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老師的小故事
① 幼師得到家長認可的小故事
當家長面對年輕的幼師,往往產生疑慮,我們的孩子交給他們,行嗎?幼師得不到家長的信任,更難得到家長的支持與理解,家長工作很難開展。那麼,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幼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然而,有不少家長卻對年輕的幼師表示質疑,成了做好家長工作的絆腳石,怎麼辦?? 1、掌握專業知識 留意電視、報紙等媒體中的教育知識,了解家長關注孩子上幼兒園的各種情況,學習專業幼教人士解決問題的技巧,並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掌握更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家長自然會對幼師產生信任。另外,遇到問題時,也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避免自己走彎路。 2、主動介紹情況 教師與家長初次接觸時,難免有生疏感。作為教師,要主動擔負起建立相互信任關系的責任,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在園各個方面的表現以及幼兒園最近開展的活動及要求,包括教師為解決幼兒的問題而採取的一些措施等,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方法。 3、消除家長顧慮 事實上很多家長是帶著「顧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的,還有不少家長怕得罪老師,有意見也不敢提。對此,教師要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揣摩家長的心思,抓住需要溝通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和方式,開誠布公地與家長交流看法,並以實際行動及時的消除顧慮,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放心。幼兒出現意外情況要主動及時地告訴家長,千萬不能心存僥幸。如果家長發現問題再來詢問,教師就會很被動,且易發生誤會。 4、冷靜對待偏見 有個別家長對教師不夠尊重,對幼兒園工作有偏見,不了解教師的工作,甚至提出一些老師無法滿足的要求,對此,教師應該保持冷靜的心態,主動溝通情況,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坦誠交流看法,取得家長的理解。 5、交流育兒經驗 現在的家長對幼兒教育都非常的重視,也有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實際有效的經驗,不僅家長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經驗分享,教師也從中獲益,家長與教師之間也會變得更加熟悉、,更加友好、熱情。另外,也可定期邀請家長入園觀摩和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幼師與家長溝通注意事項 1、先報喜,後報憂:不管是「對中有錯,還是錯中有對」,幼兒點滴進步都要先告訴家長,報喜說明教師喜歡孩子,然後在耐心誠懇地指出問題所在,能提醒的就是不要批評。 2、單獨提,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一般是在下午幼兒離園時,這時家長和幼兒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兒和家長會聽到他們的談話,這時,不管教師的語氣多麼溫和,也可能得罪家長,家長會以為你在出他的丑。有的家長可能因此遷怒於孩子,造成雙方情緒上的對立。 3、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在指出存在的問題時教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兒的具體行為和表現上就事論事。批評的目的是希望孩子獲得進步和提高,重點是如何改正,教師要多分析原因,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法。 4、用請教的態度和口氣提出看法:如「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您能講講嗎?您能和我談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嗎?」盡量採取請教、商量的態度,把找出問題的主動權讓給家長,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夥伴般的親切感,也向家長證明你是相信他的,這樣效果會更好。
② 作為家長,你與孩子的老師之間發生過什麼故事嗎
作為家長,我和孩子的老師發生過爭吵,因為她動手打了我家孩子,我特別的急,就罵她了
③ 關於老師的小故事
一個學生去參加三好學生的頒獎大會,但他沒有被選上,這是。她的同學哄她,說:老師喊你去領獎,他真的跑了上去,可是校長問他:你上來干什麼,他說:上來領獎!這是下面的同學說道:他真的信了,好傻!他感到十分窘迫,這是老師趕忙說道:由他呀!哦,原來是我忘記了!這是校長說道:你平時都很嚴厲,你今天怎麼這樣!其實他並沒有得獎的,老師為了幫自己的學生,另可讓自己被校長說。
原文其實還有一節,是他長大後回憶這件事,十分感動,為了節省篇幅,省略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不行還有一個
永遠的第十一位教師
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校里,因辦學條件差,一年內已經先後走了七八位教師,當村民和孩子們依依不捨的送走第十位教師後,人們寒心的說:「再不會有第十一位教師能留下來了。」後來村裡找了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來代一段時間的課。一個月後,女大學生被分配到城裡工作。當女大學生收拾好行裝,離開住所,准備離開的時候,她背後突然意外的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聲音在山谷中回盪,久久不決——那是她第一次教給孩子們的詩。她回過頭來一看,一群純真的孩子齊刷刷的跪在遠處高高的山坡上——誰能受得起那天地為之動容的長跪呀!她頃刻間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識的孩子們純真而無奈的挽留呀!
女大學生的靈魂就在瞬間的洗禮中得到了升華,她毅然決定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間,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學......後來這位女大學生積勞成疾,被送往北京醫院治療......
當鄉親們把她接回山村時,人們見到的只有被裝在紅色木匣內的她的骨灰......
後來,這個村裡有了不成文 的規定,不論誰來教書,永遠都是第十一位教師......
如果還不行再給你找一個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如果還不行,我就無語了
④ 發生在我們學生身邊的小故事(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
打開珍藏的記憶,這里有我與孩子們共同擁有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真實的記錄著我和孩子們的過去. 每一件小事都包含著濃濃的師生情,每一個回憶是那樣的甜美,那樣的溫馨……
我班的孩子,個個天真無邪。要說他們的可愛之處,那是數不勝數。這幫孩子們,個個年齡小,卻給了我心靈上很大的震撼,給了我太多的感動。舉個例子吧。我班有名孩子,叫徐佳鵬。平時,是個特別好動的小調皮。不論是做操,還是上課,總是閑不住的。能逮著表揚他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每每批評他時,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耐心,給機會。可他總能在犯錯誤後讓我的神經糾結起來。記得有次,放學後我抽背課文。當其他同學在認認真真背誦時,他卻將背書的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等到其他同學都背誦完,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將他叫到我面前背書給我聽,雖然不是很流利,但磕磕碰碰後,也算是過關了。當時,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覺得這孩子實在太皮了,對自己的學習太不當回時,太貪玩了。擔心孩子回家太晚不安全,所以叮嚀幾句後便打發孩子回家。思遠同學背起書包,對我說了句:「張老師,辛苦了!謝謝您!再見!」頓時,我呆了。有那麼幾秒鍾沒有回過神來,害怕自己聽錯,於是乎,我走上前去,問:「徐佳鵬,你剛對我說什麼」?他將剛剛的話重復了一遍。知道嘛,他說那句話的時候,那種笑容。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那麼的純真,那麼的可愛。也就在生氣的那一瞬間,頓時讓那股氣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噙著的淚水。那麼頑皮,那麼大大咧咧的一個小男孩,也會有懂得體貼的一面,能夠說出那樣的一番話,真的是讓我倍感意外!不,其實在反思後,我不該感到意外,更多的是應該多關注孩子們。不是因為不他們不懂得感恩,而是因為缺少了發現感恩的那顆心,才會使我倍感意外。
這件事情後,讓我深知,一名合格的老師,應該是用心的老師!我將用全部的愛心和耐心去教育我的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共同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⑤ 講一講老師和家長都給大家編過多少厲害的勵志故事
我們老師跟我們說,他的上一屆學生,每天都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他布置的作業,我就覺得這是吹出來的,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吧?
⑥ 關於我變成老師或(家長)的一個小故事的作文怎樣寫這篇作文呢
我想變成一名老師,因為我從小就敬佩老師。老師就像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老師就像蠟燭,「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用自己的青春來陪伴著我們,他為學生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他們的這種精神怎麼不值得我們欽佩呢?所以,我想變成老師。
假如變成了老師,我也一定會用我的青春來陪伴我的學生。我想誰要是做了我的學生,我一定會讓他們每一天都過得快快樂樂,讓他們覺得學習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我想我當了老師,我一定會教出一些非常出色的學生,讓他們的前途無量,讓他們成為科學家、作家、政治家……
當我變成老師後,我想我會和我的學生們打成一片。上課我將會非常嚴厲,單嚴厲中也會夾雜著一些幽默一些風趣。但下課的時候我會使他們的「大哥哥」一樣帶著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嬉戲,在一起談心,在一起談天說地……
⑦ 有哪些有關幼兒家長與老師如何配合之間的小故事動物的也可以,是為了開家長學校,講給家長的
meiyou沒有
⑧ 一些小時候很笨然後經過家長和老師培育過的名人的故事和名言
愛因斯坦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完全是靠自己刻苦努力、認真鑽研、不回懈地奮斗而取得的答。
他小時候,一次剛上完「勞作」課,同學們都紛紛交上自己做的泥鴨、泥人、蠟果等。而他到第二天上課時,才交上一條很不像樣的泥板凳。
老師很生氣地拿起泥板凳對同學們說:「你們有誰見過像這樣糟的板凳嗎?」
大家都搖搖頭。老師又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再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同學們聽後都鬨堂大笑。
這時,愛因斯坦從課桌下面拿出兩條泥板凳,認真地說:「有的,這兩條凳子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現在交上來的是第三條了。這條凳子雖然不好,但比前面兩條要強些了。」
老師聽了很受感動,從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並很器重他。
你是否因自己在某些方面遠遠不如其他的夥伴而灰心喪氣?聽了愛因斯坦小時候的這個故事之後,你從中一定會受到啟迪,那就是只要堅信自己越做越好,你就真的能做到更好!
⑨ 父子,老師和家長會編一個故事
父親因復為在外地跑長制途受傷住院了,孩子又在學校不聽話,老師非要叫家長,孩子懂得父親的不容易,所以就花錢雇了一個」爸爸「應付差事。老師信以為真,但是當孩子真正的爸爸拄著拐杖來到學校看望孩子的時候,一切就穿幫了,矛盾開始激化,最後一切都水落石出,孩子懂得了父愛的偉大,老師也看到了孩子的希望,皆大歡喜!
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