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紅軍長征的故事的讀後感

紅軍長征的故事的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2-12 15:28:56

A.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肖永卓)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肖永卓)]

今天讀了《紅軍長征的故事》一篇故事後我很感動:這個故事說的是在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縱橫十幾個省,不僅在斬關奪隘、搶險飛渡,與敵人進行激烈的戰斗的同時,還要做好少數民族的工作,努力取得他們對紅軍的支持,《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肖永卓)。

紅軍在長征中有90%的路程行進在少數民族地區,先後經過了苗、瑤、侗、壯、水、布依、納西、彝、藏、羌、東鄉等少數民族雜居或聚居地區。在紅軍到達這些地方之前,國民黨反動派就對紅軍進行造謠污衊,並和當地反動的封建地主勾結,強迫當地群眾燒糧、燒房,脅迫群眾上山躲藏,不準給紅軍帶路當通司(翻譯),企圖置紅軍於絕境。

在這些困難面前,紅軍不氣餒、努力克服困難。在每經過一個少數民族地區都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寧可自己挨餓,也不動少數民族群眾的一粒糧食;寧可在外受凍,也不擅自進老鄉家門,讀後感《《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肖永卓)》。

通過廣大紅軍的努力宣傳,一些受蒙蔽的少數民族群眾漸漸認識了紅軍,他們不僅熱情款待紅軍,還從方方面面幫助紅軍,在短暫的時間里,留下了一個個令人難忘、感人至深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後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遇到了困難也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努力把事情做好,只要付出了努力,不過事情成功與否都沒有遺憾。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肖永卓)〕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B.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200

你寫得真好!

C. 關於長征的故事的關於長征的讀後感

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歷經磨難。不僅要面對冰雪覆蓋的高山、波濤洶涌的江河,還要與凶惡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激烈的斗爭。然而,我們的紅軍戰士沒有屈服,勇敢面對困難,用自己頑強毅力,完成歷史使命,成為世界歷史上的一場偉大壯舉。
紅軍長征途中,硝煙彌漫,危機重重。我們的戰士巧施計策,憑著機智、勇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草帽計》中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賀龍師長為保護戰士,靈活運用軍事戰術。他命令戰士們扔下草帽,繼續行軍。驕陽似火,敵人忍受不住煎熬,紛紛搶著戴上了紅軍戰士「贈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會兒空中彈如雨下,敵人被自己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落花流水。從這件事中看出,我們的紅軍戰士團結一致,戰勝了強大無比的敵人。《豐碑》中有這樣一段故事:為了讓一位戰士溫暖些,軍需處長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讓給了那位戰士,結果自己凍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難道那位軍需處長沒有權利穿那棉衣嗎?不,他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讓戰士們受苦。這就是紅軍的優秀品質,令人稱頌。
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紅軍戰士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友誼、團結、頑強••••••這些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們。作為小學生,我們時刻要以長征精神為動力,刻苦鑽研,勤奮學習,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它們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國家,甚至想法設法搞分裂。面對這些醜陋的行為,我們應該以長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時刻來維護國家利益,使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新學期,我上了五年級,作業比以前多了雙倍,我感到害怕,居然選擇了退縮。今天,我讀了《紅軍長征故事》,清醒地認識到與紅軍戰士相比,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想起來真不應該啊!
兩萬五千里長徵令世人矚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時刻提醒我們青少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D.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

完這厚厚的一本《長征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寫過的那首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閑……」發生在70多年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一件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是一部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
這本書主要講述紅軍戰士之間的戰友之情,書中也有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故事,但講的是他們關心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感人經歷。還講述了一些並不為人所知甚至是一些無名無姓的小人物的感人故事。如女紅軍戰士張尚文為了不暴露自已十多位戰友,她毅然犧牲了自已的孩子。雖然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革命到底的決心永遠不會動搖。再如……
從毛主席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一些傷病員,而自己卻餓著肚子中我感到自己很慚愧。我是一個獨生子女,家裡人都圍著我轉。我從來不懂得和別人分享,一看到別人拿我的東西,我就會大叫,現在想起來,我是多麼的自私!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去改正我那自私的壞毛病,去學習。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E. 紅軍長征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上網查找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閱讀了一個個動人的長征途中故事:

《雪山上的小太陽》:一個女紅軍把毛衣讓給受傷的戰士,自己凍僵在雪山上;

《草地夜行》:一個紅軍戰士為了救同伴,自己掉進了沼澤里;

《倔強的小紅軍》:一個小紅軍不肯騎老同志的馬,不肯要老同志的糧食,最後倒在草地上;

……

這些紅軍戰士們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在那麼艱苦的環境里,他(她)們卻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關心幫助身邊的戰友,把求生的希望讓給戰友,真正體現了舍己為人的崇高品德。

想想自己,平時在與家人、同學、朋友相處時,想到最多的總是自己,總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滿足自己提出的每一個要求,很少想到別人,把自己當成了小公主。和紅軍戰士對比,我真是慚愧極了。今後,我一定要向紅軍戰士學習,改變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思想,更多地主動關心幫助別人,成為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少年。

F. 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的讀後感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讀完之後,我感觸非凡。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比起他們,我簡直是太懦弱了,就說上次,我學自行車,一開始,我信心滿滿地跨上自行車,誰知還沒坐穩,自行車便「啪嗒」一聲重重得摔在地上,我也受傷了。我拍拍灰,站了起來,又一次跨上自行車,這次雖然比上次好了些,可也摔了下來,我生氣了,賭氣地坐在地上,低頭一看,手摔破了,腿出血了,可我一想到紅軍長征的故事,便會勇敢地站了起來,繼續學習,終於,我「光榮負傷」,也學會了自行車。
這點小事,怎麼可以和紅軍長征來比呢?所以,同學們,你可曾想過,沒有紅軍的昨天,哪有我們的今天!讓我們開始拒絕做「小皇帝」、「小公主」,向紅軍學習,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有毅力的這種精神!

G. 紅軍長征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小時候總聽說長征的偉大,但不知道具體的事跡。今天查閱資料,才覺得長征專的艱難。
當時因為好長時屬間沒吃東西,紅軍戰士吃鍋盔,它是乾的,一喝水就在肚子里撐起來。他們經過這么長時間沒有吃喝,又是寒冷,又是高原,一下子吃了許多,當時就有九個紅軍戰士撐死了。想想我們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沒東西吃時常吃煮皮帶,有時甚至連煮皮帶都吃不上。我們要珍惜糧食,節約花費每一分錢。
紅軍在長征中有百分之九十的路程行進在少數民族地區。國民黨反動派對紅軍進行造謠污衊,和當地反動勢力勾結,不準給紅軍帶路,企圖置紅軍死地。通過廣大紅軍的實際行動,一些受蒙蔽的少數民族群眾漸漸認識了紅軍,他們不僅熱情款待紅軍,還從方方面面幫助紅軍。這些看似簡單的信任,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工作量啊!我們現在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打出手,大罵出口,和紅軍比比,真是慚愧極了。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應該珍惜這份寧靜。不要斤斤計較,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工作上。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與「哥倫布對美洲大陸的發現」一樣,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H. 《紅軍長征故事》 讀後感(潘藝丹)

[《紅軍長征故事》 讀後感(潘藝丹)]

體諒與幫助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一本宣言書,長征是一個宣傳隊,長征是一部播種機,《紅軍長征故事》 讀後感(潘藝丹)。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這個故事讓我頗為感動。

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小蘭,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但是,她卻知道體諒他人,有著堅強的意志,在她沒有糧食的時候,她完全可以問別人借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想著自己的戰友能夠有足夠的糧食吃,忽略了自己的困難。這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事。

一次,我的尺子忘在了家裡。正當我急得滿頭大汗的時候,同桌拿了一把尺子借給我,說:「這個給你用吧,我有兩把,讀後感《《紅軍長征故事》 讀後感(潘藝丹)》。」「謝謝。」我感激地回答道。可是,我正心安理得的寫作業時,我卻聽見了同桌想別人借尺子的聲音。這就是為他人著想,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的一種表現。不僅是在長征的過程中,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體諒別人,幫助別人。

紅軍是一個被稱為天下無敵的隊伍,紅軍是一個能刻服一切困難的隊伍,紅軍是一個不怕犧牲的隊伍,紅軍是一個創造舉世無雙的壯舉。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
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潘藝丹
指導老師:黃勤

柳州市駕鶴路小學 五(1)班

2011-2-22
〔《紅軍長征故事》 讀後感(潘藝丹)〕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I.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怎麼寫

紅軍,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故事一直銘刻在人們的腦海中,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那就是——紅軍長征的故事。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紅軍長征》。其中一系列的數字反映出了當年紅軍的艱辛,有這么一段話:紅軍長征途中,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一共368天,有15個整天用在大決戰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軍,18天用於夜行軍。長征路上,紅軍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軍74華里。路上共爬過18座山脈,其中5座終年積雪,渡過24條河流,經過11個省,佔領過大小62個城市,突破了11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通過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到達陝北,平均每行進一公里,就有三四個紅軍戰士獻出生命。
紅軍在漫漫長征路上即使知道前方有千難萬險,也決不退縮,奮不顧身地英勇戰斗,直至奪取勝利!他們的目的是什麼?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那百年戰亂的中國得到統一,讓中國徹底解放!
我感動紅軍的堅持不懈,更感動他們那不畏艱險,勇於犧牲的高貴精神。在我的學習生涯中,也遇到過許多困難,碰到過許多挫折,我要牢記紅軍長征的故事,不斷地鞭策自己,讓自己的學習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