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漢字十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故事

漢字十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2 04:53:14

1. 成語故事,望子成龍的意思是什麼

成語故事,望子成龍的意思是什麼
解答
望子成龍_成語解釋
【拼音】:wàng

chéng
lóng
【釋義】: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2. 老師讓我們寫十個成語典故,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有人可以幫幫我嗎

江郎才盡
源於《南史·江淹傳》。江淹是南北朝時期的才子,幼年家境清貧,讀起書來非常用功,詩文都做得非常好。由於他早期生活在社會的下層,能夠接觸到社會的真實生活,所以寫出來的文章能夠深刻地抒發憂讒畏譏和鬱郁不樂的情懷,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許多貧困知識分子共同的動盪不安的生活,道出了許多知識分子鬱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所以他的作品能引起許多失意者的共鳴,從而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作家,人們稱之為「江郎」。
後來,他的文才大不如前。他之所以才盡,是因為附南齊高帝蕭道成等人,做了大官,成為南齊的「幫閑文人」,從此過著富貴榮華的生活。由於他的地位和思想感情發生了變化,所以文思漸衰,寫出的詩文當然平淡無味。後來,人們用「江郎才盡」來比喻才思減退。

3. 簡短的成語故事20字

1、自相矛盾
有個人賣矛和盾。他說盾最堅固,又說矛最銳利。有個人問他用矛來戳盾會怎樣?他答不出來,古人稱其為自相矛盾。
2、樂不思蜀
劉備 建立蜀國。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部署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3、卧薪嘗膽
話說吳國與越國打仗,吳王夫差戰敗,其後他每天睡在乾柴上,天天吃苦膽,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越王勾踐,這就是有名的卧薪嘗膽
4、望梅止渴
曹操在征討張綉時軍隊飢渴難耐,這時曹操登上高山觀望聲稱前邊有梅林,度過軍隊嘩變的危機,後人稱這次事件為望梅止渴
5、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6、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
7、舌戰群儒
東漢末年,劉表去世,劉琮投降曹操,形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起前往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終於同意聯劉抗曹

4. 10個成語故事簡要概括加上成語意思

1、松柏之志 :謂堅貞不移的志節。
宗世林是東漢末年南陽人,他和曹操是同一時代的人,但他非常瞧不起曹操的為人,不願和他交往。後來曹操官至司空,總攬了朝政大權,對他說:「現在我們可以交往了吧?」 他拒絕說:「松柏之志猶存。」

2、風起雲飛 (fēng qǐ yún fēi ) 意思是:「風起雲飛」喻天下大亂,有時也指觸景傷情。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經過連年的征戰,劉邦後來居上,戰勝了項羽,贏得了天下。可是沒幾天,淮南王英布造反,軍勢極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征。在得勝回朝途中,劉邦順路回了趟故鄉沛縣,和昔日的朋友、鄰里敘舊暢飲了十幾天。一次在熱鬧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劉邦傷感的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以貌取人 :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孔子有許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叫宰予,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後來漸漸發現,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沒有仁德,而且十分懶惰,白天睡大覺。孔子說他「朽木不可雕」。後來宰予參與作亂,被殺死。
孔子另有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長得體態不雅,相貌醜陋,孔子開始認為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從來不去巴結公卿大夫。後來,追隨他的學生有三百人,他的聲譽傳遍四方。
孔子聽說了,感慨地說:「我憑言語判斷人的品質,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憑相貌判斷人的品質,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4、夜郎自大 (yè láng zì dà) :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夜郎是漢朝時西南地區的小國家(今貴州省桐梓縣),它國土小,它只有漢朝一個縣大,人口也少,沒有什麼物產。 有一次,漢朝使者來到夜郎。因為道路不通,夜郎國國王不知道漢朝的廣大,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5、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過僥幸獲得成功。
宋國有個農夫,一天,在地里幹活時,看見一隻兔子飛奔過來,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從此他每天到地里也不幹活,只是守著那棵樹樁,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什麼也沒等到,反而被人們恥笑。

6、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佔便宜。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說話不算數。有一天魯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參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歡另一位大臣鄭重,便故意問他:「鄭先生怎麼越來越胖了?」哀公聽見了,說:「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胖起來呀!」
晉朝有個人叫殷羨。曾經做過豫章郡的太守,當他卸任離開豫章回京城時,很多人托他帶信,他都答應了。當他走到長江邊時,便把這些信全部扔到水裡,說:「都請到水裡去吧!要沉要浮隨你們自由,我殷羨不當太守了,可也不能給人家當信使啊!」

7、無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
由於舜品德高尚,堯派他來管理天下。
當時中原到處是洪水,以前堯派鯀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敗了,舜就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負眾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堯一樣,對老百姓很寬厚,多採用象徵性的懲罰,犯了該割掉鼻子罪的人,讓穿上赫色衣服來代替;應該砍頭的人只許穿沒有領子的布衣。為了讓老百姓懂得樂舞,舜派夔到各地去傳播音樂。有人擔心夔一個人不能擔當重任,舜說:「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樣精通音律的人,一個就足夠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孔子贊嘆道:「無為而治,說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靜靜坐著而已。」

8、雙管齊下 (shuāng guǎn qí xià) :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名叫張燥,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松樹尤其叫人稱絕。 張燥作畫的時候,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他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筆,可以同時在紙上作畫。一管筆畫蒼翠的松枝,另一管筆畫枯乾虯枝,畫出的松樹惟妙惟肖,誰看了他的畫都感到驚奇,人們都說他是神筆。 張燥還有兩個畫畫的絕招:一是用無筆頭的禿筆繪畫;二是用手指畫畫,他拿一塊白絹,用手指蘸上顏料,左抹右塗,一會兒就作成一幅山水樹木的作品。

9、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作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么一個人。
襄王聽了庄辛的話,感到振奮,封他為陽陵君,採用了他的計謀,收復了不少失地。

10、防微杜漸 (fáng wēi dù jiàn) :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竇憲兄弟把持了國家的軍政大權,朝政混亂不堪。竇氏家族仗勢橫行鄉里,魚肉百姓,人們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發生日食。司馬丁鴻上書漢和帝說:「太陽是君王的象徵,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現象象徵君王的權力被臣子侵奪,陛下千萬要小心。在歷史上,日蝕出現過三十六次,國君被臣子殺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為臣子的權力太大了!」「日蝕的出現,是上天在警告我們,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啊。穿透岩石的水,開始時都是涓涓細流,參天的大樹,也是由剛發芽的小樹長成的。人們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禍患。如果陛下能親自處理朝政,從小地方著手,在禍患剛露頭的時候防止它,這樣國家就能夠長治久安了。」

5. 成語故事大全內容10字道理5字

(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

6. 關於漢字的成語故事誰有

成語資料

【成語】一字之師
【注音】yī zì zhī shī
【解釋】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用法】作賓語;指改正一個字的老師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一字師
【押韻詞】一望而知、高山仰之、蒲柳之姿、面如凝脂、遊人如織、單相思、足繭手胝、裝聾作痴、公爾忘私、休戚共之[1]
編輯本段
成語出處

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宋·計有功《唐詩紀事》[2]
一字之師原文
鄭谷在袁州,齊己因攜所為詩往謁焉。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裡,昨夜開數枝。」谷曰:
「『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則佳齊己矍然不覺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為齊己『一字之師』。」
編輯本段
成語故事

其一
唐朝有個和尚,法號叫作齊己。齊己和尚很喜歡寫詩,寫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謂詩僧。他有個好友鄭谷,也是當時的詩人。因為他們都寫詩,自然能談得來。
有一次,齊己寫了一首詩,叫《早梅》,其中有這么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過了幾天,鄭谷來串門。齊己和尚對他說:"我寫了一首詩,你給我看看怎麼樣?"鄭谷看了半天,說:"寫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點,你寫的是早梅,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早梅就是早開的梅花,一般不會數枝開,數枝就是開了一片啦,我覺得應該把數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這就顯得這梅花是早開的梅花。"
齊己和尚一聽,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說:"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啊。"因為鄭谷只提出一個字的修改意見,但卻堪稱老師,所以叫一字之師。
其二
南宋時著名詩人楊萬里,有一回在屋裡寫字,其中寫到了晉人干寶,也就是《搜神記》的作者。楊萬里不知不覺把"干"寫成了"於",變成了"於寶"。當時正好有一名小吏站在楊萬里身邊,便提醒說:"老爺,好像應該是干寶。"楊萬里很驚奇他沒讀過什麼書,怎麼能看出差錯,便問:"是嗎?你怎麼知道?"小吏便翻開韻書,也就是字典,指著說:"您看,這里講晉朝有個叫干寶的。"楊萬里很欣賞他這種好學精神,稱贊他道:"好。這一次,你是我的一字之師啊。"
其三
唐摭言》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居守李相讀《春秋》時,念錯了一個字,在旁邊侍候的一個小吏皺了皺眉頭。李相見了,便問他因何皺眉。小吏含蓄地說:「我的老師教我讀此書時,念錯了一個字。今天聽您一念,我才明白應該怎樣讀了。」李相聽後忙說:「不對,我沒有受過老師的指點,如果錯了,一定是我而不是你。」說完,就把書遞給小吏向他請教,小吏這才詳細地說明了原委。李相十分感謝小吏的指教,稱他為「一字師」。聰明的小吏因說話方式的巧妙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四
1935年,著名書畫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託抄寫百花詩。在寫到其中一首藤花詩時,誤將「茸」字寫成了「葺」字。當時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遙游公園的新華藝專畢業生,時才25歲的金塵僧見到了王先生的筆跡後,毅然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戲呈白龍山人王一亭文》的詩寄給了這位藝壇老前輩。詩是這樣寫的:「丹黃甲乙究瑕疵,自昔曾聞一字師;那許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詩時未經思索細辨就信手寫了這個錯字。事隔不久,一首名為《七律·奉酬塵僧先生》的答謝詩送到了金塵僧的案頭。詩雲:「多君隻字摘瘢疣,極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僨,頻經塵劫念生浮。搖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慳酒一甌。半偈有緣共佳話,闌干倚遍海雲瘺。」海雲瘺,正是王一亭先生書屋之名,這首詩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寫來的,詩中表示了他對這位一字之師的真摯酬謝。其勤奮好學,勇於改過的謙謙君子之心,躍然紙上。

7. 十個字以上的成語故事視頻和意思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意思是既把犯人的皮肉一塊塊割下來,到死為止。形容不怕死,再難再大的事也敢去干。清.曹雪芹(紅樓夢68回):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天下人憂慮之前憂慮,在後天下人享樂之後才享樂。形容關心人民疾苦,以天下為己任。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是進亦憂,退以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 十個四字成語和意思

向壁虛構 (xiàng bì xū gòu)
解釋:向壁:對著牆壁。即對著牆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不根據事實而憑空捏造。
出處: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於世。」
示例:鄉壁虛造,順非而澤,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嚴復《救亡決論》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壁虛造 (xiàng bì xū zào)
解釋:向壁:對著牆壁;虛造:虛構。。即對著牆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
出處: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於世。」
示例:~,順非而澤,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嚴復《救亡決論》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風靡然 (xiàng fēng mǐ rán)
解釋:向風:聞風仰慕;靡然:倒伏的樣子。形容人傾心嚮往。
出處:《漢書·儒林傳》:「黜黃老、刑名、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鄉風。」
示例:於是懷文之士,莫不~。 ★唐·盧照鄰《樂府雜詩序》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風慕義 (xiàng fēng mù yì)
解釋:指嚮往其教化,仰慕其禮義。或指嚮往其風度,仰慕其義行。
出處:明·張居正《番夷求貢疏》:「因而連合西僧,向風慕義,交臂請貢,獻琛來王。」
示例:參加的有社友,也有~來的非社友,共有一百有九人之多。 ★鄭逸梅《南社叢談·南社後期活動》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火乞兒 (xiàng huǒ qǐ ér)
解釋:向火:烤火;乞兒:乞丐。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趨炎附勢的人。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向火乞兒》:「今時之朝彥皆是向火乞兒,一旦火盡灰冷,暖氣何在?」
示例:紛紛~多,獨有君如擇乳鵝。 ★宋·顯萬《送炭與湘山西堂惠然師》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明而治 (xiàng míng ér zhì)
解釋:向明:天將要亮了;治:治理。形容勤於政事。
出處:《周易·說卦》:「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
示例:且人君恭己南面,~,紫微黃屋,至尊至重。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十六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平願了 (xiàng píng yuàn liǎo)
解釋:向平:即東漢時向長,字子平;了:了結。向平的心願已了。指兒女都已婚嫁。
出處:《後漢書·向長傳》:「建武中,男女嫁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於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平之原 (xiàng píng zhī yuán)
解釋:稱子女婚嫁事為「向平之願」,子女婚嫁事畢為「向平願了」。
出處: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平之願 (xiàng píng zhī yuàn)
解釋:向平:即東漢時向長,字子平。向平的心願。指子女婚嫁之事。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這般一走,便可與杜郎相會,遂了向平之願了。」
示例:如今兒子已經長大,擬於秋間為之完姻,以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6回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若而嘆 (xiàng ruò ér tàn)
解釋: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嘆不如。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示例:未有不望崖而返、~者也。 ★清·錢謙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上一路 (xiàng shàng yī lù)
解釋:佛教禪宗指不可思議的徹悟境界。
出處:《碧岩錄》第二卷:「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示例: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要之,更有~在。」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聲背實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解釋:聲:聲名,這里指虛名;背:違背。指嚮往聲名,背離實際。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親,向聲背實;又患暗於自見,謂己為賢。」
示例:此並~,舍真從偽。 ★唐·劉知己《史通·雜說中》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天而唾 (xiàng tiān ér tuò)
解釋:仰頭向著天吐唾沫,唾沫還是落在自己的臉上。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受害的還是自己。
出處:
示例:~的行為極為不雅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炎乞兒 (xiàng yán qǐ ér)
解釋: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趨炎附勢之徒。
出處:
示例:他的這種行為讓我想起了~。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陽花木 (xiàng yáng huā mù)
解釋:向陽的花木光照條件比較好,春天早早發育。比喻因佔有方便的條件而獲得利益或照顧。
出處:宋·蘇麟《斷句》:「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隅獨泣 (xiàng yú dú qì)
解釋:向:對著;隅:牆角;泣:小聲地哭。一個人面對牆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絕望地哭泣。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飯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示例:每逢時移節換,家遠身孤,弔影自傷,~。 ★唐·杜牧《上吏部高尚書書狀》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隅而泣 (xiàng yú ér qì)
解釋:向:對著;隅:牆角;泣:小聲地哭。一個人面對牆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絕望地哭泣。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飯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示例:一人~,滿堂為之不樂,教授既爾,吾曹何心樂飲哉?(宋·洪邁《夷堅丁志·王從事妻》)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隅之感 (xiàng yú zhī gǎn)
解釋:向:對著;隅:牆角。一個人面對牆腳哭泣的感覺。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的情形。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飯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示例:若是座中只三五個人,這也可以是一個愉快的場面,雖然不免有人抱~。 ★朱自清《撩天兒》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向隅之泣 (xiàng yú zhī qì)
解釋:向:對著;隅:牆角;泣:小聲地哭。一個人面對牆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飯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示例:不勞有力之呼,無復~。 ★宋·陳亮《謝留丞相啟》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9. 是什麼字什麼的成語故事

成語: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

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些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比如:「小題大做」、「後來居上」等。有些成語你必須知道它的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綜上所述,「成語故事」,就是通過簡單的語言,或者說簡潔的詞語,來表述一個富有哲理、含有一定道理的故事。
就是講一個成語的出處,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

比如亡羊補牢吧,成語故事就會講以前有個人的羊跑了(大概是,記不大清),然後他發現是柵欄的問題,就把柵欄補了起來,這就是亡羊補牢.通常也還會介紹一下這個成語的寓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