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鴻昌的故事讀後感400
『壹』 《吉鴻昌》觀後感
吉鴻昌(1895.10.18-1934. 11.24 ) 抗日愛國名將,原名恆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溝人。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團長。驍勇善戰,人稱「吉大膽」。 1926年任第36旅旅長,10月,率部參加北伐戰爭,由蘭州兼程東進,參與解西安之圍。1927年任第19師師長,5月出潼關占河南洛陽,在黃沙峪率師夜渡黃河,擊退奉軍,連克新鄉、安陽數城。 1928年任第30師師長,調防甘肅天水。1929年任第10軍軍長兼寧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5月參加蔣馮閻戰爭,任馮軍第3路總指揮。9月接受蔣介石收編,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旋奉命「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但不願替蔣打內戰,態度消極。翌年稱病去上海就醫,與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接觸,隨後曾在潢川組織所部起義參加工農紅軍未果。8月被蔣解職,強令出國「考察」。遂環游歐美,發表抗日演說。 1932年回國寓居天津,秘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聯系,8月到湖北麻城宋埠策動舊部第30師起義失敗,潛回平津地區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按黨的指示潛赴泰山聯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隨即變賣家產,購買槍械,聯絡舊部,於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旋任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今並入內蒙古太僕寺旗、正鑲白旗、正藍旗)、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蔣介石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9月,吉鴻昌與方振武率部退至河北順義、昌平(今均屬北京)一帶,戰至10月中旬彈盡糧絕而失敗。潛往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 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准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引渡到北平軍分會。經蔣介石下令,24日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刑前題詩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並引渡給北平軍分會。敵人使出種種手段,迫害逼供。吉鴻昌大義凜然地說:「我是共產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轉到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頭來,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1934年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6333.htm
『貳』 吉鴻昌的故事作文300字
吉鴻昌來自幼即以岳飛、文自天祥等為心目中的英雄,馮玉祥在招兵,於是他便報名參軍,從此開始了他一輩子的戎馬生涯。
1931年秋,被迫出國作了一次考察。赤心愛國的吉鴻昌在美國受盡了民族歧視,他說:「侮辱我吉鴻昌本人,我並不在乎,但是我代表中國到美國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們整個國家!」他表示:「中華民族一定會重新振興起來了!」他用草板紙自製一個牌子,用毛筆寫著「我是中國人」幾個大字,並在下邊註上英文。他挺著胸膛,昂首闊步地穿過圍觀的人群,顯示出中華民族的氣魄。
因為積極抗日,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1月,國民黨將他逮捕,蔣介石決定將他處決。行刑前,吉鴻昌以地作紙,枯枝為筆,寫下了一首感天動地的絕命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樣一位威武不能屈的抗日英雄,沒有死在日本人的槍口下,而是死在了民族敗類手中!
『叄』 吉鴻昌的愛國故事
1、吉鴻昌是河南省扶溝縣人。1913年吉鴻昌入馮玉祥部隊,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從士兵遞升至軍長。1932年秋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吉鴻昌由一個愛國的舊軍人轉變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
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斗,這正是我的光榮"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面對蔣介石"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
然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特務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
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
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岳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
2、1895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父親影響,吉鴻昌幼年即具有愛國思想。
1913年秋天,不滿18歲的吉鴻昌棄學從戎,投入馮玉祥部當兵。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賞識,提升為手槍連連長,不久又提升為營長。當外國人都在歧視中國人的時候,吉鴻昌在自己胸前掛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真可謂是愛國名將。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
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在國外,吉鴻昌通過利用記者的采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並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丑惡行徑。
在德國時,吉鴻昌曾多次要求到蘇聯進行訪問,遭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使館的百般刁難,不予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3、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
有一天,吉鴻昌身穿整齊的軍裝,走在紐約的街道上,突然有人攔住他故意問:"你是日本人嗎"吉鴻昌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是中國人!"對方挑釁說:"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不可能有這樣高大魁梧的軍人"吉鴻昌異常氣憤。
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回去後,立即做了一個約半尺長的牌子,用毛筆寫上"我是中國人"幾個大字,還在下邊註上英文。從此,每逢上街,他都掛著牌子,昂首闊步地穿過人群,顯示出一個中國人不容蔑視、維護國格的昂然氣概。
4、吉鴻昌35歲那年,當時正值北伐戰爭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虎視眈眈。可是國民黨借口"攘外必先安內",拚命剿殺共產黨。
這時吉鴻昌奉命攻打鄂豫皖蘇區,他進入蘇區,親眼見到共產黨的真實情況,覺得茅塞頓開,並為自己立定了目標,准備率部起義。不料蔣介石卻解除了吉鴻昌的兵權,以"考察"的名義將他驅逐到國外。
就在吉鴻昌出國前夕,9·18事變發生,他聽到這一消息"發指眥裂",聲淚俱下地說:"國難當頭,凡有良心的軍人都應該誓死救國!"但蔣介石仍無動於衷,依然逼令他出國。
吉鴻昌在國外到處宣傳抗日,一次在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他:"日本有飛機大炮,中國憑什麼抗日"他拍著胸脯憤然回答道:"我們有熱血,有四萬萬人的熱血。中國人的憤激已經達到了極點,願抱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誓死一戰。
為實現抗日救國的誓願,吉鴻昌組織起民眾抗日同盟軍,發表"外抗暴力,內除國賊"的聲明,收復了大片土地。
5、1920年5月,吉鴻昌的父親得了重病。吉鴻昌回家探望,看到父親那依依不捨的眼神,知道父親有話要講,便說:「爹,您有啥話盡管說,孩兒一定銘記照辦。」
他的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吾兒正直勇敢,為父放心,不過我有一句話要向你說明:當官要清白廉政,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即不許發財。你只要做到這一點,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難安眠啊!」吉鴻昌強忍悲痛,含著熱淚答道:「孩兒記下了,請父親放心!」
父親病逝後,吉鴻昌即把「做官即不許發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制。瓷碗燒好後,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碗儀式。
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當時吉鴻昌在西北軍馮玉祥部下任營長,只有25歲。
自此,吉鴻昌就將那隻寫有「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帶在身邊,用它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這只碗隨吉鴻昌將軍走南闖北,直到他39歲犧牲。
『肆』 感受抗日英雄吉鴻昌的故事30字
30字??連甲午戰爭都描述不了10分之一吧= =
看看資料,感受或者幻想一下戰爭專中在沒有彈葯的時候與敵屬人同歸於盡的畫面,然後你就知道怎麼描述了。只有30字,嘖嘖。
個人是這么描述的,只供參考,可以的話看看紀錄片,甲午中日戰爭,多感受一下,這樣你能寫出800字1000字甚至1萬字。
吉鴻昌是民族的英雄,為了祖國捨生忘死,就算面臨困境,也要為了背後的人民殊死一搏。不投降不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應該學習和傾慕的。我勵志做一個如同吉鴻昌一樣,為了國家和人民捨生忘死的人。
『伍』 吉鴻昌不忘父訓讀後感言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國民黨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陸』 吉鴻昌的魅力作文400
今天,我一口氣把《英雄人物故事》中的《抗日反蔣名將吉鴻昌》這篇文章讀完了。我細細品味著,十分敬佩吉鴻昌,敬佩他的英勇無畏、堅強不屈的精神,還體會到了吉鴻昌人窮志不短的精神。
難
道不是嗎?吉鴻昌為了生計,很小就開始劈柴、擔水、拾莊稼,甚至是捉蠍子賣等活,而且從小就很有骨氣,從不向地主老財主和惡勢力低頭。我覺得吉鴻昌光光這
一點就很值得我學習。從小,我們就吃好、穿好、睡好,想要有什麼就可以有什麼,也不用去劈柴、擔水、拾莊稼,連家務活都不用做太多,甚至是不用做,更不用
去靠賣蠍子什麼的東西來賺錢了。不是嗎?現在的父母,最主要的是你學習成績好,這樣,他們就會高興了。1934年11月,吉鴻昌不幸被捕,但是吉鴻昌把他
那寧死不屈的精神帶到了人生的盡頭——刑場上。「我為抗日死,死了也不能倒,給我搬張椅子來。「這是吉鴻昌對特務員說的話。而當特務員在他身後,准備開槍
的時候,他又說:」我為抗日死,一生行為光明磊落,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看你們是怎麼樣打死我的!」
我想:如果在刑場上的是我的話,我哪裡有勇氣說出這樣的話,我自己連怕死都來不及了,都緊閉著眼睛,等待著特務員的手指撥動一下,開槍了。這兩句話雖短,但從中就能夠體現出吉鴻昌的精神了,更別說那些大事件了。
《抗日反蔣名將吉鴻昌》這篇文章篇幅雖短,但能夠發人深省。像吉鴻昌這樣的人還有許多許多,他們都是極其地偉大,和他們比起來,才是真正的天壤之別。但是,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柒』 吉鴻昌故事讀後感50字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專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屬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捌』 吉鴻昌的故事,故事!!詳細的!最好是就義時的故事!!!急!
「我是中國人!」
1931年秋,吉鴻昌擔任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的時候,曾被迫出國作了一次考察。出國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的東北三省。蔣介石為了阻撓父親的抗日活動,立逼他「攜眷出國」,作「軍事考察」,而實際上是奪去了父親的軍權,將他流放國外。
到了美國紐約,一次,他穿著整齊的軍裝,率領一行從屬人員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攔住他故意問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鴻昌叫翻譯回答說:「不,我是中國人!」對方聽了搖搖頭表示不相信地說:「中國人?東亞病夫,不可能有這樣魁梧、高大的軍人……」又一次,他到紐約的一家郵局寄送東西,那裡的工作人員又明知故問地說:「你是哪國人?」我父親大聲說道:「我是中國人!」對方奚落地說:「地圖上已經找不到中國了。」
接連受到這樣的嘲笑和侮辱,使他異常氣憤,甚至連飯也吃不下去了。他嚴肅地說:「侮辱我吉鴻昌本人,我並不在乎,但是我們是代表中國到美國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啊!」堅決地表示:「下次外出時,就帶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讓外國的朋友們都知道中國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一定會重新振興起來了!」
果然,他用草板紙自製了一個約半尺長的長方形牌子,用毛筆寫著「我是中國人」幾個大字,並在下邊註上英文。他挺著胸膛,昂首闊步地穿過圍觀的人群,顯示出中華民族的驕傲。
「做官即不許發財」———吉鴻昌的細瓷茶碗的故事
時間: 03-11 08:41 作者:初曉 新聞來源:檢察日報
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不僅以其鐵骨錚錚、英勇善戰讓敵人聞風喪膽,而且還以其體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們敬仰。
1920年5月,吉鴻昌的父親得了重病。吉鴻昌回家探望,看到父親那依依不捨的眼神,知道父親有話要講,便說:「爹,您有啥話盡管說,孩兒一定銘記照辦。」他的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吾兒正直勇敢,為父放心,不過我有一句話要向你說明:當官要清白廉政,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即不許發財。你只要做到這一點,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難安眠啊!」吉鴻昌強忍悲痛,含著熱淚答道:「孩兒記下了,請父親放心!」
父親病逝後,吉鴻昌即把「做官即不許發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制。瓷碗燒好後,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碗儀式。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當時吉鴻昌在西北軍馮玉祥部下任營長,只有25歲。
自此,吉鴻昌就將那隻寫有「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帶在身邊,用它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這只碗隨吉鴻昌將軍走南闖北,直到他39歲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