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感恩故事
1. 關於老師的感人事跡/簡短點的
用仁愛與豁達的胸懷包容每一位孩子從教三十多年來,她用慈母般的心胸去善待每一位學生。當班主任時候,學生請病假,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去家裡看望他(她);學生遇到困難,她都會千方百計去幫忙。學生吳雅紅,突然患了急性胃病,必須少吃多餐,她天天為她煮點心,一直堅持了一個學期,讓她能堅持學習,並且在當年的升學考試中考上了重點中學。她心中始終牽掛著學生,即使自己做大手術還躺在病床上,聽到了許金發同學患了急性肝癌,學校師生為他捐款時,在出院的第二天,硬撐著還不能挺直的身體,瞞著家人,雇了一輛「港田」車,忍受著一路顛簸的痛苦,趕到金發同學家裡看望他,給他送去了老師給他最後的疼愛。在參加鎮運動會前的訓練中,許燕討同學不慎腳扭傷了,下午放學,她天天載他去安海推拿,晚上住在她家,第二天再送他上學,堅持了半個多月,直到他的腳傷痊癒,並在鎮運動會中破了記錄,代表安海鎮參加市裡的運動會,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小啞女許亞萍同學,由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家裡人忽略了對她個人衛生的照顧,她的衣服既破舊又骯臟,很多同學都不願意與她同桌,她送了幾套衣服給她,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改變了她在同學面前的形象,在她的關照與教育下,班上的學生懂得關心她了,幫助她了,班級團結互助的風氣也得到發揚。三十多年來,她給家庭困難學生很多的幫助:在學校學生生病碰傷了,她送他們去診所看病,為他們貼上醫葯費:缺少學慣用品,她送給他們;喜歡看書,送給他們課外書;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她悄悄地為他們補上……她總是默默地做著這一切,如母親般的無私關愛,默默奉獻。「問題學生」是讓教師最頭疼的「問題」,教書三十幾年中,她從沒有讓手中的一位「問題學生」輟學或轉學。用愛去寬容他們的過錯,用真情去感動他們的人生。許秀蓮同學,由於母親難產去世,再加上家庭的問題,給她幼小的心靈抹上了濃濃的陰影,小小年紀萌生幾次的自殺動機。知道了此事,她主動地請班主任把她交給自己,緊緊地跟蹤了她三年,與她談心,不斷地買書給她看,與她交談書中的故事,交談人生的快樂…….三年中,把她當女兒一樣的呵護,終於讓她走出了陰影,快樂地生活。許輝農同學,是個讓教師接了都想馬上就退掉的學生。她努力地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對自己也有了信心,改變了自己,最終成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待「問題學生」,她總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極大的耐心和愛心,給孩子留下改正錯誤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家校聯系作用,經常去家訪,利用晚上打電話聊天的形式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給家長希望,也給孩子信心。她手中,收下了很多的「問題學生」,但經過她的教育,總能「脫胎換骨」,因此,老師們常笑著說「吳老師,我們班的某某同學看來又得來你這吃一帖靈丹妙葯了」,許奕祥、許傳芳、許奕志、小金龍、許鴻泰、郭林宏、許國鴻……當他們從她手中放飛時都能變成一個個全新的人,個個都是好孩子。很多家長都愛把他們自己也教育不了孩子交給她,有的甚至把孩子送到她家,要求在學習上輔導他們,在生活上管教他們,她都盡量幫忙,但三十幾年來,我從不收家長的一分錢家教的補習費、一份小小的禮物。用善良與摯愛去善待每一位教師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好教師,老師們喜歡她,接近她,與她交朋友,誰有困難或煩心事時,都願意跟她聊一聊,說一說,她總是樂意傾聽並給予幫助或開導,在年輕教師心中,有時她更像是一位好母親。她有一顆善良與仁愛之心,長期以來關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學校的老教導退休前中風了,急需一大筆治療和康復的費用,他的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在校長的支持下,她頂風冒雨,奔走各校,為他募集醫葯費三萬多元,解除了他燃眉之急。上學期沈英雪老師因病請假,她幫她尋醫找葯,晚上經常打電話關心她,鼓勵她要堅強起來,自動代課近一個月,不要學校一分錢補貼。只要老師遇到困難,她都竭盡全力給予幫助。在與每屆學校領導相處中,她默默地當好一顆鋪路的小石子,團結合作,溝通上下左右,讓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難怪學校領導說「她是教師的粘合劑」。
2. 感恩勵志小故事,短一點,50多字,急求!!!!
從前,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有一池泉水,只要去求,就會顯靈。一天,一回位斷了一條答腿的軍人來到這個小鎮,路上,旁人看了他,便說;『『缺了腿,真可憐,什麼是也做不了,唉。』』軍人聽了,說;『『我來這,是問上帝我在失去了一條腿後該做些什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失去了什麼,都不能放棄對 生活的追求,對生命的熱愛。
3. 家教故事徵文(感人,真實)600字
因為我數學成績不好,所以爸爸說給我請個家教。開始我只是隨便答應了,我想:爸爸平時總和我鬧著玩,這家教的事他應該不會當真吧。沒想到爸爸卻把這次事當真了。我可不願去。星期六下午,我趕緊吃完中飯,想「裝睡」,可爸爸卻看出來了,一把拉我起來:「還想『裝睡』騙不過我的!起來!我們走!」我只得不情願地答應了。
一路上,我想:萬一那個老師很兇怎麼辦?萬一我做不出題怎麼辦?萬一老師叫我回答問題,我答不出怎麼辦?萬一……萬一……總之,我有很多個萬一……怎麼辦。因為我太緊張了。一路上我問爸爸:「那個老師多少歲了?」爸爸說:「不知道!」「有沒有學生在那兒上課?」「不知道!」「老師講的主要是關於什麼的知識?」「不知道!」「那麼如果……」我還沒講完,爸爸就說:「煩死了!我們去了不就知道了!真是的。」「我……太緊張……了嘛!」「緊張什麼,又不是帶你去見鬼!」
終於,到了老師家了,一看:是個老教師戴著一付眼鏡,就像我們周老師一樣和藹。又過了一會兒,來了四個陌生的同學,其中一男一女是四年級的,一男一女是五年級的,他們都是學軍小學的學生,到齊後,老師發卷子給我們做。那些題目不難,都是學過的題目,做好一面後,老師讓我們報答案對題目,老師讓我先報,還好這題我有把握能對,我就大膽地報出來了。其他兩個同學都點點頭同意,我這才輕輕吁了一口氣,我們上完了三個小時,大家都熟悉起來了,一起又說又笑。那兩個五年級的同學,其中那個女孩子,學得比較好,那個男孩子沒那個女孩子好,但比我好,我有些不甘心,想:以後我一定會超過你們的。
通過這次學習,我也知道了我的不足:概念不明白,審題不仔細,計算馬虎、粗心。今後,我一定要在老師的輔導下,好好學習,把數學成績提高!
4. 以父母為第一人稱寫的家教故事800字作文 急急急!!!
感恩父母
過一本書,書的內容已經不記得了,但其中的一句話給我印象特別深: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永遠記住這六個字:感恩、知足、惜福!是的,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足以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含義。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陽光給予我們燦爛的光輝,感恩小草賦予我們清新的空氣,感恩上蒼賜予我們美好的生活,…… 然而,我覺得在我們的生命中,最值得感激的莫過於父母之愛。
父親是山,父親的愛是偉大的,堅實而又廣博的,他使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製;母親是海,母親的愛是溫暖無私,淳樸而又細膩的;她教會我們如何去感恩生命,感恩生活,如何去用愛心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父母的愛,不僅給予了我們的生命,創造了我們的人生,更為我們的人生賦予了深重的意義;父母的愛,是我們失意、絕望的避風港,時時接納我們,包容我們,鼓勵我們;父母的愛,是我們生命中的加油站,給我們藉以奮發,給我們積極向上的勇氣和力量……
回眸我們的人生,是永遠沐浴在父母的愛河裡。自從我們呱呱墜地,父母就用他們的汗水與心血編織了一張張濃郁的愛網,網住了外面的一切風風雨雨。他們向我們展開博大的胸懷,擁抱著我們,呵護著我們,為我們默默地無私奉獻著……
感受父母之愛,是小時候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撐起一片愛的藍天。那時,我家裡很窮,上有三個「葯包」(母親和爺爺、奶奶因病常吃葯),下有三個「書包」(我們姐弟三個讀書),全部生活全靠父親那不足30元的工資,那是怎樣的生活啊!但父母硬是省吃儉用,不讓我們受吃半點苦,受半點罪,把我們拉扯大,供我們上學讀書,讓我們擁有快樂的童年……那愛是那樣淳厚,那樣凝重,那樣博大!
感受父母之愛,是長大後父母為我們工作的忙碌與奔波。我高中畢業後,父親想為我找一份舒適的工作,不想讓他女兒受一點苦。然而在那時,憑一張小小的高中文憑,要找好的工作,談何容易?但不願求人的父親硬是厚著臉皮去托關系,找門路,那是怎樣的不願與無奈啊!當我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入教師隊伍時,父母又是多麼開心,多麼自豪!那愛是那樣深沉,那樣無私,那樣厚重!
感受父母之愛,是工作後父母點點滴滴的關愛。生活中遇到不順時,父母總是和風細雨地勸慰我,點化我;工作中遇到煩惱時,父母以極大的耐心開導我,指點我;身體不好時,又是父母全心的關愛與問候,每當我生病住院,在我身邊的總是母親忙碌的身影,電話那頭父親慈愛的叮嚀……那愛是那樣簡單,那樣質朴,那樣香醇!
父母之愛啊,如一杯美酒,醇香醉人;如一杯清水,清澈透明,真水無香;似一泓清泉,清沏甘甜,浸潤到五臟六腑;像一杯紅茶,苦澀澀的,需要你用心去品,才會品出其味之深、香之遠;像一堵神秘的牆,在你心靈脆弱時,不經意靠上去,就會踏實、安靜……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父母吧!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我愛我的父母,願普天下的孩子都能愛自己的父母!親愛的朋友,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對自己的父母說:「爸,媽,我愛你們!」
5. 感恩的事跡
故事一:
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裡,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 糕,是她最大的快樂。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 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裡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 開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 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故事二: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裡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故事三: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 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 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 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6. 師德感人小故事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最多隻寫「轉毀為緣,默雷止謗」自慰,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孫涵泊安危度外,大義凜然,有徐洪剛的英勇精神,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春節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牆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襖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麼?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男人們看待女人,要麼視為神,要麼視神是裸肉,身上會癢的,卻絕口不當眾說破,不說破而再不會忘記,獨處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這年歷是這樣的感覺,去廟里拜菩薩也覺得菩薩美麗,有過單相思,也有過那個——我還是不敢說——不敢說,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聖人,說了就是低級趣味,是流氓,千刀萬剮。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作是裸體就產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
7. 給家的一封信,家教故事為主。表達感恩父母和對家的感情。500字
網路搜絕對有
8. 關於家教,家規,家風,家訓的感人故事1000字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人要善良的活著。漸漸地長大了,也就把善良當成
了我們的家風。等到我有了家有了孩子,當聽到兒子第一次叫我媽
媽的時候,我就自
己在心裡說,孩子媽
媽不希望你多優秀,但一定要做個真善美的人。也就從那時候開
始,潛移默化的我就把
"
真善美
"
當成了我家庭的家風。
記得教孩子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手語《感恩的心》
。粉嫩粉嫩的小手,站不穩的
腳步,
唱不清的歌詞,
卻讓孩子成了我的老師。
我愛孩子的認真,
但我更想讓孩子懂得:
感恩,真的不是唱的,而是用一顆心用行動去實現的。從那一天開始,感恩的種子已經
在孩子的心裡發芽。
孩子四歲,我就開始領著他參加所有的公益活動。在敬老院,說話並不清楚的他卻
能大方的為爺爺奶奶唱《小燕子》
,義工宣傳現場,他是跑得最快發名片最多的一位,
在募捐衣物的現場,他會在眾多大人的眼皮下,拖著大大的衣服,向對面撿垃圾的老爺
爺走去。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向善的心。
言傳身教。參加活動越多,孩子的認識也越強烈。有一次在市場買菜,一轉眼看不
到孩子了。著急的尋找,才發現他在不遠處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攤前。他把一張義工的聯
系卡給了老大爺,
並告訴爺爺如果需要衣服和錢就找臨淄義工幫忙。······我拉
著他離開後問為什麼這么做,兒子的回答讓我很感動。
"
媽
媽,你沒看到爺爺腳上穿的
鞋都破了個洞,
衣服破破爛爛的嗎
?
他家裡一定很窮,義工不就是幫助窮人的嗎
?
我是小
義工,當然得幫他們了。
"
一剎那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三天後,我和兒子再次見到老
爺爺,
給老人買了一雙棉鞋,
那位大爺激動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白菜都給我才能表達他的
謝意。
一個人的真誠才能成就他的善良。
。孩子走進小學,成了一名一年級的孩子。攀比心也愈發的重。有一
天他回來告訴我,
讓他當小義工的領導。
我問為什麼,
兒子回答,
因為我已經告訴同學,
我是小義工的領導。我說,為什麼呢。孩子說,因為義工是好人,小義工更是好人,我
想當好人。我笑著告訴兒子,好人不是你當什麼官,而是你做什麼事。首先一個不誠實
的人不配當義工。再說,並不是所有的義工都是領導,他們都默默地奉獻愛心,做好事
9. 寫一篇我和老師的感人故事(600字~800字)要求:文章內容真實,感人。 快快快!!!!寫了就給分啊!!!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她扮演著我的朋友、我的老師、我的姐妹、我的親人等多種角色。她是我親近的人,同時也是我敬愛的人;她是了解我的人,同時也是成長路上默默支撐我勇敢前行的人……無數次地想寫一寫我們之間的故事,卻愁於不知該如何表達。總覺得再華麗的辭藻、再多的文字也表達不盡這份非同一般令人感動的情感。
她簡直是一個空靈的女子,蘊藏著柔美與文靜,舉止優雅大方,用詩意而柔軟的心認真描繪著生活。第一次見到她時是九五年,我只有十歲,只覺得她很美,美得很細膩。她是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與臧克家同姓。這個姓氏我查過好幾次字典,是「善、好」之意,後來也的確證實臧老師是我見過的心地最善良最好的人。那時我上五年級但她不教我們班。臧老師成了我的家庭教師,輔導我的作文。接觸後才發現,她其實安靜得多,就如同她朴實的文風,如同她不必靠奇裝異服來打扮的高雅氣質。那時侯,雖然我還只是個小黃毛丫頭,卻對臧老師愈加喜歡,並且越來越多地感悟到我與她本性上有一些相似之處。
到六年級,臧老師肚子里有了寶寶,我開始到她家裡繼續學習作文。那是一間很內向的屋子,簡約的裝修,安靜地躲在那裡,感覺就像一位優柔文靜的小女孩,默默地藏在無人角落裡,獨自玩著「過家家」的游戲。屋子總是拉著淡雅的窗簾,暗暗的,以致我拿的藍色殼的圓珠筆,總給人綠色的錯覺。一種特有的香氣彌漫在房間的每個角落。後來難得見面了,我收到臧老師的信或翻開她的書時,總是先聞一聞那熟悉的味道,瞬時便心曠神怡,像是身臨綠色竹林,又像是回到了期盼已久的家。不知多少次,在這間屋子裡,她耐心地給我講解作文的寫作。有時念名篇名段,一字一句讓我抄下來,有時幫我分析、修改我那乾巴巴的作文,有時教給我各種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那認真的樣子,讓我深信她在盡心把她所有的知識盡她所能地傳授給我。但我從她發表在國家重點詩刊上的一篇篇深邃優美的詩作中便知,那深藏的底蘊這輩子我是學不到手了。
六年級下學期,我們商議停止家教時,臧老師委婉地拒絕了她應得的勞動報酬,沒有要一分錢。現在想起來,真是很難得。別說剛成家立業,就是拿著家裡錢不愁吃穿的大學生做家教還付錢少了不幹呢!而臧老師說,我的父母都是天南地北大寫的好人,我是個堅強、文靜的孩子,兩家成為朋友不是更好嗎?我沒有在她的班裡上過一節課,我們的教與學也結束了,但我們之間的情誼之花漸漸綻放……臧老師對孩子是敞開胸膛用火熱的心教育和愛護的,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待,直到有了自己的女兒之後也是一樣。交往得多了,我們兩家便親熱起來。臧老師給我縫補過衣服,做過飯,買過大袋的零食和生日禮物——毛茸茸的小熊。我媽媽在醫院工作,也時不時能幫上臧老師的忙。
九七年春天,臧老師的女兒寶寶在我媽媽的親自「監護」下艱難地降生。於是,後來寶寶叫我媽媽「姨媽」。那一天,我抱了大大的布娃娃,去醫院看望她們母女。臧老師把我叫到床邊,讓我近一點,伸出她那白皙修長的手,緊緊地握住我的小手,久久地,久久地,相視無語……我應該握她的手的,可我那時太小了,只知道傻笑和好奇地看著小小的、可愛的嬰兒。我想,那時臧老師一定很失望吧,抑或希望我快快長大……
不久我便長大了。從小一帆風順的我自從升入初中後遇到了大大小小難以應付的困難和挫折,在陰影里不能自拔。到了深陷絕境痛苦不堪時,我想到臧老師,寫了封信給她。不久我見到了臧老師,她說看了我的信,坐立不安,恨不得馬上騎車奔到學校來找我。我哭了——這世上有幾個人能這樣在乎我、關心我啊!我這棵柔弱的小草,在凄風苦雨里遇上了一個為我撐傘又鼓勵我奮力生長的恩人!她寫信、打電話安慰我,激勵我,教導我,扶著我一點一點地站立起來。到後來,我寫下了「風大雨大,我依然努力前行」的「誓言」……我對臧老師精神和情感上的依戀越來越深。有時候到她家裡玩,即使兩個人只是默默地坐著,一句話不說,也感覺那樣美好。臧老師一直告訴我:「無論何時都要獨守內心的寧靜,通過讀書和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是一個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關鍵是我們該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只要你用心去努力雕琢,你就會贏得屬於自己的美麗。」我漸漸地從她身上學到了比文學創作更重要的東西:堅毅、信念、不言放棄……我才知道,我與臧老師「相似」的,只是表面的文靜、溫柔、內向和不善言談,而她奮斗不息的精神以及善良寧靜的心境是我遠遠不及的。臧老師在我十幾歲還是個懵懂的孩子時,在我哭著掙扎著在沼澤中伸出細弱的胳臂時,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我的心,以她特有的方式教我懂得了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含義……我那時常稱呼她「媽媽」,不在乎寶寶已長到好幾歲,不在乎我們曾是師生或知心朋友,這兩個字此時賦予在她身上,對我來說一點兒也不過分。下雪的冬日,我趕在上班之前打去電話「媽媽,外面下雪了,路滑,騎車小心點啊!」新年鍾聲敲響時,我收到可愛的賀卡:「雪兒,我心愛的孩子:又是一個雪花紛飛的季節,似乎滿世界都是你,你堅毅的笑容,你靜美的眼神……願雪兒擁有幸福的明天! 愛你的媽媽。」我想,這世上沒有比這更美麗的「母女情」了吧!
一晃十年過去了。我與臧老師很少見得上面,但彼此的心始終相互牽掛、惦念著。考上大學臨行的前一天,臧老師帶著寶寶來到我家,很少在人前流淚的她眼中滑落一串串淚水……我坐在兩個媽媽中間,感覺是那樣幸福。背負著殷殷目光,當了兵,上了大學,千山萬水依然隔不斷那份情感。「飲水常思源,常懷感恩心」,我也開始懂得關心別人,尤其「跟了」近十年的臧老師。她是那麼柔弱,帶著幼小的孩子,擔任著幾十個學生的班主任和語文課。臧老師讓我在文學中誕生,就是在黑暗中看到光亮,乾燥中觸摸到清泉,嘆息中選擇堅強,寂寞中不再平靜。有了那幾年的「底子」,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先後發表各類文章100餘篇。15歲就以一篇近萬字的紀實文——《從黑暗地帶成長為陽光女孩》獲得全國「青春杯」和「少科杯」文學作品大賽兩項優秀獎。我以加倍的勤奮和努力回報著一生的恩人。在軍校這個「大熔爐」里,憑著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持,我在一次次摔倒後堅強地站了起來,在一次次迷失後找到了堅定的方向。
軍校那年寒假,我帶著突遭的打擊和滿心的傷痕見到臧老師,我說我想抱一下您,她緊緊地擁我在懷里,我聽到她抽咽的聲音……當我在臧老師無言的愛中漸趨平靜,鼓起勇氣繼續前行的時候,寒假幾乎過去了。我又要踏上征程,開始艱辛的跋涉。我跪在臧老師面前:「沒有您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啊……」她扶起我,不知第幾次為我擦去臉上的淚水,撫平我心中的傷痕。如果作個比喻,我們的感情不能說是像太陽,那太張揚太耀眼了,而應是皎潔的月亮。這十年,是如水的月光、是如花香的愛心讓彼此把夜點亮。
我們之間的那種情,它超越著它所能超越的一切東西。我想這就是現世的高山流水情,臧老師就是我世間難尋的知己。我們「情到深處淡如水」的感情,可以用「無心經營,水到渠成」來形容,它是那麼自然平淡,不帶一丁點兒世俗與社會的污濁;它又是那麼珍貴不凡,帶著震撼人心的純潔,清靈秀氣得像喜瑪拉雅山上的雪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