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把女兒故事
『壹』 女兒的故事感想100字
女兒的故事》是由上篇《女兒的故事》和下篇《我的故事講給你聽》合成,講述回了主人公梅思繁答作為一個學生一路走過來的成長過程,以及父母、同伴一路相隨的欣喜、艱辛和無奈。
這裡面的每個故事都很有趣,都很精彩。有時,我在讀裡面的某些故事時,就會想:咦,這寫的不就是我嗎?我認為這本書的優點是:這本書的作者_梅子涵,以輕松幽默的筆調記述了我們當代少年生機勃勃、聰慧調皮、天真善良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
這是一本真實的書,這是值得我們我們大家看的書,因為它真實、幽默、有趣。這難道不是我們當代小學生應該看的書嗎?
『貳』 爸爸和叛逆女兒的感人小故事
《瘋娘》
23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諱地當眾小便。因此,村裡的媳婦們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婦還上前踹幾腳,叫她「滾遠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著在村裡轉悠。
那時,我父親已有35歲。他曾在石料場子幹活被機器絞斷了左手,又因家窮,一直沒娶媳婦。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份姿色,就動了心思,決定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等她給我 家「續上香火」後,再把她攆走。父親雖老大不情願,但看著家裡這番光景,咬咬牙還是答應了。結果,父親一分未花,就當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時候,奶奶抱著我,癟著沒剩幾顆牙的嘴,欣喜地說:「這瘋婆娘,還給我生了個帶把的孫子。」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瞪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奶奶說這話時,沒有半點兒含糊的意思。娘聽懂了,滿臉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著我。盡管娘的奶脹得厲害,可我沒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說娘的奶水裡有「神經病」,要是傳染給我就麻煩了。
那時,我家依然在貧困的泥潭裡掙扎。特別是添了娘和我後,家裡常常揭不開鍋。奶奶決定把娘攆走,因為娘不但在家吃「閑飯」,時不時還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鍋飯,親手給娘添了一大碗,說:「媳婦兒,這個家太窮了,婆婆對不起你。你吃完這碗飯,就去找個富點兒的人家過日子,以後也不準來了,啊?」娘剛扒了一大團飯在口裡,聽了奶奶下的「逐客令」顯得非常吃驚,一團飯就在嘴裡凝滯了。娘望著奶奶懷中的我,口齒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臉,拿出威嚴的家長作風厲聲吼到:「你這個瘋婆娘,犟什麼犟,犟下去沒你的好果子吃。你本來就是到處流浪的,我收留了你兩年了,你還要怎麼樣?吃完飯就走,聽到沒有?」說完奶奶從門後拿出一柄鋤,像余太君的龍頭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發出一聲響。娘嚇了一大跳,怯怯地看著婆婆,又慢慢低下頭去看面前的飯碗,有淚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飯上。在逼視下,娘突然有個很奇怪的舉動,她將碗中的飯分了一大半給另一隻空碗,然後可憐巴巴地看著奶奶。
奶奶呆了,原來,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飯,只求別趕她走。心彷彿被人狠狠揪了幾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強硬態度也是裝出來的。奶奶別過頭,生生地將熱淚憋了回去,然後重新板起了臉說:「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會餓死的。」娘似乎絕望了,連那半碗飯也沒吃,朗朗蹌蹌地出了門,卻長時間站在門前不走。奶奶硬著心腸說:「你走,你走,不要回頭。天底下富裕人家多著呢!」娘反而走攏來,一雙手伸向婆婆懷里,原來,娘想抱抱我。
奶奶憂郁了一下,還是將襁褓中的我遞給了娘。娘第一次將我摟在懷里,咧開嘴笑了,笑得春風滿面。奶奶卻如臨大敵,兩手在我身下接著,生怕娘的瘋勁一上來,將我像扔垃圾一樣丟掉。娘抱我的時間不足三分鍾,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將我奪了過去,然後轉身進屋關上了門。
當我懵懵懂懂地曉事時,我才發現,除了我,別的小夥伴都有娘。我找父親要,找奶奶要,他們說,你娘死了。可小夥伴卻告訴我:「你娘是瘋子,被你奶奶趕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還我娘,還罵她是「狼外婆」,甚至將她端給我的飯菜潑了一地。那時我還沒有「瘋」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長什麼樣?還活著嗎?沒想到,在我六歲那年,離家5年的娘居然回來了。
那天,幾個小夥伴飛也似地跑來報信:「小樹,快去看,你娘回來了,你的瘋娘回來了。」我喜得屁顛屁顛的,撒腿就往外跑,父親奶奶隨著我也追了出來。這是我有記憶後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發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個草堆里過的夜。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裡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當我和一群小夥伴站在她面前時,她急切地從我們中間搜尋她的兒子。娘終於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著嘴叫我:「小樹……球……球」她站起來,不停地揚著手中的氣球,討好地往我懷里塞。我卻一個勁兒地往後退。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一個小夥伴在一旁起鬨說:「小樹,你現在知道瘋子是什麼樣了吧?就是你娘這樣的。」
我氣憤地對小夥伴說:「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瘋子,你娘才是這個樣子。」我扭頭就跑了。這個瘋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親卻把娘領進了門。當年,奶奶攆走娘後,她的良心受到了拷問,隨著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來,所以主動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樂意,因為娘丟了我的面子。
我從沒給娘好臉色看,從沒跟她主動說過話,更沒有喊
『叄』 女兒想跟我睡覺的故事
男主角一早晨起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垃圾袋。被毫無知覺的媽媽裝了垃圾扔出了家門。
在街上遇到了清潔工,老鼠,垃圾車等等奇妙經歷,進入了垃圾場。
在垃圾場遇到了自己心儀的鄰家女孩,原來女孩也遇到了同樣的事,變成了垃圾袋。
在垃圾粉碎機驚魂後,男主與女一號(溫柔型)被分開填埋了。
100年後,男主從土中爬出,發現自己變回了人形,但是地球已一片荒蕪,因為污染與能源耗盡,文明退步,又變成了很原始的部族制。
男主因為奇怪的舉止與裝束(還穿著睡衣呢),被一個部族抓了起來,遇到了部族長老的女兒(女二號,傲嬌型)。
女二號開始處處為難男主,但是最後還是被男主淵博的知識折服(因為男主的時代文明相對還是很發達的)。產生了情愫。
男主正如日中天時,得知女一號被另一部族發現的消息。碰巧兩部族間有世仇,便鼓動部族向那一部族發動進攻。
第一次進攻慘敗,男主懊悔中不小心說出了進攻的真實目的,男主說出了自己的秘密(來到這個世界的經過),被女二號知道了。兩人關系破裂。
一番休整過後,女二號決定再次幫助男主就回女一號,然後將其送回自己的時代。
又是一次大戰,在暴風驟雨中進行。
結局一:
女二號為救女一號身負重傷,臨死前託付男主好好照顧女一號。一道閃電,男主攜女一號回到現代,積極宣傳環保,並相依相伴一生。
結局二:
女二號幫助男主成功救出女一號。事後發現閃電能幫助他們回去,但是男主發現了女二號的真心,決定放棄回到現代,與女二號一起生活在了未來。幫助人類回復生態。
結局三:
女二號幫助男主成功救出女一號,三人同時穿越回現代。三角關系繼續在現代展開,男主依然糾結~~
具體的情節lz就自己編吧~我的小說只寫到了男主剛穿到未來。。。。
『肆』 一個爸爸跟女兒的電影,女兒穿粉色裙子,跳芭蕾,被一個女孩欺負了,爸爸教她反抗的故事
《家園防線》是由加里·弗萊德執導的動作片,傑森·斯坦森,詹姆斯·弗蘭科,薇諾娜·瑞德領銜主演。是由Chuck Logan的小說改編而來的,影片在2013年11月27日於美國首映。
劇情介紹
一次意外的校園斗毆事件,使Broker和女兒得罪了小鎮上的癮君子。為搏回面子,一解心頭之恨,癮君子找來自己的親弟弟——小鎮上的大毒梟Gator。
起初,Gator只想給Broker一個教訓,沒想到趁黃昏潛入Broker家中後,竟然意外發現了Broker隱姓埋名的大秘密。
為了利用Broker扯出一直隱匿在暗處的毒品走私帝國並從中獲利,Gator立即聯絡久未見面的舊情人,黑白通吃的機車女,讓她放出Broker改名換姓隱居在小鎮的消息。一時之間,各路人馬湧向這里,小鎮的安寧瞬間不在。
隨著事件發展,不僅Broker和女兒深陷危機,Gator眾人也突然發現自己走上了一條永無天日的不歸路。在巨大的陰謀面前,所有人都成為了任人擺布的棋子,並註定無法回頭。而此時,Broker女兒的老師,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對Broker暗生情愫。
(4)我忍不住把女兒故事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Phil Broker
葯品管理局人員,為了從過去的生活中逃脫,而來到寧靜小鎮,卻與小鎮的大毒梟Gator扯上關系,在與Gator進行抗爭的時候其才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2、Gator
暴力大毒梟,邪惡權貴,統治著小鎮,當知道了布羅克的真實身份時,對布羅克進行了一系列的陰謀。與前女友雪莉兩人有著藕斷絲連的纏綿關系。
3、Sheryl Mott
機車女雪莉,原本是毒梟蓋特的前女友,兩人有著藕斷絲連的纏綿關系。為了實現前男友的「雄心大志」,已成為酒保女的雪莉,在蓋特的召喚下,回到小鎮心甘情願接受指揮,成了勾引布羅克掉入圈套的誘餌。
4、Maddy Broker
Phil Broker的女兒。一次意外的校園外斗毆事件,使得她得罪了小鎮上的癮君子,引起了癮君子的弟弟的報復。
5、Cassie Bodine Klum
癮君子,吸毒女。因為一次意外的校園斗毆時間,使得Broker和他的女兒得罪了她,她就找了她弟弟,大毒梟Gator教訓報復他們。
『伍』 梅子涵女兒的故事精彩片段
我不再哇哇亂叫了
但是不管形勢怎樣嚴重,我終於懂了,女兒在題目做不出的時候,你不能罵她,不能朝她叫和吼。你一罵,一叫和吼,她就更做不出了。你越是罵、叫和吼,她就越是做不出,惡性循環。這一點,我其實老早就知道,但是我卻仍舊要罵、叫和吼。不是一直這樣,但是次數不少。是心裡發急,是氣,認為她不用功,這樣怎麼考得上好學校,這樣考不取好學校的!
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淚流滿面,黃豆大的淚珠滴滴答答,不知所措地看著我。我叫道:你看著我干什麼!她就只好不知所措地看著書、看著本子。我吼道:看著有什麼用,做!
她媽媽說:「像神經病一樣,哇啦哇啦!」——其實她有時候也哇啦哇啦的,否則梅思繁不會說你們兩個一起發神經了。
有時還乾脆動手打她兩下。她媽媽說:「神經病發啦?」「神經病發了哦!」說時遲,那時快,她媽媽就沖上來保護她,背對著她,胸膛對著我,像黃繼光一樣,像董存瑞一樣,像革命先烈一樣,奮不顧身:「你神經病發啦!你神經病發了哦!」——她媽媽這一點非常好,非常 very good ,從來不動手打她兩下,永遠君子動口不動手,像曹迪民媽媽一樣,吃生活(上海方言,意思是打一頓)是用嘴巴吃的,不用手。
梅思繁奶奶知道了,就罵我:「你小時候讀書有人這樣罵你嗎?小孩子讀點兒書就不得了了,大驚小怪,你以後再打她,我就打你!」梅思繁的阿太(上海方言,曾祖母)也罵我:「你小時候讀書有人罵你嗎?你還要打小人(上海方言,指小孩兒),我跟你講,你要再打一下子小人,我就打你!」
阿太八十幾歲了,她喜歡跟在人家後面起鬨。
我說,你們懂什麼。
她們的確不懂現在小孩兒讀書的難,形勢的嚴峻。怎麼可以和我們小時候比!我對她們說:「你們不懂。」
奶奶說:「你懂?」
阿太說:「你懂?」
奶奶說:「你就懂罵小人!」
阿太說:「你就懂罵小人!」
奶奶說:「你以後不許再罵她了知道嗎?你以後再打她,我就對你不客氣!」
阿太說:「你以後不許再罵她了知道嗎?你以後再打她,我就對你不客氣!」
奶奶和阿太一唱一和。阿太像奶奶的跟屁蟲一樣。
我只好說,知道知道。
梅思繁媽媽說:「到時候又不知道了。」
我就說:「你是革命先烈!」
我說你有時候不是也哇啦哇啦的!
她說總比你好。
奶奶說總比你好。
阿太也說總比你好!
這是小學五年級再過兩天就要進行畢業考的一個上午。這是一場殊死決戰即將開始前的一個上午。真的是殊死決戰:今年的考試又改革了,不是人人都可以考重點中學,而是必須在畢業考中拿到「資格證」才可以考。「資格證」有限,歡迎大家積極爭取。這樣就你死我活了。本來你死我活一次,現在是你死我活兩次。本來是考中學的時候你死我活,現在是畢業考的時候就先要你死我活了。一直你死我活到最後你考取了重點中學或者沒有考取重點中學。
這個上午,我又找了幾道「行程問題」讓她做。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甲先行多少時間,乙在某地追上甲;甲的速度比乙快,甲到了 B 地又返回來,和乙在 C 地相遇;甲和乙在 C 地相遇,請問乙到 B 地還需走多少時間……頭很容易搞昏。一道就要好多分,錯一道就完了。她在測驗、考試、平時練習里頭都搞昏過,我一直對她說,行程問題當心哦!經過反復做一直做,她已經很熟練了不大錯了。但還得鞏固和熟練,絕不能錯!——可是不知怎麼搞的,這個上午,她卻統統做錯了。做好了,拿給我一看,統統都是錯的,沒有一道對!我說:「怎麼搞的,統統都錯了!」「怎麼會統統都錯的!「你是腦子有毛病嗬,統統都錯了!」……我氣得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還有兩天就要考了,她卻統統做錯了,做四道錯四道,而且它們的類型都是做了又做的,做得不要做了……
我大吼大叫讓她重新做,但是她眼睛看著我淚流滿面。我大吼大叫你做呀!看著我干什麼?你做!她低著頭,筆在紙上不移動舉步維艱,黃豆大的淚珠滴滴答答落下來……
我拉開房門說:「你給我出去吧……」就像所有的老師氣急敗壞的時候要把學生趕出教室,我現在也氣急敗壞,就趕她出去。她說:「爸爸,你讓我到哪裡去嗬……」
我說你出去吧,出去吧。
她說爸爸你讓我到哪裡去嗬……
這一整個上午,我在房裡坐立不安困獸猶斗怒火萬丈。我想完蛋了、完蛋了,做四道錯四道。……這是怎麼回事?這小孩兒大概是個笨蛋沒有葯醫的!
我真的是有了點兒絕望的感覺。
到了 11 點多鍾我下樓去找她了。她站在一棵樹下,地上是草叢,她淚水已擦乾,但額上全是汗。天氣是已經相當熱了。
我說走,回家去。
這時我已經不再怒火萬丈困獸猶斗,而是基本心平氣和了。
我倒了杯飲料給她喝,我說喝。
我說繁繁你重新做一遍,別急。
結果她四道題統統做對了。
『陸』 二十四孝里的一個故事。好像是女兒抱著父親的屍體…求這個故事
你問的是忠孝雙全這個故事!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於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二十四孝_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二十四孝_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後人有詩贊曰: 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二十四孝_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柒』 居里夫人的女兒自立的故事
伊倫.若里奧-居里(Irene Joliot-Curie,出生於1897年…法國巴黎),她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也是化學家,如他父母一起研究鐳一般地,伊倫與其夫同為居里夫人的助手,後結婚並一起研究,因發現了人工阿爾法射線(注3)而於1935年夫妻倆一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也因此故,所以本姓若里奧的先生,便接受了妻子的建議,而將兩人姓氏改為若里奧-居里,但一對子女,也都是科學家地,仍以若里奧為姓氏。
伊倫小時候出奇的安靜,但很貼心地經常黏在父母身旁,後被父母發現了她的數學天份,因此在一年正統教育後,居里夫妻便與一些好友科學家們共同設計教育課程下,在家由父母特別的教導。持續了兩年之後,居里夫人才又將女兒送回正統教育中,再進入索邦大學理學院讀書。
在索邦大學研究的伊倫,適逢一戰而中止,便重回家中與協助居里夫人的研究,包括一戰時與居里夫人一起上前線醫護受傷的戰士。一戰結束後,伊倫的先生便加入了居里夫人的研究,而後與伊倫結為連理,然後承繼了居里夫人的實驗室,並發揚光大,再為居里家族獲得一面諾貝爾獎(注4)。
二戰時,伊倫因罹患肺結核而離開丈夫及兒女到瑞士養病,但關心國家及家人,所以經常被德軍拘留在瑞士邊境,最後終於成功地將小孩帶到瑞士,直到二戰結束。伊倫回到法國阿爾卑斯山終老,與母親一樣的,長年在放射線的環境中,因白血症而離開了這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