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愛國的故事50字
1. 錢學森愛國的主要事跡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這是一位中國科學家,在1955年10月8日從美國回到廣州時,對接待他的中國旅行社的同志所說的第一句萬分感慨的話。
他就是我國著名力學家、核物理學家和火箭專家錢學森。在他的生命中,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1934年,錢學森考取了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到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後來,他與久負盛名的空氣動力學教授卡門合作,共同創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
1945年,錢學森作為美國赴德國考察科學的顧問團成員,被美國軍方授予上校軍街。錢學森詳細考察了德國的航天技術,回來後做了十分精彩的報告,得到了美國空軍司令的通令嘉獎。
兩年後,經卡門教授推薦,三十六歲的錢學森成了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雖然身居海外,但錢學森的心卻一直向著祖國。當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時,錢學森激動不已,恨不得插翅飛回祖國,去參加建設新中國的戰斗。
建國後的第五天就是我國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天晚上,錢學森邀請了十幾名中國留學生,歡聚在加州的一個街心公園里。
「每逢佳節倍思親」、仰望皎潔的圓月,離鄉的遊子們傾訴著思鄉的情懷,深為祖國獲得新生而歡欣,時祖國的前景充滿著幢憬。
錢學森對大家說:「我們都要爭取盡快回國,人民的新中國非常需要我們,需要我們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錢學森的愛國之情感染了在場的留學生,他們之中有的人本想長期留在美國,但在錢學森的影響下,也毅然改變了主張,決心回到祖國去。
正當此時,朝鮮半島燃起了戰爭的烽火:挑起這場戰爭的美帝國主義,在它的國內,也掀起了瘋狂反對共產主義的惡浪:由於錢學森所在學院的馬列主義小組書己威因鮑姆被捕,美國聯邦調查局也懷疑到了錢學森身上。
1950年7月,美國軍方沒收了錢學森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剝奪了他研製火箭的工作權利。
錢學森受到了不斷的追查和盤問。他無法忍受這一切,決定以探親為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國,而且准備就此一去不返。錢學森在五角大樓向主管研究工作的海軍次長金布爾嚴正聲明自己要立即回國。
金布爾聽後,大吃一驚,他對手下人說「錢學森無論放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他害怕錢學森回到中國後,會促使中國的航天事業趕超美國。
錢學森剛離開,金布爾就急忙抓起電話,將這一情況通知移民局,並咬牙切齒地嚷道:「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傢伙離開美國!」
這年8月23日深夜,錢學森一家從華盛頓飛到洛衫磯,准備從那裡飛離美國。不料剛下飛機,就被移民局的一位官員模樣的人攔住了。
那個人從皮包里拘出一份「文件」,只見上面寫著:根據法律,錢學森不能離開美國。接著,美國海關非法扣留了錢學森的全部行李,並造謠說:「在錢學森的筆記本里,藏有重要機密。」
錢學森被迫回到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他和全家的活動都處在嚴密的監視中。幾天後,錢學森被聯邦調查局逮捕,押送到移民局的拘留所中,罪名是「企圖運送機密文件回國」。
在拘留所里,錢學森被當作囚犯,遭到百般折磨。每天夜裡,特務每隔一小時把他叫醒一次。吃不好,睡不寧,錢學森在十五天里體重減輕了三十磅。
美國當局時錢學森的迫害,引起美國科學界的公憤。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師生和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以及一些美國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強烈抗議。
他們一齊出面營救錢學森,為他找辮護律師,並募集了一萬五千美元保釋金。在強大的典論壓力下,錢學森才被保釋出來。
但是,錢學森的行動仍舊受到特務監視,他不能離開他所居住的洛杉磯,還定期受到查問。為了減少麻煩,錢學森停止一切交往,閉門不出。
錢學森就這樣度過了五年失去自由的生活。然而,他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自己的祖國,堅持斗爭,不斷向移民局提出離開美國的要求。
錢學森要求返回祖國的斗爭,也得到了祖國的關懷和支持。1955年8月,中美兩國開始大使級會談。王炳南大使按照周總理的授意,以錢學森秘密寄回祖國要求回國的信為依據,與美國交涉,迫使美國政府允許錢學森離開美國。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和夫人及兩個幼子乘美國「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從洛衫磯啟程回國。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錢學森心潮澎湃:
「啊,大海!大海那邊是故鄉……」
經過二十多天的海上航行,郵輪到達廣州。錢學森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臉上綻放著幸福的笑容。從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科研工作中去。他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0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80年5月,我國又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了第一枚運載火箭。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了五洲四海,美國電台稱錢學森為中國的導彈之父。
1991年,錢學森又榮獲「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
(1)錢學森愛國的故事50字擴展閱讀: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
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錢學森
2. 錢學森的愛國故事是什麼,簡寫不少與100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使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備,終於到了報效祖國的時候。他向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那時,錢學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學家,夫人蔣英也在音樂界享有聲譽。但祖國的召喚,使他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優越的一切。1950年8月,錢學森一家人准備乘坐加拿大班機離開美國。但是,美國國防部以莫須有的罪名通過海關扣留了他。之後,美國司法部簽署了逮捕令,錢學森失去了自由。在美國工作的10多年間,錢學森為美國航空和火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專欄作家密爾頓·維奧斯特曾寫道:「錢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因此,當得知錢學森要回國時,美海軍部副部長立即給司法部打電話:「無論如何都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寧可斃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國。」錢學森沒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裡,他一方面繼續著自己的科學研究,一方面堅持斗爭,尋找回國的時機。1955年5月,他從海外華人報紙上看到一則關於中國慶祝「五一」勞動節的報道,其中有他家熟悉的世交陳叔通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門城樓檢閱遊行隊伍的消息。錢學森立即給陳叔通寫了一封請求祖國幫助他回國的信,夾在蔣英寫給她在比利時的妹妹的信里,悄悄地寄了出去。陳叔通接到信的當天,就把信送交給周恩來總理。當時,中美正在日內瓦舉行大使級會談。王炳南大使根據總理的指示與美方交涉。開始,美方不承認扣留了任何中國公民,但當王大使拿出錢學森的信時,美方才啞口無言。最後,美國政府只得無奈地允許錢學森回國。在美國的20年裡,錢學森一直保留著中國國籍。他回憶說:「我在美國那麼長時間,從來沒想過這一輩子要在那裡呆下去。我這么說是有根據的。因為在美國,一個人參加工作,總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險公司,以備晚年之後用。我一塊美元也不存,許多人感到奇怪。其實沒什麼奇怪的,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1955年9月,錢學森全家登上克里夫蘭總統號輪船回國。行前,他去向他的老師、世界力學大師、美國超音速之父馮·卡門告別,並把自己的新著《工程式控制制論》送給了老師。馮·卡門翻看了書後對錢學森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了!」「外國人能造,中國同樣能造」歷經磨難,錢學森回到了祖國。
3. 關於錢學森的偉大事跡50字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人物經歷如下: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1995年,經中宣部批准及錢學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學將圖書館命名為錢學森圖書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3)錢學森愛國的故事50字擴展閱讀
人物主要成就: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
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
4. 愛國故事50字,要少
1、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屈原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回,主張聯齊抗秦。但是答屈原遭到誣陷,被流放江南。頃襄王21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他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3、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張自忠,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多次於日軍血戰,曾取得過喜封口、臨沂、隨棗的戰役的勝利。後在棗宜會戰中殉國。
5、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5. 關於錢學森的故事50字
1949年
中年時期的錢復學森
當中華制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錢學森因被懷疑為共產黨人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非常氣憤,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 [5]
6. 關於愛國名人的故事(50字左右)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愛國名人故事篇二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國名人故事篇三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愛國名人故事篇四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愛國名人故事篇五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