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機動途中小故事

機動途中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3 07:03:19

❶ 長征途中的小故事

http://..com/question/13857659.html
http://..com/question/13857659.htmisi=4

❷ 紅軍長征途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謝謝您採納!這是我的回答:
紅軍長征故事《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
12個銅板「買」一個梨的故事
講述了1935年4月時,中央紅軍進入了雲南境內。那裡的風景十分美麗,連綿起伏的山巒,漫山遍野的綠樹······可是紅軍戰士們卻被酷熱的天氣折磨的苦不堪言。戰士們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可哪裡的水卻是鹹的!沒有水解渴,戰士們只好忍著乾渴繼續前進。
戰士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村莊,可那兒的村民因為聽信了敵人的宣傳,全都躲了起來。戰士們沒辦法,只好住了下來。
在女戰士打水時,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在廚房的毛草中,竟有一筐梨!要知道對於行路一天的戰士們來說,梨可是最好的東西!可是紅軍紀律嚴明: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戰士們只好舔了舔嘴唇。這時,一位發著高燒的女戰士發出了痛苦的呻吟,這是大家靈機一動,決定買一個梨給她。最後用12個銅板「買」了一個梨。
張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裡,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關於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並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為了給生病的小戰士補充營養,老班長想盡辦法釣魚和挖野菜,煮成野菜湯給三個小戰士吃,自己卻吃剩下的魚刺和魚骨。最後在即將渡過草地的時候,老班長卻因為飢餓犧牲在草地中。小戰士」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保存起來,以教育後代。

❸ 交通安全常識小故事

交通安全小故事 提起交通,大家就會想到:出門,上學,上班,買菜......這些大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是,當我們走在馬路上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要遵守交通規則。例如:過馬路要看清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要走人行橫道,不得翻越交通護欄;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不能在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戲.....我們小學生要牢牢記住遵守交通法規,從我做起。記得有一次,我和姑姑坐公車去上英語課,車子剛剛開出車站沒有多久,突然車箱里一片混亂,不知道誰喊了一句:「快看,那邊軋了人了。」大家一起瞧著車窗外面看,我也看了一眼。啊!就看見路邊一輛油罐車的下面躺著一個人,周圍到處都是血和白色的粘稠物,旁邊還有一輛被軋變了形的自行車,我嚇得一下子躲到了姑姑的懷里,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奪走了,每當我想起這件事的時候,我都感覺害怕,要是我們都像他們一樣不遵守交通法規,那麼走在路上還有什麼安全可言呢?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是由於這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的,騎車帶人、跨越護欄、闖紅燈、醉酒駕車、疲勞駕駛……這些看起來是小小的違章,造成的後果卻是巨大的。據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多達120萬左右!而我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居世界第一,這驚人的數字會使多少家庭失去他們的親人,會給他們帶來多少悲痛啊!我的爸爸就是一名駕駛員。每天早晨,當爸爸發動車子要出發的時候,我都會對爸爸說上一句:「爸爸,路上小心,一路平安。」是啊,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著我和媽媽對爸爸的愛,交通安全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在交通日益繁忙、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遵守交通法規是我們小學生必須做到的。要知道我們的生命不僅僅是屬於我們自己,它也屬於我們的親人,朋友。他們關心著我們,呵護著我們,我們不應該讓他們傷心吧!珍惜生命吧,為了我們自己,為了那些愛著我們的人。

❹ 長征途中發生過哪些小故事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到陝北,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其間經過無數次激烈的戰斗.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行軍一共368天,餘下來的100天大多都在戰斗中渡過.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 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從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的整整兩年中,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的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中,紅軍斬關奪隘,搶險飛渡,殺退了千萬追兵阻敵,翻越了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其神勇艱苦的精神,充分顯示了共產主義運動無比頑強的生命力,表現了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無堅不摧的戰鬥力量。 但是,為什麼要舉行長征?紅軍為什麼能夠勝利地完成這個偉大的壯舉?其中卻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記取。
一 黨中央六屆四中全會以後,開始了土地革命時期以王明為代表的第三次「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對黨的統治。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中央根據地黨代表大會和一九三二年十月的寧都會議,根據六屆四中全會的錯誤綱領, 污衊毛澤東同志的正確路線為「富農路線」和「極嚴重的一貫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並改變了中央根據地正確的黨的領導和軍事領導。到一九三三年初,臨時中央因為白區工作在錯誤路線的領導下遭受嚴重損失,而遷入中央根據地,更使錯誤路線得以在中央根據地和鄰近根據地進一步地貫徹執行。
「左」傾路線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歷史階段的任務和界限,主觀地急於要超過民主革命;低估了農民反封建斗爭在中國革命中的決定作用;主張整個地反對資產階級以至上層小資產階級。第三次「左」傾路線更把反資產階級和反帝反封建並列,完全否認由日本侵略所引起的國內政治的重大變化反而把同國民黨反動統治有矛盾,而在當時積極活動起來的中間派別斷定為所謂「最危險的敵人」。他們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的特點,不了解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質上是農民革命,不了解中國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長期性,就從而低估了軍事斗爭特別是農民游擊戰爭和鄉村根據地的重要性,錯誤地要求紅軍奪取中心城市。
但是因為毛澤東同志的正確的戰略方針在紅軍中有深刻影響,在臨時中央的錯誤路線尚未完全貫徹到紅軍中以前,一九三三年春的第四次反「圍剿」戰爭仍然得到勝利。而在一九三三年底開始的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極端錯誤的軍事路線就取得了完全的統治。一九三四年一月召開的六屆五中全會,是第三次「左」傾路線發展的頂點。這時,他們錯誤地認為「中國革命危機已到了新的尖銳的階段——直接革命形勢在中國存在著」;認為第五次反『圍剿」的斗爭「即是爭取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斗爭」。第三次「左」傾路線在軍事上也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在建軍的問題上,把紅軍的三項任務縮小成為單純的打仗一項,要求不適當的正規化,把當時紅軍的正當的游擊性和運動性當作所謂「游擊主義」來反對;又發展了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在作戰問題上,它否認了敵強我弱的前提;要求陣地戰和單純依靠主力軍隊的所謂「正 規戰」;要求戰略的速決戰和戰役的持久戰;要求「全線出擊」和「兩個拳頭打人」,反對誘敵深入,把必要的轉移當作所謂「退卻逃跑主義」;要求固定的作戰線和絕對的集中指揮等,總之是否定了游擊戰和帶游擊性的運動戰,不了解正確的人民戰爭。 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開始時實行了進攻中的冒險主義,洵口遭遇戰偶然獲勝,「左」傾機會主義者更以此為據,陳兵敵區,實行「御敵於國門之外」的錯誤方針。
這時,福建事變發生,敵人被迫調動兵力東下,如果我們善於聯合這些主張反蔣抗日的力量,共同對付蔣介石反動派,這對支持國內日益增長的抗日民主要求會起到極大的作用;同時,軍事上也完全可能趁此消滅一部分敵人,粉碎第五次「圍剿」。可是,「左」傾路線卻斷言中間派別是所謂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因而坐失良機。敵人摧毀了福建人民政府,得以從容調轉頭來,重新壓向根據地。
廣昌一戰紅軍損失很大。從此「左」傾路線又實行了防禦中的保守主義,主張分兵把口,因而完全處於被動,東堵西擊,窮於應付,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 最後,又拒絕了毛主席將紅軍主力轉至外線、調動和殲滅敵人、用以保衛和擴大根據地的正確主張,實行了逃跑主義。一九三四年十月,猝然決定離開中央根據地,事前固然未在廣大幹部和群眾中作深入的思想動員,又未作從陣地戰轉為運動戰、從依靠根據地轉為脫離根據地、長途行軍作戰所必需的准備工作,即倉促轉移。
二 開始長征,由於「左」傾路線在軍事行動中的逃跑主義錯誤,繼續使紅軍受到重大損失。當時中央紅軍第五軍團,自離開中央根據地起,長期成為掩護全軍的後衛,保護著騾馬、輜重,沿粵桂湘邊境向西轉移。全軍八萬多人馬在山中羊腸小道行進,擁擠不堪,常常是一夜只翻一個山坳,非常疲勞。而敵人走的是大道,速度很快,我們怎麼也擺脫不掉追敵。
我軍經過苦戰,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後,蔣介石急調四十萬大軍,分成三路,前堵後追,企圖消滅我軍於湘江之側。
面臨故人重兵,「左」傾路線的領導更是一籌莫展,只是命令部隊硬攻硬打,企圖奪路突圍,把希望寄託在與二、六軍團會合上。在廣西全縣以南湘江東岸激戰達一星期,竟使用大軍作甬道式的兩側掩護,雖然突破了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接過湘江,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員折損過半。
廣大幹部眼看反五次「圍剿」以來,迭次失利,現在又幾乎瀕於絕境,與反四次「圍剿」以前的情況對比之下,逐漸覺悟到這是排斥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貫徹執行了錯誤的路線所致,部隊中明顯地滋長了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這種情緒,隨著我軍的失利,日益顯著,湘江戰役,達到了頂點。
這時,二、六軍團為了策應中央紅軍,在川黔湘邊界展開了強大攻勢。蔣介石為了阻擋我軍會師,忙調重兵堵截、追擊。如果我們不放棄原來的企圖,就必須與五、六倍的敵人決戰。但部隊戰鬥力又空前減弱,要是仍舊採用正面直頂的笨戰法,和優勢的敵人打硬仗,顯然就有覆沒的危險。
正是在這危急關頭毛主席挽救了紅軍。他力主放棄會合二、六軍團的企圖,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爭取主動,打幾個勝仗,使部隊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張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贊同。於是,部隊在十三月佔領湖南西南邊境之通道城後,立即向貴州前進,一舉攻克了黎平。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三萬多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了會議,決定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部隊在黎平整編後,立即出發,一九三五年一月強渡烏江,打下了遵義城。這時期,行軍作戰雖然同樣緊張,但由於毛主席酌英明主張,作戰一直順利,部隊情緒也逐漸振奮。
在遵義休整了十二天。黨中央就在這時候召開了擴大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三 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左」傾路線的領導者,企圖用陣地戰代替游擊戰和運動戰,用所謂「正規」戰爭代替人民戰爭。這個錯誤的軍事路線,就決定了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並招致了長征初期的嚴重損失。 這次會議,勝利地結束了「左」傾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的新的領導,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這是有極大的歷史意義的轉變,正是由於這一轉變,我們黨才能夠勝利地結束了長征,在長征的極端艱險的條件下,保存了並鍛煉了黨和紅軍的基幹,並且克服了張國燾的退卻逃跑路線和分裂黨的陰謀,勝利到達陝北,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了抗日高潮的到來。
遵義會議的精神傳達到部隊中,全軍振奮,好象撥開重霧,看見了陽光,一切疑慮不滿的情緒一掃而光。經過十多天的休整,部隊體力稍見恢復,又進行了整編,立即移師北上。 這時候二、六軍團在湘鄂川黔地區頗有發展,但是因為敵人駐在芷江一線,防備我返回湖南,因而無法取得聯系。四方面軍在川陝也粉碎了四川軍閥的六路圍攻。當中央紅軍經桐梓、鰼水,渡赤水河北上時,立即引起敵人極大的恐慌。四川軍閥急忙抽調兵力至川黔邊境布防,派其模範師(郭勛祺師)四處巡弋,並封鎖長江,防我北渡與四方面軍會合。當我軍挺進至滇東北之威信時,敵周渾元、吳奇偉縱隊已從湖南趕來。土城一仗,未能消滅郭師,敵又大軍奔集。我乃放棄北接長江的意圖,突然甩開敵人,揮戈東指,再渡赤水河,重占桐梓、婁山關和遵義,消滅王家烈兩個師。這時,敵周、吳縱隊也已趕上,和我軍展開激戰。天下大雨,山路濘滑,我三軍團與幹部團和敵人反復爭奪老鴉山制高點,一軍團趁黑夜從西側插入敵人大隊中,號聲四起,山鳴谷應,敵人腹背受敵,頓時大亂,倉惶南逃。我軍邊追邊打,直到烏江邊,殲滅敵一個多師。殘敵渡江南竄,怕我追擊,把烏江浮橋拆掉,來不及過江的敵人也悉數被殲。這一戰役是長征以來第一個大肚仗。
遵義會議以後,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好象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迴曲折,穿插於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又向西,以為我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處處主動,生龍活虎,左右敵人。我軍一動,敵又須至擺陣勢,因而我軍得以從容休息,發動群眾,擴大紅軍。待敵部署就緒,我們卻又打到別處去了。弄得敵人撲朔迷離,處處挨打,疲於奔命。這些情況和「左」傾路線統治時期相對照,全軍指戰員更深刻地認識到:毛主席的正確的路線,和高度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的軍事藝術,是使我軍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保證。
我軍在遵義一帶幾次尋戰,敵卻小心防守。三月,我軍便自遵義西進,占仁懷,由茅台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敵人料我將北渡長江,大為恐慌,連忙在川黔滇三省邊界大修碉堡,企圖封鎖圍殲我軍。但我軍卻突然由川南折回貴州,在茅台附近四渡赤水河,除留一支小部隊牽制敵人外,其餘急行軍通過楓香壩,南渡烏江,直逼貴陽,並且分兵一部東擊甕安、黃平。
這時候,蔣介石正親自在貴陽督戰,慌忙調雲南軍閥部隊來「保駕」,又令薛岳和湖南部隊東往余慶、石阡等地布防,防止我軍東進與二、六軍團會師。在部署這次行動時,毛主席就曾說:「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果然,敵人完全按照毛主席的指揮行動了。於是,我軍以一軍團包圍貴陽東南的龍里,虛張聲勢,迷惑敵人,其餘主力穿過湘黔公路,直插雲南,與馳援貴陽的滇軍事道而行。這次,毛主席又成功地運用了聲東擊西的靈活的戰術,「示形」於貴陽之東,造成敵人的過失,我軍得以爭取時機突然西去。
一過公路,摔開了敵人,部隊就象插上了翅膀,放開大步,一天就走一百二十里。途中,連克定番(今惠水)、廣順、興義等縣城,並渡過了北盤江。四月下旬,我分三路進軍雲南:一路就是留在烏江北牽制敵人的別動支隊九軍團,他們打敗了敵人五個團的圍追,人滇時,佔領宣威,後來經過會澤,渡金沙江;另兩路是紅軍主力,攻克霑益、馬龍、尋甸、嵩明等地,直逼昆明。這時,滇軍主力全部東調,雲南後方空虛,我軍入滇,嚇得龍雲膽顫心驚,忙將各地民團集中昆明守城,我軍卻虛晃一槍,即向西北方向金沙江邊挺進。 金沙江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江面寬闊,水流湍急,形勢非常險要。如果我軍不能北渡,則有被敵人壓在深谷殲滅的危險。這時,蔣介石似乎已經發覺了我軍的行蹤,天天派飛機來偵察。我軍三路連夜向金沙江平行急進:一軍團搶龍街渡,三軍團搶洪門渡,幹部團搶絞車渡,五軍團仍舊殿後掩護。
幹部團偷渡金沙江襲擊並消滅了川軍一排守敵,迅即以一部控制了絞車渡兩岸渡口,前後控獲七隻小船。而團主力則由北岸的深谷,急進至幾十里外的高原,擊潰了川軍援兵。這比洪門渡因江流太急,無法渡過龍街渡又因江面太寬,敵機可以低飛騷擾不便渡江;因此,一、三軍團都集中到絞車接渡江,而仍以五軍團的一個師擔任掩護。 三天後,敵人的敢死隊十三師約五、六個團的兵力,向絞車渡追來,被我五軍團打了個措手不及,沿河潰退下去。原來蔣介石也發覺了我軍的戰術方針有了新的變化,於是就在貴陽召開會議,研究我軍近來的作戰特點,規定了「長追穩打」的戰術方針,以免被我軍殲滅。現在敵十三師見脫離主力太遠,被我一追,不知虛實,不敢輕舉妄動,就在團街固守起來。我軍就依靠絞車渡七隻小船,經過九天九夜全部渡過江去。第二天,敵人的大隊人馬才趕到,而這時候,船隻已經燒毀,紅軍早已遠走高飛了。
從此我軍跳出了數十萬敵人因追堵擊的圈六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在會理休息了五天,繼續北上。經西昌、瀘沽,進入彝族同胞聚居的地方。我們堅定地執行了毛主席規定的民族政策,與沽基族首領結盟修好;並使老伍族中立;對受蔣介石特務支持利用,不斷襲擊我們的羅洪族,則反復說明我們是幫助少數民族求解放的。就這樣依仗黨的民族政策,順利地通過了彝族地區,趕到河南岸的安順場渡口。
安順場原名支大地,瀕大渡河南岸,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從此北渡未成而最後失敗之處。這里是一個河谷地帶,兩側是四五十里的高山,在這樣的深溝中,部隊無迴旋餘地,兵力亦無法展開,極易為敵人伏擊消滅。因此四川軍閥曾揚言紅軍將蹈石達開覆轍。河南岸安順場駐著四川軍閥的一個營,僅留一隻交通用的小船,其餘船隻都被他們拉到河北岸去了。我們在河南岸包圍安順場川軍時,找到了那一隻小船,使組織突擊隊渡河。十七勇士一過河去,就將敵人打垮,佔領了渡口,接著,我第一師陸續渡過河去,掃清北岸沿河之敵,並在化林坪擊潰了川軍劉文輝的北岸預備隊劉元堂旅。隨即與南岸二師夾河而上,向瀘定橋前進。第二師先到,敵人還沒有來得及徹底破壞瀘定橋,我軍便攀緣鐵索沖過大渡河與第一師會合。 一九三五年六月,紅軍飛渡大渡河後,在漢源打了一仗,擊潰四川軍閥四個團,旋經天全、蘆山、寶興,翻越了長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佔領川西北之大維、懋功等地,與四力面軍勝利會合。
武亭,朝鮮人。長征出發時任第一縱隊第三梯隊司令員。黎平會議後,部隊整編,武亭調任紅三軍團炮兵營營長。
近來有人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把法國傳教士阿·勃沙特也列為參加長征的外國人。勃沙特算不算參加了長征,首先應看他是怎樣到長征隊伍中去的,是不是紅軍隊伍的一名成員。據有關資料介紹:"1934年10月,身為貴州鎮遠教堂的英籍牧師鮑斯哈特(即勃沙特)及貴州舊教堂的加拿大籍牧師A·海曼,因'間諜'嫌疑被西征入黔的紅六軍團扣留,嗣後並隨紅二、六軍團行動,直到1936年4月12日......在雲南境內將其釋放。"勃沙特等被紅軍扣留"是由於一九三四年聖誕節一次草率的逃跑行動"。可見,勃沙特在紅軍隊伍里是"被一根繩子拴在一起","非出於自願"的。
當然,勃沙特被紅軍扣留期間,曾為紅軍翻譯了一張法文版貴州省地圖,做了點有益的工作,但不能因此牽強地把他列為與敵浴血奮戰的紅軍隊伍中的一員,更不能把"參加長征"這一無上光榮的經歷加在他身上。美國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把勃沙特稱為"長征隊伍里的局外人"是比較恰當的。
綜上所述,真正參加長征的外國人僅在紅一方面軍里有:李德、洪水、畢士悌、武亭。除李德是歐洲人外,其他三人均為亞洲人。
「那個時候裝備比紅軍初創時期要好一些!」廖鼎琳說,第一次反「圍剿」的時候,用的都是土炮,有種「松樹炮」是把松樹干挖空裝上火葯和石砂製成的。打完仗不能撤,還要撿子彈殼,撿回去填葯再用,不過「填的葯不好使,打不了多遠」。戰士的子彈袋裡大部分是空子彈,「只有幾發是真的」。但湘江之戰時我們的裝備與敵人相比還是相距太大啊!

「一天中不是打仗就是走路。」廖鼎琳當警衛員少吃了一些苦——被子可以放在首長的馬背上,上山走累了還可以拉著馬尾巴走。但他還是掉了一回隊。那是在過了金沙江後不久,「不知啥病,吃不下東西,還拉肚子」。身後的收容隊不斷打槍警示: 「敵人來了,快跑!」在戰友小馬的攙扶下,廖鼎琳鼓勵自己向前走、不要停下。

強渡大渡河,廖鼎琳所在的炮兵營立下了大功。紅1團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進行強渡的同時,岸上輕重武器火力掩護,炮兵營營長趙章成操縱迫擊炮,彈彈擊中對岸敵人碉堡。營長因此得到了「神炮手」的美名。

一軍團是中央紅軍的先頭部隊。「你們比後面的部隊苦吧?」記者問道。老人說:「這個你們就不知道了,走在前面的部隊糧食吃完了還能挖野菜,後面的部隊連野菜都難找啊!」

廖鼎琳說,過草地紅軍戰士都飽嘗了飢餓的滋味。剛進入藏區的時候,還能搞到牛羊,大塊大塊的肉放在從敵人那裡繳獲來的大桶鍋里煮,雖然「沒有鹽、沒味道」,也不失為難得的大餐。草地里就沒那麼幸福了,那時青稞只有八九分成熟,部隊要求每個人背一捆柴火和7天的干糧。「開始一兩天,燒開水煮青稞吃。後來沒柴火了就吃生的,到最後,生的青稞也沒有了,就吃點野蔥野蒜充飢。」廖鼎琳說,當他們到達班佑後看到零零星星的「牛屎房子」,激動得歡呼起來——有人家的地方,就有希望籌到糧食了。

❺ 長征途中小故事1一5o字

親,你要來的50字小故事沒有,但以自下這個可供你參考參考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❻ 求長征途中的小故事

紀實文學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第一章月光下的行軍. (美)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著過家鼎程鎮球 張援遠譯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 劉英今年二十六歲,還不到五英尺高,嬌小得就象小孩子 玩的布娃娃。海倫·斯諾曾經說她無法想像劉英在長征途中是怎麼沒被大風颳走的? ...
cyc69.cycnet.com:8090/ xuezhu/haiwai/content.jsp?n_id=3798 - 12k -
緬懷先烈,讓紅領巾緊系歷史實習記者楊柳記得小的時候,我們剛剛帶上 ...記得小學課本里就有篇《馬背上的紅軍》,講述的是在長征途中一個掉隊的小紅軍,寧肯 犧牲自己也不肯騎陳賡的馬,不肯吃陳賡的青稞面,最後昏倒在地的真實故事。還有位軍需 長為了讓戰士們能穿暖,人人都有軍大衣,把過雪山的必需品也讓給了小戰士們,自己卻 ...
www.snweb.com/gb/sdc/2005/20/b2001026.htm - 10k -

❼ 紅軍長征的小故事50字快點!!!!!!!!!!!!!!!!!!!!!!!!!!!!!短!!!!!!

長征小故事篇一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政府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運動戰戰役。從1935年1月19日紅軍離開遵義開始,到5月9日勝利渡過金沙江為止,歷時3個多月,共殲滅和擊潰敵人4個師、2個旅另10個團,俘敵3600餘人。在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朱德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老蔣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長征小故事篇二
紅軍長征途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而且還要經常與空中偵察、轟炸的敵機進行斗爭。盡管當時紅軍的防空武器極其簡陋,但仍發揚以劣勝優、敢打敢拼的精神,積極地進行防空行動,並在長征途中擊落6架敵機。
長征小故事篇三
《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

❽ 速度。求長征途中的簡短小故事。

恩來同志發燒了,
沒有葯品,醫生們束手無策,
幸虧一位四川醫生採集了碗豆尖,醫好了恩來同志的感冒,

❾ 長征途中的小故事,要有起因,經過,結果

長征時一個雪花紛飛的傍晚,陳賡感到十分疲憊,掉下隊來,同他那也十分疲憊的瘦馬,慢慢地朝前走。走著走著,來到一個掉隊小紅軍的身旁。這個小傢伙,看來不過十一二歲,一口四川腔,圓溜溜的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翹,穿著一雙破草鞋的腳板子凍得又青又紅。陳賡靠近他身邊指著自己的馬說:「小鬼,你過來騎一會兒。」

小鬼拿出一副蠻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那滿臉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說:「老同志,我的體力可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用命令口吻說:「上去,騎一段再說!」

小鬼用倔強的語氣回答:「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是不是?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胸脯一挺,做出一個准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走吧。」

「你先走,我還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無奈,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口袋一拉,輕輕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比你還要多呢。」

陳賡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他只好爬上馬背,一個人朝前走去。

不知為什麼,陳賡此時心情總是靜不下來,腦子里總是出現那個小鬼的影子。陳賡走著走著,突然喊了一聲:「不對,我受騙了!」他調轉馬頭,狠踢馬肚,向來路奔跑回去。

當陳賡尋找到這個小鬼時,天已經很晚了。

陳賡把躺在地上的小鬼抱上馬背,有一件硬物觸到他的左手。他順著摸出來一看,原來正是小鬼那個鼓鼓的干糧袋,裡面只有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留有幾個牙齒印。

陳賡全明白了。正在這時,小鬼慢慢停止了呼吸。

陳賡一手緊摟著小鬼的屍體,一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這個大笨蛋,怎麼對得起階級小兄弟!」說罷,失聲痛哭,淚如雨下。在旁的紅軍戰士一方面含著眼淚掩埋好紅小鬼,一方面勸慰陳賡。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陳賡竟傷心成這個模樣。

打這以後,陳賡最怕別人要他講述紅小鬼在他懷抱中靜靜死去的那段經歷。

❿ 長征途中的故事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裡,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2《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3陳賡被騙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七根火柴
天亮時,雨停了。
掉隊的紅軍戰士盧進勇聽見低低的叫聲:
「同志!——」
盧進勇蹣跚地跨過兩道水溝,來到一棵小樹底下,才看清楚那個打招呼的人。他倚著樹根半躺在那裡,身子底下貯滿了一汪渾濁的污水。
在掉隊的兩天里,他這已經是第三次看見戰友倒下來了。「這一定是餓壞了!」他想,連忙把僅剩的青稞面遞到那同志的嘴邊說:「同志,快吃點吧!」
那同志吃力地抬起手推開他的胳膊:「不,沒……沒用了。」
盧進勇望著那張被寒風冷雨凍得烏青的臉,和那臉上掛著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熱水,也許他能活下去!」
那同志閉著眼睛看來是在積攢著渾身的力量。好大一會,他忽然睜開了眼,右手指著自己的左腋窩,急急地說:「這……這里!」
盧進勇惶惑地把手插進那濕漉漉的衣服。他摸出了一個硬硬的紙包,遞到那個同志的手裡。
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裡面並排著一小堆火柴。焦乾的火柴。紅紅的火柴頭簇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著……」那同志向盧進勇招招手,等他湊近了,便伸開一個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著火柴,口裡小聲數著:「—,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數完了,又詢問地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盧進勇高興地點點頭,心想:「這下子可好辦了!」他彷彿看見了一個通紅的火堆,他正抱著這個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這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同志眼睛裡爆發著一種喜悅的光。他小心地把火柴放進盧進勇的手裡:
「記住,這是大家的!」他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來,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
話就在這里停住了。盧進勇覺得臂彎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只有那隻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著,像一隻路標,筆直地指向長征部隊前進的方向……
這以後的路,盧進勇走得特別快。天黑的時候,他追上了後衛部隊。
暗夜裡,在爛泥里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濕透的衣服上冒著一層霧氣,洋瓷碗里的野菜「噝——噝」地響著……
盧進勇悄悄走到後衛連指導員的身邊。映著那閃閃跳動的火光,他用顫抖的手指打開了那個黨證,把其餘六根火柴一根根遞到指導員的手裡,數著:
「一,二,三,四……」
請採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