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美德的小故事演講稿怎麼寫
❶ 家風小故事的過程怎麼寫
家風小故事
每人的心中都會有四五條父母要你銘記於心的家訓。我也不例外,現在就讓你來跟我體驗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有一年新年,我遠方的姑姑來我家做客,爸爸讓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氣氣的跟大姑打招呼、熱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熱情地幫大姑拎東西。我把大姑請進了屋裡,姑姑坐下了,我突然發現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媽媽馬上把我叫了回來,說:「你在擦水的時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著客人的方向擦,這是對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當時還嫌媽媽啰嗦呢。飯做好了,是我最愛吃的餃子,我要吃了,爸爸趕緊攔住了我,說:「孩子,等一下,吃飯的時候要等客人,這是禮貌。」姑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還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記得還有一次,我在家裡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對我這個笨手笨腳的男孩來說簡直是天大的難事。做木偶既費時有費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氣的把木偶扔到了一邊,坐在邊上生悶氣。這是爸爸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這只是人生當中很小很小的挫折,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要有不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個木偶。這只木偶到現在我還一直保留著。
就是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教育我、鼓勵我。教育我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事,應該具備著什麼樣的精神,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為什麼要對我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也要靠我們這一代去建設。
這就是我的家風,相信你們的家風也和我一樣吧!
2.良好的家風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的家風嚴謹、朴實,那麼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風的熏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人也不會走上邪路;如果一個人的家風不好,家長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為,那麼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變成「問題少年」,更有甚者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爺爺很重視讀書,家裡崇尚讀書的風氣也很濃。我記得小時候,爺爺給我買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書籍。爺爺經常說:「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質,而是精神上的貧乏。」 自從我懂事起,爺爺就教我讀《三字經》、《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爺爺在教我讀的時候,也告訴我其中蘊含的道理。記得有一次,爺爺告訴我:「『百行孝為先』這句話說的是,我們做人要懂得尊敬長輩,對長輩要盡孝道,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這種人也不能指望他去愛別人。」正因為如此,每當家裡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把好的東西留給爺爺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幫我燉了條魚,還煮了個雞蛋,我把東西端到爺爺房裡,爺爺撫摸我的頭,「乖孫,你生病了,這個還是你吃,給你身子補營養。」我回答:「爺爺,我壯得很,沒事。」那時,我看到爺爺眼裡有一絲淚水。 爺爺不僅要求我讀書,還讓我堅持鍛煉身體,爺爺常說:「沒有好的體魄,將來怎麼為國家做貢獻」爺爺愛看歷史書籍,經常告訴我一些名人偉事,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在讀書的時 候,老師就問他讀書的目的,周總理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爺爺經常教導我,一個人一定要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投身到社會建設當中,要做對國家有益的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爺爺在給我講「嗟來之食」時,說故事裡的主人公不吃別人施捨的東西,最後餓死,這個人很有骨氣,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 記得有一次,家裡的米用光了,母親讓我去堂嬸家借點,堂嬸一副勢利的表情,直接把我轟出門,「你們家不是很有錢嗎怎麼跑來跟我這個破落戶借米,真是笑話,就是有也不借。」我回到家,把這些告訴母親,母親把我摟在胸前,這時爺爺來了,「乖孫,你做得對,既然你堂嬸不肯借給咱,我們也不必低聲下氣,男兒膝下有黃金,人家陶淵明都不為五斗米折腰哩!但是你要記住,以後長大了,碰到需要幫助的人,你一定要盡力幫助別人。」爺爺這段話對我以後步入社會工作影響很大,在單位里,每當碰到單位為災區募捐或者到醫院義務獻血,我都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因為我知道與人為善,就是於己為善,能夠幫助別人,自己也活的開心,總之一句話:「人善天不欺。」高三那年,我高考失敗,整天在家唉聲嘆氣,彷彿眼前只有高考一條路,當我決定復讀一年,再次參加高考的時候,我把自己關在屋裡,整天拚命讀書做題。那一天,當我收拾好行李准備去學校的時候,爺爺來送我,我們一路走一路聊天,「乖孫,人生不止一條路,高考只是人生一個片段而已,讀書卻是伴隨你一生的,你要記住,千萬不要為考試而讀書,要為自己的人生而讀書,多讀書,學會做人的道理, 這才是正道。」在經過村裡的狀元泉的時候,爺爺說道:「乖孫,這是我們村裡的狀元泉,你喝一口吧。」我捧起一口泉水喝,泉水甘甜清涼。參加工作以後,我依然保持讀書的習慣,偶爾也寫寫文章,當我看到身邊有一些朋友誤入歧途,去吸毒、去賭博,搞得傾家盪產,我很慶幸自己一直謹記爺爺的教誨。 爺爺,在你有生的日子裡,我會依舊敬你、愛你、戀你,你給我一生的感動,永遠都是心弦上那道不逝的風景!
❷ 關於家風的演講稿
傳承
——關於家風的演講短稿,網路知道里一個朋友的提問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有個叫曾子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
我相信這就是家風的體現,曾子用他的行動告訴了自己孩子應該做的,那麼曾子的兒子便會按著曾子的教導來為人、來行事、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這種誠實守信便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成為一個家族的傳統,也就是家風了。
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有人總結了家風包括:家德、家規、家訓、家譜。家德是家庭崇尚的德理和倫理。家規是家庭遵從的規則。家訓是家庭尊從的信條。家譜是家庭傳宗續延的記載。看似很長的一串,而且也貌似都很正確,但這與我的理解有所不同,我認為家風是一種傳承,從父母、長輩口裡傳給我們的,才稱得上為家風。
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每個人都會記得孩童時代,父母教給自己的話,交給自己為人的道理。這個會伴隨一個人呢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家風是一座山,值得我們永遠的仰視。家風是一條河,流過廣闊的時間考驗,卻依舊清澈。家風是一段記憶,融入我們的骨髓,伴隨我們的一生。家風是媽媽做給我們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卻從沒細細品味。但多年之後,這個味道我們會一直記得。
星樂熊原創 2014年5月29日
❸ 優秀家風小故事
家風家訓小故事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每到節日,農閑時節,村裡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
❹ 講述家風故事,弘揚傳統美德徵文
家風是一個家抄必不可少的成分襲。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朴實,從來不鋪張浪費。爸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著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著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准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只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為70元,「呀,這么貴!」我的心裡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只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❺ 家風小故事怎麼寫
家風小故事
每人的心中都會有四五條父母要你銘記於心的家訓。我也不例外,現在就讓你來跟我體驗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有一年新年,我遠方的姑姑來我家做客,爸爸讓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氣氣的跟大姑打招呼、熱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熱情地幫大姑拎東西。我把大姑請進了屋裡,姑姑坐下了,我突然發現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媽媽馬上把我叫了回來,說:「你在擦水的時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著客人的方向擦,這是對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當時還嫌媽媽啰嗦呢。飯做好了,是我最愛吃的餃子,我要吃了,爸爸趕緊攔住了我,說:「孩子,等一下,吃飯的時候要等客人,這是禮貌。」姑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還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記得還有一次,我在家裡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對我這個笨手笨腳的男孩來說簡直是天大的難事。做木偶既費時有費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氣的把木偶扔到了一邊,坐在邊上生悶氣。這是爸爸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這只是人生當中很小很小的挫折,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要有不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個木偶。這只木偶到現在我還一直保留著。
就是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教育我、鼓勵我。教育我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事,應該具備著什麼樣的精神,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為什麼要對我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也要靠我們這一代去建設。
這就是我的家風,相信你們的家風也和我一樣吧!
❻ 家風故事演講稿500個字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回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答風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潤,影響著人們。沒有家就沒有這個社會,家風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無數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如果一個人,他家中有好的家風,那麼他定可以少走彎路;而如果他的家風敗壞,那麼就少不得走彎彎道了。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能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除了家風,還有另一個引導著人們的——家訓。與家風相對,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做事要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做。就像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做事情光想著一步登天,那麼干出的事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專心做眼前的每件事情,不好高騖遠,必然能夠有所成就。總之,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❼ 優秀家風小故事怎麼寫
優良家風的好處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種家風決定一個家庭的風貌,千萬個家庭風貌決定一個社會,一個社會決定一個國家,所以說:一個家庭的家風將會決定一個國家的面貌。對於一個家庭而言,良好的家風、家訓必不可少,那麼,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家風吧!
我家的家風、家訓為「崇善、崇德、崇學」,意思是「一心向善、品德兼備、崇尚學習」。
「一心向善」,乃為立人之本:只有心地善良、「持善心、行善事」、做好人,才會有好的前程(這是當然了,誰會選一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人呢?找工作是,生活中也是)。
「品德兼優」,乃為為人處世之本:品德好,修養好,人際關系、發展前程才會好(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品德不好,那麼他的修養也不會好,自然,會帶動他的家庭、別人的家庭、整個社會甚至發展到整個國家,多可怕,是不是?)。
「崇尚學習」,乃為立國之本:只有學習知識、文化,人才會變得聰明、變得有智慧、有力量(知識就是力量啊!),這樣家庭才會「奔向小康」、社會會變得和諧(試想一下:如果全社會的人都崇尚學習、知識淵博,那麼再也沒有什麼犯罪,因為人人都有足以讓他們生活的很好的知識儲備,誰還會去犯罪呢?是不是?)、國家才會富強。
崇尚學習這一條家訓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能有幸成為所謂的「網路作家」全都是倚仗這一條家訓的結果。
❽ 家風家訓家風小故事作文怎麼寫
家風家訓家風小故事怎麼寫?我覺得你就可以寫自己家的家風是什麼樣子的,比如說你的爸爸他是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所以你們家的家風里就有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