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紀律與規范故事

紀律與規范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3 12:38:09

① 有關遵守規則的故事

1、《列寧守紀的故事》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兩個理發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還是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去醫院看望關向應政委。兩人愉快的在病房裡交談起來。護士進來說:「同志,醫生吩咐,病人要安靜,不能會客。」毛主席謙和的說:「對不起,小同志。」隨即辭別關向應離開了病房。

3、《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工作人員給北戴河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世界地圖和其他一些書籍。接電話的小黃回答:「我們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周恩來便冒雨到圖書館借書。小黃一見是周總理,心裡很懊悔,總理和藹的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4、《這個戰士應該表揚的》

有一次,劉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陣地,想進去看看。站崗的戰士不讓進。隨行人員上前對戰士說:「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陣地。」戰士認真地說:「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少奇同志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回去吧!」說著就往回走。

一邊走一邊告訴隨行人員:「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後來部隊領導知道了,要批評那個戰士,少奇同志再次讓工作人員轉告部隊領導:「這個戰士認真執行規定製度,不但不應批評,還應該表揚。」

(1)紀律與規范故事擴展閱讀

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它存在三種形式:明規則、潛規則、元規則。無論何種規則只要違背善惡的道德必須嚴懲不貸以維護世間和諧。

明規則是有明文規定的規則,存在需要不斷完善的局限性;潛規則是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約定俗成無局限性,可彌補明規則不足之處;元規則是一種以暴力競爭解決問題的規則,善惡參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

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不成文規定,而更多的時候,規則是得到每個社會公民承認和遵守而存在的。

② 守紀律的名人故事

守紀律的名人故事:
邱少雲的故事
志願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邱少雲
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嚴重地威脅著剛滿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此關鍵時刻,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英明地決定,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同英雄的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一起,並肩作戰,抗擊侵略。
在艱苦的反帝斗爭中,中朝兩國人民風雨同舟、禍福相共,用鮮血譜寫了壯麗的詩篇,結成了牢不可破的戰斗友誼。
邱少雲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於391高地戰場上,為了完成潛伏任務,嚴守革命紀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燒身的痛苦,直到最後的犧牲。

邱少雲(1926-1952)出年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玉屏村邱家溝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萬惡的舊社會、邱少雲九歲喪父、十一歲喪母、十三歲就開始了長工的生涯,受盡了地主豪紳的壓迫和剝削。1949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作垂死掙扎,妄圖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窮人當炮灰。邱少雲就是在老闆的出賣、被強迫捆邦拉去當了壯丁。
苦難的童年生活、悲慘的家庭遭遇,在邱少雲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劉鄧大軍奉黨中央毛主席命令揮師南下於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應,四川獲得了解放,邱少雲一家和天下勞苦大眾獲得了新生,太陽出來了,來了救星共產黨,邱少雲作為解放兵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1年3月,邱少雲響應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當他來到朝鮮,看到美帝國主義和李承晚匪幫對朝鮮人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目睹朝鮮兒童遭受自己童年時代一樣的苦難,倍加激起邱少雲對帝國主義反動派的仇恨。要為打敗美國侵略者貢獻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是消滅盤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軍,把戰線向南推進。然而,我軍陣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間,有著三千米寬的開闊地,這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要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沖擊,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為了縮短沖擊距離,出奇制勝、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我軍決定在發起總攻擊前一天的夜裡,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
戰士們出發以前,部隊首長指示:「提高紀律性,堅決執行命令,是我軍的光榮傳統。這次任務十分重要,也非常艱巨,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暴露目標。」邱少雲和戰友們堅定地回答:「堅決完成任務!」
要使幾百人潛伏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不能有一個人暴露目標,確實任務是艱巨的,困難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深刻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代表著祖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願望,因此士氣旺盛、鬥志昂揚,表現出了無比的堅強和主動機敏,表現出了驚天動地的革命英雄主義和自我犧牲精神。邱少雲懷著對敵人刻骨仇恨,於戰斗前夕,向黨支部交了一份人黨申請書。他寫著鋼鐵誓言:為了戰斗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裝的志願軍戰士,按預定計劃井井有條地迅速分散開來,隱蔽潛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叢生的地里。每個人從頭到腳插上了蒿草,風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時搖動,看不出一點兒偽裝的痕跡。邱少雲和他所在的那個排,就在高地東邊的一條長滿蒿草的土坎旁邊隱蔽著。
天剛蒙蒙亮,戰士們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層層的鐵絲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機槍從地堡的射口直對著山下,持槍的敵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來回走動,還不時地用望遠鏡朝山下張望。邱少雲看到還在准備頑抗的敵人,心中燃燒著仇恨的怒火,他瞪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監視著敵人。
十點多鍾的時候,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李承晚匪軍的一個班鑽出了地堡,朝邱少雲同志和他的戰友潛伏的方向竄來。
邱少雲和戰友們鎮靜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沖動,潛伏好就是勝利。他們繼續堅定、沉著地潛伏在草地里。敵人越來越近了……突然,有兩年戰士被敵人發現了,敵人嚇得倒退了兩步,慌張地亂掃了一梭子彈、扭頭就朝山頂上逃跑。
在此關鍵時刻,要是讓敵人活著回去,潛伏的機密就會暴露,情況就會很嚴重。這一切,觀察所里的團指揮員看得非常清楚。指揮員立刻下達命令:用炮火消滅這股敵人!頓時,炮聲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築起了一道火牆,截斷了敵人的逃跑,一個班的敵人全部被殲滅在山腰中。邱少雲看到這個情景,激動地瞧瞧兩旁的戰友,表達了內心的高興。
山上的敵人被這一陣炮火嚇得膽顫心驚,龜縮在烏龜殼里不敢動彈,半個鍾頭後,從南方飛來幾架敵機。盤旋在志願軍潛伏的上空。忽然,敵機投下了燃燒彈。有一顆燃燒彈落在離邱少雲兩米遠的草地上,飛迸的燃燒液濺到邱少雲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腳上的蒿草燒著了,火苗騰騰地冒起來,此刻,邱少雲只要翻動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撲滅,但是這樣做會暴露目標啊!邱少雲想到要更好地打擊敵人,想到整個戰斗的勝利,他堅定地伏在草叢中,接著衣服也燒著了,一會兒,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
在邱少雲的後邊,有一條小水溝,此時只要他後退幾步,在泥水裡打個滾,還是可以把火撲滅的。但是他一滾動,敵人就會發覺,潛伏目標就會暴露。為了革命勝利,邱少雲就象一塊千斤巨石。伏在那裡,紋絲不動,烈火在邱少雲身上繼續燃燒著。同志們眼看著烈火在吞噬著自己的戰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幾次想站起來,幫助邱少雲撲滅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雲和戰友們深深懂得,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要有人動一下,整個班,整個潛伏部隊,整個反擊計劃……全都完了,將要取得的勝利就會丟失,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牢記著部隊首長的囑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暴露目標。」他們懷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強壓著滿腔怒火,等待著戰斗時刻的到來。
時間過的真慢,邱少雲還是紋絲不動地伏在那裡。為了革命,為了勝利,他咬緊牙關,頑強的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沒有發出一聲呻吟,直到最後犧牲。下午五點三十分,中國人民志願軍向三九一高地進攻的號角吹響了,同志們懷著滿腔復 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人撲去。兩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敵人的一個加強連全部被殲了,三九一高地上飄揚著我軍勝利的紅旗。凱歌聲中,指戰員們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視著英雄犧牲的地方。那紅色的騰騰烈火中,閃現著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雲同志那種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那種堅韌頑強的革命意志,那種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邱少雲是視紀律重於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歷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正如我國已故的著名女書法家肖嫻所書:「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驚天動地、泣鬼神的無私奉獻精神。從50年代起就廣為傳揚,威振四海,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層出不窮、雷鋒、王傑……,特別是在98年的抗洪救災的英雄的人民解放軍為保衛國家的財產,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績,為黨和人民又立了新功。
邱少雲的舍小己顧大局、愛國愛民、舍己為人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邱少雲烈士將永垂不朽!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關於紀律的故事

我們生活在這個抄社會,不可以沒有自由也不可以沒有紀律。自由和紀律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自由是在紀律約束下的自由,紀律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但沒有這種強制性,自由也就無法實現。試想如果每個人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那麼學習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個人的自由保障還能得到保障嗎?當然,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自由只有在紀律的框架內,遵守相應的游戲規則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另外從另一個角度講,紀律只是約束違反紀律的人和行為,只要不違反紀律每個人都會有充分的自由。

在強調紀律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偏廢自由的重要性。學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代、朝氣蓬勃,如果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處都是條條框框,必然會壓抑學生的個性,不利於青年人敢想、敢說、敢幹、敢闖特長的發揮,如果年輕人個個呆若木雞的小老頭,也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總之,自由和紀律缺一不可,沒有先後和輕重之分。兩者的有機結合最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④ 遵守紀律的人物故事

《這個戰士應該表揚的》
有一次,劉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陣地,想進去看看。站崗的戰士不讓進。隨行人員上前對戰士說:「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陣地。」戰士認真地說:「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少奇同志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回去吧!」說著就往回走。一邊走一邊告訴隨行人員:「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後來部隊領導知道了,要批評那個戰士,少奇同志再次讓工作人員轉告部隊領導:「這個戰士認真執行規定製度,不但不應批評,還應該表揚.」

《朱德挑糧》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上,跟毛.澤.東同志會師。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
紅軍要堅守陣地,粉碎敵人進攻,就要儲備糧食。井岡山生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一些人去茅坪挑糧,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道去挑糧。戰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麼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所以勸他不要去,他不肯,有個同志把他扁擔藏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連夜做了一根扁擔,還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邱少雲的故事》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軍決定在發起總攻擊前一天的夜裡,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裝的志願軍戰士,按預定計劃井井有條地迅速分散開來,隱蔽潛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叢生的地里。從南方飛來幾架敵機,盤旋在志願軍潛伏的上空。忽然,敵機投下了燃燒彈。有一顆燃燒彈落在離邱少雲兩米遠的草地上,飛迸的燃燒液濺到邱少雲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腳上的蒿草燒著了,火苗騰騰地冒起來,此刻,邱少雲只要翻動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撲滅,而且,在邱少雲的後邊,有一條小水溝,此時只要他後退幾步,在泥水裡打個滾,火苗就會被撲滅。但是,他一滾動,敵人就會發覺,潛伏目標就會暴露。為了革命勝利,邱少雲就象一塊千斤巨石。伏在那裡,紋絲不動,時間過的真慢,邱少雲依然紋絲不動地伏在那裡。為了革命,為了勝利,他咬緊牙關,頑強的忍受著烈火燒身劇烈疼痛,他沒有發出一聲呻吟,直到最後犧牲。

《列寧守紀的故事》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兩個理發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⑤ 自由與紀律的小故事

1.一個人問牧師:「我做禱告時能抽煙嗎?」牧師說:「不可以」
他又專問:「我抽煙時能做禱告屬嗎?」牧師說:「行!」
2.風箏和人手裡的線也有這種關系,風箏能不能飛起來,能飛多高,風箏的自由總是有限的,如果它完全脫離了與風箏線的依存關系,過度自由帶來的結果就是毀滅;反之,人如果把線拉的很緊,只收不放,只緊不松,風箏永遠也飛不起來。
3.有水就有岸,岸阻礙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濫成災;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導,卻排斥岸的惡意圍困。

⑥ 遵守紀律的故事

1:《列寧守紀的故事》

「按次序理發」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版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兩權個理發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還是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去醫院看望關向應政委。兩人愉快的在病房裡交談起來。護士進來說:「同志,醫生吩咐,病人要安靜,不能會客。」毛主席謙和的說:「對不起,小同志。」隨即辭別關向應離開了病房。

3:《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工作人員給北戴河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世界地圖和其他一些書籍。接電話的小黃回答:「我們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周恩來便冒雨到圖書館借書。小黃一見是周總理,心裡很懊悔,總理和藹的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希望能幫到你。

⑦ 如何規范幼兒紀律

紀律性是特定的道德規范之一,從小對孩子進行紀律規范教育,也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一)對幼兒進行紀律規范教育,要考慮其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及活動特點。就其生理特點來講,嬰幼兒身體發育還不成熟,需要加強鍛煉。*紀律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促使孩子的身體發育健康而迅速。模仿也是嬰幼兒的突出生理特點或天性,父母是否遵紀守時、是否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等等,對孩子起著榜樣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做得好,孩子也會跟著做好。父母不遵守紀律,孩子也會覺得違反紀律無所謂。因此,父母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其心理特點來講,嬰幼兒思維幼稚,理解能力差,給他講怎樣遵守紀律的大道理是不合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寓紀律規范教育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如邱少雲為了部隊目標不暴露給敵人,寧願自己在烈火中獻身的動人故事;劉胡蘭為遵守黨的紀律甘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等等,這些英雄人物可為孩子樹立一個遵守紀律的好榜樣。還可以利用在馬路上散步的機會,給孩子講應當怎樣走馬路,講違反了交通規則可能會帶來什麼後果等。這種親臨現場的直觀教育,也比較易於為孩子接受。就嬰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講,城市的孩子多在家庭和幼兒園度過,這就是他們的主要活動范圍。幼兒園的兒童,父母平時要堅持按時接送,並要求孩子在幼兒園聽教師的話,遵守幼兒園的園規。兒童在家裡生活,則要要求他(她)按時起床、按時吃飯等,把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與紀律規范教育密切配合起來。等孩子上學以後,就更應該重視孩子的紀律教育了。小學一年級是學校生活的開端,有了良好的開端,就可能有良好的結果。父母必須把好紀律這一關,盡可能使孩子做到不遲到、不曠課、不早退、課堂上不高聲喧嘩、不做小動作等等。

⑧ 遵守規則的小故事

一、一位出國探親回來的女士向我說了這么一個見聞。一次,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公交站台等車。等車的有十幾個人,人們很自覺地排起了隊。排在她前面的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大概他有些口渴了,就跑到路邊一個自動售貨櫃上買了一瓶飲料。就這短短一會兒工夫,又來了幾個人排在了隊伍後面。

那小男孩過來後,徑直站到了隊伍最後面。我看見了,就招呼他排到我前面來,因為他剛才排在我前面的。小男孩搖搖手,羞澀地笑道,不啦,我剛才脫離了隊伍,如果再排在那裡,這是不符合規則的。這位女士不無感慨地說道,一個小孩在他腦海里,規則意識已根深蒂固,沒有任何紀律和約束,完全是一種自覺行動。這種自覺行動,就是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二、在季羨林的散文集《留德十年》中,看到有這樣一個情節描述:二戰時,盟軍進入到大反攻,蘇聯紅軍完成了對德國柏林的包圍,德國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匱乏。

由於德國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導致許多居民凍死。為了生存,一些居民開始進山砍伐樹木,當作燃料取暖用。當時的德國行政管理名存實亡,權力處於真空狀態,一切都處於無政府狀態。戰爭結束了,人們驚訝地發現,全德國沒有發生一起居民濫砍亂伐事件,他們全部忠實地執行了規定:只砍枯藤朽木。

季老由衷地感嘆,循規蹈矩,一絲不苟是德國人遵守的一條規則,任何時候都不會破壞規則,這已經深入到他們的骨子裡,即使處於無政府狀態中,也不會改變。

三、人生,如果說是場斗爭不止的戰場,可能語辭重了點。但至少也好像是一場比賽,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要奔跑,直至終點。

有的人意願濃烈,爭當第一,有的人不擇手段,犯規撞人樣樣都不放過,也有人不解為何要跑。跑或不跑,都各有各的遵守規則,這場比賽沒有裁判,大家各求多福,小心謹慎。

有些人跑了幾十年,自然也懂了些許門道。看清楚內心所需。何為目標,何為獎品,到底是否為你所需,如不,不跑也罷。

看清楚跑道方向。不要盲目隨眾,跟風跑到某條跑道上,如果真選擇了一條跑道,那也是你喜歡,而與眾人喜好無關。跑,也講究姿勢,與做人一般。輸贏當然緊要,但遵守規則同等重要。人做天看,凡事都有代價,投機取巧終有濕鞋那天。

輸贏勝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沒什麼好解釋抱怨的。即便對手使詐,自己輸了,也是功課不精,吸取教訓,下次再來就是。有些人跑了幾十年,仍嘰嘰喳喳,此等人大可不必再多觀望。真正的厲害角色是那些漸漸將之當跑步運動,低調、沉著、靜靜地跑的人。

四、一年秋天,強台風又一次侵襲了寶島台灣。就在這次強台風襲來的時候,娛樂圈也捲起一陣強台風。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強台風即將到來,一個紅遍兩岸四地的女歌星,駕駛著自己的轎車到超級市場搶購新鮮蔬果。駕駛技術本來不好的她,由於急著回家,她不小心連續違反了好幾次交通規則。

首先在行經忠孝東路時,她遇到了紅燈,由於剎車不及,闖了一半紅燈才停下車來,她尷尬得想要違章左轉,結果當場被警察發現了,於是讓她倒車回去。就在這時,警察一下子認出她的身份,於是沒給她開罰單,而是笑笑放她走了。

接著,狂風大作,大雨滂沱,強台風到了。她心情頓時急切起來,想要早點回到家中。在她開車駛入八德路時,由於風雨太大,她甚至沒有看清路牌,懷著僥幸的心理又一次違章回轉,好心的警察當場抓到了她,同樣,這位交警也認出了她,並表示台風天就算了,只是要她下次注意。

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她慶幸不已,因為在這個台風肆虐的日子裡,她因為急著回家而數次違反交通規則,卻得到了警察的理解,居然對她網開一面。就在她慶幸自己的好運的時候,娛樂狗仔隊的記者們卻沒有在這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裡,如同警察一般放她一馬。

很快,她違反交通規則的新聞成了娛樂報章的頭條,有記者甚至為她羅列出歷年台風襲擊因違章駕車而導致的種種慘劇。為此,她不得不出面為這件事情作出解釋。

當大家用鋒銳的措辭「拷問」她的時候,朋友們都希望她能為自己辯解或者緘默,這樣對她的明星形象比較有利。而且台風天的交通違規是非常多的,從交警的網開一面就可以看出。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並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很坦誠地檢討了自己的錯誤,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她反而感謝了那些明星們深惡痛絕的狗仔隊員。

她用生硬的普通話這樣說道:「我感謝警察們的網開一面,但是更感謝那些在台風臨頭的時候,還關注著我言行舉止並給我指導的記者們。可以說警察們的特殊關照讓我感受到了溫情,但是記者們的嚴厲則讓我真正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正如他們的報章新聞所說的那樣,在台風來襲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想安全回家,但是如果因此而違反交通規則,往往會造成巨大的慘劇,反而會讓更多的人不能安全回家!所以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災難臨頭的時候我們必須遵守規則!另外,我今天勇敢地承認錯誤,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這個道理!」

她的坦誠讓沸騰的媒體安靜下來,報紙紛紛表揚她是一個誠實的明星,認為她有兩種難能

⑨ 關於守紀律的故事

古往今來有許多關於遵守紀律的故事。三國時期的曹操,軍紀如山,專不讓將士踩踏庄屬稼。可是有一次,他的馬受驚了,踩了一大片莊稼,他要自刎,在將士們的勸說下,他割下自己的一縷頭發,在當時已經是一種很重的懲罰了。遵守紀律真重要啊。我們不要過分的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所以我們要遵守紀律,這樣我們的班級就會得到表揚,會很優秀。我們會更加努力,團結。學校會變得很有秩序。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