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海倫凱勒名人故事讀後感

海倫凱勒名人故事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12 02:56:40

A. 請寫一篇《海倫.凱勒》讀後感的450字作文。謝謝。

讀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眼為她的不幸流淚,回我的心在為她遇到困難時不答屈不撓流血,她一歲半就雙耳失聰,雙目失明,可她卻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後把一生「捐獻」給世人,留下財富。

她卻少了常人不可缺少的,但她並不懈氣,去克服困難,我以前是個最怕困難的人,在練毛筆字時,學一下就不學了,閑煩,學這個就留給對這個有興趣的人吧!但讀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後,我改變了態度,心想:海倫是個聾,盲,啞人,就是這樣一個人她都能克服所有困難,而我一個四肢「發達」不缺不殘的人對這點困難有算得了什麼,對於我的困難來說占她的萬分之一都不到,我感到無地自容,十分羞愧。

海倫凱勒這個偉大的名字深深地扎在我的腦海里,銘記在我的心中,從她身上我學到了不屈不撓的戰勝命運的精神。熱愛生命就要有忘我付出的品格,她是位值得懷念,激勵我們向前的人,一個偉大,有道德,高尚品格,有理想的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要以海倫的精神,品格去對待學習和生活

B.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

我看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描述了海倫凱勒的情況

以下是正文

生命·奇跡

在這個地球上,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跡……
——題記
活著,是對生命的珍惜;堅強地活在痛苦中,更是一種對生命地依戀、不舍。然而能使人支撐這個生命地是一股龐大的,震撼人心地力量——生命地力量。
雖然生命的脆弱就如同一顆小草,任人踐踏,任風吹擺,任雨潮打。但只要有求生的意識和信念,為自己而努力奮斗,為自己的一生而活著,我相信終有一天,它能歷經狂瀾,變薄弱為力量;更能頑強自己的意志,創造生命的奇跡!
從古至今,這股生命的力量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為生命奮斗拼搏。在冥冥中,我真真正正地看到了一個奇跡的誕生——海倫·凱勒。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不僅能在黑暗中為自己尋找光明,更為無望的世界帶來了希望……她讓為生命絕望的人類相信命運可以用雙手去改變;她讓為生命嘆息的人類堅信命運無法掌握人的生死;她更讓為生命而自暴自棄的人明白生命的可貴!海倫,是世界上所有人類的精神楷模;海倫,她更是世界的一個奇跡!
當我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心裡是三分驚喜七分好奇。然而當我翻完這本書中每珍貴的一頁,我心中是洶涌彭湃的,又是惆悵萬千的。它帶給我的是驚訝,是感動,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震撼著我。在整整的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里,竟磨練出一個如此勇敢、堅強,有著頑強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對於一個常人來說,三天——也就是72個小時,能辦成的事根本就寥寥無幾。但是對於海倫來說,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擁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裡滿足和快樂……
誰能想像年幼的海倫面對自己又聾又啞又瞎的現實曾經也墮落過,暴躁過,為上帝的無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為她在老師,莎利文的幫助下,正確了自己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並依靠著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竟奇跡般的重新振作起來,用那僅有的卻又蘊藏著不可思議的力量的精神去創造更多的奇跡!日復一日,海倫成功了,她終於成功了!她藉助了自己的雙手看到了美麗的世界,聽到了絢彩的世界。海倫終於又創造了一個奇跡……
海倫的不幸與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輩子都無法體會的,但她對生命的永不放棄是令世人刻骨銘心的。可能在一百年、一千年後,還會有人提到海倫·凱勒,還會回憶起這個創造生命奇跡的女士,訴說生命的珍貴與短暫……
海倫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同時也是一種可惜。而我們這些花樣年華的青少年有著青春美好的時光,難道就讓它白白流逝嗎?海倫·凱勒說過:「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將把這三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裡,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海倫的三天就如此僅僅有條,可我們的時間和機遇還很多,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對我們來說不是奢望,聲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對我們來說,並不缺乏身體上的組織結構,我們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頑強,不向命運投降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跡的心!
為善為惡在一念之間,生命中的奇跡出現與否也是一念之差。上天賜予我們眼睛,是讓我們看清這個世界;上天賜予我們思想,是讓我們改變世俗,讓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賜予我們雙手,是為了讓我們擁抱未來,創造出生命的奇跡!

C. 海倫凱勒讀後感

《海倫·凱勒》讀後感
司徒街小學 徐嘉欣
今天我們學習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我很感動.海倫·凱勒是個命運對她不公平的人,在她一歲半的時候,由於生了一場重病,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學到這里,我的心都揪起來了,厄運怎會降臨到她的頭上,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 一個人與這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從此要面對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這是多麼痛苦的事啊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不幸的小海倫遇到了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是沙利文老師讓海倫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說話",讓海倫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學到這里,我又為海倫感到高興,更被海倫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海倫如飢似渴地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1900年海倫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1904年大學畢業.
海倫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牆之歌》,《走出黑暗》等都產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海倫還把她的一生獻給了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贊揚,聯合國曾發起向"海倫·凱勒"學習的世界運動.
是呀,我們的確要向海倫學習,學習她那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她並沒有因小時候耳聾,眼瞎而退縮,而是勇敢的向前進.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我們要做生活的勇敢者.

讀《海倫·凱勒傳》有感
上派初級中學九(5)班 蘇 瑞
凌晨的天空中,有幾點閃耀的星光,不住地顫抖著.月光是多麼皎潔,星光是多麼的寧靜,在這迷人的夜色中,我的心充滿了對海倫·凱勒的敬佩.
習慣於每天用眼睛看東西,用耳朵聽聲音,用嘴巴與人交談的我們,並不覺得這一切的可貴.但是,如果一個人眼睛瞎了,耳朵聾了,而且由於"聾""盲"的缺陷,妨礙了語言的學習,進而變成"啞",那麼,這樣的生命是多麼灰暗而寂寞啊!
面對這樣的不幸,我們是認命地活下去,獨自吞咽生命的苦果,還是整日怨天尤人,憤世嫉妒 應該說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消極而悲觀的.可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絕大多數的人遇到這樣的生命困境,往往會失去奮斗的勇氣,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切.
然而,也有人並不如此,海倫·凱勒就是這樣一個人.
《海倫·凱勒傳》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後,因為生病失去寶貴的聽力和視力.她的發聲器官雖然沒有受損,卻因為無法接受到學習與模仿的刺激,所以不會說話,變成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疾兒.
幸好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她,她們為了她找到了一位優秀的老師——安妮·莎利文小姐.莎利文老師不但打開了海倫的心靈之窗,更改變了她的一生.從只會用手語表示意思到可以獨立閱讀至用口與他人交流,海倫付出了比同齡人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努力.也正因為這樣,她在20世紀初期,順利地從美國哈佛大學分校雷得克利夫學院畢業.後來,海倫·凱勒竟成為出色的演說家,而且出版了許多著作.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斗的精神.平時,有些人總以條件差,困難多等作為沒有取得成績的理由,但是,和海倫比,這些困難是多麼微不足道呀!一個人只要有胸懷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的目標,就會有無窮的力量,九不會被客觀原因所束縛,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管能動性,創造條件,主宰自己的命運.海倫不就是這樣的嗎
看了這篇名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指導老師:周宗鎖

讀《海倫·凱勒偉大的一生》有感
前幾天,我重新閱讀了一本經典的書,書名叫《海倫 凱勒偉大的一生》,當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面,我就被吸引住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時候,我常聽老師說起這篇文章,這次終於又一次看到了這本書,我便認真地讀了起來.書中主人公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身體健壯,體格健全的,有著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條件,卻缺乏堅韌不撥的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要正確地對待困難,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退縮,而要想方設法地將困難克服,戰勝困難的過程也正是自己進步的過程.
二,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麼是不容易 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 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說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恆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三,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
四. 她讓我明白了生命是多麼的可貴,生活是多麼的美好.這三天對我來說是短暫的,但對一個象海倫那樣的殘疾人來說真是奢望,但她憑著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使無數的人們看到了她的光明世界.
我有這一本好書做我的良師益友,相信我以後的日子會過得更充實.這三天的光明,對我們這些四肢,五官都健全的人來說,是何其地珍貴!當傷心失落,怨天尤人時,當無所事事,空虛寂寞時;當挫折重重,停步不前時,請看看這"三天的光明"吧,我們該有多麼地羞愧!

想成為和海倫凱勒一樣的人我真想成為和海倫凱勒一樣不屈不撓,奮發向 上的殘疾人。 如果我成為了一個像海倫凱勒一樣的聾啞殘疾 人,我一定要感受一下在這黑暗無聲的歲月里,海 倫市怎樣發奮向上,刻苦讀書的,與此同時,我也 要感受一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感受,如果我真的 與世隔絕了,面對死一般的沉寂,我一定會以海倫 為榜樣,對生活充滿信心,積極向上,不斷追求生 命的珍貴。在我的世界裡,也有很多像海倫一樣的 殘疾人,但是,他們對生活卻沒有信心,只好露宿 街頭,向路人乞討,如果我是一個聾啞人,我一定 會好好學習,允吸知識的甘霖,如飢似渴的學習, 像一個真常人一樣走下去,雖然我雙耳失聰,但我 可以用自己的心靈來傾聽世界,傾聽大地的感受, 我雖然雙目失明,但我可以用心靈感受一切,輕輕 撫摸大自然,這難道不和正常人一樣了嗎,如果我 成為了一個聾啞人,我一定會讓自己更加勇敢,更 加讓生命充實,讓大家傾聽我的心聲,如果我成為 了一個聾啞人,我要向沙利文老師那樣,服務殘疾 人,把自己更多的愛傾注在殘疾人身上。 我真想成為海倫凱勒,那不是應為我想要名垂 青史,而是想要學習你的精神。

D. 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南部。十九個月大時,因為一場大病,使得她從此失去了視力及聽力。六歲時,海倫的母親為她找到了一位家庭教師——安妮·莎利文小姐,並進入帕金斯盲人校學習。十六歲時,海倫進入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院學習。四年後,她如願進入哈佛大學,開始嘗試寫作。一九六八年,海倫凱勒平靜的走完她艱辛又充滿榮耀的一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的字里行間中,無不洋溢著海倫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告我們應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希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使她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想看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三天光明,對於常人來說只是人生的短暫一瞬間。而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說,卻是可想而不及的。而現在的學生中也有這么一些人,擁有舒適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條件,但他們不是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是吃不得半點苦,把學習當成一大苦差,整天東游西逛,無心學習。對於學習,他們總是不屑一顧,不是以積極的態度去勤奮學習,而是責怨上天沒有賦予他們聰明的天資、超人的智慧,讓他們能不費什麼工夫而一舉成名。海倫雙目失明,她還能用自己殘疾的身體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聞名於世的書。而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明亮的眼睛,又有什麼理由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去創造自己美好人生呢?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用自己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斷前進,在逆境中獲得新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書的內容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我找到了自信、堅強與樂觀,一部好書能讓我們受益終生,它不但讓我們增長知識,還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且努力追向自己的夢想.
提問者: 「Muma〃奧特謾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被主人公海倫凱勒的精神所感動。她是美國著名的殘疾人社會活動家。她在阿拉巴州出生後的第二十個月,一場疾病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使她的一生處在黑暗與無聲的世界裡。她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堅強不屈的精神,終於戰勝了自我,走出了無聲世界,用筆架起了與他人交流的橋梁。

我覺得海倫凱勒真是太了不起了,如果換了別人,也許會去自殺,也許會依賴父母過一輩子,可她卻不一樣,一個人堅強地走了下去,不但學會了五種語言,而且還成為了著名的作家。她為什麼能做到那樣?答案就是堅強!

記得有一次,姐姐教我認「角」。剛開始,我覺得特別新鮮,可後來要認的角多了,就搞不清了,就說:「不學了!」 姐姐說:「你應該怎麼可遇到挫折就不學呢?」可那時的我,哪聽得進去,說什麼也不願學,還搪塞說以後老師會教的,等我再長大些,學起來也就不這么難了。姐姐看我這樣,也就懶得理我,學角就這樣半途而廢了。現在想想我也真是,海倫凱勒殘疾了還能學習,為什麼我不行呢?如果我當時能堅持下去,那該多好呀!

海倫凱勒已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像她一樣,輕視困難,做個真正的強者!

E. 寫名人故事的讀後感,哪個名人比較好寫一點急需參考

恩來 寫 高爾基吧
童年生活自 不幸 外祖父對他不好
但是 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勇往直前 向前進

還有啊 保爾
童年 不幸 家境貧寒 生活艱苦
但是 一心一意 為 革命 奮斗遭遇了 很多挫折 如 犯病 , 受傷。。。。

F. 中外名人成長故事海倫凱勒讀後感600字

《海倫·凱勒》有感
《海倫·凱勒》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真實、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讀完了它,從中受到了許多教益。
這本書記敘了美國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海倫一歲半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說話」,並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等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女子學院。此後,她把畢生精力投入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及高等學院的贊揚和嘉獎。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驚訝。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麼她將成為一個可憐而又愚昧無知的寄生者。然而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道路,為人們作出了貢獻,成為一個知識淵博、令人尊敬的人。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它給予人們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光陰的人萬分悔恨。我讀了這本書,常常問自己:海倫不屈不撓的一生,給予那些殘廢人以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難道對於我們這些健康人就沒有啟示嗎?不,不是。記得海倫曾經提過這樣的問題: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將要失明,那麼,你今天要看看什麼?這使我感到:我們這些健康人,不能遲疑,不能虛度年華,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幸福的生活。
我讀完書後,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斗的精神。一個人只要有胸懷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的目標,就不會被客觀條件所束縛,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海倫不就是這樣的嗎?
這些日子,我深思一個問題:人應該如何對待人生,人生的價值何在?我覺得海倫·凱勒那光輝的一生,為我們作出了圓滿的回答,她的生活道路就是我們應該走的路。

G. 求一篇讀後感,寫海倫凱勒的人物傳記的讀後感,八百字左右

我知道哦,但是我沒有這么多時間打出來,我給你一點提示,希望你能寫出來(不要不回勞而獲哦)

讀後感分四個答部分
引、議、聯、結
1、引要簡潔
2、議要多一些,同時要有事例輔助
3、聯可以多可以少,最好比議論少些
4、結當然是要精簡

引,就是引用材料,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對原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並據此提出自己的觀點。
議,是針對前面提出的觀點,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使觀點確立起來。
聯,是文章的關鍵,由材料推開去,聯系廣闊的社會生活,或歷史,或現實;或集體,或個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側面地把中心論點闡述得深刻有力。
結,收尾,總結全文,宜對論述的問題有所深化或拓展,不要故作驚人之語;強調精練有力,反對尾大不掉。
如果用練拳來比寫作的話,那"引議聯結"就是起手式,基本功,要把它練扎實,練嫻熟,成為看家本領。
有人把"引議聯結"中的"議"和"聯"調換一下位置也是可以的,但寫法上就有了一定的變化。

還有不懂的來問我哦~ 希望滿意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