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姚古鎮的故事
⑴ 黃姚古鎮導游詞
寫作思路: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結束語
示例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諸位來黃姚古鎮參觀游覽。我是大家本次導游,願我們相處愉快。
黃姚古鎮方圓3.6公里,屬喀斯特地貌。發祥於宋朝年間,有著近1000年歷史。自然景觀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黃姚古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9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景區。
黃姚古鎮東部姚江兩岸是古鎮的主要生活和公共娛樂區,姚江以西,興寧河以北,小珠江以南地區是商業區。古鎮由龍畔街、中興街、商業街區三塊自成防禦體系的建築群組成。這三處建築群又通過橋梁、寨牆、門樓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下面的時間,請大家自己游覽觀光。提醒大家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獨自一人行走,要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另外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遊客,為我們的世界遺產增添光彩!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再見!
結束語(旅遊完結時)
各位朋友,咱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留下一絲美好的回憶。
(1)黃姚古鎮的故事擴展閱讀
導游詞易出現的問題
1、內容太單薄。
2、導游詞不是散文,書面語太重介紹,口語化注意不夠。
3、結構層次不清楚,邏輯性不強,條理不清晰。
4、缺乏鮮明主題和觀點。
5、應該有自我介紹以及導游慣用語,同時要注意與遊客進行交流,盡量有互動節目。
6、沒有處理好「景」與「事」的關系,講故事或者事理往往游離景點內容。
⑵ 廣西黃姚古鎮為啥被稱為精神家園
黃姚古鎮是一個非常是個養生的地方。很多人現在生活節奏都太快了,只要一有假期都想要放鬆,不僅是身體上的放鬆,更是給緊綳的精神放鬆一下。在廣西,有個古鎮被稱為人們的精神家園,那就是黃姚。這里雖然沒有湘西鳳凰古城的文化故事傳說,也沒有桂林西街的熱鬧,但是,這里有最接近人們普普通通的生活,有著近千年的歷史積淀,在古樸中流露這一種自然美。黃姚古鎮一眼望去都是綠油油的一片,田園風光濃厚,而且這里有很多白發蒼蒼的老人居住,雖然都是七八十的年邁老人,但是個個都是精神抖擻,這里非常適合養生,據說是我國第一個長壽市。
黃姚古鎮一直保持著質朴的風格。只要來到這里就會發現,這里沒有過多的商業化,是真正的一座歷史小鎮,當地的建築也一直保留著古樸的風格,青色的石板路,很窄的弄堂,還有清澈的古井水。到了這里就覺得自己的精神家園很充實,很滿足。
⑶ 我家鄉最美的故事怎麼寫
世界最美的地方在那裡?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觀和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人覺得爛漫之都巴黎很美,有人覺得五嶽之首泰山很美,有人覺得鳳凰古城很美,可在我的心中最美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美麗的家鄉—賀州。
我的家鄉賀州位於廣西省的東北部。那裡山青水秀,地大物博,還有許多旅遊勝地。如國家4A級景區姑婆山森林公園,我過唯一一座漢白玉地質公園玉石林,美麗的黃姚古鎮,還有許多的特產。有富川的臍橙,賀街的三華李,信都的紅瓜子,南鄉的黑木耳。。。。。。賀州真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來到這你不僅會驚嘆這兒的美,還會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賀州與現代化的大都市有所不同,沒有北京的熱鬧,沒有上海的發達,沒有廣州的國際化。有的只是充滿田園詩意的恬靜。這里沒有一座座標志著文明的化工森林(高樓)。沒有終日喧鬧的機器轟鳴聲,沒有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這里是綠的天堂,有數木,有花香,有鳥叫,這里充滿著大自然的氣息,賀州與其他城市所展現出發達美不同,它有的是一種透著大自然靈氣的秀美。
山坡上,樹木綠油油的,樹梢上的葉子嫩嫩的,綠綠的,每一棵樹都是上面的淺綠,下面的濃綠,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綠色沉澱了下來,沉澱在下面又大又寬的葉片上。雲霧繚繞,那美麗的山坡就像一幅潑墨山水畫,畫上還隱隱地散發著一片綠色的光輝和一陣淡色丹青的芳香。大自然是怎樣一位神奇的畫家啊!竟能畫出這般美麗的畫卷。它以山為紙,執數為筆,把一幅讓人驚嘆的畫描繪了出來。山坡的濃濃綠意,吸引了許多小鳥,詩人說過,鳥兒是大自然最美的精靈,是綠色交響曲中最美妙的音符,鳥兒叫著,彷彿著在贊美美麗的賀州。
村莊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息與現代化都市的喧鬧,燈紅酒綠的生活不同,這里的人們過的是一種寧靜致遠,一種平淡而真實的生活,一種開心而愜意的生活,遠離了低醉金迷,遠離了紛爭,遠離了爾虞我詐。這里的人們熱愛好客,團結互助,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在他們身上得到體現,得到發展的傳承。每到收獲的季節,全村的人會一起去田收割稻穀,先幫一戶人家一起割完,再幫另一戶,直到全村人的水稻割完,一家有事,全村額會聚在旦范測既爻煥詫唯超瀝一起慶祝,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家有難,全村額會一起幫助他,與他一起共渡難關,賀州人身上有一種美,一種人文的美,一種閃耀人性光輝的美,我的家鄉賀州,就是如此的美麗。
我的家鄉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我愛你,我美麗的家鄉—賀州。我長大後,一定要您裝扮得更美麗,更加的多姿多彩。
⑷ 廣西賀州的黃姚古鎮好玩嗎去過的朋友請說說
黃姚鎮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北面與鍾山同古鎮、清塘鎮接壤,東面與鳳凰鄉、賀州市公會鎮毗鄰,南與樟木林鄉、富羅鎮交界,西面與走馬鄉相依。鎮政府所在地東距賀州市62.7公里(二級公路),西距縣城7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黃姚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鎮,發祥於宋朝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於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與麗江、鳳凰等諸多人聲鼎沸的古鎮相比,黃姚養在深閨人未識,她安靜、秀氣,如同小清新一般淡雅。因交通尚不便利,宣傳力度不大,恰使這座古樸小鎮的人文和風情免受污染。
舞魚龍
每年的大年初二,黃姚古鎮的居民自發地集中一起,參與舞魚、舞龍、舞獅、黃姚古鎮的建築 (15張) 舞龜蚌以及表演光對陣、五花陣、提燈等傳統活動,共同祈福新春,慶賀新年。提燈晚會當地也稱舞魚龍,由上千人的遊行表演隊伍組成,他們在遊行前進中向觀眾展示光對陣、嗩吶、提燈、五花陣、扮飾、萬事、扮龍、舞板凳龍、舞獅、舞魚、舞龍等近20個當地民間傳統表演節目。
七月十四中元節
七月十四「中元節」是黃姚古鎮當地可以和過年相媲美的節日,一共要過兩天。十四晚上,男女老少都會聚到帶龍橋頭到興寧廟的那一段河邊,觀看放燈。到了十五的晚上,人們又聚在河邊,在放燈結束後年輕男女會跳下河搶抽子燈,把搶到的柚子拿回家和家人分享。
龍爪榕
龍爪榕因其氣根形似龍爪而得名,已有500多年樹齡。從正門進入沿右岔路尋去即可見。古樹竟是在石頭中生長,與岩石緊緊相擁,根須沒法充分伸展,故又名「石上榕」。而枝幹卻盤根錯節,參天繁茂,伸展至半空,倒影清溪,參差斑駁。最有趣的是,有調皮的孩童還躺卧在巨大的根窩間,被如老人般的古榕慈祥地懷抱著。
帶龍橋
黃姚15座古橋梁中最大的一座,電影《面紗》曾在此取景。
去黃姚古鎮的的最佳時間是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這段時間當地氣候宜人,柿子、山楂等水果也先後成熟,可享用鮮美的果蔬。此外,每年3、4月間雨季來臨時游古鎮,踩在停雨後濕潤泛光的青石板上,清雅靜美,也別有一番風味,特別能拍到好片。——信息來源於小鎮微報
⑸ 桂林到黃姚古鎮
直接到桂林汽抄車總站買票到黃姚,或者是鞏橋(這里有個汽車站,離黃姚很近,到時候搭個三輪車就可以到了,街上很多)。回的話到鞏橋吧,或者你在景區門口問下有沒有到桂林的車,平時街邊都有汽車的,費用估計50-60,具體忘記了。住宿的話推薦在黃姚街的八方賓館,我住過一晚,別看外邊不怎麼樣,客房環境布置真的很好,90大概這樣,景區裡面也有客棧,考慮晚上路太黑,不過晚上住裡面也是不錯的,到時候你們遊玩的時候進去看看環境,夜景真不錯的,不過不熟悉路況的就怕你們在裡面迷路,不知道出口在哪裡。在街上住的話也可以吃吃宵夜,晚上打個電筒進進景區。不過在景區裡面住也是一種享受。有個阿姚的故事好像是客棧,推薦!
⑹ 黃姚古鎮的來歷
黃姚是廣西省賀州市昭平縣一個有著450多年歷史的古鎮。黃姚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
古鎮始建於北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方圓幾十里最初只有兩戶居民,一戶姓黃,一戶姓姚,繁衍至元末,此地已有黃、姚、鄒、莫、曾、鄧、吳、古八姓,所有姓氏中以黃和姚最多。
說起古鎮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和宋代楊家將有關的傳說呢。據說,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得知此地只有黃、姚兩姓居住,就給小鎮取了個「黃姚」的名字,一用就是千年。現黃姚古鎮佔地面積36公頃,聚居著500多戶2800餘人。
揭開歲月的黃歷,源起於宋朝的黃姚古鎮在明清時期曾是商賈雲集的繁華鎮集。如今,歷經千年滄桑的古鎮,湮滅了她曾經擁有過的繁華與喧囂,宛然以一副鉛華洗盡淡泊寧靜的樣貌,成為人們眼中憧憬的夢境家園。
乾隆年間,黃姚街市旺盛,街區絕大部分建築群均已形成。由於過去村鎮處於半封閉狀態,古老的民居、眾多的文物古跡得以保存下來,以至在這塊富有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歷史遺址隨處可見,文物古跡俯拾皆是。現古鎮完整保存著8條石板街,全長10多公里,寬度2米至5米不等。明清古建築保存著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規模之大,實屬罕見。景觀建築也甚多,有亭台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著名的興寧廟匾額「且唑口契茶」被文化部列為「中華名匾」之一。「黃姚八景」:古戲台、興寧廟、文明閣、寶珠觀、天然橋、聚仙岩、帶龍橋、孔明岩等區級或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舊貌仍存。
整座黃姚古鎮,就是一部完整的桂東居民文化史。房屋多為兩層的磚瓦結構,雖沒有都市大戶人家那種恢宏氣魄,但建築精美、磚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古建築的樑柱、斗拱、檁椽、牆面、天花都雕梁畫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石板街路面鋪接技術精湛,街道空間尺度宜人,建築有退有進。古鎮整體風貌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感覺。
黃姚人熱愛先人留下的遺產,樂於住在這些古舊的老屋裡,即使在新城區建有新房,老一輩人也不願搬走。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保存著先人用過的雕花床、八仙桌、紅櫥等傢具及古老的服飾、用具。
⑺ 黃姚古鎮的大榕樹有什麼傳說
我在古鎮生活了那麼久,真心沒有聽說過什麼傳說,只是有幾顆榕樹真的是長得很大,歷史很悠久而已,要真想灌輸什麼寓意傳說,估計都是編的吧!
⑻ 關於黃姚古鎮作文
廣西賀州有一個千年古鎮,叫黃姚。以山青、水秀、奇石、洞幽、樹綠、竹美而聞名,人稱「小桂林」,又被譽為中國四大古鎮。
黃姚的山,千峰競秀。一座座石山,如擎天巨柱,直逼雲天,高峻雄偉;有的亭亭玉立,風姿嫵媚,秀色迷人。
黃姚的山,形態奇特,岩崖崢嶸,陡峭嵯峨,奇甲天下。古鎮被五座大山所環抱,曰「五馬歸槽」。
黃姚的山,蔥林密布。樹木或挺立於山巔,剛勁挺拔,雄風無比;或長於懸崖,傲然盤曲,凌空欲飛;或扎於岩縫,不屈不折,鐵骨錚錚。
黃姚的山,無山不洞。洞中景物,多有稀奇古怪的鍾乳石,色彩繽紛,千姿百態。
黃姚的水,秀麗迷人。源於龍沖,流經天然街和龍畔街的兩條小溪,又因其注入了兩個龍潭的水,叫龍溪。發源於苦竹沖,流經金屏寨,從禹門匯入姚江的小溪,因溪中有寶珠山而取名珠溪。而以桂江支註上游五指山為源頭的小溪,流經皇竹、陽朔,躍下風過坡,奔向老街北面的松樹峽,流過石跳橋,即叫姚江。傳說古鎮三水環繞,四水歸源,五馬歸槽,實為風水寶地。姚江在中興街水埠頭到東門樓一帶,河床狹長,隨山而移,蜿蜒曲折,因其下游築壩而成湖泊,水波不興,水面如鏡。溪河兩岸,有千年古榕,合抱的油樟,珍稀樹種龍鱗樹,各種不知名的樹木,或長於江畔,蒼翠盤郁;或長於岩縫,蠟干虯枝,條條老藤,簇簇修竹,叢叢野花,依偎著溪畔河岸,格外絢麗,恰似一個個巨型盤景撲入遊人的眼簾。景隨物移,目不暇接,似在山水畫廊中。
游覽黃姚山水,文明閣是不能不去的。文明閣座落於古鎮東南面的天馬山上,為黃姚名勝之首,天馬山也因其而獨秀於群山秀水。文明閣建於明朝末年,依山而建,傍水而立。山上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古樹成林,綠樹成蔭,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題詩、楹聯、石刻眾多,四季遊客如織。文明閣是桂東道教名山,建成後,道士在此打醮,訴求風調雨順,人間太平,一年一小醮,五年一大醮。打醮時日,信徒們從四鄉六寨扶老攜幼,蜂擁而來,山上山下,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有遊人說黃姚山水「甲桂林」「甲陽朔」。這是「放大」了的贊譽。依我說,黃姚山水以其未經刻意雕塑的深沉、朴實、野趣而使桂林陽朔山水稍有遜色,其小橋、流水的景緻,雖比不上周庄、魯鎮人文景觀的厚重,但其所特有的山傍水、水伴山的悠悠神韻,以其千年民居古宅、千年石板街形成的「九宮八卦」迷宮被眾多中外遊客視為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⑼ 黃姚古鎮傳說是什麼樣的啊
哈哈。。。。。。。我就是廣西省賀州人啊!你算是遇對人了啊!
黃姚是廣西省賀州市昭平縣一個有著450多年歷史的古鎮。黃姚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
古鎮始建於北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方圓幾十里最初只有兩戶居民,一戶姓黃,一戶姓姚,繁衍至元末,此地已有黃、姚、鄒、莫、曾、鄧、吳、古八姓,所有姓氏中以黃和姚最多。
說起古鎮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和宋代楊家將有關的傳說呢。據說,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得知此地只有黃、姚兩姓居住,就給小鎮取了個「黃姚」的名字,一用就是千年。現黃姚古鎮佔地面積36公頃,聚居著500多戶2800餘人。
揭開歲月的黃歷,源起於宋朝的黃姚古鎮在明清時期曾是商賈雲集的繁華鎮集。如今,歷經千年滄桑的古鎮,湮滅了她曾經擁有過的繁華與喧囂,宛然以一副鉛華洗盡淡泊寧靜的樣貌,成為人們眼中憧憬的夢境家園。
乾隆年間,黃姚街市旺盛,街區絕大部分建築群均已形成。由於過去村鎮處於半封閉狀態,古老的民居、眾多的文物古跡得以保存下來,以至在這塊富有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歷史遺址隨處可見,文物古跡俯拾皆是。現古鎮完整保存著8條石板街,全長10多公里,寬度2米至5米不等。明清古建築保存著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規模之大,實屬罕見。景觀建築也甚多,有亭台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著名的興寧廟匾額「且唑口契茶」被文化部列為「中華名匾」之一。「黃姚八景」:古戲台、興寧廟、文明閣、寶珠觀、天然橋、聚仙岩、帶龍橋、孔明岩等區級或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舊貌仍存。
整座黃姚古鎮,就是一部完整的桂東居民文化史。房屋多為兩層的磚瓦結構,雖沒有都市大戶人家那種恢宏氣魄,但建築精美、磚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古建築的樑柱、斗拱、檁椽、牆面、天花都雕梁畫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石板街路面鋪接技術精湛,街道空間尺度宜人,建築有退有進。古鎮整體風貌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感覺。
黃姚人熱愛先人留下的遺產,樂於住在這些古舊的老屋裡,即使在新城區建有新房,老一輩人也不願搬走。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保存著先人用過的雕花床、八仙桌、紅櫥等傢具及古老的服飾、用具。
⑽ 賀州景點的典故
姑婆山的由來,有兩個版本。一是神仙傳說,可信度不高。二是聽一八旬老人說的,山上有一土匪窩,佔山為王,這些流氓土匪不時下山掠奪良家少女上山凌辱。這些被凌辱的少女,極少數的可以成為壓寨夫人,過著眾人伺候的生活。而大多數的少女則在山上寂寞勞苦度過下半生,終其一生未婚,成為老姑婆。這個山名的由來,聽得讓人心酸。
黃姚是廣西省賀州市昭平縣一個有著450多年歷史的古鎮。黃姚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
古鎮始建於北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方圓幾十里最初只有兩戶居民,一戶姓黃,一戶姓姚,繁衍至元末,此地已有黃、姚、鄒、莫、曾、鄧、吳、古八姓,所有姓氏中以黃和姚最多。
說起古鎮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和宋代楊家將有關的傳說呢。據說,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得知此地只有黃、姚兩姓居住,就給小鎮取了個「黃姚」的名字,一用就是千年。現黃姚古鎮佔地面積36公頃,聚居著500多戶2800餘人。
揭開歲月的黃歷,源起於宋朝的黃姚古鎮在明清時期曾是商賈雲集的繁華鎮集。如今,歷經千年滄桑的古鎮,湮滅了她曾經擁有過的繁華與喧囂,宛然以一副鉛華洗盡淡泊寧靜的樣貌,成為人們眼中憧憬的夢境家園。
乾隆年間,黃姚街市旺盛,街區絕大部分建築群均已形成。由於過去村鎮處於半封閉狀態,古老的民居、眾多的文物古跡得以保存下來,以至在這塊富有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歷史遺址隨處可見,文物古跡俯拾皆是。現古鎮完整保存著8條石板街,全長10多公里,寬度2米至5米不等。明清古建築保存著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規模之大,實屬罕見。景觀建築也甚多,有亭台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著名的興寧廟匾額「且唑口契茶」被文化部列為「中華名匾」之一。「黃姚八景」:古戲台、興寧廟、文明閣、寶珠觀、天然橋、聚仙岩、帶龍橋、孔明岩等區級或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舊貌仍存。
整座黃姚古鎮,就是一部完整的桂東居民文化史。房屋多為兩層的磚瓦結構,雖沒有都市大戶人家那種恢宏氣魄,但建築精美、磚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古建築的樑柱、斗拱、檁椽、牆面、天花都雕梁畫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石板街路面鋪接技術精湛,街道空間尺度宜人,建築有退有進。古鎮整體風貌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給人以美的感覺。
黃姚人熱愛先人留下的遺產,樂於住在這些古舊的老屋裡,即使在新城區建有新房,老一輩人也不願搬走。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保存著先人用過的雕花床、八仙桌、紅櫥等傢具及古老的服飾、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