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紅色革命戰爭故事350字

紅色革命戰爭故事350字

發布時間: 2021-02-12 17:57:34

A. 紅色革命故事作文400字4年級

我最感動的革命故事
在戰爭中,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回,做出犧牲!在他們答背後,有著多少個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其中江姐的故事讓我最感動!
「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講解不幸被捕,被關押在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在這里江姐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棍、電刑……甚至竹簽插進十指的指尖。特務望向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卡缺口,已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你們可以打斷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大小的考驗。竹簽是用竹子做的,動產黨員的意志是用鋼鐵鑄成的!」
我每當從書中讀到這些時,都熱淚盈眶,多麼剛強的意志啊!這堅貞不屈的精神,這堅強不曲的品格,感人肺腑,直打動人的心窩!她的品質讓我想起了象徵中華民族的梅:以梅象徵堅貞不屈,梅的枝幹蒼勁挺秀,寧折不屈,被人用來象徵剛強不屈的意志。而迎風斗雪開放的梅花,則最先給人間透露春的氣息。這不正是形容江姐的毅志嗎?
多麼難忘的故事,多麼感人的品質!讓我們借上清明,為她深深鞠上三躬!

B. 長征故事 350字

特製布鞋
紅軍在爬雪山以前,那天晚上,下著大雨,董必武和小王,沿著高低小平的小道,一腳一腳地向前摸索趕路。小王不小心踏翻了一塊石頭,摔了一跤,當他爬起來時,腳上的鞋子不見了,只好光著腳路。第二天,雨過天晴,董必武發現小王的光腳丫上有幾條血口子,便從馬褡褳里取出一雙自己的舊布鞋,遞給小王說: 「要取得革命勝利,現在就要吃大苦。你光著腳,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快去!」
小王說:「我不怕苦,就是打赤腳,也保證在長征路上不掉隊,走過雪山沒問題。」他把那雙鞋遞到小王手上,說:「你拿著穿吧。」小王說:「我知道首長只有這雙鞋,還是你自己穿。」董必武把腳往上一蹺:「這不還有一雙嗎?」小王說:「那雙已經很破了。」董必武說:「不要緊,我們還准備了一批『特製布鞋』。」小王很疑惑,心想從長征開始,就一直跟隨著首長,這種鞋,別說沒有見過,連聽都沒有聽過。小王望著董必武,問:「什麼特製布鞋?從來沒聽過。」 董必武笑了笑,指著馬背上的馬褡褳說,「那不是嗎?」小王知道:馬褡褳里,只有他的辦公用具和生活用品,還有在途中撿的破布和破棕片。今大,他從馬褡褳里取出幾塊棕片,在自己的腳上包紮起來。包好後,在地上走,邊走邊說:「我們把棕布撿來做鞋,壞了後再包不是正好嗎?」從此以後,董必武又多了個撿棕布的小王。董必武就是用「特製布鞋」過了雪山。

C. 紅色革命故事200字

1、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國軍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時左腿負傷,仍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葯包,以自己的身體充當火葯支架。隨著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敵軍的暗堡被炸毀,董存瑞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3、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4、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於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的四合村。因父親「王皮襖」參加「抗聯」並任第五軍軍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燒毀。她和弟弟妹妹們跟著媽媽到處躲避日偽漢奸的追捕,王惠民12歲時就隨父親上山參加「抗聯」第五軍。不久,她爸爸英勇犧牲了,小惠民在戰場上表現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烏斯渾河激戰中,她為祖國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獻出寶貴的生命,當時只有13歲。

5、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D. 有關革命戰士的故事 350字

黃繼光,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黃繼光從小就專給地主扛長工、割屬草放牛。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大量徵兵。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黃繼光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E. 紅色經典小故事演講350字有哪些

F. 抗日故事(350字左右)

抗日民族英雄 永遠的豐碑:楊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後,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 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範」。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G. 關於紅軍過長征的故事350字

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選我!!!!!

H. 歷史革命故事350字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在他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聞一多治印的故事
有人把聞一多六十年前所刻印章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前夕捐贈給有關部門。中新社消息說,這枚玉石印章的邊款,用行草刻著一百二十六個字:「忝與毓棠為忘年交者十有餘年,抗戰以還,居恆相約:非抗戰結束,不出國門一步。頃者強虜屈膝,勝利來臨也。而毓棠亦適以牛津之邀,而果得挾勝利以遠游異域。信乎!必國家有光榮而後個人乃有光榮也。承命作印,因附數言,以志欣慰之情,非徒以為惜別之紀念而已也。卅四年九月十一日一多於昆明之西倉坡寓廬。」消息稱這是一封抗戰「家書」。

這是聞一多為孫毓棠刻的一枚篆章。孫是歷史學家,清華大學畢業後赴日留學。抗戰爆發後,兩人同在西南聯大執教,是亦師亦友的「忘年交」。抗戰勝利後,聞推薦他到牛津大學做客座教授。這段邊款文字,其實就是一段臨別贈言。把它看成是一封特殊形式的「家書」,固然未嘗不可;但是,治印者利用邊款記錄時事友情抒發胸中感慨,則是篆刻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現在青年人對此大多不甚了了。聞先生治印邊款留言者甚多。譬如他在一九四四年底送給華羅庚一方圖章,邊款寫著:「甲申歲晏,為羅庚兄治印兼為之銘曰:頑右一方,一多所鑿,奉貽教授,領薪立約,不算寒傖,也不闊綽,陋於牙章,雅於木戳,若在戰前,不值兩角。」也是夾敘夾議,感慨良多。華羅庚後來在《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中說:「在幾十年遷徙輾轉的生涯中,我一直珍藏著它,每當我取出它,就想到一多先生,它上面所凝聚的患難之交的革命情誼成為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

聞一多治印,主要是在西南聯大時期。當是時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災難之中。聞一多雖是一名教授,所拿薪水卻無法養活家人,不得不掛牌治印補貼家用。他在一封信中說:「弟之經濟狀況,更不堪問。兩年前,時在斷炊之威脅中度日。乃開始在中學兼課,猶復不敷。經友人慫?,乃掛牌刻圖章以資彌補。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賴此道。」從一九四四年四月到一九四六年七月,聞一多留下一千四百多方印譜,可見其治印之勤,更可見其家庭經濟狀況之窘迫。他的印章藝術價值很高。浦江清特別撰寫過一篇《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稱他是「黃濟叔之長髯飄灑,今見其人;程瑤田之鐵筆恬愉,世尊其學。」季鎮淮《聞一多年譜》記載說,浦江清教授曾經專門解釋過這兩句話,說:「黃濟叔是明代刻印名家,其為人長髯飄灑,喻聞先生之風度;程瑤田清代經學名家,兼長篆刻,以之擬聞先生最為恰合。」這篇《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由梅貽琦、馮友蘭、朱自清、潘光旦等十多位教授聯合簽名,名噪一時。

聞一多治印是為了補貼家用,但是他治印從來沒有影響自己的教學。他在清華,研究學問就很認真。趙儷生《籬槿堂自敘》說「他一回到清華就拚命下功夫,許多蠅頭細字的讀書筆記都是在新南院寫出來的」。西南聯大南遷之時,文學院曾經在南嶽衡山山腰聖經書院舊址上課,宿舍緊張,聞一多一度與錢穆、吳宓、沈有鼎四人合居一室,只見他從容自若,一絲不苟潛心學術研究,認真讀書備課。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回憶此事說:「室中一長桌,入夜,一多自燃一燈置其座位前。時一多方勤讀《詩經》、《楚辭》,遇新見解,分撰成篇。一人在燈下默坐撰寫。」生活艱難卻研究不懈,一九四四年終於完成學術專著《楚辭校補》,出版後被學術界公認為文獻研究中的力作。這種敬業精神,令人神往。

朱自清在《聞一多全集序》中說:「他是一個鬥士。但是他又是一個詩人和學者……他始終不失為一個詩人,而在詩人和學者的時期,他也始終不失為一個鬥士。」治印也反映出他這種形象。陳明遠《文化人與錢》有一章《聞一多的經濟生活》,其中說到在昆明學生運動遭到鎮壓以後的一件事。「一二.一」慘案的禍首李宗黃,竟然附庸風雅,請聞一多刻印,說明兩日之內刻好,潤例優厚。聞一多根本不予置理,將石料原樣退回。這就惹惱了特務,公然把大街上代聞一多治印收件的商店招牌砸爛,以此泄憤。他自己常用的閑章之中,有一枚文曰「叛徒」。他給人題詞,常常蓋這方印章。別人問他為什麼叫「叛徒」?他說:「我要做一個舊世界的叛徒!」這不正是一個正氣凜然的鬥士麼!

I.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350字作文大全

在這個萬千世來界上有許自多孩子,他們就如那天空中的繁星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可誰知到這些孩子有的根本不屬於我們希望的天空。
有一種孩子剛出生就被粘上殘缺的影子,從子他們就註定被判了無期徒刑,他們今生今世就不會笑不會有疼痛更不會有流不盡的眼淚。他們有一個家在遙遠的天空,兒女他們的父母親切的叫她們「星星的孩子」。這些沒有傷感的孩子們從來不會抱怨不公,而是自己默默接受。或許他們永遠不會蘇醒,或許他們習慣了自己的家,甚至他們已經被召喚回來了卻不想承認。
夜晚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閃亮的繁星;生活的天空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挑戰的目錄;早上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陽光的照射;遙遠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這群孩子!
永遠,沒有疼痛,
永遠,沒有眼淚,
永遠,沒有內心,
永遠,沒有傷疤!
永遠的永遠,這些都會被打破;永遠的永遠,他們會給我們一個燦爛的微笑;永遠的永遠,讓我們靜靜守護星星的孩子;永遠的永遠,我們會一直等,直到他們從遙遠的天空回到希望的天空;永遠的永遠,讓我們努力呵護著這群可愛的孩子們!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