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故事700
1. 《家風,家訓,家史》為題的700字作文,拜託拜託,謝謝各位了。
這個題目太大,700字基本不可能寫好,尤其又有三個部分,給你幾篇例文,側重點各不相同,你參考吧。
家訓家風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我們家的家風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還點著通明的大亮燈,在辛勤地為家操勞,使家而明亮?是我們的家!這盞黑夜中的明燈,在社區,不,在沈陽,是一束最閃耀的光芒。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里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裡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准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准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媽媽搶著干,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裡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勤勞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不僅勞動響當當,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張老師布置作業,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是的,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作業,另一項是作文。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作文寫了五面。完成的很認真。也許是平時課外書看得多,拿起筆來,我的靈感就會突發,越寫越有勁。那次作文,我被當眾表揚,那是勤勞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我家的家訓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美國貝納德寫的《哈德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有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下面我說一下我家的家訓。
我的父母以前總是教育做人要誠實,不能失信,否則將不會有人欣賞你,喜歡你。自從發生了那件事後,我真正地理解了這個家訓。
一次考試,我有幾道題不會,就把卷紙收了起來,沒有交給老師,回到家裡媽媽發現了,批評了我,告訴我做人要誠實。第二天,我又到學校和老師承認了錯誤。經過了這件事,我知道了這條家訓的重要性,深刻地理解到了誠實是都么可貴的。
爸爸還教我,學習要勤奮,不能把學習當玩,這樣才能考出好的成績。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2. 家風家訓的故事六百字
每個人的家裡都有家風家訓,那麼,什麼是家風呢?我認為,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
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誠實
守信。
記得上二年級的的一個星期天,我獨自在家寫作業,寫完作業
後,無聊的我玩起了彈弓游戲,我到樹林里找了一個可以做彈弓夾
的樹杈,繫上橡皮筋,然後撿起小石子射起樹來,可這樣我還不過
癮,我又跑到屋裡亂射起來,可一不留神—我把家裡祖傳的花瓶打
碎了。
這可怎麼辦?爸爸媽媽回來肯定會罵我的,說不定還得吃頓「
竹筍炒肉絲「,怎麼辦,怎麼辦?突然小花貓跳到了我的懷里,對
呀,我可以說是小花貓把花瓶打碎的。嗯,就這么辦。
晚飯時,媽媽問我:」你知道花瓶是怎麼打碎的嗎?」」可能
……可能是小花貓打碎的吧。」我的臉在發燒。
吃完飯後,我便迅速的跑到房間里。媽媽會把小花貓趕走嗎?
我不想讓小花貓走,這可怎麼辦,要不,我向媽媽承認錯誤吧。可
是……我猶豫了。
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走向媽媽的房間,我敲了敲門,媽媽開
門後,我吞吞吐吐的說:」媽媽,對不起,我錯了,花瓶是我打碎
的,不要趕走小花貓,好嗎?」媽媽說:」孩子,其實我早在等你
了,等你主動承認錯誤,你要記住,誠信就是要求我們首先要誠實
,只有每個人坦誠相待,這個世界才會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真善美
,這個世界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三年級的一個暑假,我和小歡在池塘邊玩泥巴,那一團團泥巴
經我們之手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變成了我們的玩具。
我們玩得太入神了,以至夕陽掠過天空我們都沒有察覺,知道天上
繁星密布,我才和小歡告別,匆匆跑回家去。
回到家後,我感到家裡氣氛陰沉,爸爸坐在沙發上,他給媽媽
打了一個電話,不久後,媽媽回家了。對我說:」不是說好五點鍾
回家嗎,你看看這都幾點了,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爸多擔心你啊!
」我一言不發,是因為我知道是我貪玩誤了時間。媽媽喝了一杯水
,心情平靜了下來,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你要知道,守信是一種
美德,沒有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守信用的人則會飛黃騰達,
走向成功的彼岸。」
同學們,請記住,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做人做事
態度、為人處世倫理,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甚至影響並決定了他
的一生。
3. 作文《我的家風故事》600字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准,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誠信、善良,以及勤儉節約等……
家風——誠信
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地面滾燙滾燙的。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太熱了!實在是太熱了!」大黃狗呆在樹下,伸著長長的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花草樹木都低下了頭,半點精神。家中,爸爸塞給了我三十幾元錢,讓我出門去買個西瓜,看著屋外火辣辣的太陽,我有些猶豫。但是父命難違,我只好無奈的出門去買西瓜。
我朝著水果店的方向奔去。這時,我忽然聽見了一陣吆喝聲:「賣西瓜嘍!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嘍!快來買啊,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要錯過呀……」我停下了腳步,看了看,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再買西瓜呀!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湊了過去,挑起西瓜來。這時,我看了看周圍的人,發現老爺爺根本沒有注意到我。頓時,我的心中冒出了一個邪惡的想法:反正沒人注意我,我不如把這個西瓜拿走吧!還可以把西瓜錢省下呢!想著,我便把西瓜抱在懷中,偷偷地溜出人群,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朝家中奔去。
到了家裡,我十分開心把錢和西瓜都交給了老爸,並說了這件事的一系列過程。向老爸訴說的我本以為老爸一定會誇獎我,表揚我。誰知,老爸竟然板起了臉,把我給狠狠的訓了一頓,並且讓我去向那個老爺爺道歉,把本應該付的錢給了老爺爺……
家風二——善良
屋外,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的快速墜地,鋪落在地面上,就好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和爸爸一人撐著一把傘,走出了家門,向新華書店的方向走去。
「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大概二十幾分鍾過去了,我和老爸終於來到了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在剛要進去的時候,突然,一個十分「火熱的焦點」吸引住了我:一位衣衫襤褸、白發蒼蒼、年過半百的老人跪在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向著周圍路過的人乞討,可是許多人都視而不見,只是裝作什麼也看見,見了這些人的舉動,我的心不免打了個寒顫。於是,我拿了三個硬幣,放入了老人那個破舊不堪的鐵碗,硬幣落入了鐵碗,發出了好幾聲清脆的「當啷」,「當啷」聲。
進入了書店,我竟然得到了爸爸久違的誇贊、表揚,使我開心的一蹦三尺高,心裡比吃了蜜還甜:真是太好了!……
家風三——勤儉節約
記得還有一次,爸爸和媽媽一起帶我去飯店裡面去吃飯。
由於那個時候我還小,所以見到什麼都感覺很新奇,手上一拿到了菜單,便開始了「十分瘋狂」不已的點菜。不一會兒,服務員邊把菜給送了上來。我獃獃的坐在椅子上,毫無興趣的看著桌上的飯菜,只不過動了動而已,便放下筷子不吃了。我自己那個舉動,不僅浪費了錢,還浪費了糧食,真的是使我後悔不已……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4. 新時代好家風作文700字
《新時代好家風》原題目(好家風代代傳)
時間:2019-01-07 19:14:32 | 作者:羅逸凡
家風,是一個家庭生活環境、生活態度、生活習慣的綜合反映。我覺得,良好的家風包括勤儉節約、文明禮貌、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在我家的家風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勤儉節約。
從我懂事起,家裡人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尤其是要愛惜糧食。以前,每當我飯碗中出現剩飯剩菜,都會被父母批評,有時我覺得很委屈,心裡想:「不就是一點剩飯剩菜嗎」,對爸爸媽媽的話也是左耳進右耳出,不以為然。直到我上小學一年級的那個暑假……
記得那天天氣炎熱,路邊的花草在熱辣辣的太陽下都低著頭,沒有一點生機。我和爸爸媽媽回到老家,看到不少人在田裡忙碌著,爸爸對我說:「那是大家在收割稻穀」,我覺得很新鮮,就吵著爸爸帶我去看。來到田邊,只看到大家都頂著烈日,彎著腰,緊張地收割稻穀,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服。
「割稻穀是第一步,還要經過脫粒、曬干……,才能變成我們桌上的糧食」,爸爸接著說,「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啊,都是農民用汗水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隨便浪費糧食」。聽了爸爸的介紹,看著大家汗流浹背收割稻穀的情景,我似乎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也終於明白了家裡人為什麼總提醒我要勤儉節約、不能出現剩飯剩菜的原因,我覺得非常慚愧和後悔。從那之後,我飯碗中再也沒有出現剩飯剩菜了,勤儉節約成了我日常的習慣。
好的家風,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今後,我要繼續傳承新時代的好家風,讓新時代的好家風伴隨著我成長,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5. 好家風故事作文600字
優秀習作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6. 家風故事1000字左右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准,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准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7. 家風家訓600字故事
我家的規矩可不少,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規矩多,但條條規矩都很實用。
第一條規矩來源於老爸。老爸學習努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孜孜不倦地預習、復習。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不是全校第一就是全校第二,從未降低到全年級第三及以下的記錄。因此爺爺奶奶希望他們的子孫都像老爸一樣,於是就立下了勤奮好學這一條家規。
第二條家規就是勤儉節約,你一定會問,這條家規來源於誰呢?這條家規來源於我小姑姑,姑姑歷來節儉。平時把洗菜、洗衣服用過後的水用來沖廁所,從不浪費一滴。兒時一雙破舊的老布鞋上,長滿了一個又一個的補丁,破了又補,補好再穿。可不像我們現在破了就不穿了,買新的。姑姑的好品質延續至今,於是家裡就用儉以養德來提醒後人。
第三條家規來源於……
最後一條家規的老大是我,我不時丟三落四,考試粗心,便考得一塌糊塗,長期不愛鍛煉,造成體弱……總之有關我的都是家中的禁忌。
你應該想問,家規如此嚴格,那麼家風應該很不錯吧!我就如實回答你。
上一代(也就是爸爸的年代)家風很不錯。爺爺一人養六個子女,大家總是沒有抱怨,該上課時就上課,兄弟姐妹們從未因食物而起過爭吵,都是能公平公正的平分。每人基本都能吃飽,所以老爸那代的家風很好吧!
這一代(也就是我)家風不差,但是也稱不上很好,老爸有時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媽媽爭吵一下,我成績下降時當然也會被訓。哇哇大哭的聲音使鄰居都找上門來告上一狀,還有……總之每周沒有吵一次,爸媽心裡就不舒服,家規十一條:不許吵架。而咱們家現在就是不管有沒有,結果都這樣。
家規,家風後隱藏的故事可多了,請期待我的續集吧!
8. 關於家風故事,800字
在中國最典型的家庭就是三代同堂,我家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家5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我家兩位老人都是犟脾氣的人,雖然為了某件事能爭得面紅耳赤,但他們對晚輩還是很體貼的。每天大早為大家准備好飯菜,而且他們分工的很默契。甚至有時為了給我們換口味,大清早上街去買我們喜歡吃的早點,使我們每天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他們也時常變換著晚飯的花樣,給我們全方位的膳食營養補充。
老人心好脾氣急,作為小輩自然要多多謙讓,這樣才能家庭和睦溫馨。好在兒子是家裡的紐帶,雖然他給大家製造了許多麻煩,但更多的是給大家帶來了快樂。記得有次兒子凌晨咳嗽得了支氣管炎,天還沒亮我們就急著起床抱著孩子上醫院看病。我們怕驚醒老人休息,盡量小聲說話、整理衣物,兒子似乎理解了我們的意思,也盡量不咳出聲,我們三人在沒有驚動到老人後,匆匆出了門。在我們給兒子看好急診,配好葯,等護士來掛吊瓶時,天快亮了。兒子這時提醒我說:「媽媽,現在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吧,他們起床沒看見我會擔心的。你告訴他們我在看病,讓他們不要著急,我打完吊針就好了。」兒子的提醒讓我和他爸爸感到孩子長大了。我趕忙拿起手機向家裡報個信。爺爺聽到後急脾氣馬上就上來了,一邊在電話里詢問孩子病情,一邊在電話里責備我們怎麼孩子又生病了。我知道老人也是擔心孩子,就忙著勸慰,也沒把老人責備的話放心上。兒子聽見電話里聲音挺響的,就奪過電話說:「爺爺,我們現在在跟病菌作戰斗,很辛苦的。你要保存實力給我們做營養的早餐的哦,我們回來要補充營養的,這樣我就好得快了。」說著,電話兩頭都樂呵呵得 ......
9. 家風家語尋常事作文700字左右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誇獎是因為她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