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小故事200字左右
A. 漢字的故事200字
故事1:中國歷史上的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取名字 話說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登基後,她想給自己取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名字,中國要名字要表達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並且把自己的光輝也展現出來。可是取什麼字才能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漢字肯定不能體現,於是武則天想自己造一個從來沒有的字出來,這樣肯定就沒有重復了。說造就造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聖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zhào]。 曌字的意思:大概有日月當空、明亮闊大的意思吧。
故事2:漢字詞語"竹竿"和漢字詞語"豬肝"的搞笑故事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為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著,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裡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裡.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裡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裡!"
故事3:四漢字的詞語「天心取米「帶來的小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麼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後,變成了「未必敢來」。
故事4:因為錯誤字鬧出的笑話 從前,有個紈袴子弟,自幼好吃懶做,不好好念書。長大以後,常因寫錯別字鬧笑話。 有一天他妻子說想吃枇杷。他從桌子上隨手拿出一張紙,揮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寫完後便招呼僕人去買枇杷。他妻子接過紙來一看,噗哧一聲笑了。原來上面寫的是「買琵琶五斤」。五個字寫錯了兩個,將「枇杷」誤寫成「琵琶」。他妻子看過後,在後面題了一首打油詩: 枇杷並非此琵琶, 只怪當年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鼓盡飛花。 這個紈袴子弟看過妻子的題詩,羞了個大紅臉。「枇杷」和「琵琶」讀音相同,都讀pípa,是同音詞。但「枇杷」是一種水果,而「琵琶」則是一種弦樂器,意義和寫法完全不同。
故事5:因為漢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一次造名冊,將「陳」字的「阝」寫在了右邊,被長官打了二十大板。書生從此記住「阝」是應該寫在左邊的,結果不幸又寫錯了「鄭」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聶之人托他寫張狀子,文書大驚失色:「我寫了兩個『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來三個『耳』,要我命啊?!」 6 關於漢字的故事:團字和圓字的漢字故事 一天上午,「團」在逛街,突然見到了「員」,他熱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圓!」 「員」說:「我不認識你啊?」 「團」說:「我們之前還在一起去給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團圓,怎麼天氣一熱,你把外套脫掉了,就不認識我了?」
B. 200字的小故事
影響你一生的幾個小故事
(小故事1)
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采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盡興。
(默想)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先主動伸出友誼的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么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和其它的肢體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長。
(小故事2)
有一個人經過熱鬧的火車站前,看到一個雙腿殘障的人擺設鉛筆小攤,他漫不經心的丟下了一百元,當做施捨。但是走了不久,這人又回來了,他抱歉的對這殘障者說:「不好意思,你是一個生意人,我竟然把你當成一個乞丐。」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經過火車站,一個店家的老闆在門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現,」那個殘障的人說,「你是第一個把我當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了。」
(默想)
你怎麼看一個人,那人可能就會因你而有所變,你看他是寶貴的,他就是寶貴的。一份的尊重和愛心,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善果,所以朋友們,不妨用心的看待這個世界用心的去尊重每一個人及自已,你將會發現,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著無窮的潛力。
(小故事3)
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在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
他問班上的學生說:「這是什麼?」
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黑點。」
老師故作驚訝的說:「只有一個黑點嗎?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沒有看見?」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麼?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缺點,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別人身上的黑點;卻忽略了他擁有了一大片的白板(優點)?其實每個人必定有很多的優點,換一個角度去看吧!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小故事4)
有二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嘆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兒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默想)
同樣的狀況,但是當我們從我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或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會有更多的愛。
(小故事5)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柱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他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C. 200字左右的神話故事
1、盤古開天
話說最早的天地本是合在一起的,宇宙本是一團混沌。在這片混沌中沉睡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盤古。他的身邊放著一把樣子古怪的斧頭。直到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來,但是覺得自己所在的空間是那麼的壓抑,於是拿起身旁的斧頭對著周圍的空間一氣亂揮,也不知道揮了多久,反正是把天和地給明確的劃分出來了。
但是天與地分開沒多久就又開始慢慢合攏,盤古就用自己的身體來支撐著天與地,就這樣支撐了很久很久,天與地的位置已經被固定住了,但是偉大的盤古卻因疲勞過度,累死了。他死後身體開始變化,骨骼變成了山脈和丘陵,肉身變成了平原和盆地,血和汗水變成了江海,毛發變成了森林,草原和沼澤。他的元神到了天與地的中心處,卻因疲倦睡去。
2、百鳥朝鳳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只是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也很平常,絲毫不象傳說中的那般光彩奪目。但它有一個優點: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里。
這有什麼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看了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發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覓不到食物,都餓的頭昏眼花,快支撐不下去了。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3、天門石
相傳女媧煉石補天的時候,有一塊石頭從爐里滾出來,落到了峨眉山上。這塊石頭又高又大,直通玉皇大帝的南天門。也就是說,有了這塊天門石,天宮里的那些仙女仙童要到人間來可就便當多了,只要順著這塊石頭向下走,不一會兒就到了峨眉山腳下。
「既然這么方便,我們何不下去玩玩?」看守蟠桃園的兩位仙女動了凡心,趁著王母娘娘做壽之時偷偷溜了下來。啊!人間真美啊!兩位仙女正陶醉在美不勝收的峨眉山山水間時,忽然聽見一聲大喝:「你們竟敢私下凡間!我奉王母娘娘之命前來,定將你們捉回天庭!」原來是巨靈神奉旨來捉她們了!兩位仙女靈機一動,化為了兩只枯葉蝶趴在林中的落葉上。
巨靈神左看右看,怎麼眼睛一花,這兩個仙女就不見了?只得這樣回去稟告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說:「既然這樣,我命你斬斷那塊天門石,讓她們兩個永遠也回不了天宮!」從此,天門石就分開成了兩塊,高高地屹立在了峨眉山上。
4、吳剛伐桂
相傳吳剛在凡間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並且要求他須把桂樹砍倒,才能赦免他的罪過。桂樹的高度約五百丈,吳剛每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吳剛伐桂的傳說使得月亮又添加了幾個雅緻的別名,如「桂月」,「桂宮」,「桂輪」等等。
5、神鹿引路
元朝末年,洪武兵伐中原,元順帝失位,洛陽大亂。白氏族人百餘人,各奔他鄉避亂,大多外逃未歸。白居易32代孫白介、白超兄弟二人,為避兵亂,西逃宜邑,居宜陽城北門里。洪武定位十四年,介公歸遷洛城南庄,超公則安居宜邑。
介公歸洛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赴香山拜祭先人。家人備好祭品,一行十餘人,經伊河,船夫聞訊,爭相擺渡。介公欲付銀兩,船夫連忙謝絕:「不能收,不能收,若不是白氏先人當年開鑿八節灘,我們仍得下水推舟矣!」
由於連年戰事,白公墓碑毀塋平。琵琶峰周圍,雜草叢生,介公等人幾經周折,仍未找到先塋。介公心思:「難道我白氏裔孫從今無從祭祀祖宗不成?」忽然,眾人面前出現一隻黃色神鹿, 介公對眾人言:「定是先人顯靈,神鹿引路。」於是,眾人尾隨神鹿而行,至公墓前,神鹿消失。介公等人果然在草叢中發現白公墓殘碑。
介公等人見祖塋如此殘狀,愴然淚下,決定重修白公之墓。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劃,於明洪武十六年春,重修白公之墓,又將白氏宗譜整理成冊,使白氏譜系免於斷續。迄今,白氏後裔對介公修墓立石,續修族譜之事,有口皆碑。
D. 漢字故事(單字的),數量不限,字數大約150字左右,最多不超過200字。可以寫某個字的來歷或演變過程。
漢字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法,它的用處非常的廣,每一個角落都能版看見它的身影權,沒有了它,人類的生活就彷彿缺少了一部分。它不是一個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它能表達我們的喜、怒、哀、樂,我認為如果失去了它,人世間就是平淡無趣的,是沒有感情的世界。
漢字的來歷是根據象形來一步步推測出來的。比如「車」字,甲骨文的「車」底下像有兩個輪胎,上面則是人坐的地方。漢字還有獨特的奇妙,「甚至」的「至」添一個部首,又可以組成新的漢字,有「到」、「侄」等。「哭」字一看就像流淚,「山」字一看就知道像高山的樣子,「輕」字使人有漂浮在天空的感覺,「重」字一望而沉墜。這些用筆畫組成的美妙圖畫,這些由橫、豎、撇、捺構成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多麼相近。它就像個智慧的海洋,任我們在裡面盡情地翱翔。
漢字形成的時代從商周到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唐,經過了許多許多的演變,主要載體是龜甲、獸骨、青銅器、石頭、竹簡、帛、紙。漢字字形的變化是由繁到簡,每一種新字的出現,都改變著前一種字形難寫、難記的特點。
我堅定在以後的日子裡,漢字將越來越被世上更多的人所珍愛.
也許太長了,你自己減減吧。。。
E. 漢字來歷的故事,200字左右,急!!!30分鍾內回答!
倉頡造字的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而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了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懇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時,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當初倉頡也用結繩記事,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遊,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陝西白水倉頡廟前殿共四間,緊貼兩邊有小耳房各一間,硬山結構。前殿現存有漢、魏、宋、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有倉頡頌碑,有倉頡文字碑,有翻修倉頡廟碑,有和倉頡廟有關的記事碑等。這些碑石都是倉頡廟可靠的歷史記載。其中漢《倉頡廟碑》、苻秦《廣武將軍碑》、清《倉聖鳥跡書碑》、《大宋倉公碑》、唐《倉公碑》、魏《孔子弟子題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倉頡廟的碑石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書法藝術、文物價值上,都是倉頡廟古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了各朝各代,不但從中可以看出碑碣的發展過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倉頡廟史。其中的《倉頡廟碑》在全國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廣武將軍碑》為苻秦唯一的一塊石碑,碑文為隸書,且隸中有楷,亦含有鄉草野味,難怪從宋代的趙明誠到近代的康有為、於右任都為之書法而傾倒。 清乾隆《倉聖鳥跡書碑》是白水知縣梁善長,將倉頡所造文字遺存的二十八個字摹制而成。據史料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於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這二十八字在宋時被破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個字的本身已含漢字構成法中的象形、會意等,如其中的「列、氣、明、尊」等都含有這兩種構字法,還有一些字與甲骨文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關,但經仔細研究,卻記載了黃帝時的一段歷史,由五行八卦說分析:東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據《史記·五帝本記》載,炎帝有聖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於涿鹿,位於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著由於佑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製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倉頡聖靈。
F. 關於介紹漢字的作文【200字以內】
我寫著寫著,常常為我面前這一個個方塊字而動情。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這時我真不忍將它們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們離開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歡樂。
真的,它們可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你看吧,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風韻。「太陽」這個詞,使你感觸到熱和力,而「月亮」卻又閃著清麗的光輝。「輕」字使人有飄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墜。「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淚。「冷霜」好像散發出一種寒氣,「幽深」兩個字一出現,你似乎進入森林或寧靜的院落。當你落筆寫下「人」這個字,不禁肅然起敬,並為「天」和「地」的創造贊嘆不已。這些有影無形的圖畫,這些橫豎勾勒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多麼相近。它們在瞬間走進想像,然後又從想像流出,只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這是一些多麼可愛的小精靈呵!而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生發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們自身就有一種智慧的力量,一個想像的天地,任你盡情飛翔與馳騁。在人類古老的長河中,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擁有這么豐富的書法瑰寶?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是詩的民族呢?這些美麗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來就給使用它的人帶來了詩的靈性。看著這些單個的有色彩、有聲音、有氣味的詞,怎能不誘發你調動這些語言的情緒呵!西方現在有少數詩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們怎麼能從26個字母的組合中去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只有中國的漢字、幾萬個不同的字形、幾十萬、幾百萬種奇妙的組合,足以產生遣使文字的快樂,甚至能在語義以外,尋求那種文字對人類思維和感官的想像力!中國的漢字是高強度悟性的結晶,必能訓練出人的悟性。
也許,這又多少還有一些悲哀,據說那種偏重對悟性的訓練是會影響科學和理性的。那麼,是不是因為中國漢字沒有時間的變化就影響了人們對時間的概念呢?是不是因為漢字創造了那麼多血緣不同的稱謂而使得中國有無窮的繁文縟節呢?多麼奇妙啊,這些方塊字竟和一個民族的習性相關連!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國的漢字確乎是異乎尋常的。它的創造契機顯示出中國人與世不同的文明傳統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強有力的、自成系統的,它用一個個方塊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維系了一個統一的大國的存在,不管這塊東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種不同的語言,講著多少互相聽不懂的方言,但這漢字的魅力卻成了交響樂隊的總指揮!
面對著科學的飛躍,人們在慨嘆中國技術的落後,想在困惑中尋求擺脫這種象形文字帶來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發出了實行漢字拼音化的震撼靈魂的吶喊。是的,這種呼喚曾經攪動得熱血沸騰,但卻有點唐·吉訶德攻打風車的憨態。中國的漢字以其瑰麗雄健的生命力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是電腦接受了漢字,而不是電腦改變了漢字。在科學攀向高峰所出現的復雜思維狀態中,倒是那種拼音字需要不斷地再造,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瑣程度,惟中國的漢字卻反而煥發出青春,輕而易舉的用原有的詞彙構成了新的概念和術語。真的,中國的方塊字能消化各種外來的新創造,因為它擁有一個單字的海洋。在人們熟悉這種文字後,可尋求的新的組合和創造的天地是那樣的寬廣而簡便。
我是炎黃的子孫,是喝揚子江的水長大的,也許,和別的民族一樣喜歡誇耀自己的東西。俄國的羅蒙諾索夫不是用詩的語言贊美過俄羅斯語言嗎?但我不是傳統的盲目的維護者,我只崇尚人類文明的創造。在我粗通一些西方文學後,我是越來越驚嘆中國漢字的無與倫比的創造了。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為那壯麗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無限鍾情我賴以思維和交往的中國漢字,並震驚於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這種文字將越來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愛。
我的使用漢字的同胞們、朋友們,請去發展它、豐富它吧!歷史和文明正向我們投來新的目光!(你自己剪切吧)
G. 一則跟漢字有關的故事200字
有一次,北方匈奴抄要進攻中原,遣人襲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麼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後,變成了「未必敢來」。
H. 200字左右的小故事
1。一棵蘋果樹,終於結果了。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 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系,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
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
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是最重要的。
心理點評
你是不是一個已自斷經脈的打工族?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你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現實很快敲了你幾個悶棍,或許,你為單位做了大貢獻沒人重視;或許,只得到口頭重視但卻得不到實惠;或許……總之,你覺得就像那棵蘋果樹,結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與你的期望相差甚遠。
於是,你憤怒、你懊惱、你牢騷滿腹……最終,你決定不再那麼努力,讓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幾年過去後,你一反省,發現現在的你,已經沒有剛工作時的激情和才華了。
「老了,成熟了。」我們習慣這樣自嘲。但實質是,你已停止成長了。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這種錯誤,是因為我們忘記生命是一個歷程,是一個整體,我們覺得自己已經成長過了,現在是到該結果子的時候了。我們太過於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忘記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這不是金庸小說里的自斷經脈。我們隨時可以放棄這樣做,繼續走向成長之路。 切記:如果你是一個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蠻管理或錯誤管理的上司或企業文化,那麼,提醒自己一下,千萬不要因為激憤和滿腹牢騷而自斷經脈。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因為你的成長永遠比每個月拿多少錢重要。
2。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心理點評:
你在為誰而「玩」
這個寓言是蘋果樹寓言的更深一層的答案:蘋果樹為什麼會自斷經脈,因為它不是為自己而「玩」。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闆、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
如將外部評價當作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外部因素我們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牢騷滿腹。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就只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個人之所以會形成外部評價體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歡控制他。父母太喜歡使用口頭獎懲、物質獎懲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會孩子自己的動機。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記了自己的原初動機,做什麼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上學時,他忘記了學習的原初動機———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工作後,他又忘記了工作的原初動機 ———成長的快樂,上司的評價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樂和痛苦的源頭。
切記:外部評價系統經常是一種家族遺傳,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從現在開始培育自己的內部評價體系,讓學習和工作變成「為自己而玩」。
3。 想像一下,你手裡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現在,你的任務是,把它折疊51次。那麼,它有多高? 一個冰箱?一層樓?或者一棟摩天大廈那麼高?不是,差太多了,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心理點評
到現在,我拿這個寓言問過十幾個人了,只有兩個人說,這可能是一個想像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棟摩天大廈那麼高。
折疊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僅僅是將51張白紙疊在一起呢?
這個對比讓不少人感到震撼。因為沒有方向、缺乏規劃的人生,就像是將51張白紙簡單疊在一起。今天做做這個,明天做做那個,每次努力之間並沒有一個聯系。這樣一來,哪怕每個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們對你的整個人生來說也不過是簡單的疊加而已。
當然,人生比這個寓言更復雜一些。有些人,一生認定一個簡單的方向而堅定地做下去,他們的人生最後達到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個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語,他花了十數年努力,僅單詞的記憶量就達到了十幾萬之多,在這一點上達到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也有些人,他們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確,譬如開公司做老闆,這樣,他們就需要很多技能———專業技能、管理技能、溝通技能、決策技能等等。他們可能會在一開始嘗試做做這個,又嘗試做做那個,沒有一樣是特別精通的,但最後,開公司做老闆的這個方向將以前的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統合到一起,這也是一種復雜的人生折疊,而不是簡單的疊加。
切記:看得見的力量比看不見的力量更有用。
現在,流行從看不見的地方尋找答案,譬如潛能開發,譬如成功學,以為我們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跡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來,東莞恆緣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毛正強說得更正確,「通過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3。「影子真討厭!」小貓湯姆和托比都這樣想,「我們一定要擺脫它。」
然而,無論走到哪裡,湯姆和托比發現,只要一出現陽光,它們就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過,湯姆和托比最後終於都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湯姆的方法是,永遠閉著眼睛。托比的辦法則是,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里。
心理點評
這個寓言說明,一個小的心理問題是如何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的。
可以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什麼事實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負性事件。
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願意去面對這個負性事件。但是,一旦發生過,這樣的負性事件就註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忘記。
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並且,哪怕我們對事實遺忘得再厲害,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這種疼痛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去逃避。
發展到最後,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個:要麼,我們像小貓湯姆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負性事實都視而不見;要麼,我們像小貓托比一樣,乾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麼糟糕,那個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麼疼了。
白雲心理醫院的咨詢師李凌說,99%的吸毒者有過痛苦的遭遇。他們之所以吸毒,是為了讓自己逃避這些痛苦。這就像是躲進陰影里,痛苦的事實是一個魔鬼,為了躲避這個魔鬼,乾脆把自己賣給更大的魔鬼。
還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們有過一個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過老爸的不少折磨。為了忘記這個痛苦,他們學會了同樣的方法。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錯誤方法外,我們人類還發明了無數種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將這些方式稱為心理防禦機制。太痛苦的時候,這些防禦機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禦機制對事實扭曲得太厲害,它會帶出更多的心理問題,譬如強迫症、社交焦慮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達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它們最終會變成當事人的生命財富。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切記: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人生的財富。
一個最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麼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後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幫助,尋找親友的幫助,或尋找專業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是最孤獨的人,但當他面對這個事實並化解後,他成了真正的人際關系大師;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見本報1月7日的《每一次磨難都是生命的財富》)有一個暴虐而酗酒的繼父和一個糟糕的母親,但當他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從心中原諒了父母後,他成了治療這方面問題的專家;***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是嚴重的神經症患者,但他通過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發明出了森田療法……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最後都變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你,一樣也可以做到。
4。螃蟹、貓頭鷹和蝙蝠去上惡習補習班。數年過後,它們都順利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不過,螃蟹仍橫行,貓頭鷹仍白天睡覺晚上活動,蝙蝠仍倒懸。
心理點評
這是黃永玉大師的一個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簡單:行動比知識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這個寓言也發人深省。
心理學的知識堪稱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學知識也不能自動幫助一個人變得更健康。其實,我知道的一些學過多年心理學的人士,他們學心理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學了這么多年以後,他們的問題依舊。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身體力行,那樣知識就只是遙遠的知識,知識並沒有化成他們自己的生命體驗。
我的一個喜歡心理學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學人士認為不敏感,不適合學心理學。但事實證明,這種揣測並不正確。他是不夠敏感,但他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知道一個好知識,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執行。這樣一來,那些遙遠的知識就變成了真切的生命體驗,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幫助自己,並幫助很多人。
如果說,高敏感度是一種天才素質,那麼高行動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質。
這個寓言還可以引申出另一種含義: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療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遠在你自己的身上,奧秘的知識、玄妙的潛能開發、炫目的成功學等等,都遠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們習慣去外面尋找答案,去別人那裡尋找力量,結果忘記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切記:別人的知識不能自動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連珠的妙語打動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條啟發了你。那麼,這些別人的文字和經驗都只是一個開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以為好的知識真正運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的這句話,我一直認為是最重要的: 你必須自己開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義,那麼對你來說,生存就將依然是沒有意義的。
5。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拚命吮吸,因為它以前從這朵花上吮吸過甜蜜。但是,現在在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蜜蜂知道這一點,因為毒汁苦澀,與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別。於是,蜜蜂憤不過,它吸一口就抬起頭來向整個世界抱怨,為什麼味道變了?
終於有一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蜜蜂振動翅膀,飛高了一點。這時,它發現,枯萎的玫瑰花周圍,處處是鮮花。
心理點評
這是關於愛情的寓言,是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的真實感悟。
有一段時間,她失戀了,很痛苦,一直想約我聊聊,希望我的心理學知識能給她一些幫助。我們一直約時間,但快兩個月過去了,兩人的時間總不能碰巧湊在一起。
最後一次約她,她說:「謝謝!不用了,我想明白了。」
原來,她剛從九寨溝回來。失戀的痛苦仍在糾纏她,讓她神情恍惚,不能享受九寨溝的美麗。不經意的時候,她留意到一隻小蜜蜂正在一朵鮮花上采蜜。那一剎那間,她腦子里電閃雷鳴般地出現了一句話:「枯萎的鮮花上,蜜蜂只能吮吸到毒汁。」
當然,大自然中的小蜜蜂不會這么做,只有人類才這么傻,她這句話里的蜜蜂當然指她自己。這一剎那,她頓悟出了放棄的道理。以前,她想讓我幫她走出來,但翅膀其實就長在她自己身上,她想飛就能飛。
放棄並不容易,愛情中的放棄尤其令人痛苦。因為,愛情是對我們幼小時候的親子關系的復制。幼小的孩子,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離不開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完全否定他,那對他來說就意味著死亡,這是終極的傷害和恐懼。我們多多少少都曾體驗過被爸爸媽媽否定的痛苦和恐懼,所以,當愛情——這個親子關系的復製品再一次讓我們體驗這種痛苦和恐懼時,我們的情緒很容易變得非常糟糕。
不過,愛情和親子關系相比,有一個巨大的差別:小時候,我們無能為力,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但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有力量自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可以說,童年時,我們是沒有翅膀的小蜜蜂,但現在,我們有了一雙強有力的翅膀。
但是,當深深地陷入愛情時,我們會回歸童年,我們會忘記自己有一雙可以飛翔的翅膀。等我們自己悟出這一點後,愛情就不再會是對親子關系的自動復制,我們的愛情就獲得了自由,就有了放棄的力量。
切記: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完全平等的、有獨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說,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效果,因為另一個人,你並不能左右。
所以,無論你多麼在乎一次愛情,如果另一個人堅決要離開你,請尊重他的選擇。 並且,還要記得,你不再是童年,只能聽憑痛苦的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雙強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飛出一個已經變成毒葯的關系。
6。小王子有一個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綻放了一朵嬌艷的玫瑰花。以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些無名的小花,小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花,他愛上這朵玫瑰,細心地呵護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為,這是一朵人世間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來到地球上,發現僅僅一個花園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這時,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開始,這個發現,讓小王子非常傷心。但最後,小王子明白,盡管世界上有無數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朵玫瑰花,他澆灌過,給她罩過花罩,用屏風保護過,除過她身上的毛蟲,還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聆聽過她的沉默……
一句話,他馴服了她,她也馴服了他,她是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一隻被小王子馴服的狐狸對他說。
心理點評
這是法國名著《小王子》中一個有名的寓言故事,我曾讀過十數遍,但仍然是直到2005年才明白這一點。 面對著5000朵玫瑰花,小王子說:「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
只有傾注了愛,親密關系才有意義。但是,現在我們越來越流行空虛的「親密關系」,最典型的就是因網路而泛濫的一夜情。 我們急著去擁有。彷彿是,每多擁有過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價值就多了一分。
那些濫情者,多是空虛的。他們並不享受關系,他們只享受征服。 「征服慾望越強的人,對於關系的親密度越沒有興趣。」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的咨詢師榮瑋齡說, 「沒有擁有前,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拉近關系的距離。但一旦擁有後,他們會迅速喪失對這個親密關系的興趣。征服慾望越強,喪失的速度越快。」
對於這樣的人,一個玫瑰園比起一朵獨一無二的玫瑰花來,更有吸引力。
然而,關系的美,正在乎兩人的投入程度和被馴服程度。當兩個人都自然而然地去投入,自然而然地被馴服後,關系就會變成人生養料,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更充盈、更美好。
但是,無論多麼親密。小王子仍是小王子,玫瑰仍是玫瑰,他們仍然是兩個個體。如果玫瑰不讓小王子旅行,或者小王子旅行時非將玫瑰花帶在身上,兩者一定要黏在一起,關系就不再是享受,而會變成一個累贅。
切記: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系,勝於一千個一般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會把我們從不可救葯的孤獨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救贖。
如果不曾體驗過,你就無法知道這種關系的美。
I. 關於漢字的故事200字
從前,有個紈袴子弟,自幼好吃懶做,不好好念書。長大以後,常因寫錯別字鬧笑話。
有一天他妻子說想吃枇杷。他從桌子上隨手拿出一張紙,揮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寫完後便招呼僕人去買枇杷。他妻子接過紙來一看,噗哧一聲笑了。原來上面寫的是「買琵琶五斤」。五個字寫錯了兩個,將「枇杷」誤寫成「琵琶」。他妻子看過後,在後面題了一首打油詩:
枇杷並非此琵琶,
只怪當年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鼓盡飛花。
這個紈袴子弟看過妻子的題詩,羞了個大紅臉。「枇杷」和「琵琶」讀音相同,都讀pípa,是同音詞。但「枇杷」是一種水果,而「琵琶」則是一種弦樂器,意義和寫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