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和馬的小故事

和馬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2 12:06:25

⑴ 關於馬的歷史小故事

伯樂相馬
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你給幫幫忙,去看看我的馬,繞著我的馬轉幾個圈兒,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願將一天的報酬奉送給您。」
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繞著馬兒轉幾圈,看了一看,臨走時又回過頭去再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

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庄公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後來山戎敗退到孤竹過境內,齊軍深入,最終滅了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
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
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
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就是這么些了。

⑵ 關於馬的小故事,50字

1、孫臏賽馬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用言辭打動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此人不同凡響,就偷偷地用車把他載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賞識他並像對待客人一樣禮待他。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賭注。

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孫臏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諸公子用千金來賭勝。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拿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拿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

三場比賽完後,田忌一場不勝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於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威王向他請教兵法後,就把他當作老師。

2、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

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3、挖掉馬肝

從前有個叫迂公的人,遇事不愛動腦子,總是做些傻事。有一次,迂公去一個朋友家吃飯。席間,大家都說些軼聞趣事來解悶。有一個客人說:「馬的肝臟有毒,能毒死人。所以漢武帝曾經說過:『文成將軍吃馬肝而死』。」迂公聽了便笑起來,反駁這位客人說:「您恐怕在說謊哩,馬肝長在馬的肚子里,要是有毒的話,馬為什麼不死呢?

這個客人知道迂公一向有點糊塗,有心跟他開個玩笑,就說:「那您見過有一匹馬活過100歲嗎?這就是因為它們肝臟有毒的緣故啊!」 迂公恍然大悟,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迂公突然想起家裡也有一匹馬,是他從小養大的,感情遠超過一般的坐騎。

它也長有馬肝,不是也要早死嗎?想到這里,迂公眼前不由出現了將來某天愛馬倒斃的情景,「不行,我必須回去救它!」迂公酒也不喝了,菜也不吃了,急匆匆往家趕去。一回到家裡,迂公顧不得休息,趕緊去馬廄把心愛的馬牽了出來,拴在院里的樹上。

又去廚房取了一把刀,坐在馬旁邊磨了起來。馬看見主人用力磨刀,彷彿知道他想干什麼,就用悲傷的眼光看著主人,發出一聲聲哀鳴。迂公不忍看馬,背過臉去說:「你別怪我,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雖說有些疼,但挖掉了有毒的肝臟,你就可以活得長久些了。

迂公把刀磨得鋒利無比,抓住馬韁,咬了咬牙,一刀刺了下去,把馬肝挖了出來。馬長嘶一聲,倒在地上死了。迂公扔掉刀,大哭不止,邊哭邊說:「馬肝果然是有毒啊,挖掉了它,馬都還是活不成,更何況是留在肚子裡面呢!

4、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

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

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5、伯樂相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

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能上戰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⑶ 馬的小故事

有個人想得到一匹好馬、快馬,卻得到了一匹劣馬、慢馬。
這匹馬離他理想的馬差距太大了,他嘆息著,把馬放走。他一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馬,絕不能隨意降低標准。
可是,世界太大,他的腳步太慢,終沒能找到他的理想之馬。他也就成了沒有馬的人。
有人牽走他放掉的劣馬。那人騎著劣馬,找到了一匹好馬,一匹日行千里的快馬。

⑷ 關於馬的小故事

漢血馬經典故事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
「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乾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
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
活到二十三歲。

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doc/readelite4.htm
參考資料:http://www.people.com.cn/GB/14641/39805/39807/41514/3103707.html

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並且體貼它啊.

馬的故事

有個人想得到一匹好馬、快馬,卻得到了一匹劣馬、慢馬。

這匹馬離他理想的馬差距太大了,他嘆息著,把馬放走。他要去找自己中意的馬,他一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好馬、快馬。他不能隨意降低標准,隨意要一匹馬。

可是,世界太大,他的腳步太慢,終沒能找到他的理想之馬。他也就成了沒有馬的人。

有人牽走他放掉的劣馬。那人騎著劣馬,找到了一匹好馬,一匹日行千里的快馬。

項羽馴服野馬

楚霸王項羽馴野馬「烏騅」的故事廣為流傳。據說「烏騅」當初被捉到時,野性難馴,許多人都休想騎它,就是騎得上的也頓時被它摔下來。壯強好勝的項羽聽說便想一試。他馴馬有術,一騎上「烏騅」,就揚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過一山。這馬非但沒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騎在馬上,忽然用手緊抱住一樹干,滿想一下把馬壓製得動彈不得,誰知「烏騅」也不甘示弱,拚死掙扎,結果那樹連根都離開了山土,「烏騅」總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願地供霸王驅使了一生。

唐玄宗偏愛馬舞

唐代,馬戲達到頂盛時期。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尤其偏愛女子馬舞。唐宮設有男女馬伎隊,飼養大量舞馬。每年8月5日前後,便是馬舞高潮,勤政樓前舞馬場上馬舞通宵達旦。經長期訓練的馬便可聞樂起舞。馬能銜杯向皇帝獻酒,達到了令人驚嘆不止程度。後來,從唐朝章懷太子墓中發掘出的「馬球圖」得到進一步證明。該圖中繪有20多匹馬,騎者均穿各色窄袖袍,著黑靴、戴袱頭,相互策馬搶球。

趙奢改姓為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賦,不畏權勢。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家不肯出租稅,趙奢依法治罪,先後殺了趙勝家9個管事人員。後來趙奢升任將軍,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軍大舉進攻趙國重鎮閼與牗今山西和順牘,他奉命救援,打敗秦軍,因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子孫因以為氏,即馬服氏,後又省「服」為馬氏。

徐悲鴻一生畫馬

徐悲鴻一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

⑸ 關於馬的小故事 有那些

田忌賽馬
小馬過河
馬到成功

⑹ 關於馬的故事

伯樂相馬
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你給幫幫忙,去看看我的馬,繞著我的馬轉幾個圈兒,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願將一天的報酬奉送給您。」
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繞著馬兒轉幾圈,看了一看,臨走時又回過頭去再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

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里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里呵。

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慌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⑺ 有關於馬的一個小故事

曾經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又一個叫蘇和的男子,他有一匹愛馬,特別的忠誠,從小相依相伴專~然而當時有一個王屬爺看重了他的馬,就假裝辦了一個馬賽,後來,蘇和的馬果然不負眾望,奪得冠軍,可是王爺以此為借口要霸佔他的馬,最後爭執不過,只好忍痛割愛,就這樣,蘇和日思夜想他的愛馬。這匹馬對主人的思念也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王爺騎著這匹馬向大臣們炫耀,突然間,這匹馬像瘋了似的,將王爺摔倒在地,向草原遠處本去,王爺命令下人用毒箭將馬射死,可是馬中了箭後也依然馬不停蹄~向主人蘇和家的方向跑去,終於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到了蘇和的蒙古包前,摔倒在地,長長撕嚎起來,這時蘇和出來後,看到自己心愛的馬在地上喘著粗氣,後來終於死去~~
蘇和為了紀念他,專門用這匹馬的屍骨做成了一把樂器,用馬鬃當作琴弦,拉出的聲音和這匹馬生前的鳴叫一模一樣,後來為他起名為馬頭琴~~

⑻ 馬的小故事

漢血馬經典故事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
「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乾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
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
活到二十三歲。

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doc/readelite4.htm
參考資料:http://www.people.com.cn/GB/14641/39805/39807/41514/3103707.html

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並且體貼它啊.

馬的故事

有個人想得到一匹好馬、快馬,卻得到了一匹劣馬、慢馬。

這匹馬離他理想的馬差距太大了,他嘆息著,把馬放走。他要去找自己中意的馬,他一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好馬、快馬。他不能隨意降低標准,隨意要一匹馬。

可是,世界太大,他的腳步太慢,終沒能找到他的理想之馬。他也就成了沒有馬的人。

有人牽走他放掉的劣馬。那人騎著劣馬,找到了一匹好馬,一匹日行千里的快馬。

項羽馴服野馬

楚霸王項羽馴野馬「烏騅」的故事廣為流傳。據說「烏騅」當初被捉到時,野性難馴,許多人都休想騎它,就是騎得上的也頓時被它摔下來。壯強好勝的項羽聽說便想一試。他馴馬有術,一騎上「烏騅」,就揚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過一山。這馬非但沒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騎在馬上,忽然用手緊抱住一樹干,滿想一下把馬壓製得動彈不得,誰知「烏騅」也不甘示弱,拚死掙扎,結果那樹連根都離開了山土,「烏騅」總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願地供霸王驅使了一生。

唐玄宗偏愛馬舞

唐代,馬戲達到頂盛時期。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尤其偏愛女子馬舞。唐宮設有男女馬伎隊,飼養大量舞馬。每年8月5日前後,便是馬舞高潮,勤政樓前舞馬場上馬舞通宵達旦。經長期訓練的馬便可聞樂起舞。馬能銜杯向皇帝獻酒,達到了令人驚嘆不止程度。後來,從唐朝章懷太子墓中發掘出的「馬球圖」得到進一步證明。該圖中繪有20多匹馬,騎者均穿各色窄袖袍,著黑靴、戴袱頭,相互策馬搶球。

趙奢改姓為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賦,不畏權勢。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家不肯出租稅,趙奢依法治罪,先後殺了趙勝家9個管事人員。後來趙奢升任將軍,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軍大舉進攻趙國重鎮閼與牗今山西和順牘,他奉命救援,打敗秦軍,因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子孫因以為氏,即馬服氏,後又省「服」為馬氏。

徐悲鴻一生畫馬

徐悲鴻一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

⑼ 一則有關於馬的小故事

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