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不一的中國歷史故事的讀後感400字

不一的中國歷史故事的讀後感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8 09:39:16

A. 讀中國歷史故事有感

《中國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李老師點評:
小作者圍繞《中國歷史故事》中的一篇《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發表感想,對黃道婆這位歷史人物進行了歌頌.感情真摯,行文流暢.對於小學五年級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有一點不足之處在於,小作者就故事談故事,視角不夠開放.建議在寫作之前,要靜下心來,列好提綱.
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 2006-12-19 14:19:00 | By:Hmily ]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B. 讀《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有感400字數

堅持不懈的精神——《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讀後感

走進神話傳奇的世界,我們不難體會到人類對自然的好奇與崇拜、對災難和困苦的不屈與斗爭、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與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邪惡人物的憎惡……
走進神話傳說的世界,我們會認識許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用生命創造世界的盤古與女媧;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農氏、大禹、羿;為理想奮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鯉魚;為人類文明發展立下功勞的燧、人氏、倉頡、嫘祖;承載著人們真、善、美、夢想的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孫悟空、八仙……
在眾多的神話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要屬《精衛填海》。故事主人公精衛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願就這么死去,於是,她便變成了一隻精衛鳥,夜以繼日地從遠處叼來石頭和樹枝,想要填平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填平了大海。大海奪去了她的生命,但奪不去她的勇氣和決心。
這是什麼?這正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向前進,最終超越自我,使自己達到了自己想要奮斗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只有這樣,才能有收獲;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希望的火光……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堅持不懈的精神吧!

滿意望採納

C.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讀後感400字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讀後感]讀了《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這本書,我的讀後感是:歷史是過去的事情,有文字的時代,可以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記錄的清清楚楚,《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讀後感。沒有文字的時代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張開嘴巴把歷史講給後代聽。人們把這種傳遞方式叫做「口頭歷史」。但是「口頭歷史」不能完全相信,講故事的人總是會添醬油,黑說成白,五根指頭說成六根指頭,信不信就由你啦!讀了這本書,我認識了開天闢地的盤古,據說,盤古的身體有九里長,盤古以自己的軀體改天換地,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巨人

D. 長春歷史故事讀後感400字

光陰輪回,六十年滄桑巨變。共和國始終把握著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復興的航向,在歲月的時空中穿梭而行。今日之中國,政通人和,物阜民豐;今日之中國,活力迸射,一派生機;今日之中國,踔厲風發,砥礪前行。
歷數輝煌成就,串連夢想榮光,我們發現一條「鐵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與其歷史主動性的選擇緊密相連。
近代中國給出了兩大課題: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上下求索。各種主義和主張出場了,紛紛破滅了;各種政黨和組織登台了,紛紛退出了;各種道路和方式探索了,紛紛碰壁了。20世紀初以來,為了實現兩大歷史任務,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改革開放。
俯仰60載,潮起錢江兩岸,浙江兒女一路踏歌而來。在極富傳奇色彩的「中國故事」中,浙江人民揮就了瑰麗華彩的一章。
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牽手。

E. 歷史的足跡讀後感400字

的選擇,歷史的足跡
光陰輪回,六十年滄桑巨變。共和國始終把握著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復興的航向,在歲月的時空中穿梭而行。今日之中國,政通人和,物阜民豐;今日之中國,活力迸射,一派生機;今日之中國,踔厲風發,砥礪前行。
歷數輝煌成就,串連夢想榮光,我們發現一條「鐵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與其歷史主動性的選擇緊密相連。
近代中國給出了兩大課題: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上下求索。各種主義和主張出場了,紛紛破滅了;各種政黨和組織登台了,紛紛退出了;各種道路和方式探索了,紛紛碰壁了。20世紀初以來,為了實現兩大歷史任務,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改革開放。
俯仰60載,潮起錢江兩岸,浙江兒女一路踏歌而來。在極富傳奇色彩的「中國故事」中,浙江人民揮就了瑰麗華彩的一章。
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牽手。
拂去歲月風塵,望向歷史深處,近代中國,多少次旗豎旗倒,多少回人聚人散,多少主義成為過客,多少英雄抱恨終天。只有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真理,指明了中國革命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前程。
中國是幸運的,中國人民是幸運的,中華民族是幸運的。因為,作為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始終能夠以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同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起來,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建立了新中國。
從30年前開始,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這一科學理論體系的引領下,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
馬克思主義一旦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威力無比:這是一面旗幟,迎風高揚,引領時代前行;這是一種信仰,堅如磐石,凝聚民族力量;這是一個法寶,予取皆準,戰勝一切困難。
科學理論的指導,讓浙江這片熱土生發無限活力,走在發展前列。率先解放思想,率先推進市場化改革,率先推進農村工業化,率先推進內外開放聯動,率先推進城鄉一體化,率先推進生態省建設……這一系列「率先」,形成了「浙江現象」,寫就了「浙江驕傲」,創造了「浙江力量」。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引下,浙江人民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浙江特點的發展之路。
歷史作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歷史作證:一百多年來,在中國出現的所有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最堅決、最有效地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這一選擇,源於中國共產黨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開辟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人民奔赴光明未來,得益於科學理論;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得益於科學理論;沉著應對「蘇東劇變」,堅定舉自己的旗、走自己的路,得益於科學理論;引領改革開放,肇始一場震古爍今的變革,得益於科學理論。
這一選擇,源於中國共產黨紮根於人民群眾。一部黨史,就是一部踐行人民群眾利益的奮斗史:改變積弱積貧的舊中國,為的是人民利益;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的是人民利益;進行社會主義探索,為的是人民利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的是人民利益。
這一選擇,源於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邁向復興。綜合國力由弱到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標顯了「中國力量」;從溫飽不足到實現小康,成就了「中國速度」;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封閉狀態到全球視野,開始了「中國跨越」……88載卓越歷程,彪炳千秋;60年執政輝煌,功垂青史。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民族復興的核心力量。
浙江人民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堅定信念,擺在突出位置。新中國成立6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各級黨組織始終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不斷提高執政水平;審時度勢,及時制定浙江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增強宏觀駕馭能力;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黨的領導,這是浙江走在發展前列的根本保證。
歷史經過反復比較,作出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抉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社會主義道路,始於找到馬克思主義真理那一刻。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這一道路,是強國路、幸福路、振興路。一個發展中國家GDP年均增長近10%,經濟總量已位列世界第三,中國人民一天創造的財富就超過了1952年一年的總量,在世界發展史上堪稱奇崛;開辟一條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道路,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新型社會制度的發展模式;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核心,將民族復興的進程推至新高。
這一道路,在發展、創新、深化中生機盎然。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回答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清晰,前景更加光明。
這一道路,決定中國未來的前途與命運。歷史充滿變數,時代充滿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在變數中尋找規律,在挑戰中把握原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朝陽大路,是一條康莊大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深刻下了浙江人民成功實踐的足印。幾個數字就是最好的注腳——從1978年到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已分別連續8年和24年保持全國各省區第一位,足證這是一條浙江人民走向富裕的道路;在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佔173席,足證這是一條浙江人民不斷創業創新的道路;推進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近年來全省新增財力的近3/4用於全面改善民生,足證這是一條浙江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道路。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F. 讀中國古代歷史故事讀後感

《中國抄歷史故事》是我的啟蒙襲書,是我「不說話的老師」,是它幫助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是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悠久歷史。
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人,裡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
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幹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終於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起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起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己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
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知道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G. 中國近代史的讀後感400

答:
懷著崇敬的心態拜讀了《中國近代史》一書。讀完之後頗有所得。
這部書把「中國近代史」界定為「中國近代化的歷史」,中國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於是就成為本書論述的主線。
近代化對於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非常迫切的課題,它在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中卻又是一個緩慢和曲折的歷程。蔣廷黻不可能找出為何如此緩慢和曲折的社會根源,但他卻看到了我們民族的惰性。他說:「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後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這個話頗有分量。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在鴉片戰爭震撼的當初迅速走上維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書以恭親王奕欣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領導的自強運動即洋務運動為第一個近代化方案,以康有為等人領導的變法運動即百日維新為第二個近代方案,以義和團運動或曰「拳匪運動」為第三個公式化方案…… 然而這些方案最後都挫敗了。於是本書提出自己的觀點:「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並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換句話說,我國到了近代要圖生存,非全盤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全盤西化」口號為胡適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對西方文化都不預設任何的人為限制。或許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個年代我們確實應為他們的勇氣所折服!

H. 中國歷史故事中《寧死不屈》的讀後感300字

我讀過許多讓我感動的故事,但大多數都記不清了,但是有一篇文章卻讓我記憶猶新,就像是昨天才讀過一樣。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一個小姑娘與日本人作斗爭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一天,幾個日本兵端著長槍,押著一位小姑娘向松花江走去。那個小姑娘只有13歲,她犯了什麼罪呢?他的「罪名」就是組織村裡的孩子學習中文。自從日本鬼子侵佔了大半個中國之後,就不讓東北的兒童學習我國的語言文字,永遠當他們的奴隸。這天,鬼子押著小姑娘來到了松花江邊。並用威脅的口氣問她為什麼偷著組織大家學習中文。小姑娘用平靜的語氣說:「我們是中國人」。聽了這話鬼子惱怒了,大聲吼道:「難道你不怕違抗命令是要被槍斃的嗎?」小姑娘大聲的回答:「你們槍斃不了我們愛國的心!」鬼子聽了沒有辦法,就假惺惺地對小姑娘說:「如果你答應不再組織他們學習中文,我們就送你去最好的學校,如果你不答應,眼前滾滾波濤就是你的墳墓了!」小姑娘聽後,就毫不猶豫地跳向江中。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姑娘一句「你們槍斃不了我愛國的心」讓我感慨萬千。小姑娘是寧願自己死掉,也要學習我們的語言文字,她的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呀!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好好學習,以她為榜樣。

I. 中國歷史故事寧死不屈的讀後感300字,

朋友,你讀過《李大釗寧死不屈》嗎?李大釗出生於1889年10月29日,死於38歲,他是中國gcd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是一位中國著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他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名主將,他是真正共產主義者,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1927年4月6日,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在獄中,他被敵人嚴刑拷打,表現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真恨不得把那些壞蛋揍死。不知不覺中,我心中聳立了一座豐碑上面寫著「先生不死,精神永存」。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大義凜然,堅貞不屈的精神,在困難面前決不退縮!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現在,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我們是祖國的棟梁!

J. 誰個一給我個有關歷史書的讀後感400字 謝謝

――讀《我聽黃仁宇講中國歷史》

愈來愈發現自己書讀的太少,尤其是中國歷史的東西,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僅限於中學所學的那些歷史事件串聯體。前期有幸拜讀了黃仁宇大師的《萬曆十五年》,深為其新穎的歷史思維所吸引,故到圖書館抱回一堆黃老的著者或者有關黃老的書籍。其中《我聽黃仁宇講中國歷史》一書首入俺的賊眼,究其故應該是想先大體了解黃老的歷史觀,等之後閱讀他著作時能起到預告的效果吧。

折騰了差不多個月終於啃完,卻愕然發現,自己又囫圇吞棗的讀完了,真沒救了。不過,「吞棗」過程中還是嘗到丁點「味道」的,且還蠻合味的,故又重讀此書關鍵部分。廢話少說,讀後感一句話:原來歷史可以這么理解的!

此書首先分析黃老對中國歷史的思維。一般來說,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分析思維含較多的政治因素,視野我們都較為清楚。而黃老的思維是把中國歷史當一個大歷史動態分析,雖有那麼些囫圇吞棗的跡象,但有不失其條理性。黃老從影響中國歷史的幾個關鍵因素著手,分析各個時期的情況,並進一步劃分中歷史階段。關鍵因素:地理條件、文化凝集力、均田制、官僚主義。在此思路引導下,以後讀國史就有條理也。黃老對歷史的態度,同樣讓俺感悟到一些東西。

新生的政府都在不斷使政府組織和運作符合現實,但這不是能一步到位的,是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符合的目標。對於當今政府,作為一個建立50多年的政府,相對於中國的大歷史實在不算得了什麼,應該還算是新生朝代的前期,還有太多東西需要改變才能符合現實。一味謾罵無法解決問題,而應努力去改變。

而對於現況,我們的態度應該如何呢?中國歷史發生了很多事件,有些在今天看來很愚昧或者難於理解或者根本就是錯誤。但歷史就是這樣,對於當時的歷史現況來說,當時所發生的或許就是最適合的呢。故對於現況,我們應該分析其優劣後,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有更為合適的即可改變,如無,則即使有其不合理的性也都必須接受或者執行,而非是一味的批駁和否定。

中國歷史的一個特性是上層階層(統治者)和下層階層(農民)缺乏中間階層,因此歷史中的政府管理國家無法在數字上精確管理和控制,只能用大一統的道德管理。即道德治理國家,這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大特性吧。而我們現在的國家要轉變這樣的狀況,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將需要多少時間呢?要知道這樣的思維都持續了幾千年呢。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