失明。有些窮人淪為妓女,又多了一種因梅毒而導致失明的危險。
於是,凱勒認識到,社會階級制度控制著人一生的命運,有時甚至決定他們是否會失明。凱勒的研究並非書齋式的:「我參觀過糖果店、工廠、棚戶區。就算我看不見,我也聞得到。」
海倫·凱勒作為社會主義者,是由1909年開始的。在1909年,她加入了馬薩諸塞州的社會黨。早在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之前,她就是一位社會激進分子。
她本人強調,這並非由於在那裡所受的任何教育。俄國革命爆發後,她對這個新生的共產主義國家大唱贊歌:「在東方,一顆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掙扎中,新秩序從舊的秩序中降生。看哪!在東方,一個男嬰降生了!向前!同志們,齊向前!奔向俄羅斯的營火!迎接黎明!」
凱勒在她的書房書桌上方懸掛了一面紅旗。」後來,她逐漸成為社會黨的左翼,成為一名「沃布利」(Wobbly),即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的成員,這是一個遭伍德羅·威爾遜迫害的工團主義者聯盟。
當凱勒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時,她已經是一位享譽全球的著名女性。但她很快聲名掃地,因為轉向社會主義,從而引起了一場新的輿論風暴。那些曾經贊美她的勇氣和智慧的報紙,轉而強調她的殘障。
專欄作家們指責她沒有獨立的感官接受能力,受制於那些向她灌輸思想的人。最典型的是《布魯克林鷹報》的一位編輯。他寫道,凱勒的「錯誤源於她生理發育的明顯缺陷」。
凱勒回憶說,她曾經見過這位編輯。「當時,他對我的恭維是如此慷慨,我都不好意思再提。但是現在,我站出來支持社會主義,他就提醒我和大眾,我是一個又聾又瞎、特別容易出錯的人。
大概,自從見過他以後,我的大腦就縮水了。」她接著說:「哦,《布魯克林鷹報》太滑稽了,它在社會問題上又聾又瞎,它維護著一個令人難以忍受的制度。我們努力預防盲聾病症,而這個制度正是造成多數盲聾的根源。」
凱勒的後半生主要致力於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籌募資金,她堅信我們的社會需要一種激進的變革,這個信念從未動搖。她支持社會主義者尤金·V·德布斯的歷次競選總統活動。她還在婦女運動、政治、經濟方面發表文章。
在晚年,她寫信給美國共產黨領袖'伊麗莎白·G.弗林'———她是麥卡錫時代的犧牲品,當時正在監獄里度過風燭殘年:「親愛的伊麗莎白·弗林,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生日祝福!願服務人類的美好感受為您無畏的心靈帶去力量與安寧!」
『肆』 海倫凱勒的故事50字具體講一件事的
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1歲半時因病損失了視覺和聽力,這關於普通人來說是難以想像、難以忍耐的疾苦。但是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就。
她憑剛強的毅力克服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把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良的成就肄業於聞名的哈佛年夜學拉德克利夫女人學院。今後她把終生的精神投進到為世界瞎子、聾人投機益的事業中,曾遭到很多國度當局、國民的贊譽和褒獎。
1959年,結合國曾提議「海倫·凱勒」活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普遍刊行。
(4)海倫凱勒的故事的簡介50字擴展閱讀:
海倫凱勒名言:
1、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2、因為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裡,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泉源。
3、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
4、愛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
5、僅僅靠觸覺就能感受到這么多的幸福,那麼,如果能看見,我發現多少更美好的東西啊!
6、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
7、不懷希望,不論什麼事情都做不出來。
8、我身上的所有原子都是振動儀。通過房屋到處感覺到的振動,我能猜出每天都在發生什麼事情。
9、像明天就要失去那樣去利用你的眼睛。
10、死亡只是從這個房間搬遷到那個房間,可是我可能跟別的人不太一樣,因為我在那個新的房間就可以用眼睛看到東西了。
『伍』 海倫凱勒的簡介50字
海倫·凱勒,19世紀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海倫凱勒,是一個聾盲啞 人,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
『陸』 海倫凱勒的故事簡介50字
一、簡介:海倫來·凱勒在老師安妮·自沙利文的教育和幫助下,戰勝了身體上的殘疾,獲得成功後熱心慈善、回報社會。
二、人物簡介
1、海倫·凱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出生19個月就因為一場大病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障者,卻創造了人生的奇跡。在老師安妮·沙利文的教育和幫助下,她不僅學會了讀書、寫作和說話,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
2、不但如此,她還為改善盲聾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處奔走,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和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廣籌善款,創立慈善機構,積極為殘疾人造福。
3、除此之外,她一生還勤於寫作,共創作了14部文學作品。其中在大學時代寫下的自傳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後就在美國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她也因此而贏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視為20世紀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還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柒』 海倫凱勒的資料30字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充血症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充血症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該書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自傳性作品,被世界稱為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1968年6月1日逝世
『捌』 海倫凱勒故事主要內容20字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猩紅熱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著她的導師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並且畢業於哈佛大學。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沙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 2. 只因為有了病成了盲聾啞人,但是他堅強的活了下去,但是他也不放棄自己的目標但還去為中國貢獻了偉大的事。
『玖』 關於海倫凱勒的一個小故事 50字左右
海倫·凱勒復美國著名作家和教制育家.1882年,她一歲多,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傷,此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年,家裡為她請了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
『拾』 海倫凱勒的故事50字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