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國民間故事各一篇
『壹』 外國民間故事有哪些
國王與一枚金幣的故事、公主女奴、韋博圖的勇氣源於真愛、生命的決定,只用了半分鍾、上帝發火的聲音。
1、國王與一枚金幣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國王,名叫難陀,為了死後能繼續享福,打算把全國的珍寶都搜刮到宮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竟把自己的女兒安置到青樓之上,所得錢財全部收歸國庫。經過這樣處心積慮的搜刮,全國的珍寶、錢幣全都堆積在國庫里了。
有個年輕人見到公主相貌非凡,產生愛慕之心,但因家貧如洗,無法與公主見面,茶飯不思,身體一天天消瘦下去。母親非常疼愛兒子,對他說:「你爹死後嘴裡含著一枚金幣,你可以打開墳墓,得到那枚金幣。」
兒子挖開父親的墳墓,拿出金幣,獻給公主。國王見到公主轉交的那枚金幣,召見了年輕人,問道:「全國的珍寶都入了國庫,你從哪裡得到這枚金幣?你肯定發現了寶藏!」
年輕人稟告國王:「我確實沒有發現寶藏。是我母親告訴我父親死時嘴裡含著一枚金幣,我打開父親的墳墓,得到了這枚金幣。」
國王派人將此事仔細查實了一番,方才相信。這件事使國王很受震動,「一枚金幣尚帶不走,我聚集了那麼多珍寶能派得上用場嗎?」錢財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5、上帝發火的聲音
很久很久以前,上帝並不是住在天上的,而是和人們住在一起的。他們相處融洽,生活很快樂。人們都很尊敬上帝,天冷的時候,送柴禾給他取暖;缺吃的時候,送食物給他充飢。
上帝呢,對大家是一視同仁,不管人間有什麼矛盾去找他,他都能公平合理地給調解妥當,讓雙方心眼口服。因此,那時候,地上的人都生活得十分安寧和歡樂。
可是以後上帝老了,人就慢慢對他冷淡起來了。例如旱季到了,天氣涼了,人們圍著火堆烤火,上帝也湊過來取暖,人們就往外推他。
有一個女人甚至拿搗木薯的木杵搗傷了他的眼睛。上帝生氣了,便離開了人間回到了天上。上帝一走,地上可就亂了套了。那些酋長辦事不公,正義得不到伸張,邪惡卻到處蔓延,人間開始籠罩著痛苦和不幸。
一天,上帝打開窗子往地上看,明白了地上發生的一切,他很同情人們的遭遇,便造了一座大橋,一頭連著自己的房子,一頭連著大地。
這樣,橋把天和地連接起來,人們如果有事便可以沿著橋去找他了。於是,人間又有了正義,人們又重新獲得了安寧與歡樂的生活。
一天早晨,上帝又打開窗子,見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沿橋,走上來了。這四個人全都怒容滿面,三個女人指責她們的丈夫——這個男人拋棄了她們,又愛上了第四個老婆,這男人爭辯說沒有這回事。
上帝聽不清楚,讓他們一個個地輪流講,但是他們不聽,總是四個喉嚨一起響,上帝被吵得頭昏腦脹,因此發起火來。
上帝發火的聲音大極了,不僅天上聽得清清楚楚,連地上也聽得清清楚楚。人們聽到這可怕的聲音,嚇得趕快躲進屋裡去了。
發完火,上帝便對四個吵架的人說:「所有的動物都對我唯命是從,只有你們人不遵守我的規矩。你們趕快回去吧,從今以後,人間的事我再也不管了。」
等四個人回到地上,上帝就把手一揮,原來的大橋立時不見了。從此,人便無法到天上去了,但人間的事上帝仍然了如指掌。一看到人間有什麼不順心的事發生,上帝就發火。
上帝發火的聲音振聾發聵,人們都非常害怕。時至今日,只要人們做了什麼壞事情,上帝就會發火,這發火聲,就是我們所聽到的雷聲。
『貳』 外國十大民間故事
天神宙斯,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農神得墨忒耳,海神波塞冬,天後赫拉,丹麥美人魚感情傳奇,夢中的城——曼谷,永恆之城——羅馬
『叄』 外國的民間故事有哪些
仗義救人值得人們稱道,但清白做人卻著實不容易。下面我們就講一個一身清白的人的故事。
古時日本,有一個人,名叫熊本,是細川侯的部下,職位十分低微。他身材短小,相貌平平,臉色蠟黃,微帶病容。照說他年紀不大,可是滿臉的皺紋深陷,一頭的亂發,胡須也是蓬蓬鬆鬆的。他雖其貌不揚,家裡也窮得叮當響,可是平日里卻為人朴實而講義氣,並且篤信佛教,朋友鄰居對他甚有好感。
一天,他正坐在門口曬太陽,看見一個收舊貨的人挑著副籮擔路過,邊走邊吆喝:「有舊衣舊鞋,舊貨舊古玩好賣羅!」 熊本見他籮筐里有一尊木雕菩薩,就叫住他道:「喂,收舊貨的,你也不怕罪過,怎麼連菩薩都可以買賣的?」 收舊貨的見是個吃公事飯的,也不敢太放肆,只好陪笑說:「老哥有所不知,吃我們這碗飯的,人家什麼東西肯賣,我們就收什麼。人家既然肯賣菩薩,我也就收下來了。」 熊本將這尊菩薩恭恭敬敬雙手取過來看,原來這是一尊觀音菩薩,由黃楊木雕刻而成。這佛像身高1尺,刻工甚是古樸細致,油漆講究,握在手裡沉甸甸的。他心裡歡喜,又怕菩薩被人丟來扔去的橫遭褻瀆,就花了200文錢買下來,那個收舊貨的原是用150文錢收下的,轉手賺了50文,脫手也就算了。
『肆』 中國民間故事和外國民間故事的不同之處
主要特徵
1.時代久遠,往往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歷程而經久不衰。
2.口頭傳播,民間故事大都以口頭形式傳播。
3.情節誇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了人們的良好願望。
4.多採用象徵形式, 內容往往包含著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民間故事就像所有優秀的作品一樣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1]
主要類別
神話傳說
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 內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歷史上出名的人物。
傳奇故事
傳奇故事的來歷大體上是「口口相傳」的結果,內容大部分是俠客、清官、貪官等為老百姓所關注的人物。這類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其中有愛情故事、機智人基金那比較適合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絕大部分中國老百姓都是不識字的,但是他們對才子佳人有著一種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層的文人中更是流傳著許許多多這類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廣泛流傳,與封建社會的黑暗有著莫大的關聯,老百姓無不盼著有為民說話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寄託。到了現代,公案故事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民間也是流傳極廣。民間故事可分五類,即:幻想故事、動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寓言、民間笑話。
特點
1、貼近生活
民間故事,這種文體產生的時代晚於神話和傳說,它是人成為客觀世界的主宰之後產生並長期存在的文體。故事的內容雖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著眼於、立足於現實生活,其主題、角色與主要情節都符合故事傳播時的生活邏輯。從神話、傳說到變形故事、動物故事、寓言、生活故事、笑話,其內容和藝術手法的幻想性依次減弱,現實性依次增強。這一點是民間故事區別於神話的主要特徵。[1]
2、泛指性
一般指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確定的。故事的敘述注重關鍵性情節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細節描述。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也主要在情節的生動性上。有浮生縈雲(故事篇)。這點是故事區別於傳說的主要特徵。傳說總是盡力把情節落實到確定的人、事、物上,盡管那情節是虛構的
『伍』 外國民間鬼故事大全50 字
貞子和小鬼
摘要:傳說,在很久以前,北海道就曾出現過一個懶女人,她的名字叫貞子。貞子自幼家境富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身邊整天圍著一大群傭人,只要她輕輕咳嗽一聲,傭人們
傳說,在很久以前,北海道就曾出現過一個懶女人,她的名字叫貞子。
貞子自幼家境富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身邊整天圍著一大群傭人,只要她輕輕咳嗽一聲,傭人們就會服侍得她舒舒服服。
日子過得真快,一直長到十七歲,貞子連怎麼洗臉洗手都不會,四鄰的男青年沒有一個愛上她的。
不過,事情也真湊巧,有一次東京一個著名的武士在慕名拜訪貞子父親時,向貞子提出了求婚。武士雖然身無分文,但他的勇敢,他的英俊,一下子贏得了貞子姑娘的心。很快,他們就結了婚,遠離了父母,來到了東京。
可憐的貞子沒錢還無所謂,沒有整天服侍她的傭人卻使她寸步難行,因為她連洗手都不會。於是,她每天只是乾巴巴地躺著,象個垂危的病人,完全要由丈夫來服侍。每天一日三餐之後,總是把剔好的牙簽隨手扔到席子下面。久而久之,席子下堆起了一大堆又臟又臭的牙簽,弄得小鬼們寢食不安。
不久,丈夫遠征去了。就在第一天晚上的兩點多鍾,突然,貞子被一陣奇怪的聲音吵醒了。在昏暗的燈光下,她看到一大群約寸把高的士兵從席子底下整齊地開了出來,他們揮舞戰刀,口裡念念有詞,沖著貞子呲牙咧嘴,惡狠狠地撲殺過來。
「啊!」貞子大驚失色,想逃走已來不及了,她趕緊用被子蒙住頭。但晚了,矮人們已經沖上來撕開了被子,無數把戰刀殺得貞子顧此失彼,遍體鱗傷,她奮力撲打,打走一批。又來一批,就這樣整整折騰了一個晚上,貞子真害怕極了。
以後天天如此,弄得貞子一天比一天瘦下去,臉上布滿了恐怖的陰影,但是,她又不敢把這情形告訴周圍的人。
半個月過去了,丈夫終於回來了。「親愛的,你怎麼啦?」一見愛妻如此神情、丈夫焦急地詢問,「家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見到了丈夫,貞子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害怕與痛苦了,她嚎啕大哭,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勇敢的武士。
「我今晚躲在衣櫃里,讓我來收拾這幫小子!」丈夫的果斷,終於使妻子安定了下來。
夜深了,躲在衣櫃里的武士果然又見到了貞子所說的那一幕。他奮不顧身地大吼一聲沖上前去,他的凜凜威風震懾了這幫矮矮的武士,它們嚇作一 團,終於露出了原形。
「哈!原來是一堆骯臟的牙簽!」武士大叫起來,勝利的喜悅中流露出輕蔑而驚訝的神情。「這究竟是誰扔的牙簽?」他大聲發問。可是他得不到回答。因為答案隱藏在貞子的心中,她羞愧萬分,臉漲得通紅,默默地低下了頭。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小鬼們起作法術,將這些牙簽變成武士來戲弄懶女人貞子的。此刻,妻子的懺悔全落入了小鬼們的眼睛,它們滿意地離去了。
果然,從那以後,貞子變了,變得勤快了。席子下面再也沒有她扔下的臟牙簽了。小鬼們也再也沒有什麼舉動了。
『陸』 外國民間故事
聖誕節的來歷
在將臨節期,教會的布置全都以藍紫色為主。聖壇的桌巾、講台的台帷、牧師袍的肩帶都是紫色。並且聖壇中央通常會放置一個用長青樹的葉子作的花環,中間有五枝紫色的長燭,每個星期日,便多點上一枝蠟燭。到最後的聖誕夜裡的「普世同慶」點上中間的最後一枝蠟燭。燭光象徵著在許多年前的聖嬰孩耶穌其第一聲啼哭里,為這世上帶來了光明。
而聖誕老人其實是西元第三世紀的尼可萊斯主教。他曾冒死解救被處殛刑的政治犯、也揭發過貪婪官吏屯糧,使百姓渡過飢荒。在宗教被迫害時,被捕入獄,身上滿是鞭痕、鉗傷與烙印,仍堅持其信仰。而後半生留在米拉,設立孤兒院、照顧病患、貧民。尼可萊斯生平事跡中,最膾炙人口的是他慷慨助人的行徑和對孩童的愛心,這些事跡後來被兒童文學家,予以豐富的想像而成為我們現在所知聖誕老人故事。
聖誕節最重要的意義是講「饒恕」與「和好」,而非等待聖誕禮物。在這寧靜的夜晚,想一想有沒有人得罪你,你還沒原諒他、饒恕他呢?
『柒』 外國著名民間故事
外國民間故事:
豬圈裡快樂的公主 在一個偌大的城堡中,有一個漂亮的公主叫伊莎。 她每天穿著漂亮的衣服,帶著金光閃閃的王冠,還披著卷卷的頭發。每天都有僕人為她梳起那長長的卷發,在她玩耍的時候還會有六個女僕專門保護她的安全。 別人都認為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了,可是公主伊莎確不這么認為,她每天都顯得很不開心。 「寶貝,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王後總是對她說這句話。 一天早晨,伊莎從床上跳起來,大聲喊道:「我再也不想當公主了。真無聊!」 然後她摘下自己的王冠,扔到了窗外的金魚池裡。 隨從迅速報告了國王。 外國民間故事大全 外國民間故事有哪些(圖片來源:攝圖網) 「把你的王冠撈上來!」國王命令道。 伊莎說:「我不要!我不要當公主!公主不能做任何好玩的事情!」 國王氣得頭發都豎起來了,「在她把王冠從金魚池裡撈上來之前,帶她去了豬圈!」 隨從們帶著伊莎去了豬圈…… 伊莎開始喂豬,清理豬圈等等。小豬們用粉嘟嘟的鼻子輕輕地拱她。 三天後,國王來看她,「伊莎,你看起來臟臟的。」 「是呀。可你知道小豬吃土豆嗎?」伊莎摸了下自己雜草般的頭發。 國王大叫:「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去把你的王冠從金魚池裡撈上來。」 「我才不要!」伊莎喊道,「我更願在豬圈裡幫忙!」 當夜晚降臨的時候,國王把女兒的王冠打撈上來,然後,他去豬圈裡找她。 國王和伊莎並肩坐在一起,「你臟兮兮的,可你看上去很開心!」 「是的,父王!」伊莎開心地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好吧。」國王嘆口氣說,「這是你的王冠,你想回來的時候,就回來吧。我想你!」 「父王,我隨時可以戴王冠。」伊莎說,「也許我可以在摘藍莓的時候戴。您知道藍莓可以做醬嗎?」 「我不知道。」國王說,「但你可以做給我嘗嘗。」 國王親了親女兒臟兮兮的臉頰,女兒親了親他的鼻頭。然後他們手牽手回了城堡。 後來,伊莎還是會經常去豬圈裡幹活。
『捌』 請問外國的民間故事有哪些
《一千零一夜》(又稱《天方夜譚》)、伊索寓言,基本都是外國民間故事。
您可以使用網路的搜索引擎功能,查詢這些民間故事。
『玖』 中國的民間故事和外國的民間故事有什麼不同之處
民間故事是一個浩瀚的大海,它以勞動群眾為主體,是廣大人民思想、感情的忠實表白,是歷代社會生活的直接或間接的藝術反映,也是人民文藝才能的有力體現,它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心聲,凝聚著人民豐富的知識、智慧和經驗,各民族文學包含民間口頭文學和書面作家文學,民族民間文學的體裁主要有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史詩、諺語等,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特色,都是反映社會生活的酸、甜、苦、辣,由於時代和社會的變遷,造成了它們流傳下來的方式各不相同。
關鍵詞:民間文學 口頭性 反抗 追求 執著 自然流露
一、民間文學的產生
民間文學從最初產生時起,就具有集體性,人類自從出現在世界上,就都過著集體的生活,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一起耕種一起飲食,互相依存,共同生活於社會。原始社會時期,人們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團結起來,組成一個小團體,共同對抗野獸。離開了群眾的人將無法生存,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畜牧、農耕等生存方式,在勞動生產和求取安全方面,對社會集體力量的依靠更為需要,不管是在原始氏族社會還是在後來的階級社會,民間文學都是依靠集體來創作,依靠集體來流傳,也依靠集體來保存的。
那些最古老的神話傳說和歌謠都是整個氏族部落最關心的事物,作品的思想感情也是整個氏族部落的集體觀念、共同心理狀態的藝術概括。人們在進行種種集體活動時,就會伴隨著種種的文化行為,一種文學的產生,有種方式:一種是你一句我一句地編唱,另一種是主要由一個人領唱,在場的其他人則隨聲附和,表現為一唱百和的形式,還有一種是分工合作的創作,先由一個人出故事,再由另一個人據以編出唱詞,然後由第三個人編出曲調。種種跡象表明,民間文學的創作不可能不是集體創作。例如。
二、牛郎織女故事的完善
這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人物傳說,最早記載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是西周的,中的,借喻人間戀人兩者相愛,一年一度才會相會一次,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曹丕的、謝惠連的等才有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和七夕相會等完整情節,到了張華的、任昉的等,故事才進一步發展和豐富起來。張華的說,人間的人朝天河,見了牛郎,任昉的講,河東織女是天帝之女,能織雲彩,天帝憐其辛苦獨處無歡悅,把她嫁給了河西牛郎,後來,又怒其貪歡忘了工作,把她責歸河東,一年只准見一次面,從張華的到任昉的,扯到了得道仙人的事,可見,這個故事已經與仙道發生了關系1。現在通行的傳說,把織女改為王母娘娘的外孫女,把誤傳了天帝命令的烏鴉改成了在天河上為他們夫妻搭橋的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