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小時候8的故事大全
❶ l列寧小時侯的故事
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原名烏里揚諾大,生於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夫斯克)。1887年進入喀山大學攻讀法律,因參加革命活動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寫《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批判民粹派,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國萊比錫創辦了《火星報》,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黨作準備。1904年寫成了《進一步,退兩步》,提出無產階級政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統一組織。1905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於7月寫成《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指出了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把它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國直接領導革命斗爭。1908年寫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批判了唯心主義,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捍衛了哲學的黨性原則。1908-1912年,致力於總結俄國第一次革命的經驗,反對取消派和召回派,並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首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於1915年8月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第一次得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結論。(對於這個理論而言,現在有觀點認為它其實不是完全正確的,特別是在東歐劇變以後。托洛茨基在《不斷革命論》中提出的觀點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個國家內是不能完成的,這個觀點雖然受到批判,但是同樣的觀點恩格斯卻也在《共產主義原理》中進行和闡述。所以我們在討論和研究歷史人物的時候需要結合長期以來的歷史經驗。)
1895年,列寧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的3年中,他開始使用「列寧」這個化名,寫出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並與另一位革命者克魯普斯卡婭結了婚。
1900年2月,列寧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結束,回到彼得堡後不久轉赴西歐,在德國創辦了第一張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機關報《火星報》。1903年7月30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的意思是多數派。布爾什維克及其思想體系的產生,標志著列寧主義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後,列寧回到祖國直接領導革命,並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列寧又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間,他寫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等一系列著作,使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寧又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闡明了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聽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後,列寧立即返回俄國,積極准備發動武裝起義。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主席,他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叛亂,使蘇俄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
列寧於1870年俄歷4月10日(公歷22日)出生在伏爾加河岸的辛比爾斯克城,即現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的父親伊里亞·尼古拉也維奇·烏里揚諾夫是一位具有民主進步觀點的中學教師,後來成為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廳的視察員,因多年從事國民教育的勞績,晉升為省國民教育總監,並曾獲得貴族稱號。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位醫生的女兒,結婚前住在農村,雖然只受過家庭教育,但由於她勤奮好學,後來仍然通過考試獲得小學教師的稱號。她讀過許多書,並擅長外語和音樂。她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品德教育,終日為他們操勞。烏里揚諾夫一家有六個孩子。列寧的哥哥叫亞歷山大,姐姐是安娜。妹妹奧里婭。弟弟德米特里,最小的妹妹叫瑪麗婭。
聰明活潑的列寧從五歲就開始學習文化,九歲進入辛比爾斯克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學兼優曾獲得金質獎章。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曾是喀山大學的優等生,民意黨人青年小組的成員。1887年3月13日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因參與謀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殺密。受到極大震驚的列寧從血的教訓中增強了與沙皇專制制度作斗爭的決心,並堅定地說:「我們不走這條路」。17歲的列寧已在探索著一條與沙皇專制制度作斗爭的新的道路。1887年6月底,列寧全家遷居喀山,秋天他進了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入學不久,他因反對大學里的警察制度而被開除,並被禁止在喀山居住。一年後列寧回到喀山,在那裡參加了當地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開始研究《資本論》。1889年5月,列寧全家遷往薩馬拉城。1891年21歲的列寧以校外生的資格通過了波得堡大學的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優等生畢業文憑。在薩馬拉城,列寧組織了當地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並寫了最早的一篇論文:《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1893年8月,列寧移居彼得堡(現列寧格勒城)。從此,揭開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寧是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締造者。世界歷史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俄國是各種矛盾的集合點,要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徹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並進而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任務,就必須有馬克思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列寧很早就說過:「給我們一個革命家的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這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標。為此他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和俄國的實踐相結合,為建設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而斗爭。1895年秋,在列寧的領導下,彼得堡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小組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政治組織,並命名為「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這個斗爭協會是以群眾性工人運動為基礎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萌芽。它只活動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以列寧為首的一批骨幹就被逮捕了,列寧先是被監禁,後被流放西伯利亞。在流放期間列寧總結了該協會的斗爭經驗,用以指導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設工作。1898年3月初,當列寧還在流放地時,俄國的一批社會主義者就召開了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以列寧為首的流放者集會宣布加入社會民主工黨。事實上「一大」並沒有把黨真正建立起以來。在委員會中經濟派占據了優勢,一大後,組織上更加渙散、政治上更加動搖、思想上更加混亂,經濟派成為建黨的主要障礙。1900年列寧創辦的《火星報》和1901-1902年期間他寫的《怎麼辦》一書,粉碎了經濟主義。1903年7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黨綱和黨章。在討論黨章時,黨內產生了尖銳分歧。誕生了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孟什維克。第二次代表大會之後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推行的機會主義組織路線和策略路線進行了不調和的斗爭。
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後,在列寧的領導下召開了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制定了布爾什維克在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革命日益走向高潮的11月上旬,列寧從國外回到了彼得堡,以加強對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領導工作。在斗爭緊張工作繁忙的日子裡,列寧還十分關注黨中央的機關報《新生活報》的編輯出版工作。他參加該報編輯部的會議並撰寫文章,宣傳黨的策略思想。使這份報紙在黨的生活和革命斗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05年12月當莫斯科工人舉行武裝起義時,列寧贊揚了工人們的壯舉,並號召彼得堡的工人支援他們的斗爭。莫斯科工人起義失敗後,列寧又及時幫助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鼓舞他們的鬥志。1906到1907年列寧仍在國內堅持斗爭直到1907年的12月才被迫離開俄國。
1917年二月革命後,列寧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活於4月3日(公歷4月16日)回到了俄國。針對俄國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綱」中,為黨和無產階級制定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綱領和革命和平發展的策略路線,接著,他在布爾什維克黨第七次代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又進一步發揮了「四月提綱」中的原理,從4月到7月90天的時間里,列寧一面領導中央委員會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導《真理報》編輯部的工作。先後寫了150多篇文章和幾本小冊子,宣傳布爾什維克黨的策略方針,從而武裝了布爾什維克,增強了他們對革命的必勝的信念。
列寧是十月武裝起義方針的制定者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領導者,1917年7月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和平示威的鎮壓和接踵而來的對布爾什維克的打擊,使俄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七月事變」打破了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革命和平發展的前途已經斷絕。列寧也被迫轉入地下,在拉茲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繼續指導著革命斗爭並撰寫《國家與革命》一書,8月9日列寧離開俄國到達芬蘭,繼續完成了《國家與革命》的寫作,並關注著國內政治形勢的發展。科爾尼洛夫叛亂的迅速被粉碎,使國內階級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布爾什維克的威信大為提高,很快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蘇維埃中占據了優勢。列寧分析了新的革命形勢,在9月12日到14日給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彼得格勒委員會和莫斯科委員會寫的兩封指示信里,明確提出了通過起義把政權轉歸蘇維埃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新方針。為了便於加強領導,10月7日列寧從芬蘭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黨中央全會通過的武裝正義的決議,並指導了起義的准備工作。10月24日夜間列寧到了斯莫爾尼宮,親自擔負起指導起義的重任。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革命工人、兵士和水兵執行了起義的戰斗命令。深夜攻下了冬宮,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無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從此,開始了社會主義的新紀元。
列寧不僅勝利地領導了俄國革命,而且指導和鼓舞了當時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在他的倡議下創建了共產國際,他親自主持了共產國際的成立大會,領導了二、三、四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從二大起任執行委員。
列寧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者。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的理論第一次在一個農業占優勢的落後國家裡變為現實。在這樣的國度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新課題。蘇維埃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為發揮人民群眾的才智,建設社會主義 開辟了巨大的可能性,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俄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打敗了資本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鎮壓了白衛匪幫的叛亂,鞏固了蘇維埃政權,並及時總結了經驗教訓,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並制定了適合俄國國情和符合經濟規律的新經濟政策。列寧堅信俄國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夠的條件建成社會主義社會。在他的領導下,擬定了綱領性的俄羅斯電氣化計劃,提出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以奠定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擬定了通過農業合作社和農業機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產者,並吸引他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計劃。列寧高度重視文化教育工作,他把發展文化教育,進行文化建設計劃時代的主要任務。他強調說:「在一個文盲的國家內是不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列寧所說的文化建設包括掃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識,提高文化水平,造就經濟建設及其他方面的專門人材。提倡共產主義道德風尚,改變愚昧不文明等廣泛的任務。在經濟文化建設中,列寧經常提醒黨的組織和幹部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專家的作用,檢查在使用和團結專家方面存在的問題。
列寧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克服官僚主義的積極倡導者。他對蘇維埃國家機構中的拖拉作風、文犢主義深惡病絕,認為它是阻礙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敵人」之一。列寧是改革國家機關的推動者,在他看來,要有效地克服官僚它義,就必須改革國家機關,使其密切地聯系群眾,選拔優秀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到重要的經濟崗位上去,還要建立起明確的職責和民主檢查、監督制度,對於因官僚主義造成重大損失者,應分別情況給以處分,而克服官僚主義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程度。
列寧極端厭惡個人崇拜。他認為工人領袖不是天使,不是聖人,而是普通人。他堅信:「千百萬創造者的智慧,卻會創造出一種比最偉大的天才預見都還要高明得多的東西。」列寧十分謙遜質朴、極端關心黨的事業,模範地遵守黨的集體領導原則,經常作自我批評,隨時注意傾聽群眾的意見,一向反對突出他個人。他多次拒絕藝術家為他繪制和塑造肖像,也反對人們為他祝壽。1920年4月23日,俄共(布)莫斯科委員會為列寧五十壽辰舉行了晚會,他故意推遲到晚會快結束時才到場,他在答詞中首先表示「感謝你們使我沒有聽祝壽演說……讓我們今後根本免去這種祝賀儀式」。歌功頌德的陋習是和列寧格格不入的,他語重心長地說:「一些政黨在它失敗和衰落之前,往往會驕傲自大」,「我希望我們無論如何不要使我們的黨落到驕傲自大的地步」。
列寧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革命事業的無產階級的領袖,他不知疲倦的和長期緊張的政治活動,以及社會革命黨暗殺造成的創傷,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從1922年上半年起,便身患重病。1924年1月21日,便與世長辭了。他的逝世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最沉痛的損失。他為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永垂青史。
倔強的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里,正在列寧的主持下舉行重要會議。到會的有俄國各省、市的代表。討論的問題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復被戰爭破壞了的生產。代表之一,彼得羅夫—索羅金同志在發言。
彼得羅夫—索羅金發言時,不時斜著眼看一看列寧。看列寧是否注意聽他講。
突然,他看到:列寧從一疊公文中抽出幾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頭閱讀起來。
彼得羅夫—索羅金停下來,不講了。列寧不聽他發言使他覺得很難過。
他停了下來,可列寧突然說:說下去,同志,說下去。你說:『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我省還存在著許多各種各樣的缺點。』那麼,你省有哪些缺點?你們遇到了哪些因難?
彼得羅夫—索羅金吃了一驚。列寧竟一字不差地重復了他的話。他繼續發言。
講了缺點,說了困難。一面發言,一面又不時看看列寧。
列寧在聽。過了一分鍾,兩分鍾,彼得羅夫—索羅金看見:列寧伸手拿了一張白紙,放在前面,開始在紙上迅速地寫什麼東西。
「現在嘛,」彼得羅夫—索羅金明白了,「列寧當然不在聽我的發言了。他是那麼聚精會神地寫東西。」
發言者又停了下來,造成了間歇。列寧離開了紙,轉身對彼得羅夫—索羅金說:「說下去,說下去。你說:『最使我們不安的問題是整頓交通工作。鄰省的同志刁難我們。』那麼他們在哪方面刁難你們?是哪些省?」
這一次彼得羅夫—索羅金完全驚呆了。甚至一時講不出話來。老是吃驚地看著主席台,看著列寧。
「說下去。」列寧說。
彼得羅夫—索羅金繼續發言。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寧。看見秘書走到列寧身邊,向他低聲說了些什麼。列寧回答了。秘書又提出了什麼問題。列寧又做回答。
彼得羅夫—索羅金看得清清楚楚:列寧總不能同時既回答秘書的問題,又聽他發言。他又來了一次停頓。
「說下去,說下去,」列寧向他揮著手,「說下去,你說:『我們對人民委員會有一個請求。』那麼,是什麼請求?」
彼得羅夫—索羅金「啊」了一聲,整個會議廳都幾乎聽得見。完全正確,他剛才在講台上講的正是這幾句話。
彼得羅夫一索羅金結束了自己的發言。他對列寧的驚人才能贊嘆不已。
休息時他在會議廳里走來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他對這個講,又對那個講。
不過大家不知為什麼都以責備的眼光看著彼得羅夫—索羅金。大家都知道列寧的驚人才能,知道他能夠同時集中注意力於兩、三件事,知道列寧各種各樣的事很多,每一分鍾他都很珍惜。可是碰上了這么一個彼得羅夫—索羅金,在發言時竟3次打斷了列寧的工作。
同志們對彼得羅夫—索羅金說,他妨礙了列寧的工作。
彼得羅夫—索羅金很難受。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寧道歉。才走了一步,抬起眼來,看見列寧正在會議廳里走過來。列寧也看見了彼得羅夫—索羅金。他走近來。
「好樣的,講得好。」列寧對彼得羅夫—索羅金說。
甚至於對他3次打斷他工作也加以誇獎:「我看,你是個倔強的人。」
彼得羅夫—索羅金不好意思,臉都紅了。他覺得,列寧待人非常溫和體貼。
鈕扣有一次,列寧發現人民委員會一個工作人員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顆鈕扣。列寧看到了,沒有出聲,走了過去。
碰巧第二天列寧又遇見了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還是沒有鈕扣。到第三天也還是沒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寧才看到鈕扣縫上了。
「總算縫上了。」列寧很高興。甚至連情緒都不知道為什麼提高了。
那時是國內糧食特別困難的時候,城市和工人區都缺少糧食。農村有糧食,但是農村裡的有錢人——富農把糧食藏起來了。
為了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往國內各地派出了糧食徵集隊。那位人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就是列寧想說他掉了鈕扣的那一位,也被推舉擔任一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
列寧猶豫不決。
人們對列寧說:「他是個能乾的人。」
「是個有功之人。」
「是個勤勉可靠的人。」
列寧想要提鈕扣的事,但沒有出聲。
那位工作人員帶了糧食徵集隊出發了。
過了一段時間,列寧接到報告。報告如此這般地說,那位工作人員不勝任工作,他不能保證弄到糧食。不但如此,富農還把糧食徵集隊收集的糧食給燒了。
「可是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人們向列寧報告說,「他沒有預先提防,漫不經心,沒有及時把糧食可靠地保護起來。」
也有一些人庇護這個糧食徵集隊的隊長:「列寧同志,這是偶然事故。」
列寧聽著,他自己則在一張紙上畫著什麼東西。別人頗感興趣:列寧在那裡畫什麼?往紙上一看,只見紙上畫著一顆鈕扣。
❷ 列寧的故事簡短
1、列寧珍惜時間的故事
有一篇回憶錄,回憶一位同志向列寧匯報工作,列寧批准了他的計劃,並問道:「那麼你們什麼時候開始呢?」
「明天開始」那位同志說。列寧卻批評他說:「為什麼不今天開始呢:就是現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列寧是非常珍惜時間的。
2、列寧釋放暗殺他的兇手
列寧遭到敵人的暗害有三次,其中二三兩次早有介紹,唯獨第一次聞者甚少。第一次是在1918年1月1日,列寧到某部駐地參加集會。
返歸途中遭到社會革命黨唆使的士兵的槍擊,汽車被打穿了好幾個窟窿,同車人受了傷,列寧卻安然脫險,兇手全部被逮捕。
當時,德國進攻新生的蘇維埃,關押在斯莫爾尼宮拘留所里的那些兇手就寫了信來,要求派他們到前線去。列寧是一個從不把個人的恩怨放在心上的人。
對信作了批示:「此案停止審理。人員釋放,派他們上前線。」於是這幾個人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託付給他們的任務。
他們當中有兩人至今仍在俄羅斯為蘇維埃工作,還有一個人在搞文學研究,正准備發表有關這一事件經過的作品。
3、列寧打碎花瓶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
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
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
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4、列寧理發
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一天,列寧到理發館去理發。當時,屋子裡已經來了很多人。列寧一進門,便問誰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後的次序等候。
等著理發的人都認識列寧,知道列寧日夜為國家大事操勞,每一分鍾都是極其寶貴的。於是急著對他說:「誰是末了一位這不要緊,現在空出位置來,請你先理吧。」
列寧回答說:「謝謝諸位同志們。不過這是要不得的,應該按班次和守秩序。我們自己訂的法律,應該在一切瑣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
列寧一面說著,就一面找個椅子坐下來,並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報紙看起來。等著理發的人們看到列寧態度很堅決,再沒有說什麼,都以敬佩的眼光看著自己的革命領袖。
5、列寧戒煙
列寧上大學時開始吸煙。列寧的母親是醫生的女兒,她懂得吸煙的害處。她對兒子吸煙上了癮感到很傷腦筋,曾多次叫列寧戒除這一不良嗜好。
開始,列寧面對著母親的勸告只是微笑著說:「媽媽,我是健康的,吸這點煙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親疼愛兒子,她想了許多辦法叫兒子戒煙,可都沒有效果。
後來,她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有一次,母親對列寧說:「孩子,我們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過日子,撫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樣多餘的花費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
你吸煙雖然花費不多,但日久天長,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假如你不吸煙,那對家庭生活是有好處的。」那時,俄國的紙煙並不貴,母親是為了叫列寧不吸煙才這樣說。
列寧聽到母親的話,很受感動。他對母親說:「好好,您說的這些過去我沒有考慮到。好!從今天開始,我不吸煙了。」列寧說完,把口袋裡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❸ 列寧小時候的故事(100字的!)急急急!
故事一:列寧寫作文
列寧在中學里學習,功課很好,各科成績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獎。他十七歲中學畢業的時候,還得了金質獎章。
老師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規定兩個星期交卷。許多同學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裡,才匆匆忙忙地寫出來。列寧不是這樣,老師指定了作文題,他當天就動手。他先擬好作文提綱,接著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紙豎著對折一下,分成兩欄,在左邊一欄里打草稿,並且根據提綱的次序在草稿上標出號碼。在右邊一欄里,寫上許多引文,或者補充許多新的內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據右邊一欄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寫在另外的紙上。最後,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謄在作文本上。
列寧打草稿用鉛筆。他把鉛筆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筆劃很細,又清楚又整齊。
那個中學的校長就是列寧的語文老師。他常常稱贊列寧的作文成績好。他對列寧的母親說,列寧作文肯用心思,考慮得很周密;寫的文章內容豐富,很明確,很簡潔。
故事二:誠實的孩子
列寧八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去玩。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隻花瓶掉下來,打碎了。孩子們正玩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是互相追趕著。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回到家裡,列寧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愉快,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是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故事三:列寧和衛兵
十月革命剛剛勝利,一天早晨,朝陽透過薄霧,把金色的光輝灑在高大的斯莫爾尼宮上。
人民委員會就設在斯莫爾尼宮,在門前站崗的是新戰士洛班諾夫。班長叮囑他說:「洛班諾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崗。到這里來的人很多,你的任務是檢查他們的通行證。列寧同志今天要來這里開會,你千萬不能讓壞人混進來!」
「是,班長同志。」洛班諾夫行了個軍禮,「我以革命的名義保證,一定為列寧同志站好崗!」
太陽越升越高,到斯莫爾尼宮來開會和辦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農民,還有學生。洛班諾夫認真地檢查了他們的通行證。
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來了。他一邊走,一邊在考慮什麼問題。
「同志,您的通行證?」洛班諾夫攔住了他。
「噢,通行證,我就拿。」列寧急忙把手伸進衣兜里拿通行證。
一位來開會的同志看到洛班諾夫攔住了列寧查通行證,就生氣地嚷起來:「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寧!」
「對不起。」洛班諾夫嚴肅地說,「我沒見過列寧。沒有通行證,誰也不能進去!」
列寧把通行證交給洛班諾夫。洛班諾夫接過來一看,,果然是列寧同志。他非常不安,舉手行禮說:「列寧同志,請原諒,我耽誤了您的時間。」
列寧握住這位年輕戰士的手,高興地說:「你做得很對,小夥子!你對工作很負責任,謝謝!」
他又回過頭來對旁邊那位同志說:「你不該責備他。我們就需要這樣認真負責的好戰士。革命紀律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這些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