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400

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400

發布時間: 2020-11-18 09:14:21

⑴ 《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

網路一下,馬上知道

⑵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怎麼寫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決定去向的時期,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苗壯方能根深,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從小愛科學,方能長大攀高峰。這是《科學家故事100個》的作者葉永烈的名言。翻開《科學家故事100個》裡面收集了: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科學家,有建築大師:魯班,喻皓,有神醫:華佗,有葯學家:李時珍,有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有外國的」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有鐳的母親——居里夫婦……整本書我看的愛不釋手,一個個科學家的故事,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里,使我最感動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居里夫婦是法國偉大的科學家,一起得過諾貝爾獎,居里夫人得過二次諾貝爾 獎,居里夫人本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瑪麗小時候生活困難,為了讓姐姐完成學業,自己為別人當家庭教師,把自己的錢寄給上學的姐姐,6年之後姐姐畢業了,瑪麗 有自己存下的一小點錢,和姐姐的幫助上了學,她的成績名列前茅,長大後她和居里結了婚。之後,一個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鐳,使他們感興趣,後來一次的不幸,居里出了車禍死了,可居里夫人沒有被拐到在這里,最後經過努力成功,這個元素損害了她的健康,她得了惡性貧血,別人為了紀念她,把她稱為鐳的母親。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科學家的成長道路。 科學家們熱愛科學,專心研究,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故事啟迪我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總有收獲

⑶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怎麼寫

葉永烈講述科學故事,100個讀了以後,我深深的被科學的奧秘所震撼,我慢慢的喜歡上了科學的故事。

⑷ 科學家100個故事的心靈感悟

暑假裡我讀了必讀書目《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這本書。它是由著名作家葉永烈寫的。這本書獲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鼎力推薦。
讀了《科學家故事100個》我從心裡佩服這些勤奮勇敢、知難而進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們。如神匠——魯班,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妙手神匠——華佗,昆蟲迷——法布爾,發明大王——愛迪生,飛機兄弟——萊特等等。他們都是受人崇敬的人。
你知道華佗嗎?華佗是安徽亳州人,他四處行醫。幫百姓治病,在三國時代,華佗就救過一位武藝高強的人,他叫關羽,關羽的手臂被毒箭射中,毒已入骨,這時華佗就前來幫關羽消毒,他用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華佗用刀刮骨,窸窣有聲。不一會兒,毒就刮盡了。這個故事就是刮骨療傷,華佗真是神了,在技術落後的三國時代,他就用開刀的方法治病,華佗先用麻醉葯給病人喝下,再拿著小刀,劃開病人右下腹,切去盲腸,再用消過毒的線縫上,病人就沒事了。這種在古代用開刀的方法治療疾病,那是多麼先進的技術,華佗竟讓做到了。
華佗還創造了五禽戲,可以修身養氣。他每天堅持做五禽戲,50歲還能翻山越嶺。
《科學家故事100個》是人人受益的必讀書目,讓我了解了許多科學家的事跡,和他們不怕犧牲也要追求真理的精神。

科學家故事100個讀後感(二)
大家可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是誰發現了哈雷彗星?是偉大的科學家哈雷。是誰發明了地震儀?是偉大的科學家張衡。是誰寫出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是偉大的醫葯學家李時珍。
讀了《科學家故事100個》這本書讓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華羅庚。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數學家,在昆明西南聯大做過教授。
剛才說過,華羅庚是一個自學成才的數學家,他因為家境貧寒,交不起學費,就休學了,但是他仍不放棄對數學的渴望,每天都要看將近十個小時的數學書。後來,華羅庚不幸染病,終生殘疾。他在貧病交加中刻苦自學,一邊幫媽媽打理店鋪,一邊勤奮的學習。終於,他成為了一個精通數學的人,做了清華大學的一位「窮教授」。
華羅庚酷愛數學,無論工作到多晚,他總不會忘記看數學書,埋頭鑽研數學題目,常常鑽研到深夜。
科學上的每一個真理都是在經歷無數次的挫折、失敗之後才得出的。所以我們要正視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只有這樣,才能讓挫折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階梯。華羅庚以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的精神,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最終,他的事業成功了。
華羅庚爺爺曾用過這樣的詩句,總結自己的治學經驗:「發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幹是第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又對青少年一代寄託了莫大的希望,曾寫道:「發奮早為好,苟晚休嫌遲。最忌不努力,一生都無知。」
科學家是多麼勤奮,惜時如金;科學家是多麼勇敢,知難而進;科學家是多麼謙遜,永不滿足;科學家是多麼好學,孜孜不倦;科學家是多麼堅定,扞衛真理……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學習吧!

⑸ 讀後感:《讀科學家的故事有感》400字以上,急急急,不要重復的,快快!!!!!!

我閱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它使我深受感動。

這本書主要寫了科學家們在成長期間的故事,主要介紹了牛頓、愛恩斯坦、達爾文、扁鵲等。他們從小就熱愛讀書,所以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而且這些科學家中很多都是在貧窮的情況下長大的,但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在這么好的環境下學習,卻不如他們,真是自嘆不如啊!

在這些人中,讓我感觸最深的要算牛頓,牛頓是17世紀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是近代科學的象徵。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以及他對光學、數學及化學的研究,為兩個多世紀以來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從書中了解了許多牛頓為世界的科技發展作出貢獻的例子,也知道了牛頓的為人。剛開始,我非常吃驚,我吃驚牛頓對既有動手能力又有創造能力的科學家胡克的打擊報復。我不敢相信,牛頓這個天才科學家,也是我崇拜的科學家,居然也有那麼大的缺點,真是不可思議!媽媽說過:「一個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人總會有優點和缺點,只要發揚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他還是會成功的。」

當我讀到牛頓小時候的故事時,我差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小時候居然是個差生,後來通過他的發憤努力,奮起直追,他才成為了班上成績數一數二的好學生,最後終於當上了赫赫有名的大科學家。看來不管什麼人,只要努力,只要刻苦學習,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就能成為一個成功者。

其實 ,每一個科學家的成功都是付出辛勤的汗水後而得來的,因此,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拼搏精神。現在,我才真正明白了愛迪生的那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美好的童年,努力學習,刻苦鑽研,長大後不求做一個名人,但求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⑹ 《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300~400左右

愛迪生
愛迪生是英國有名的科學家,愛迪生小時侯很刻苦學習的。有一次,愛迪生的媽媽生病了好幾天,就叫愛迪生到菜市場上賣菜。愛迪生為了媽媽的健康而不上學了,去市場上賣菜,於是他想:「我帶幾本書去看,那不就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他到了菜市場上就是一邊賣菜一邊看書,他只集中精力地看書不管賣菜,反正別人付了錢就行也不管付了多少錢,菜也隨便別人拿。還有一次愛迪生製作電燈泡。他為了找一根燈絲尋遍了很多地方才找到它,他是在火車上賣報得錢買製作的材料的。有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一不小心打倒了兩瓶化學物品就著火了。被車長趕下來了,也把他的化學物品給扔了下來。於是,他就去找了一個小破屋做實驗屋,他不休不眠的做了好幾天,電燈實驗終於成功了。愛迪生就是這樣刻苦學習,才當上了英國有名的科學家,我要向特學習從小當愛科學,學科學,長大了要當一名科學家。

牛頓

伊薩克·牛頓,是17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科學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的貢獻,都是劃時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叫烏爾斯索普的小村子裡,剛出生時極度衰弱,幾乎夭折。牛頓自幼喪父,與母相依為命。1661年,他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學習。
1665至1667年間,牛頓已在思考引力的問題。一天傍晚,他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他忽然想到:為什麼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和開普勒的三定律,進而思考:行星為何繞著太陽而不脫離?行星速度為何距太陽近就快,遠就慢?離太陽越遠的行星,為何運行周期就越長?牛頓認為它們的根本原因是太陽具有巨大無比的吸引力。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觀測和演算,牛頓發現太陽的引力與它巨大的質量密切相關。牛頓進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規律:凡物體都有吸引力;質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間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這就是經典力學中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牛頓的發現,可測定太陽和行星的質量,確定計算慧星軌道的法則,說明月亮和太陽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並推導出克服地球引力、飛向太陽系和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們分別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並依次命名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頓不但驗證了前輩們的成果,而且為未來空間運載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確而權威的科學依據。

牛頓將其一生的成就寫在《自然哲學與數學原理》一書中。他發現了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創立了微積分數學。他後來在談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時說:「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頓於久病不醫中去世。據說在生命即將停止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坦盪而平靜的。英國詩人波普為他寫的碑銘說:「自然和自然的規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間;人帝說『讓牛頓降生』,使一切變得燦爛光明

⑺ 科學家的科學故事讀後感400字 快!!! 快 快 快 快快

愛迪生
愛迪生是英國有名的科學家,愛迪生小時侯很刻苦學習的。有一次,愛迪生的媽媽生病了好幾天,就叫愛迪生到菜市場上賣菜。愛迪生為了媽媽的健康而不上學了,去市場上賣菜,於是他想:「我帶幾本書去看,那不就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他到了菜市場上就是一邊賣菜一邊看書,他只集中精力地看書不管賣菜,反正別人付了錢就行也不管付了多少錢,菜也隨便別人拿。還有一次愛迪生製作電燈泡。他為了找一根燈絲尋遍了很多地方才找到它,他是在火車上賣報得錢買製作的材料的。有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一不小心打倒了兩瓶化學物品就著火了。被車長趕下來了,也把他的化學物品給扔了下來。於是,他就去找了一個小破屋做實驗屋,他不休不眠的做了好幾天,電燈實驗終於成功了。愛迪生就是這樣刻苦學習,才當上了英國有名的科學家,我要向特學習從小當愛科學,學科學,長大了要當一名科學家。

牛頓

伊薩克·牛頓,是17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科學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的貢獻,都是劃時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叫烏爾斯索普的小村子裡,剛出生時極度衰弱,幾乎夭折。牛頓自幼喪父,與母相依為命。1661年,他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學習。
1665至1667年間,牛頓已在思考引力的問題。一天傍晚,他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他忽然想到:為什麼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和開普勒的三定律,進而思考:行星為何繞著太陽而不脫離?行星速度為何距太陽近就快,遠就慢?離太陽越遠的行星,為何運行周期就越長?牛頓認為它們的根本原因是太陽具有巨大無比的吸引力。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觀測和演算,牛頓發現太陽的引力與它巨大的質量密切相關。牛頓進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規律:凡物體都有吸引力;質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間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這就是經典力學中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牛頓的發現,可測定太陽和行星的質量,確定計算慧星軌道的法則,說明月亮和太陽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並推導出克服地球引力、飛向太陽系和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們分別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並依次命名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頓不但驗證了前輩們的成果,而且為未來空間運載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確而權威的科學依據。

牛頓將其一生的成就寫在《自然哲學與數學原理》一書中。他發現了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創立了微積分數學。他後來在談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時說:「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頓於久病不醫中去世。據說在生命即將停止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坦盪而平靜的。英國詩人波普為他寫的碑銘說:「自然和自然的規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間;人帝說『讓牛頓降生』,使一切變得燦爛光明贊同67| 評論(2)

⑻ 要一篇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400字以上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李時珍、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特別是李時珍,真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李時珍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察看植物,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等李時珍長大後發現,舊本草書里有許多錯誤,於是他下定決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錯誤的地方改過來。於是,李時珍翻山越嶺,到深山去採集葯物。李時珍在進行收集整理本草剛目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有一次採集的所有資料都丟掉了,但是他沒有灰心,一點一點的又從頭再來。為了分清各種植物的葯用功能,採到的葯物他都要親自嘗一嘗,有好幾次差點要了他的命。還有,李時珍的家鄉出產一種靳蛇,又叫白花蛇,身上有24塊斜方塊,白花蛇可以治病,是一種祛風濕的好葯,李時珍想盡辦法捉來了一條白花蛇,為了試驗效果,李時珍讓這條白蛇咬了一口,差一點沒了命。

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又試著嘗試各種草葯上千種,例如,曼陀羅花,李時珍為了試驗這種花的麻醉作用,就在自己身上試一試吃了這種花是不是會麻死人,當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李時珍終於完成了《本草剛目》的修訂,記載的葯物有1892種,還附有1160幅插圖,還增補了374種新葯。

從李時珍的身上,我感到古人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應該感謝古人,感謝李時珍的《本草剛目》,它真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啊。

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本草剛目》,吃盡了千辛萬苦,還親自實驗,不怕困難,不怕死亡,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在學習上不退縮,不怕苦,不怕累,不要遇到困難就往後退,要多向其他的同學學習,要細心,要有信心,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有進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